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国有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竞争战略与市场机遇研究

2024-05-06陈厦童王诗语李晓

价格月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有企业企业

陈厦童 王诗语 李晓

(1.谢菲尔德大学管理学院,英国谢菲尔德S102TN;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 210044;3.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太原 030031)

随着中国国有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和发展,其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国有企业在国内也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发挥国有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当前,中国国有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竞争战略与市场机遇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中国国有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采取的竞争战略及所面临的市场机遇。通过对中国国有企业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案例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如何应对全球化挑战和机遇。笔者将回顾中国国有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分析其竞争战略的特点和策略选择。同时,探讨中国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所面临的机遇,包括市场扩张、技术创新、资源获取等方面的机遇,以期为中国国有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提供有益对策,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关中国国有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经验借鉴。

一、中国国有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市场机遇

在复杂多变且严峻的外部环境中,中国的外贸进出口成功应对了多重超预期的挑战,规模再次攀升至新高。海关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外贸行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实现了进出口规模、质量、效益的全面提升。其中,出口达23.97 万亿元,同比增长10.5%;进口达18.1万亿元,同比增长4.3%。中国的对外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0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在2021 年高基数的情况下,这个数字仍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率,并且规模再度创造历史新纪录。2022 年的外贸增长是在海外需求放缓、疫情和地缘冲突超预期扰动、贸易摩擦等复杂环境下实现的,反映出中国外贸的强大韧性。有学者认为,中国外贸的强大韧性主要体现在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民营企业在外贸中占比的提升、贸易伙伴的多元化等方面,对推动中国外贸的增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贡献率更是超过了20%,调查数据显示,高达93%的调查对象认为未来中国品牌将持续蓬勃发展。

(一)中国国有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情况

WTO数据显示,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货物贸易额从2001 年的5097.7 亿美元增至2019年的4.4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2.7%。国有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渐凸显。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9 年国有企业进出口总额达1.9 万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8.5%。

为提高外贸水平高质量发展,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打造了“网购保税进口”“直购进口”“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等个性化监管模式,累计推出200多项创新举措,构建起了适应跨境电商健康发展的政策框架。WTO 研究报告显示,到2026 年之前,全球B2C跨境电商将保持27%的增速。那么与优质且强劲的外部经济体沟通合作是促进外贸增长的重要手段,截至2022 年末,中国对东盟、欧盟、美国的进出口额分别为6.52 万亿元、5.65 万亿元、5.05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5.6%、3.7%。东盟继续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5.5%。同一时期,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进出口额合计为13.83 万亿元,同比增长19.4%。中国与RCEP 其他14 个成员国的进出口额合计为12.95 万亿元,同比增长7.5%。外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中国在亚洲—非洲大陆桥上的业务表现尤为出色,同比涨幅高达19 倍,占国内对外经济活动近33%的份额,并提高了约15%的比例。

2023 年,全球经济复苏明显加快,中国外贸出口增长率显著上升,为外贸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商务部等部门制定《“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设定了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致力于推动国内贸易发展,为社会和经济发展贡献新力量。2023 年,中国经济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外贸进口开局平稳且逐月改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3 年第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9.89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其中,出口5.65 万亿元,同比增长8.4%;进口4.24 万亿元,同比增长0.2%。2023 年5 月,中国发布《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包含了13项具体策略和建议,旨在支持对外贸易公司,以克服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中国也在不断加大税收减免和费用降低的规模。自2023 年初,中国实施超过4 万亿元人民币的新税收优惠和延迟支付等措施,使许多外贸企业从中获益。另外,中国还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改善商业环境并激活市场活力的新政策、新举措。对小微企业的法律保障和经济扶持政策正在逐步健全,从而创造出更好的有利于民营企业成长的环境。

(二)中国国有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战略措施

1.优化产业结构

近些年来,国有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国际竞争力。如,在新能源、高铁、通信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诸多方面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的引领者。同时,注重提升产业链地位,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获取更高的附加值和利润空间。顺应发展要求,积极拓展新兴产业,如虚拟现实、新材料等产业,抢占未来新兴产业的制高点。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技术研发和品牌推广等方式,加快国有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步伐。加强产业协同发展,通过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优势,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加强与当地政府、企业和其他机构的合作,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和资源共享,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2.加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支持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一是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从而增强国有企业的技术竞争力。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等方式,提高研发水平和效率。二是联合技术创新,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及国际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高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如通过共建实验室、联合研发项目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技术转移。三是培养科技人才,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人才保障,通过设立人才计划、加强人才培训和激励机制等方式,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四是通过加大科研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获得更多的国际订单和市场份额。同时,技术创新还可以帮助国有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3.拓展国际市场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国际合作项目,中国国有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投资与合作,提高了国际市场占有份额。建立国际营销网络,通过在目标市场建立销售分支机构、与当地企业合作等方式,拓展了国际市场渠道,提高了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强与当地商界及行业协会合作,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积极参加国际展会和国际交流活动,展示国有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实力,吸引潜在客户与合作伙伴。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品牌营销和品牌推广等活动,在目标市场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加强品牌宣传、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式来实现品牌建设的目标。通过市场准入来寻求国际贸易的竞争优势,如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借助自身的规模和资源优势,推动国际市场的开放和规范化。同时,品牌建设帮助国有企业提升产品知名度和信誉度,扩大海外市场份额,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和议价能力。

(三)中国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机遇

1.全球产能合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全球产能合作已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新模式。中国国有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全球产能合作,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通过与全球企业合作,共同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国有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同时,全球产能合作也为中国国有企业提供了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机会,进一步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2.新兴产业发展

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国有企业要抓住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目前中国已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和投资计划,国有企业可以借助政策加持和资金优势,加快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布局和投资,在合作中竞争,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核心技术水平,抢占国际市场份额,获取更高的收益和回报,让新兴产业成为中国国有企业发展的新动能,实现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中国国有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竞争战略存在的不足

2023 年上半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大、市场全球需求放缓以及2022年同期基数较高,中国外贸增速同比回落;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国家也在发生变化,如欧美需求放缓,新兴经济体对中国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有限。中国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在参与国际贸易竞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中国国有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尤其是在高技术领域的竞争中,往往面临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竞争力较弱,难以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抗衡。尽管中国国有企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科技进步,但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技术创新能力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研发投入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还较低,限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二是人才储备不足。中国国有企业在科技人才方面相对匮乏,尤其是在高端技术领域,缺乏具有国际视野和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三是技术转化能力弱。尽管中国国有企业拥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成果,但将其转化为商业化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相对较弱,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此外,一些企业的研发规模较小,研发能力有限,制约了其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尽管部分企业已经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往往难以将技术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二)市场开拓能力有限

中国国有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往往缺乏对国际市场的深入了解和有效的市场开拓能力,难以准确把握国际市场需求。一些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和品牌推广策略,使得其难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认可和接受。一方面,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营销网络和渠道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品牌影响力不足。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中国国有企业的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二是营销手段单一。中国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方面相对缺乏多元化的手段,主要依靠价格优势和低成本竞争,这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三是市场信息获取能力有限。中国国有企业在获取国际市场信息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使得企业在制定市场策略时缺乏有效依据。

(三)管理体制不适应国际竞争

中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在某些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部分企业的管理方式较为传统,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在国际市场中难以与具有先进管理体制的企业竞争。部分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难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和各种风险挑战。例如,对国际市场的法律法规、汇率风险、政治风险等缺乏足够的应对措施,这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损失。导致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决策效率较低,难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中国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在面对国际市场竞争时存在若干不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决策机制不够灵活。中国国有企业的决策机制相对烦琐和保守,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使得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国际市场中反应滞后。第二,激励机制不健全。中国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薪酬制度不够灵活、晋升渠道不够畅通等,致使员工缺乏积极性和创造力。第三,企业文化不够国际化。中国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相对较为单一和传统,缺乏国际化的元素和视野,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难以吸引和留住国际化人才。

三、优化中国国有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市场策略

2023 年5 月20 日,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全体大会四“国际贸易——挑战与机遇”指出,未来的国际贸易将是数字化、绿色和包容性的。数字化已经改变了传统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方式,创造了许多新产品和交易方式,增加了服务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这需要对传统贸易估算方式进行改革。并且数字经济能够大幅降低贸易成本和准入门槛,具有包容性特点。数字化还延长了全球价值链,改变了全球生产布局。数字技术使得数字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市场管理体系和知识产权等四个要素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数字经济的上述影响使得国际政策协调和新的贸易规则显得更加重要。快速流动的数据要求全球建立一套规则,协调各国在数据流动、存储、保护、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政策,兼顾技术进步、市场统一和尊重各国治理目标的需求。

(一)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中国国有企业应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员工进行创新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通过建立创新基金、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等方式,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结合国际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竞争力。加强国际技术合作,通过与国际企业合作,获取更多的技术资源和信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增强国际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引进先进技术,开展联合研发,共享技术资源和成果,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的技术竞争。二是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的合作,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创新人才,提高企业的研发实力。三是时刻关注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研发方向,推动企业的技术研发紧跟市场需求。同时,中国国有企业需要加强对国际贸易规则和标准的了解和研究,了解当地市场需求、消费者行为、竞争状况等信息,以更好地遵守和利用这些规则与标准。

(二)拓展国际市场渠道

中国国有企业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渠道,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通过参加国际展览、开展海外并购等方式,扩大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同时,采用多元化的营销手段和渠道,加强与当地市场的联系和沟通,了解海外市场动态,加强对国际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制定更加精准的市场策略。通过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包括销售渠道、代理商网络等,扩大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覆盖面,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参加国际展会和会议,展示企业产品和技术实力,与国际同行交流获取市场信息,拓展业务合作机会。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制定合适的国际市场策略。同时,可以通过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共同开拓市场。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的国际客户。

(三)改革管理体制

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推动国有企业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提高决策效率和灵活性。首先,完善市场化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建立健全现代化企业制度,明确产权关系,加强企业管理层的责任和权力,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益。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包括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质量管理体系等,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其次,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兼并重组、资产置换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做法。从国际化视角出发,制定国际贸易策略和市场拓展计划,提高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再次,完善现代化国有企业制度,明确企业产权关系、管理职责和决策程序,提高国有企业治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最后,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法律法规、汇率风险、政治风险等,如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降低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风险和损失。激励机制创新,国有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如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奖金激励等方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加快国有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步伐

1.提高国有企业国际合作水平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是国有企业开展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现实途径,也是国有企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使命担当。共建“一带一路”旨在推动共建国家和地区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部分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正处于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生产制造等方面均有强劲需求。同时,中国拥有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生产制造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与沿线国家(地区)之间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作为国家经济的核心支柱,国有企业在与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主要行业和重要领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特别是在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制造等领域有着较强实力,具有参与“一带一路”分工协作和协同发展的巨大潜力。“一带一路”建设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开放合作平台,有助于国有企业开拓国外市场、提高国际合作水平。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国有企业可以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在项目投标、融资投资、工程建设、经营管理、风险管控等方面积累更多经验,加强与东道国的合作与第三方市场合作,提升自身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2.统筹发展与安全,增强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从外部因素看,这些挑战来自世界经济衰退、地缘政治冲突和以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为代表的逆全球化,也来自东道国的政治稳定性、政策连续性、法律完备性等;从内部因素看,这些挑战则来自国有企业是否拥有卓越的产品、优秀的品牌、领先的创新能力和现代化的治理水平等。面对风险与挑战,国有企业需要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统筹发展与安全,提升企业在复杂市场竞争中的适应能力,培育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国有企业要增强风险意识、积累风险管控经验,化解“一带一路”建设中可能出现的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等。第二,国有企业要做好东道国市场规则的研究,目前中国与沿线国家(地区)在市场准入、竞争政策、货物贸易便利化、电子商务合作、环境保护、劳工权益等规则和标准方面基本相符,但在投资、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国有企业等条款方面还存在一定差异,需要国有企业兼顾国际经济准则和东道国法律法规,合规建设、依法经营,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获取公平的竞争地位。第三,国有企业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充分发挥自身在资产规模等方面的优势,努力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运营效率,加强品牌建设、国际化建设和现代化管理能力建设。

3.统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塑造中国企业良好国际形象

中国国有企业广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方面,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相关国家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促进了国家间互联互通,畅通了区域间商品资源要素流动,提升了国家间的经贸往来,通过国际产能合作有效带动共建国家和地区加快产业转型和发展,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和经济多元化发展。国有企业在努力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通过发挥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引领作用,带领国内民营企业组团“走出去”,实现了“国民共进”。社会效益方面,国有企业通过参与东道国的公租房建设、饮用水供应、环境保护等项目建设,在带动就业、改善民生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目前,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民众生活水平较低,社会民生领域、生态环境领域的问题比较突出,中国国有企业应平衡好企业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关系,尽可能地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量力而为地将当地员工待遇、生产安全、社区融入、社会捐赠等内容纳入社会责任的考量中,通过扩大社会效益赢得国有企业在东道国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国有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可以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提升企业品牌在东道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遵纪守法、规范经营,赢得东道国社会各界的尊重;通过提高员工的本土化率,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通过规范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加强与东道国政府的沟通、与当地企业的合作;通过尊重当地文化习俗,获得当地居民的认同。在践行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的同时,与沿线国家(地区)分享中国发展经验。

四、结束语

中国国有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作为国家主导的企业,通常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资本,能够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此外,国有企业还享有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在国内外市场中更容易获得市场份额。这些优势使得中国国有企业能够在国际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然而,中国国有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国有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以应对来自其他国家企业的挑战。其次,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给国有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制定灵活的竞争战略,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经营方式,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同时,中国国有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也存在着许多市场机遇。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国际贸易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为国有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国有企业有机会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加强与沿线国家(地区)的经济合作。此外,新兴市场的崛起也为国有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可以通过投资与合作来开拓这些市场。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国有企业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