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实践育人模式探索
——以众创空间为例
2024-05-07耿重陈文玲
耿重,陈文玲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随着创新2.0 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众创空间的发展顺应了市场的需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实践教育的目标是巩固学生认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高校作为践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地,更加需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积极助力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1 众创空间的内涵
随着《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等文件的发布,我国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热潮。国内创业市场规模急剧扩大,社会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众创空间,即创新型孵化器。“众”是主体,“创”是内容,“空间”是载体。众创空间不同于现有的任何一种平台,这种空间既是一种社交空间,也是一种资源共享空间,它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集聚现象显著。众创空间的特色鲜明,具备了多元化、便利化、开放式等特点。
对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主导的众创空间的全面探索,为创新主体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创业资源和机会。早期国外Fab Lab、C-base、Hackerspace、TechShop、Metalab 等各种形式的众创空间的出现,对全球科技创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多年来,我国也一直致力于众创空间的探索,诸如北京创客空间、上海新车间、深圳柴火空间、杭州洋葱胶囊等相继涌现,它们各具特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众创空间的环境因素不仅包括管理制度、组织机构、发展定位、人脉资源等,还包括创新主体的人格特质、意志品质等。肖淑梅等[1]指出可通过创设共建共享联盟,培育区域优质生态圈,促进众创空间提质增效。朱建勇等[2]指出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是新时代对高校主导型众创空间的根本要求。罗静等[3]指出要继续推进众创空间差异化、专业化发展,促进资本、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跨省域流通的自由化、便利化。张育广等[4]提出可利用“搭建平台基础架构—激发网络协同效应—构建平台生态系统”模式,增强高校众创空间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脱颖而出,呈井喷式增长。面对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需要遵循众创空间发展的内在机理和一般规律,价值链和供应链融合[5],发挥政策集成效应,探索协同育人机制[6]。通过创造性的借鉴和利用,将创意和想法付诸实践[7],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探索具有时代气息、地方特色的高校众创空间发展模式。
2 环境因素分析
人类生存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称为环境[8]。通常按环境的属性,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人文环境相比于自然环境要抽象一些,所以对人文环境的分析要更加深入,更加细致,并做到持续改进。
环境因素是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包括那些造成实际的和潜在的、不利的和有利的环境影响的要素[9]。一项工作或任务实施的前提和关键在于能否全面了解和把握国内外的行业势态。它需要从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整体入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其中环境因素需要优先考虑,因为面对环境影响的程度、范围、发生概率、持续时间等诱因的不确定性,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对各方面的研判,并综合分析这些环境因素可能导致的影响。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姜文文[10]指出高校众创空间组织社会化策略、情景因素、内容因素以及社会因素与大学生创业行为之间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心理环境有内外之分,它包括学校内部的校风、学风、教育设施等,也包括学校外部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等,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11]。环境会左右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对人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同时,这种心理中的环境反映,调节着每个人的需要、动机和目标。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都要注重现实环境,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环境因素的3 种时态可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在各类环境下,打破禁锢、用对方法,增强竞争力是个大难题。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在识别环境因素时,不仅要考虑现在的形势,发现现存的瓶颈,还要兼顾过去遗留的环境阻碍,并思量将来新产品、新技术改造等活动可能带来的冲击,继而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化竞争中形成核心竞争力,占有一席之地。
环境因素的分析包括环境认知、信息收集、能力分析等。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需要充分注意到家庭环境、生活环境、职业环境等所传递的信息。这些都间接影响着创新主体的数量和规模,影响着创新创业项目的数量和质量,也决定着实践教育的成果和效果。高校的人才聚集有助于众创空间发展,有助于浓厚创新环境氛围的形成,有助于创新灵感的发掘。高校需要站在众创空间长远发展的角度,重点思考在大思政格局下怎样开展实践教育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创新主体的认同感和获得感,实现教育、实践相互促进[12]。
众创空间这一环境平台会对创新主体的心理、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现代企业面临的环境错综复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经济态势下,众创空间作为创新创业活动的空间载体,满足了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需求。想要寻求发展之路,离不开自身强大内心的锤炼、眼界和知识的拓宽,更需要合理利用身边的环境资源,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质量,迎合多元化市场需求,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3 高校创新主体的心理分析
众创空间的构建和发展会对创新主体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样,创新主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也间接影响着众创空间的营运。创新主体是实践活动的践行者,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对于丰富“双创”发展方向、形成“双创”发展合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创新主体的心理准备也是一个关键期,它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需要多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多了解他们真正的需要,从而确保各项任务的有序开展。
新时代,创新主体的范畴在不断拓宽和延伸,成员类型也非常广泛,涵盖了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创新创业人群。这个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相对复杂的,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增强,情感、人际关系迅速发展等。
3.1 自主性
高校创新主体有梦想、有活力、有冲劲、有能力,他们善于创造、勇于创业,自发性、自主性较强,这样一群年轻人聚集在一起,价值和行为趋同,凝聚力、向心力更强。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快速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3.2 乐群性
高校创新主体待人热情、与人为善、兴趣广泛、善于交际,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能够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环境氛围更强,精神气质更富有创意,特别是互帮互助的众创空间氛围更能够促使创新主体由自我认同向群体认同转变。
成功的众创空间的创设离不开优秀队伍的组建。在实践过程中,这样一支充满爱与包容的队伍,它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能够让众创空间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3.3 灵活性
高校创新主体思维敏捷,善于思考,有良好的观察力。当前,项目的专业性愈来愈强,多学科融合的趋势也愈来愈明显。为实现既定目标,在计划的制订上他们能够做到量力而行,在计划的执行上他们能够做到全力以赴。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创新主体立足众创空间提供的平台,在正式与非正式交流网络中分工协作,分享信息和经验,共同学习和探索。
3.4 矛盾性
高校创新主体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未来充满美好向往。当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他们会处于一个矛盾的状态,例如情感与理智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3.5 开放性
高校的创新主体是一批极具时代特色、个性化的群体,他们敢为人先、热衷自由、青春洋溢,崇尚个性发展。同样,众创空间也为他们提供了开放化、个性化的空间环境。实践表明:在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痛苦与快乐同在,烦恼与幸福共存,在激烈的角逐和竞争中,需要保持内心的坦诚开放,做到审时度势、纵观全局,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坚持与时俱进,保持竞争力。
4 高校实践育人优化的建议
当前,高校众创空间的数量在不断增长,许多众创空间出现了缺乏健全的组织管理机制、缺乏完备的设施保障、缺乏互通的资源共享体制、内部空间多样性不够等问题。同时,由于创新主体质量参差不齐,对自身的定位不甚清晰,导致空间的竞争特色不足,运行效率明显降低,可持续绩效显著下降。长此以往,众创空间的发展必然会受到限制,空间的平衡发展也会难以为继。
想要在如此多变的创新创业环境中生存下来,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行稳致远,进而不断提高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驱动力。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高校众创空间的生态发展,促进创新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基于环境心理学,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高校实践教育。
4.1 统筹资源协调,维系根本需求,提升创新主体核心力量
高校应以培育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为出发点,满足学生的根本需求,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激发他们的潜意识能量[13],实现“草根创业”,培养“学生企业家”。
在众创空间内,创新主体可以获得独立的办公场地和公共的活动场所,可以享受宽带网络、图书馆、会议室等配套资源,可以接受系统的创业培训等。学生应以价值共创为导向,以企业家精神为引领,明确自我发展定位,发挥能力优势。以实践教育为载体,通过组建“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创新创业团队,发挥团队力量,合理规划项目发展蓝图,推动创业项目团队快速成长,形成立体化、综合化发展体系。
4.2 明确发展方向,强化实践条件保障,助力众创普惠性发展
全面优化政策环境是众创空间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需在政策和财政方面提供相关的保障,把社会资金融投到众创空间中,夯实实践教育基石,构造资源投入增长机制,解决众创资金瓶颈,引导众创空间的良性发展。
当前高校实践教育一定要专注于贴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高校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帮扶机制,加大众创支持力度,挖掘众创空间内外动力源,不仅要保障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和人才资源的投入,更要依靠优惠政策扶持、运营绩效补助等方式,为空间注入活力。同时,要以实践教育为支点,加强对众创空间的动态管理,充分发挥投资的最大效益,确保众创空间稳定发展。
4.3 加强社会化协作,推动众创扩面提质,探索实践教育新动能
高校拥有最广大的创新创业群体,拥有高端的设备仪器、顶尖的科研技术成果。高校要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优势,以实践教育为切入点,主动寻求合作,积极拓展实践教育生态网络,打造资源聚合体,发挥资源共享的协同效应,做到相互支撑、相互呼应。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立完善的“理论+实践”“双创”课程体系,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设立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在综合高校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科技园等创业基地平台,举办创新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等创业培训活动,深化“产学研创”一体化,实现“教育驱动”。
加强社会化协作,积极寻求外部合作。吸引拥有丰富经验和创业资源的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加入,鼓励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高新科技企业参与,支持与其他众创组织建立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以社会实践基地为平台,让学生有机会深入到“现场”进行学习和交流,搭建创新创业网络人脉体系,构建市场化的成果转化方式[14],推动众创扩面提质,实现“社会驱动”。
4.4 注重细节,传承人文精神,促进社会认同
随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的普及,众创空间构架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细节体现精神,众创空间不是以往简单的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更要向商业市场孵化的方向转变,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质量,拓展盈利模式,形成综合型、全链条式的构架。
应在现有基础上集思广益,积极主动作为,探索“高校+企业+产业”的企业化运作、产业化发展模式。以实践教育为根基,通过观念、身份的转变,推进众创空间转型升级,做出自己的品牌特色,提升自我效能感。通过横向协调、纵向发展,推动资源要素的流动,提升竞争市场的弹性,激发整体市场的活力,实现价值共创,促进社会的普遍认同。
4.5 坚持系统思维,着眼长远布局,构建长效发展机制
众创空间这一创业平台成本低、附加值高,能够帮助大学生发挥自身潜能,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成长。在创业历程中,提高众创空间存活率、转化率以及维持其可续发展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每一名众创成员都应当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沉淀蓄势、厚积薄发、砥砺前行。
同时,高校应当着眼长远和根本,保证政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以实践教育为契机,结合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等,围绕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阶段的具体情况,构建长效发展机制,实现良性循环发展。将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服务社会发展这一理念一直延续下去,保证一批批新兴创新创业力量的可持续、不间断输入,保证创新创业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保证众创群体的数量与质量,为全面化、专业化、精细化推动高校众创空间的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实现实践育人新跨越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
5 结束语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有效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也是培育新兴产业、开拓新市场的必然选择。高校应高度重视众创空间的发展建设,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需求导向,谋求技术突破与创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资金支持和咨询服务等,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总之,在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实践教育的发展优化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守正创新。高校应当以大学生为主体,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内外部资源整合,拓展实践教育内容,为沉浸式实践教育活动提供有力支撑,切实满足大学生实践教育多样化需求,服务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