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鸡肋”式教研困境
2024-05-04翟立安
翟立安
作为教研员和校长,我曾与许多教师聊天,试图了解教研活动的真实效果。在聊到“教研活动是否能够帮助大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促进专业发展”时,有教师说:现在的教研活动主要就是听课、评课,听的那些课是“磨了又磨”“演了又演”的课,叫我们怎么学?还有的教师说:听完课,就是接着听专家或教研员凭经验“说三道四”(对该课说三个优点、道四条建议),一点实用价值也没有,还不如用这个时间改两套作业本!甚至有教师说:现在的教研活动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听完教师对教研活动的“ 吐槽”,不得不让人陷入沉思。
传统的教研着眼于“推广经验”,采用的形式是“观教”,其主要功能是评课,其“受益者”往往只是上课教师,其他教师俨然就是“旁观者”“陪听者”。难怪教师对这样的教研活动有怨言。
怎样让教研不再是“鸡肋”?
主要还是要从传统的教研活动改进。“观教师的教”(不妨称之为“教研1.0 版”)是表面现象,“察学生的学”才能由表及里。“察学生的学”不是笼统地看全班学生的学习概貌,而是仔细观察一个或几个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尝试看清学生在具体问题中的思维轨迹,理解学生对当下问题的“理解”以及思考他为什么会这样。有效教研要从“观教”走向“观教+察学”(“教研2.0 版”),将“观教”与“察学”相结合,形成彼此关联、相互印证的观课视角,这样才能够牵动所有观课教师的心灵,才能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些许本质的问题。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来看,要想通过教研促进教師专业成长,必须引导教师既与他人对话,也要在内心深处与自己对话,即反思。可见,教师的专业发展依赖于“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
所以,观课教师不但要以观课的证据和数据为依据,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与认知,给上课教师适当地提出教学改进建议,以发挥“同伴互助”的教研功能;同时,还要将自己的专业发展“代入”其中、“卷入”其中,以他人的课为镜反思自己,即“观他人的课堂,省自己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