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甘肃地方高校非遗通识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2024-05-07杨志新

秦智 2024年4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识教育课程开发

[摘要]甘肃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厚的非遗资源,甘肃非遗所具有中华文化的一体性和民族文化交融性,使其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最佳选择。甘肃地方高校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遗通识课程开发不仅可以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意识、增强“五个认同”,而且对于高校通识教育的本土化以及非遗校园传承和保护都极具重要价值。甘肃地方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遗通识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围绕培育共同体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以“课程+”为途径开展通识教育,并做好课程制度和课程实施保障工作。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甘肃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A81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4.019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部署,将其确立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并进一步指出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因此,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资源,是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迫切需要。

甘肃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素有“河岳根源、羲轩桑梓”的美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多民族文化互融共生的文化生态,积淀了丰厚的非遗资源。但学界关于甘肃非遗资源思政价值的挖掘处于薄弱环节,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非遗资源课程的开发还未起步。本文立足甘肃地方高校,以甘肃非遗为资源,系统阐释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培育的地方高校本土非遗通识课程开发,并提出实践性路径。

一、甘肃地方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遗课程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甘肃位于中国的几何中心,地处黄河上游,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中原文化与西部文化、华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汇地,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

(一)甘肃具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积淀

早在20万年前,甘肃境内就有了人类的活动迹象。七八千年前,甘肃先民创造了灿烂的大地湾文化,大地湾文化是传说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开创辉煌时代的真实展现,是甘肃远古时期文明的代表。周王朝的先祖从庆阳兴起,开启了中华民族以农为本的道德礼仪之邦。秦王朝的先祖从天水、陇南陇东崛起,统一六国,开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一体的政治、文化格局。汉武帝时期至唐朝,丝绸之路让河西走廊再度兴盛,推动了古长安的繁华。元朝始设甘肃行省,作为西北军事重镇和咽喉要道也为清朝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

甘肃又是多民族聚居区,和谐共生,文化互融。回望历史,甘肃先民除汉族外,还有西戎、狄、羌、匈奴、羯族、吐蕃、党项、蒙、回、藏族等等。经过世代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现有汉、藏、回、蒙古、哈萨克、土、满、维吾尔、保安、裕固、东乡等多达54个民族。

(二)丰富的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最佳选择

甘肃丰厚的人文底蕴生成了丰富而多样的非遗文化,截至2022年拥有花儿、环县道情皮影、土族格萨尔3项世界级非遗名录;太昊伏羲祭奠、七夕节等83项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崆峒派武术、民勤骆驼客等493项省级非遗名录。甘肃省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1]。

甘肃非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体现,是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地方文化资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资源开发在讲好各民族共创中华的同时,内容上还要联系当地实际以突出地方性;同时还要注意与专业的贴合度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契合性,从而寻求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最佳的切入点。甘肃非遗“其民族性既表现为各个民族非遗的独特性,又表现为民族之间非遗的共融性”[2],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多元一体的面貌,无疑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最佳选择。

二、甘肃地方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遗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甘肃非遗是华夏文明的生动体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文化资源。

(一)甘肃非遗有利于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增强“五个认同”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更肩负着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地方应用型人才。要深挖地方文化资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找到地方性名片,太昊伏羲祭奠、女娲祭奠以及轩辕故里传说等,这些非遗项目是甘肃作为华夏文明摇篮的民间记忆、也是同一根性的文化记忆;甘肃花儿是各民族交流、交往、互融的鲜明表征,是甘肃民众守护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黄河水车制作技艺凝聚着黄河儿女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红色故事、抗战歌谣、红色剪纸是跟着中国共产党,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精神守护。甘肃非遗不仅有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对于增强“五个认同”更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改革,实践通识教育本土化

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通识教育的理念最早是从西方引入的“舶来品”,照搬西方只会水土不服,因此需要实现通识教育的本土化。通识教育关注学生全方位发展,以提升学生素质为己任,以培养合格公民为落脚点。任何教育都是与价值相关的,不存在无政治的教育,“高校的通识课程不应该只是对过度专业化的纠偏,而是肩负着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使命,肩負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的使命”[3]“我们要借鉴西方通识教育改革的智慧并结合中国的特色构建通识教育新体系与生成通识教育实施新思路,把握中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的脉络,融入中国元素”[4]。甘肃地方高校要在本土非遗中挖掘表征中华民族的文化资源,凝聚中国特色和经验,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非遗通识课程资源开发有利于实现高校通识教育本土化的教育改革。

(三)有利于实现非遗传承和保护

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学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在非遗保护中有能力更有责任发挥其重要作用,利用人才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开展非遗研究、保护、教育工作已成为时代的要求。”非遗保护是我国文化特色教育事业的创新,明确非遗教学理念、非遗进校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建立长效机制将学校非遗教学优势打造成学校的文化名片,朝着优质化、品牌化方向可持续发展。甘肃地方高校作为区域文化中心,对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肩负着为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也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

三、甘肃地方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遗课程资源开发路径

甘肃地方高校要深入挖掘地方非遗文化资源,积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非遗通识课程,是教育重任,也是时代之需。

(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非遗通识课程目标

甘肃地方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遗课程的开发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体来讲就是“指以学生为教育对象,培养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认知和价值理念,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此基础上将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爱国行动,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并从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利益的角度去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实践活动”[5]。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目标,可以分解为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认识和价值理念的认知、增强学生“五个认同”,能够使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具体实践三个层次。

(二)深挖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确立课程内容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質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民族地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因此,课程内容要以能够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为课程内容,比如世界级非遗名录甘肃花儿,洮砚制作技艺、环县道情皮影;国家级非遗名录太昊伏羲祭奠、轩辕皇帝传说、剪纸、黄河水车制作技艺等。另外,各专业可结合与专业的贴合性以及师资情况开设非遗通识必修课程,认真研究课程模块,确立教学目标和授课内容;学校也可以根据学生兴趣聘请有非遗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老师开设全校非遗通识公选课,以期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非遗课程教学目标。

(三)以“课程+”为通识教育路径

课程教学是思政教育的重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开发在做好专业教育中的必修非遗通识课程开发、选修非遗通识课程开发的同时,也要注重把实践课的融入,以“课程+”为通识课程的教育路径,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走深走实,真正达到课程目标的实现。实践课包括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遗社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还可以聘请相关非遗传承人进校举行讲座,开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展览、比赛等,利用寒暑假布置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实践性作业,实现全方位的通识教育。

(四)做好课程评价和课程保障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的发展方向”,教育评价对教育的导向和诊断作用不言而喻。同样,科学的评价对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学校要建立科学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非遗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以及学生教学评价,并据此不断改进教学安排。学校要听取师生意见,学习其他高校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不断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遗通识课程的评价体系,对课程、修读方式以及修读时间要有科学设计,并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明“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和实践意义。甘肃地方高校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非遗通识课程资源开发就是“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具体实践,要利用本土优秀文化资源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向更深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施爱萍.甘肃非遗出彩“蝶变”的背后[N].甘肃日报,2021-7-14:4.

[2]程金城,周奉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类性、族群性和地域性——以甘肃非遗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5):2-8.

[3]倪雄飞.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其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21,39(4):113-119.

[4]李靖芸.锦上添花的“痛”与“通”: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困境与未来[J].煤炭高等教育,2022,40(2):29-35.

[5]任玉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CIPP模式和知信行理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2):209-218.

基金项目:2020年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项目,项目名称:甘肃地方高校非遗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项目编号:GS[2020]GHB4644)

作者简介:杨志新(1978.8-),女,回族,宁夏灵武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西北民俗和非遗保护。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识教育课程开发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团结稳疆视阈下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