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老舍
2024-05-04舒乙
舒乙
老舍先生是北京旗人,满族,生于光绪二十四年腊月二十三日酉时。老舍的父亲舒永寿,住在北京西直门附近的小羊圈胡同,每天天不亮的时候要到皇城里去当差,负责巡逻和守卫皇城。
老舍的母亲奶水不足,他是靠吃“糕干”长大的,他常常开玩笑说,以致后来他长大了也始终是“一脑袋的糨子”。老舍到三岁都不会说话,大人们很为这个瘦弱的孩子担心。他甚至到三岁也不会走路,一个人坐在炕上,一声不响,很乖。
这样,熬到老舍七岁,按常规,他应该上学了。恰在此时,小胡同里有了大动静,前呼后拥地来了一位贵人,来找母亲,说是有事相商。来的这位叫刘寿绵,是个黄带子,就是满族的贵族,祖上地位显赫,三代单传。刘寿绵有一位女娃娃,和老舍同岁。女娃娃该上学了,他便忽然想起舒家也有一个小男孩该上学了,便前来相助,进门就高声大叫:“大姐,我来带您的小孩上学去!”他告诉母亲,一切都不用她操心,他会送来课本,会带着孩子去学校。
就这样,老舍意外地进了学校,走上了一条成为知识分子的路。
离开私塾之后,老舍又连续上过两个正规小学,最后毕业于京师第十三小学的高等小学校,后考上了位于祖家街的北京第三中学。1913 年的年初,他进入了北京师范学校,这一年,他刚满14 岁。
老舍在校时,北京师范学校的校长先后有两位,方还先生和陆鋆先生,都是大教育家。他们爱学生如亲子,老舍受他们的影响很大。
从1924 年到1949 年底,老舍一直不在北京,一别就是25 年。在这25 年里,老舍成了一个有成就的作家,一个受欢迎的教授。
1930 年夏,老舍應聘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教授兼国学研究所文学主任。山东时期是老舍的大丰收期,在老舍的创作生活中占据极重要的位置。在这个时期中老舍平均每年创作一部长篇小说,平均每月创作一篇短篇小说。
在济南,老舍一家人住在南新街58 号,这是他利用暑期写作《猫城记》《离婚》的地方。在青岛,老舍在黄县路12 号住了一年多,居住期间老舍辞去了山东大学的教学职务,正式成为职业作家,并完成了他的名篇《骆驼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