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云南大健康产业生态圈的建议

2024-05-06卿鹏举

创造 2024年4期
关键词:主导产业生态圈云南省

◆ 曹 洁 卿鹏举

一、大健康产业生态圈的内涵

产业生态圈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主导产业,二是支撑性产业,三是多维网络支撑体系。大健康产业生态圈是以健康产业为主导,由多个关联性强且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为支撑,在经济要素合理流动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多维网络体系,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布局形式和发展模式。

根据云南省近年来围绕大健康产业发展制定的规划要求,结合云南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色资源优势,本文构建的云南大健康产业生态圈如图1所示。

图1 云南大健康产业生态圈

主导产业是产业生态圈的核心引擎,本文将云南大健康产业生态圈的主导产业确定为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健康保健食品产业和健康旅游业。支撑性产业是主导产业的辅助,通过延伸产业链、丰富产业业态,提高生态圈的整体竞争力。云南大健康产业生态圈的支撑性产业包括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端医疗服务业、健身休闲产业、健康管理产业。多维网络支撑体系包含生产维、科技维、服务维、劳动维、公共维、基础维等六个维度,为生态圈内产业的运营提供技术、资金、人才、信息、基础设施等全要素保障。生产维,为生态体系的运营提供生产力,是整个生态圈产品和服务的基础。科技维,为生态圈内产业的发展提供科研创新能力支撑。服务维,提供信息、金融、运输等生产性服务。劳动维,提供熟练劳动力、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保障生态圈运营的人力资源支撑。基础维,主要提供道路、铁路、港口、机场、通信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保障。公共维,指地方政府围绕产业生态圈建设发展制定实施的系列支持政策。

通过两类产业六维支撑构建的云南大健康产业生态圈以“医药、康养、健食、康旅”为主导产业,发挥云南产业和资源的特色及优势,通过产业链延伸和业态融合,以“高特农业、高端医疗、健身休闲、健康管理”为支撑,可形成多个贯穿三次产业的产业生态链条,增强产业生态圈的整体运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而科技、基础、公共等六维支撑体系为产业生态圈提供正常运转的要素供给。

作为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大健康产业近年发展势头好、活力足,医药、康养、健食、康旅等单一产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但多条产业链之间衔接不够紧密,要从链式发展进入圈式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

二、构建云南大健康产业生态圈面临的困难

(一)主导产业发展生产力不足,亟待加强产业链延伸与融合

云南生物医药产业整体产业化水平不高,供应链存在缺失环节,企业竞争力偏弱。医药工业企业在疫苗研发生产方面虽有一定优势,但新型疫苗产业化规模还未形成优势,产品生产力不足,市场开拓能力不强。

在保健品和健康食品产业中,云南省内大型企业的主打产品都普遍存在停留于初加工领域的问题,深加工产品不足,未能在高端功能食品生产领域中发挥产地优势,利用食品精深加工技术生产的功能性食品市场份额较少。此外,生物医药产业、健康保健食品产业与健康旅游、健康养老养生产业之间的链接不紧密,“本地体验+消费带动”等能有效促进生产的模式还不成熟。

(二)主导产业科技创新不足,亟待提升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水平

在生物医药方面,虽然云南在白蛋白、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具有重大需求的产品研发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是产业规模化水平低,生物技术医药方面实力弱,科研创新能力不强。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亟待加强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

在生物制药和保健品开发方面,云南尚有6559种中药材资源和超过10000个民族传统验方亟待开展研究,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新的特色生物医药和保健产品开发。

在保健食品新品研发方面,亟待以云南大量种植的生物资源(如三七、天麻等)为原料,开发生产系列功能营养保健品,同时还须加强食品加工技术运用,从水果、花卉中提取果酸、纤维素等高附加值中间品。

(三)主导产业与支撑产业协同不足,亟待优化产业间联系

健康养老养生和健康旅游这两项主导产业,都存在产品形式简单、层次低下、供给不足的问题。一是健康养老养生产业目前偏重地产建设项目,养老小镇的发展不足以满足高端养老养生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需求,也难以满足活跃型、生活自理型、生活协助型、专业护理型等多元化服务需求。二是支撑养老养生服务费用的保险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依靠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介护保险服务等新型金融保险产品供给不足。三是由养老养生产业催生出的老年人健康管理信息平台、慢病监护智能平台、相关社交平台以及文化娱乐产业还处于空白。

云南省实际投入运营的健康旅游项目还较少且形式单一,普遍以温泉疗养、中药材购物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为主,同质化现象严重,真正开展诸如中医药(民族医药)等健康服务的项目有限。因健身休闲、特色民族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滞后,项目开发中要将健康理疗、康体健身、营养膳食、文化修身等融合为高品质康养旅游产品还较为困难。

(四)支撑体系发展不足,亟待完善产业生态圈基础配套建设

一是云南大健康产业存在明显的人才缺口。首先,科技创新人才不足已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其次,对于发展健康旅游、健康养老养生所需要的社会管理、健康管理、医护专员等人才则更为缺乏,成为限制主导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二是公共配套服务发展相对缓慢,与主导产业相关的医疗信息化、社区卫生服务、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配套政策不完善。

三、推进云南大健康产业生态圈建设的建议

(一)促进产业融合、纵向延伸,围绕主导产业提升产业生产力

第一,以主导产业为核心,支撑性产业为延伸,构建完整产业生态链。充分挖掘产业发展优势条件,升级产业链。以生物医药、养老养生、健康保健食品和健康旅游为核心,充分发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等产业的支撑性作用,通过主导产业的纵向延伸,不断完善产业生态链;以多条产业生态链的建设延展,作为大健康产业生态圈共建、共享、共赢的产业基础。

第二,扶持区域龙头企业发展,引进优质企业,做大产业规模,打造产业集群。一是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增强实力,在主导产业中重点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整合产业链优势,推动主导产业国际化发展。二是以地区龙头企业为抓手,坚持错位竞争、差异发展,避免产业趋同。鼓励企业向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发展,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面。三是建立龙头企业招商责任体系,制定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调动各个层面的积极性,着力营造招商引资服务氛围,提高项目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抓试点示范建设,加速推进主导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主导产业的试点示范工作,积极创建国家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等国家级试点示范区。推进特色小镇、养生示范基地、养老示范基地、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等省级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以示范为牵引,打造发展载体,支撑云南省大健康产业发展。

(二)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以科技引领和创新推动生态圈的高质量发展

第一,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一是推动科技成果、专利的市场化,促进专业服务发展。建设覆盖云南省的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巩固科技信息服务子站,持续发挥州(市)—县(市、区)—园区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作用。建设云南省统一的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平台,规范开展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绩效评估工作,探索开展财政资金购置大型科研仪器联合评估工作。二是积极探索开展卫生健康领域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研成果转化、科技评价机制等方面积极申报国家级试点,或通过设立省级试点,探索做法积累经验,逐渐向全省推进。

第二,积极推动大健康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组融合,催生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一是推动大健康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大健康产业的各个环节渗透、融合,大力推进公共云、智慧旅游、智慧城市、数字医疗、数字农业、数字林业的建设。二是加强大健康产业的信息化建设。构建覆盖云南省的中药材产供销网络和遍及全国的云南特色中药产品体验平台,加快建设医药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中药材溯源大数据平台、云药数据库等,整合形成产业发展大数据中心。

第三,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和重大项目建设。一是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和重大项目建设。对获批的国家级高端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和国家级大健康领域重大产业项目给予奖励。二是支持行业创新合作平台建设。聚焦再生医学、基因诊断等前沿领域,搭建健康大数据交流平台、大健康协同创新平台、大健康基础理论研究平台、大健康品牌宣传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合作研究机制,吸引各国顶级科学家积极参与,为发展大健康提供技术支撑。

(三)全面提升服务支撑能力,优化生态圈内产业间协同共建

第一,支持以医药流通为主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提升医药保健食品供销流通效率。一是加强商贸流通实体市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在云南省各州(市)和重点县(市、区)及河口、瑞丽等边境口岸城市,布局建设一批生物医药保健品现代仓储物流中心、区域性药品批发配送中心,打造冷链物流,健全云南省药品保健品供应保障体系。二是依托云南省大型商贸企业,构建覆盖全省的中药材产供销网络。支持云南省内商贸流通龙头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参股和控股等方式,做大做强,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使其发展成为全国知名、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大型医药保健品商业流通企业,引领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

第二,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搭建大健康产业多元投融资体系。一是创新政府投入模式。统筹整合大健康发展的相关政府资金,推动设立大健康产业发展基金,重点围绕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设立投向再生医学、新药研发、疫苗、保健品等领域的子基金。二是大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设立政府专项引导基金和风险池,重点引导风险资本加大对主导产业的投资力度。同时,着力引进风险投资机构,引导风险资本的投入环节,改善资本投入方式,合理分担企业发展的各类风险。三是加强信用担保机制、风险补偿机制建设,推动商业银行设立大健康产业专贷业务,解决企业贷款难问题。四是着力推动一批主业突出、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大健康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等多种途径降低融资成本。

(四)全方位多措并举,补齐大健康产业生态圈发展的人才短板

第一,做好主导产业所需高端人才的引进工作。一是积极对接省外大健康产业创业者、投资者、研发者资源,采取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方式,积极引进一批高端人才。二是强化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按照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规定,对外国高端人才开放“绿色通道”,吸引海内外人才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提供智力支持服务。三是做好高端人才后续服务,以智引智。以国家“千人计划”等所涉及的高端人才为突破口,对资源、技术等带动能力强的关键性人才,加大引进力度,切实加大高层次人才带技术、团队入滇发展项目的支持力度,在政策上给予特事特议。鼓励高端人才基于自身领域通过研究生联合培养等方式,定向培育大健康领域高端人才。

第二,做好产业圈急需技能人才的培育工作。一是探索“产学研教”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云南省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高校等资源,着力培养大健康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同时深化“引企入教”改革,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积极引导企业与职业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深度合作。二是健全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云南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大健康产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医师、康复学医师、养老护理员等健康服务业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打造更为多元的人才支撑体系。

第三,做好产业圈已有人才发展的保障工作。一是建立云南省大健康产业人才库。按科技型、经营型、技能型等类别梳理大健康产业人才库,搭建人才交流服务平台,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二是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支持科研人员到重点企业兼职兼薪,支持企业建立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奖励机制。三是强化政策激励。重点完善职业技能人才、养老服务人员等产业链稀缺人才的薪酬待遇挂钩机制。

(五)持续推进政策创新,以政策配套支撑大健康产业生态圈的共建共赢

第一,完善统筹规划,形成错位配合发展的格局。一是完善大健康产业布局政策。加快各区域重点产业的选择和空间布局的确定,坚持错位竞争、差异发展,避免产业趋同、同质化竞争,力争在云南省范围内构建定位清晰、功能互补、有机联系、组团发展的格局,实现大健康产业科学有序发展。二是加快各区域特色产业聚集。引导各地结合自身特点,瞄准产业发展新前沿,顺应消费升级新变化,建设各具特色的大健康产业示范基地,发展“特而强”产业,用特色产业聚集高端要素,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经济蓬勃发展,建成特色产业高地。

第二,加大政策优惠力度,引导资本项目更多流入大健康产业。一是加强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以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大健康产业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对已投产的大健康项目给予政策优惠,企业缴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政府留成部分返还;利润再投资可视同新引进投资给予政策扶持;落实创业投资大健康项目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涉及的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在大健康产业用水、电、气、地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康养医疗机构用水、用气与公办医疗机构同价,对于温泉行业水资源费按照一般工商业用水标准收取。通过科学规划、盘活存量、“腾笼换鸟”等方式,强化大健康产业用地保障,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对列入国家、省、州(市)级重点建设计划的大健康产业项目,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鼓励各地区利用存量土地、低效用地发展大健康产业项目。

(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配套,支撑大健康产业生态圈运营能力提升

第一,加快交通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大健康产业发展基础。一是确保云南省大健康产业园区、示范区(基地)交通易达。打通园区“最后一公里”,提高对外交通联系通达性和便捷性,建好内部交通网,确保大健康产业园区、示范区(基地)交通易达、内联外通。二是加强云南省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加快仓储、配货、装卸、分货、集货、流通加工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重要节点、口岸、综合交通枢纽等物流、仓储基础设施和通道,形成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跨境、跨区域物流体系。

第二,加快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大健康产业信息化发展。一是以区块链技术应用为突破口,率先在数字医疗、数字农业领域实现区块链示范应用场景落地。二是在昆明、大理、丽江等重点地区以及全省特色小镇、美丽县城、4A级以上景区,开展5G商用试点建设和数字化改造。

猜你喜欢

主导产业生态圈云南省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新区制造生态圈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外资流入与资源型区域主导产业升级──以山西为例
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跑步生态圈
崭新的“医疗生态圈”
科大讯飞:押注语音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