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英语教师职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的个案研究

2024-05-04王姣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7期
关键词:职业认同个案研究自我效能感

王姣

摘要:采取多例个案研究方法探究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前后高职英语教师职业认同感与自我效能感是否有明显变化,探究教改在其中的作用,指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教师职业认同感与自我效能感的促进作用。针对二者变化,为高职英语教师提升职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提出针对性建议,阐明其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的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师;职业认同;自我效能感;个案研究;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7.046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随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推进,高职英语课程应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顺势展开并承担起立德树人应有之责。高职英语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之一,受众多、课时量大、开设时间长,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取向引领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作为三教改革中的关键要素,更应积极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承担起英语育人职责。因此,应围绕高职英语教师职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展开研究,促进教师发展并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

在高职英语教师研究领域中,目前针对教师职业认同感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初高中及大学英语教师,且研究方法均以定量研究为主。众多定量研究围绕高职英语教师职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水平展开研究,并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相应建议,如刘淑华、施惠平、唐进、黄炎秋等。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环境及学生情况与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及本科教育院校有很大不同,应针对高职英语教师展开相应研究,补充此领域研究成果。本研究针对高职英语教师职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水平的纵向发展展开相应研究,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多例个案研究观察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改革前后其职业认同感与自我效能感的变化,并给出相应建议。

1研究设计

1.1研究问题

1.教改后高职英语教师职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主要变化;

2.提高高职英语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建议;

3.提高高职英语教师职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1.2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来自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三位非英语专业高职英语教师,分别为教师A、教师B和教师C。选择研究对象时主要考虑了年龄、教龄、学历、职称、是否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五方面因素,具体情况见表1。表1访谈对象基本情况代号年龄教龄学历(研究方向)职称课程思政教改中的任务教师A5632学士(英语教学)讲师制定课程标准教师B357硕士(英语翻译、英语教学)讲师撰写写作模块教改案例教师C282硕士(英语翻译)助教撰写阅读模块教改案例1.3研究过程

首先,收集数据。采用访谈及邮件沟通的方式收集数据。访谈问题根据该校高职英语教师职业认同感及自我效能感水平编制,无偏向性要求,教师根据真实情况回答问题即可,访谈内容将全程录音且保密。邮件沟通每周沟通一次,要求受试教师针对学生参与、教学策略、课堂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教学环境、科研投入等内容总结每周教学感悟,向笔者发送电子邮件。第二,编码排序。完成相应数据收集后,对访谈内容及邮件进行编码排序。第三,归类研究。根据研究问题,初步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探究深层内涵。

2结果与讨论

2.1教改后高职英语教师职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主要变化

2.1.1高职英语教师职业认同感主要变化

受测高职英语教师职业认同感整体情况有明显变化,具体表现有以下五点。

第一,高职英语教师从职业认同感不足发展至认同感明显提高。三位高职英语教师只有A教师是英语师范专业出身,教师B和C均为英语专业但未经系统教学法内容训练,因此会因教学经验不足,在课堂上出现不同程度的缺乏自信。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教师有机会学习更多关于教改、教学的知识,他们对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有了进一步了解,自信心增强。

经历过这次教改之后,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重要性,同事们之间互相合作一起学习为我的发展提高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我开始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发现更多的交流促使我选择更合适的教学策略,教学更有价值。(教师B)

我的专业是英语翻译,刚参加工作时我对于教学不是很了解,不知道如何更有效地组织学生参与课堂。但是经过教改之后,我学习了更多的教学知识,也了解到课程思政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我相信我可以在英语教学中做的更好。(教师C)

第二,职业行为倾向有明显变化。职业行为倾向是指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完成工作内容、履行教师职责时所表现出的必要行为倾向,或者没有明确提出要求教师的职业责任而教师做出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行为倾向。受试对象均体现出在经历教改后职业行为倾向有明显提升,C教师在邮件交流中提到:

很多学生不在乎英语学习,我那么努力地备课和讲课收效甚微,我没有什么成就感。但是经过教改之后,我发现还是态度和策略没有使用到位,如果我用学生熟悉的中国故事在教学中先把学生兴趣调动起来,课堂就会有生机了。这让我慢慢找到了作为教师的满足感,方法总比问题多,我应该更主动作为。

第三,教育改革认同从最初的不自信到认同度提高。课程思政教改对高职英语教师的要求较高,因此在面对教改时受试教师的情感变得较为复杂,教龄长的教师接受改革相较于年轻教师来说较难,因为接受教改就需要所有教师对之前的教学经验进行打破重组,教师的职业认同会从最初的无力感改变为积极践行。教师A在访谈中有着一样一段话:

刚开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袭来时,对我来说真的算是一个很大挑战,我情绪很低落。但是经过积极参与培训,接触一些课程思政教改案例、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让我的情感上开始有变化了——我不再抵制这个教改,开始了解如何将课程思政点融入高职英语课堂后,我的教学经验反而成了优势,我不再感觉紧张和疲惫,很开心成为课程思政教改的一员,让我又更新了一次教学理念,我愿意讓课堂变为用英语立德树人的课堂。

第四,教师工作环境认同日趋提高但仍存疑虑。职业环境认同是教师职业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若对工作所处的环境认同度不高,则会滋生想要逃离的想法,反之环境融洽度高则会提高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教师B在访谈中谈到:

我必须要在氛围融洽且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工作才能感觉开心,这对我来说很重要。教改之前,就是备课上课,也没有其他的活动。但是教改实施之后,我感觉有一些变化,参与改革的教师会定期教研活动、参加与教改相关的比赛,不断取得成果的感觉很棒,这让我觉得作为一名高职英语教师非常快乐。但相应的待遇没有高出多少会让我思考做这些到底值不值,我也想在物质上得到一定满足,所以有时我对工作环境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抱怨。

第五,科研投入层面变化最不明显。科研能力是高职英语教师一直以来的弱项,这是一项既定事实,近年来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大多数教师认为科研并不是一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必选项。

我認为一名高职英语教师精力应该多注入到教学实践中而不是去作一些无用的研究。参加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我已发现了教改对教学实践的积极作用,但我仍不觉得我需要提高科研能力,我只需要提高我的教学能力即可。(教师A)

我作为一名高职英语教师也不知道到底需不需要搞科研,科研对我的教学也没有那么明显的作用。(教师B)

唐进在研究中指出“提高科研能力不仅是大学英语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而且还是教师职业认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师因客观及主观因素对于自己的科研认同能力水平较低,也没有较强的科研动力。

2.1.2高职英语教师自我效能感主要变化

第一,教师自我效能感有明显变化。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位教师相信自身能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和学习成就的能力。教师A作为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面对教改时,自我效能感也经历了明显的变化:

我是专业师范院校出来的,因此我对于课堂管理和学生基本学情都有明确感知,我比不是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师更能掌控整个课堂。初接触教改,我出现过短暂的不自信,发现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方面。但经过学习我有自信能面对这些挑战。

教师C在参与教改的过程中也更新了自身的自我效能感水平:

我发现调动学生积极性太难了,幸好后面我加入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这让我接触到更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家一起讨论,我也能从其他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不同的场景、学情不同、学习内容不同都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参与,我还是应该用更认真的态度对待教学。

本研究中的教师,他们在教改前自我效能感都较高,经历教改时自我效能感都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但通过参与教改并践行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再次提高。

第二,教学策略效能感水平变化明显。根据访谈内容,受试教师教学策略认同感水平提升是因为他们通过培训课程和讲座来提升英语语言水平、熟悉教学评价内容和教学活动。另外,同事之间愿意互助分享资源帮助他们了解更多与工具策略相关的教学活动和理论内容。以上都使得受试教师信心大增。

在课程思政教改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培训开始尝试让学生每周作一次课堂演讲以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演讲结合单元主题讲述与中国相关的故事,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也考验了我的课堂管理能力。我越来越有自信,我的教学策略还不错。(教师B)

第三,课堂管理效能感的变化。是否能够有效的进行课堂管理及组织会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课堂上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创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教师的有效管理可以与学生共同建立并维护课堂行为规范,使课堂更高效地运转,让学生明确课堂也是有规范的,也会让学生明确教师对他们的期待以及通过参加何种活动可以充分激发自身学习热情积极投入课堂学习。

之前我觉得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是最高效的,其实我是害怕组织活动耗费时间、怕效果达不到期待,所以才选择填鸭式教学法,但这让我和学生都有挫败感。经过教改学习,我开始勇敢地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我发现勇于尝试我也可以把课堂活动组织得当、学生良好配合,我和学生都很喜欢这样的课堂。(教师B)

第四,学生参与效能感的变化。课前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点并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课中教师积极应对,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并设计恰当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给予学生评价,课后教师积极反思并总结课堂设计中的不足并及时修改,这些都会使学生参与效能感有积极的提高。教师B对学生参与效能感变化深有感触:

我经常因为学生不积极配合而感觉上完一堂课后心累,也尝试过一些方法来改变这种情形,但也没坚持下去。在参与教改之后认识到应与学生多沟通,了解学生后设计有意义的教学活动,课后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告诉我有很强的获得感。

2.2对提高职业认同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建议

第一,重视提高高职英语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水平,促进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学校应加大支持,确保各类教改实施,改善高职英语教师工作环境,保障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同时有充足的时间提高自身。切实使教师从内心深处对教师职业产生认同,激发自我效能感,才能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改善提升高职英语教师职业环境,助力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发展道路。可从硬环境与软环境两方面同时着手改善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环境。配备齐全的英语教学软件及设备助力数字化教学,使高职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和参与比赛时都可运用先进的数字化设备助力。思考课程思政教改后高职英语教师发展道路,以高职英语公共基础课程发展为基础,根据新课标设置与航空类各专业相结合的专业英语拓展课,使教师英语专业知识与航空专业相结合,拓宽教师职业发展道路。

第三,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提升高职英语教师科研热情。与专业课相比,公共基础课程优势小,在科研上申报课题难度大,发表高质量核心期刊论文的难度也更大。然而,教育性和学术性是高校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作为高职英语教师也应明确现在所从事的职业应是教育性和学术性兼备的职业。高职英语教师应主动求变,主动解决在科研上所遇到的困惑与难题,同时学校需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促进高职英语教师形成科研团队,提高高职英语科研投入认同感水平。

第四,增加针对性培训,提高高职英语教师应对各类教学改革的能力。在面临各类教学改革时,若教师不主动求变会导致教师自我效能感变弱,最终使教师职业认同感水平降低。因此在进行一项教学改革之前,学校应组织充分的学习培训活动,让教师熟悉教改理论,充分进行教学实践;同时,教师自身在面对变革时应树立积极的态度,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更新教学理念,践行教改理论,不断提高自身应对教改能力。

第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参与度以提高课堂效能。本次教改是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改革,目的是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教改中教师与学生为两个重要因素,教师应在教改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与教师和同辈的交流互动中构建讲述中国故事的知识体系。

2.3提高高职英语教师职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师是实现教学改革的关键。高职英语教师通过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关注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各类问题,在积累教学经验的同时提升教学能力。正如赖允珏等研究表明“教师职业认同感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质量密切相关,有较强的职业认同感能坚定教师的职业信念,减少师资流失,推动教育发展。”王丽娟等认为“在外语教师发展问题上,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是关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和提高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环节。”因此,关注高职英语教师职业认同感与自我效能感水平现状及经历教改后的变化情况,可以从教师主体需求出发给予针

基金项目: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2023年校“教学质量工程”教改项目“‘破五唯背景下‘双师型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JG202314)的系列成果之一;广东省教育厅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項目“基于MOOC+SPOCs教学模式的课堂革命研究与实践——以《新媒体营销》课程为例”(GDJG2021141)的系列成果之一;2020年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20GYB60)的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曹婷(1987-),女,江苏徐州人,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电子商务。对性建议,以提高职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20200528)[202212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20200528.

[2]刘淑华,周明杰.大学青年教师身份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0(06):142145.

[3]施惠平,张小华.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与自我效能感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某高校新一轮教改为背景[J].教师教育学报,2016,3(04):112118.

[4]唐进.大学英语新手教师职业认同构建的自我对质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5,36(02):3441.

[5]黄炎秋.大学英语教师自我教学效能感的实证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5,33(06):114118.

[6]唐进.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编制[J].外语界,2013,(04):6372.

[7]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2,(05):1723.

[8]芮燕萍.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9]赖允珏,李臣之,陈瑶,等.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感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深圳市宝安区的调查[J].教师教育学报,2018,5(06):3746.

[10]王丽娟,刘婷.教学之魂的自我效能感:教师发展中不可忽视的积极动机[J].外国语文,2012,28(02):139144.“

猜你喜欢

职业认同个案研究自我效能感
小学课程整合模式的个案研究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多元背景下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做法
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高校教师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90后医学生职业认同浅析
浅析高职英语自主学习中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与对策
ICF-CY在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应用探索——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