APP下载

“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中国文化外译研究

2024-05-07茹柯耶·玉苏普

秦智 2024年4期
关键词:对外传播翻译技巧

[摘要]“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中国文化对外宣传工作的指导方法,是对传统外宣的补充和丰富,其规律和效果值得深入研究。随着全球化的诸要素相互叠加,中国步入了公共外交的时代,折射出外交活动更为社会化、世俗化、信息化的特征。每一个好的“中国故事”从本质上讲都是政治传播的符号,而“讲好中国故事”对外阐释好中国文化特色,对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1]。本文主要在对中华文化外译书系内容翻译与阐释的基础上,挖掘出其所折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以便更好地进行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对外译书籍所表现的翻译技巧进行探索,以此来实现外译方式的创新,从而丰富外译研究理论。

[关键词]“讲好中国故事”;中华文化外译书系;翻译技巧;对外传播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志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4.058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让全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进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暨南大学出版社与暨南大学翻译学院联合推出中华文化外译书系,以英译的方式翻译出版“中国印象”书系,首批推出“汉字中国”丛书(英文版)6种分别是:《汉字与民俗》《汉字与饮食》《汉字与姓名》《汉字与审美》《汉字与人体》《汉字与书法艺术》。

翻译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语言转换,也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跨地域的文化沟通和交流过程。[2]在大数据时代,翻译更是一种文化战略,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注定发挥更大的作用,体现翻译应有的功能与价值。如何更好地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获得更多外国友人的青睐,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就需要深入地研读中华文化外译书系内容诠释的内容、表达方式及翻译方式。

一、中华文化外译书系内容的研读

“汉字中国”丛书立足于传统文化,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具有多元的文化价值和较高的社会意义,有助于增强外国读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受汉字的魅力、更好地了解中国。该丛书对于树立坚定不移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国艺术、文化精神的传播,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能为中华文化全面“走出去”提供有效经验。

Chinese Characters and Folkways(《汉字与民俗》)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俗,如生育礼俗、婚俗、丧俗、起居习俗、求福习俗等。该书以民俗为主线,以汉字形体结构及意义特点为依托,将汉民族的风俗与汉字有机结合,揭示汉字背后隐藏的民俗基因,为外国读者展示一幅幅中国民俗风情的画卷。民俗是一定的社会群体共同创造并遵守的传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存在于人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生活区域幅员辽阔,不同的历史时期、地域往往存在不同的民俗,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进步,很多民俗加速了消亡的步伐,亟须保护与传承。

Chinese Characters and Chinas Foods(《汉字与饮食》)以与饮食有关的汉字为纲,通过对具体汉字的解析,探讨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及风俗人情,分专题研究美味佳肴、小吃、作料、食器、炊具、腌渍技艺、酒名、酒器、饮酒礼仪等,系统反映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及相关的典章制度,使外国读者了解古代中国人的思想情趣及审美价值观。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仅以品种之丰富、滋味之可口而言就可以说是独步天下了;而记录饮食的汉字更是一枚枚珍贵的历史活化石,形象描述了中国先民的生活痕迹。

Chinese Characters and Personal Names(《汉字与姓名》)从汉字的角度对中国人的姓氏名字进行分析,介绍了姓氏的起源和发展,名、字、号的联系与区别,姓名中的避讳,以及今人姓名的特点等相关知识,使外国读者领略源远流长的中国姓名文化。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之一,有着几千年的姓氏文化积淀,姓名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还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认同感和归属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3]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esthetics(《汉字与审美》)以近百个相关汉字的形体、意义为直接证据,结合经典文献的实例,配以图片,综合运用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词汇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知识,从仪表美和品性美等多角度考证古代汉民族从先秦、汉代至魏晋时期审美观的变迁,为汉字形体意义的发展理清文化脉络,使外国读者可以更好的了解古代中国人的审美观。当下世界范围内的性别美学已高度分化并各成体系,其在应用层面上也各自拥有一套指向清晰的“美”字系统,而如何以汉字为“显微镜”来探究中国古人审美观的变迁成为跨文字学、文化学与美学的一个交叉课题。

Chinese Characters and Calligraphy(《汉字与书法艺术》)从汉字的字体演变、形体结构、简化规范化、书法艺术对汉字发展的影响等角度分析汉字与书法之间的特殊关系,让外国读者在领略汉字魅力和书法艺术的同时,理解汉字与书法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汉字与书法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汉字是书法的母体,而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书法离不开汉字的构造和发展规律,它以汉字为表现载体,同时又融入了许多艺术上的审美要素;[4]书法因汉字而产生,并因以汉字为表现形式而独具魅力,汉字又因书法艺术的传承与演绎而更加精彩。[5]

Chinese Characters and Body(《汉字与人体》)通过对人体汉字的分析和研究,使外国读者了解中国先民创制文字的历史,了解与体形、姿势、体毛、发须、头面、脖子、眉毛、眼睛、耳朵、鼻子、牙齿、口舌等身体部位相关的汉字知识和文化渊源。中国古人创造文字,“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即近处模仿身体四肢、远处模仿自然万物;在3000年前的甲骨文中已出現与人体相关的比较规整、系统的汉字,刻画了形体、头颅、肢体、胸背的特征,这些直接描写人体或与人体相关的象形字、会意字真实形象地反映了人体组织和人类生产或生活的实际情况。

二、外译研究统计分析

本文采取定量研究法对中华文化外译书系中的这6本丛书进行统计与比较分析,主要统计在当当、京东、淘宝等主要网络平台上的大致销量并进行比较分析,并在当当网和京东的销量统计中发现:大多集中在《汉字与姓名》《汉字与民俗》和《汉字与书法艺术》这三本书上面,而《汉字与人体》次之,最后是《汉字与饮食》与《汉字与审美》。

由此可见,读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度是不同的。从内容上来看,《汉字与姓名》体现出的中国文化更加久远,姓氏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渊源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更能让读者看到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会极大程度地调动读者的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跟着历史的发展线去探个究竟,是极其耐人寻味的。这也是其销售量大的一个原因。而从表达方式上来看,其所使用的翻译策略既有归化、又有异化、还有两者的结合,这便能够让读者循序渐进地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并吸收其文化内涵。

三、翻译技巧的剖析

当前,中华文化“走出去”已成为一大热点,中华学术外译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翻译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语言转换,更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跨地域的文化沟通和交流过程。[6]在大数据时代,翻译更是一种文化战略,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注定发挥更大的作用,体现翻译应有的功能与价值。在研读中华文化外译书系内容的基础上,对其翻译技巧进行剖析,有助于探索中国文化外译方式的创新,从而丰富现有的翻译理论。

(一)异化为主,归化为辅

从译者角度来看,翻译策略是译者本身所体现出的文化认同,因此翻译不能仅从表面上去看、把其视为不同语言的转换,而是要深入内部去看、其实质是文化的渗透与交流。中华文化外译丛书——《汉字与民俗》《汉字与饮食》《汉字与姓名》《汉字与审美》《汉字与书法艺术》《汉字与人体》这6本书的译者谭万文、高黎平、高远、陈毅平、罗柳玲、周燕舞、侯奕茜、朱珠、胡富茂、段奡卉、吕兆杰、蒋珏、陈佳、郝景洁、黄瑞琼都都十分熟悉自己所翻译的书籍内容,而且长期从事与翻译有关的事业,所以就具有文化优势,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准确地进行文化的输出。在对这6本书探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译者确实如此,凸显出的翻译策略是“异化为主,归化为辅”,以本土文化为主,尽可能地做到把所涉及到的中国文化原汁原味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让其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

这6本书都是建立在汉字的基础上进行翻译的,所以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借助汉字这一载体来实现源语文化的交流。《汉字与民俗》这本书在介绍女性生理变化时,并没有以归化为主,而是从外国文化出发,以目的语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进行翻译、以汉字为依托、以中国文化为归宿来进行翻译,以此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外国读者体会异域风情。例如:“女”字讲解中,一开始就采用了中国式汉字的标注法,一个汉字一个拼音的结合——女(nǚ);接着在用英文详细地解说的过程中,并不是全英文式的阐述,中间也掺杂了用汉字“女”和“妇”的字样来辨别两者的不同,同时还出现了象形字“女”的样子。在翻译“女”的生理发生变化时,为了让外国读者深刻体会其中的内涵,附带了标志性的中国古代女子的画像来进行翻译,在“身”和“胚”字的解释中,涉及到文字的出处、典故、歌谣等会用汉字标注,来体现出源语文化的精髓之处,例如:“For instance,Lin Juemin wrote to his wife”“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in his farewell letter。该书基本上无外乎这样的翻译模式,这是很明显的异化翻译策略;而在其它5本书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在此就不进行一一阐述。

这6本书在外译的过程中,并不是单一的异化策略,而是为了有效地进行文化交流和准确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側重地使用了异化策略,所以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还是能看到归化的身影;归化和异化是相辅相成的,并不能完全地割裂。从这6本书的语句来看,读起来是极其流畅自然的,可见译者在形式上是对语言采取了归化的策略,而深入到内部考虑到文化的因素又对其进行了异化的处理以此来尊重原文,从而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中国文化特色,例如:《汉字与饮食》中的成语“茹毛饮血”的英语解释就是归化的手法,The Chinese idiom“茹毛饮血”(“live the life of a savage”)originates from this saying , which fully reveals the hardship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primitive human beings.在《汉字与姓名》中有部分的翻译是这样的归化和异化的结合,加有专门对应的汉字进行标注,如:“The Chinese character is logographic , and we can know the meaning from its form.”

(二)遵循文化和谐观原则

不同民族之间文化是有差异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需要明白的是存在文化差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去试图消灭文化差异,用所谓的强势文化去取代弱势文化。事实上,不管是从译者自身来说,还是从外界环境来看,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是潜藏着文化差异的,而且这种文化差异是被允许的,所以这就需要目的语和源语建立在对等的基础上来进行交流,从而使译者的作品体现出源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不可否认的是,在全球化大潮流的发展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自存在,文化的交流融合是必然的;文化的融合是扬长避短,而不是自我泯灭,文化的吸收不是拿来主义,而是各取所长,在结合自己本民族的实际需要从而推陈出新。

翻译策略更是如此,根据所需循序渐进地吸收某种翻译技巧,最终达到融会贯通。异化策略在保持源语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文化交流,能够让目的语更好地认识源语文化,并从中吸收与借鉴。必须承认的是,异化会受到目的语文化的限制和规范,这样的约束是有“度”的,而超出所承受范围内的约束就不会被目的语所接受,也会让源语文化失去所独有的特色。所以,在遵循文化和谐观的原则上、在异化的过程中,根据目的语所需做适当的归化处理是被允许的;需要牢记的是适当地归化,而不是过度归化,用目的语文化来取代源语文化。

很显然,中华文化外译书系中的这6本书在外译的过程中,译者是在遵循文化和谐观的原则上,坚持了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这不仅是恰当的、合理的,还在理论上丰富了翻译策略,是值得学术界去推广的。翻译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在空间上的扩展与内涵上的丰富与提升,译者就是在尊重文化平等的原则上,用异化策略来进行原文的翻译,不至于在“逆文化”的形式下被吞噬、被异质化,从而能够彰显出中国文化特色、保留其独一性、确立汉文化的身份并让其风靡全球;另外,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考虑读者的接受度,但必须是在保持原作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才能给予读者阅读的空间,让其真正理解源语文化;这不仅是异化的基础,更是和谐观原则下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7]

四、结语

在坚持文化和谐观的原则下,做好中华文化外译工作,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坚持“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能够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8]同时,应适应网络时代发展趋势,在外译的理念和方法上进行创新。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仍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研究讨论,以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让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仍需更多的研究、探索与实践,增进见闻、开拓视野、潜心吸取前人之道为今人之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5.

[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03.

[3]张珊姗.《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翻译研究[J].福建茶叶,2023,45(3):196-198.

[4]李淑璧.试说汉字与书法的关系[J].岭南文史,1999(3):54-58.

[5]薛晨.书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文学教育(中),2012(2):76-77.

[6]王宏印.一帶一路建设与中国文化的域外翻译与传播[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9):199-200.

[7]张文娟.世界主义视域下我国文学走出去的困境与解决策略[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8,16(4):114-117.

[8]李卫丽.黄河文化外宣翻译方法研究[J].海外英语,2023(14):25-28.

作者简介:茹柯耶·玉苏普(1991.8-),女,维吾尔族,新疆喀什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对外传播翻译技巧
《厦门日报》:联手华文媒体 讲好厦门故事
英—汉翻译技巧在艺术英语文献中的运用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浅谈中国特色经济词汇翻译特点及技巧
新媒体时代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
文化在我国国际话语权中的作用及路径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