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抑或“深度”*
——理论隐喻视角下的serious leisure译名辨析
2024-05-03武岳
武 岳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文理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9)
Serious leisure国内一般译为“严肃休闲”“深度休闲”或“认真性休闲”。这一复杂概念虽被国内学者引入近二十年,但上述三种翻译的取舍问题却始终未被厘清,国内相关文章在译名选择上几乎都选择了未加深入辨析的简单袭用态度。
学术概念翻译多无法简单应用某种既有翻译理论,正如博尔赫斯所言“译者,异也”。[1]61远如idea译名之争,近至transculturalism正名皆如此。对此学者常采纳两种态度:或袭用前人约定俗成之称谓;或放弃译名的统一界定,转以概念隐喻理论或谱系学分析(福柯意义上的)来溯本正源。Serious译名研究更适用后者,即结合斯特宾斯的理论核心内容,从概念隐喻和谱系学角度梳理不同译名的隐喻契合度。具体而言,即从理论基本隐喻、汉语词源谱系、理论发展历程及应用语境差分四个维度出发,考察当下两种主流译名:“严肃”与“深度”各自的隐喻契合度及翻译语境差分。很明显,serious在斯特宾斯理论体系中的隐喻和所蕴含的“视域”(伽达默尔意义上)是复杂且多变的。它一方面隐喻了斯特宾斯研究历程中发生过的某些历史事实,一方面隐喻了活动者的普遍主体状态与活动特征,同时还暗指凝聚于活动形式中某些主客混杂的意味积淀。
一、Serious leisure译名使用情况
如上文所述,当下大陆学术界serious leisure正式使用的通行译名主要有两种:“严肃休闲”与“深度休闲”,另外还有一种地区性译名“认真性休闲”。“严肃休闲”为大陆学者最早使用,后两者则来自台湾学者的译介。下面主要就“严肃”和“深度”译名进行简要梳理。
(一)“深度休闲”
据相关文献情况显示,自2000年左右开始,台湾学界普遍将serious leisure译为“深度休闲”或“认真性休闲”,其中“深度休闲”的使用情况要更为普及一些。大陆方面则呈现“深度休闲”一边倒的状况。
台湾方面,早在2003年,余钥林、陈其昌在《深度休闲的意涵与效益》一文就将serious leisure翻译成“深度休闲”。[2]59-64对于这个翻译,作者解释如下:“‘深度休闲’(serious leisure),并不是指深度活动本身,或者深度休闲活动的参与者必须是非常严肃、庄严、沉闷、烦恼或焦虑。相反,‘深度休闲’一词中的严肃性意味着深度休闲活动的参与者,会将所参与的活动视为一项重要的活动。”这一译名传入大陆休闲学界后,几乎成为serious leisure的公认译名。
大陆方面最早关于serious leisure的“深度休闲”译名可追溯至2010年东北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王苏的硕士学位论文《深度休闲与幸福人生》。该文中作者将serious leisure译为“深度休闲”,并提供理由如下:“所谓深度休闲的‘深度’(Serious)代表专注(concentration)与奉献(dedication),不是‘严肃’的意思,是具有相当大的乐趣而非压力。”[3]自这篇文章起,大量关于serious leisure的文章都选择将其译为“深度休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12年斯特宾斯与浙江大学刘慧梅教授联合发表的《休闲与幸福:错综复杂的关系》[4]31-43一文。从使用频率和覆盖度来看,“深度休闲”几乎已成为当下serious leisure在学界约定俗成的译名。
(二)“严肃休闲”
“严肃休闲”从时间上看属于serious leisure的早期译名,同样具有地域性,主要见于大陆休闲研究文献,尤其是早期文献中,如李仲广、卢昌崇所著《基础休闲学》(2004)[5]。同“认真休闲”一样,使用者中无人对“严肃”译名进行深入解释,默认取serious字面的“认真”“严肃”之意。随着“深度休闲”译名的引入,“严肃休闲”的使用频率逐渐减低,到2011年之后几乎完全被“深度休闲”所取代。
通过二者对比可以发现,两个译名基本于2000年后头十年这个时段出现,其中“严肃”使用具有一定的时空局限性(同理还有“认真性”);“深度”则在当下似乎已成为约定俗成的通用译名。然而“名无固宜,约定俗成谓之宜”的现象本身即存在问题。从现代汉语词义角度分析,“严肃”作为形容词的意思为“严肃对待,不马虎”和“(神情,气氛)使人感到敬畏的;(作风,态度)严格认真”,“深度”在词义方面与二者截然不同,它们没有“认真”或“令人敬畏”之意,作为形容词的意思为“深浅的程度,向下或向里的距离;程度很深的”,只是表明程度、距离的深浅。所以在这里,译名争论的焦点主要聚集在“严肃”与“深度”二者身上,即对于斯特宾斯“严肃休闲”体系而言,serious leisure中的serious到底指一种“认真的态度”,还是一种“活动的程度”?这个问题需要被放到汉语词源和“严肃休闲”理论的相关语境中被进一步探讨。
二、理论隐喻视角下“深度”与“严肃”比较
如约翰·凯利在《走向自由——社会休闲学新论》中援引伽达默尔诠释学理论所言:“理论可以理解为解释性的隐喻(metaphor)。”[6]2Serious leisure两种译名之争不仅是修辞问题,它背后所折射的,是拥有不同理解视域的个体基于不同前理解与serious leisure这一理论框架所做出的“视域融合”。每一种融合中,都蕴含了不同个体对serious leisure新的阐释。由上一节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单从字面上讲两种译名所拥有的隐喻明显不同,他们分别揭示了各自使用者对serious leisure的不同理解,下面就从隐喻契合度的角度来详细分析两者各自的侧重与不足。
在比较之前首先应以serious leisure概念自身的隐喻为标准确立参照系,根据“严肃休闲”相关理论,我们大致可将“Serious leisure”的隐喻归结为以下几点:1.serious leisure体现了一种主体对活动的认知态度、包含了主体对于活动性质判断。在斯氏体系中,serious leisure不仅是一种对活动程度的判断,更是一种对活动性质的判断。2.serious leisure 是斯特宾斯研究历程中一个特殊事件的产物,在该历史事件中,serious代表了活动者对自身活动认真、严肃性质的判断。3.serious leisure是一种具有过程性和阶段性的休闲活动,经常需求参与者以生涯性(career)方式开展活动。4.serious leisure 是一种活动者与活动共同向着自身严肃潜能生成的过程,有一种指向未来的向度,这些严肃潜能包括技术、长效、规则等一系列制约因素,需求活动者有较高的能动性与投入度。5.serious leisure 是活动者对活动中包含的成本与收益进行直观把握后的综合结果,体现了反常识的特征,即使其中包含诸多与传统休闲相悖的负面因素,也未必会影响活动成行。[7]5-20
另外,根据SLP(serious leisure perspective)框架中的内容,我们还可以提炼出以下与serious leisure定义、特质动机相关的几点重要信息:(1)系统性地参与;(2)克服困难的能力与坚持继续活动的毅力;(3)把活动提升到职业的高度;(4)为了获得这些能力,参与者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5)自我提高;(6)这是由致力者们在其兴趣领域内多年不停求索而发展出来的;(7)同可预见的苦难相比,参与者明确知晓自己克服困难后可获得的满足感,并期待去体验它。[8]73
最后,斯特宾斯给serious下的定义为:“在serious中我们侧重强调严肃包含的以下品质——认真(earnestness)、诚意(sincerity)、重要性(importance)、仔细(carefulness);而非serious包含的另一些品质,例如厚重(gravity)、庄严(solemnity)、无趣(joylessness)、苦痛(distress)、焦虑(anxiety)。”[8]31
下面就让我们以上述隐喻为参照,分别考察“深度”与“严肃”两个译名与serious leisure之间的契合程度。
(一)“深度”与serious的隐喻契合度
1.“深度”的隐喻
首先我们从汉语词源的角度来考察一下“深度”的基本含义。
深:“深水。出桂阳南平,西入营道。从水罙声。式针切。”[9]362
度:“度,法制也。从又,庶省声。徒故切。”[9]90
两字的汉字本义都和serious的当下隐喻相去甚远。
“深”“度”二字连用在史料中并不常见,但出现的年代也比较早。古文中常见的“深度”多为偏正短语,意思与现代相近,也指程度更深远,与现代词义基本一致。如“司马遐(273—300),西晋河内温人,字深度。”[10]484名“遐”字“深度”,分别是一名,一字;含义相似,是“较深远”的意思。
“深度”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完整释义为:“1 深浅的程度,向下或向里的距离。2【名词】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3【名词】向更高级阶段发展的程度。4【形容词】属性词,程度很深的。”
结合“深度”二字的古今释义,我们可以对该词的基本含义和隐喻做大致的判断。“程度深”“事物向更高阶段发展的程度”“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与其本义“深浅的程度”相比,虽词性不同,但所包含的隐喻基本相同。都明确指向了程度或阶段的深入,既可以表达一种当前的状态,也可以表达一种对未来状态的期许或计划,而这种深入有触及事物本质的可能。
那么这几项特质是否同斯特宾斯所描述的serious leisure吻合呢?可以看出“深度”的隐喻所蕴含的关键信息为“程度”“提高”“超越”与“深入”。所以在隐喻契合方面,它能比较好地体现出serious leisure的:1.过程性、阶段性与生涯性,寓示我们serious leisure过程具有并且需要开展至一定的长度。2.高能动层级与高投入度,告诉我们深度也可以用来体现活动主体能动的高层级,或揭示活动主体在投入度方面的程度较深。3.一个向着未来和更高层级发展的趋势,暗示我们serious leisure中包含一种活动主体不断超越其现在所处的状态,将休闲整体推进到更为深入阶段的意味。
以上三点中,第三点是“深度”在隐喻契合方面最具优势的地方,虽然有学者将“深度休闲”译名的合理性归结为“专注“与”奉献”。但仅凭这两点并不能很好说明“深度”一词本身所具有的隐喻如何同serious leisure的隐喻相契合。如果从整体框架的角度来看serious leisure的话,那么作为三大核心活动首位的serious leisure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活动主体在高投入与高能动性的情况下不断超越其现在所处的状态,将自身存在同休闲活动一起,整体推进到更为深入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困难的克服与技巧的获取构成了其休闲体验本身的持续,反过来这个持续体验则带给活动主体更高的休闲回报(rewarding)和充实感(fulfillment)。处于这一持续超越状态下的休闲是活的休闲,即凯利所说的:“休闲应当被理解为一种‘成为状态’(state of becoming),这种状态更多的是指一个取向,所以不应简单地以时间、空间、形式与结果来定义它。”“深度”的三点隐喻较好地吻合了斯特宾斯serious leisure中所蕴含的这层“超越并继续去成为”的意蕴,将serious leisure的动态发展性与高发展潜能很好地体现了出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深度休闲”作为译名是可以接受的,它既包含了一个对活动主体投入度和能动的程度描述,同时又蕴含了活动变化与超越的趋势,并且预示着活动与活动者未来潜能的生成性。
2.“深度”的不足
“深度”的隐喻虽然同serious隐喻 有以上几点的契合,但它在另一些关键信息的传递上却较为不足。
首先,它无法反映出serious leisure命名的历史由来。根据斯特宾斯本人的说法,serious一词最早出自受访者之口,并非特指“程度深”,而更多偏向强调自己在所从事的活动中有一种“非戏谑”“认真”“严肃”的态度。比较一下斯特宾斯所强调的serious九点隐喻:认真(earnestness)、诚意(sincerity)、重要性(importance)、仔细(carefulness)、厚重(gravity)、庄严(solemnity)、无趣(joylessness)、苦痛(distress)、焦虑(anxiety)。我们也能看出被斯特宾斯认为更为本质的前四点特质与“深度”的隐喻契合度并不高。
其次,它难以反映出参与者在参与活动时那种拥抱苦难的态度。“深度”侧重表达在某一个维度上的程度深入,而这个维度未必包含上述焦虑、厚重等因素。虽然斯特宾斯强调serious leisure中的serious不包含传统意义上的负面因素,但这个声明与他在其他地方的观点相悖,例如坚忍特质就描述了一种“梅花香自苦寒来”式克服困难的成就感,在这一过程中活动者明显没有完全规避serious中的负面因素,而是选择了接受并克服它们。所以serious leisure本身具有一种拥抱苦难并跨越苦难的意味在其中,深度的隐喻比较难以直接体现出这方面的意味。
第三,它难以体现出活动者对于活动的性质判断,或者说体现不出活动自身的性质归属。斯特宾斯体系中的serious leisure与随性休闲(casual)和项目性休闲(project-based)有明显的性质区别,而“深度”自身的隐喻只能体现出程度的深浅差异,我们无法从中得知这是在哪个维度上以什么为标准的差异,以及量变到何种程度可以引起质变。从逻辑和事实角度来看,“深度随性休闲”也是可以成立的,我们只要将“深度”定义为“参加活动的频率高”即可。所以这一点,恐怕是“深度”与serious leiure隐喻之间最难契合的地方。
总体而言,虽然“深度”的隐喻在活动深度与过程性、主体能动投入度、超越生成性、动态性方面与serious leisure的隐喻拥有不错的契合度,但它也存在上述信息传递方面的明显问题,而这些信息,恰恰是“严肃”隐喻的特长。虽然“严肃”表达不出“程度”和“再进一步”这种隐喻,但它依然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那就是“主体的态度”“活动的性质”以及“活动的矛盾性”。这是“深度”难以传达出来的信息。
(二) “严肃”与serious的隐喻契合度
1.“严肃”的隐喻
我们再来看下“严肃”这个词的词源:
严:“教命急也”。意为急切督促之意。[9]46
肃:“持事振敬也”。意为做事态度恭敬端正。[9]91
“严”“肃”二词合用,较为早见,意义也较“深度”丰富得多,大致有四个方面含义
(1)庄敬;庄重;使人感到敬畏。
《吕氏春秋》:“和颜色,审辞令;疾趋翔,必严肃。”[11]24
《唐语林·补遗三》:“初,夫人孀居,犹纔未中年,贞干严肃,姻族敬惮。”[12]139
(2)谓严谨而有法度。
《后汉书·朱乐何列传》:“元兴元年,敞以祠庙严肃,微疾不斋。”[13]1004
(3)谓作风、态度等严格;郑重;认真。
《聊斋志异·冷生》:“后值某学使规矩严肃,终日危坐堂上。”[14]184
《议郎胡公夫人哀赞》:“教诲严肃,昭示好恶。”[15]385
(4)有严寒、肃杀之义
《黄帝内经·素问》:“夏有炳明光显之化,则冬有严肃霜寒之政”。[16]273
“严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1【形容词】(神情,气氛)使人感到敬畏的。2【形容词】(作风,态度)严格认真。3【动词】使严肃。”
结合古今词义,我们可以看出汉语中“严肃”的隐喻多为“庄重”、“敬重”乃至“敬畏”之义,亦可指严谨有法度,作风、态度认真不苟。它既可以指人自身认真的主观状态,也可以反映事物给予人的某种庄重、法度森严、令人敬畏的意味。从“令人敬畏”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引申出类似serious中包含的沉重、庄严、无趣等意味,但在挫折和沮丧方面意味较轻。总体而言,“严肃”的隐喻与serious意思基本吻合,都同时包含了认真与沉重正反两方面信息。
相较于“深度”,“严肃”在字面上更贴合斯特宾斯serious leisure以下四点隐喻:
首先,“严肃”准确地反映了斯特宾斯serious leisure中 serious的原始含义,契合受访者“非戏谑”“认真”“严肃”的表述,体现了活动者认真、严肃的活动态度。
其次,“严肃”非常明确地规定了活动的性质,将serious leisure同随性和项目性休闲进行了区分。不同于“深度”的程度隐喻,“严肃休闲”具有非常明确的活动性质规定性,尽管这种规定性在斯特宾斯“严肃休闲”理论体系中依托核心活动(core activity)的绝对规定性而成立,具有断言色彩,但它却非常契合斯特宾斯本人的原始观点。
第三,“严肃”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休闲活动者的高能动性与高参与度。因为“严肃”本身有“庄重”“认真”之意,所以“严肃休闲”隐喻着该项活动需求活动者以一种认真投入的态度去参与;或者活动开展的过程本身需求认真、投入的特点。这一点与斯特宾斯将休闲活动视为相对客观、先天具有某种属性的行动序列组合的观点较为吻合。“深度”的隐喻虽然也有这方面意味,但主要是从活动发展程度的角度去体现,与“严肃”的先天、客观意味有所不同。
最后,“严肃”通过正反两方面隐喻的契合,直观地体现出serious leisure自身在常识与反常识、收益与成本方面的矛盾整合特质。在这一点上,“严肃”较之“深度”和“认真”具有较大优势。“认真”的隐喻失之狭窄,虽然具有“专注、投入”的隐喻,但在庄重、肃穆、严谨、呆板、无趣和压抑等负面情感上意味较弱;“深度”的隐喻则更多指向活动的程度、潜力与变化而非任何一种特殊属性。斯特宾斯“严肃休闲”理论中的所描述的serious leisure本身即是一种集合了传统休闲特质和反休闲特质的矛盾综合体,其一系列特质如坚忍、努力、回报滞后性和技能要求都透露出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所经历的矛盾体验。斯特宾斯谈到,很多受访者都会刻意强调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并非一般人那种消磨时间用的“time killer”,他们在开展活动前和进行间都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有很清楚的认识,并在明了其中的挫折、苦难、乏味这些负面因素的前提下选择去认真投入地进行活动。用“严肃休闲”来形容serious leisure可以更好地反映出这一层意味,反映出斯特宾斯一直强调的“乐桎(agreeable obligation)下的选择自由”和成本收益制衡关系。
2.“严肃”的不足
“严肃”与serious契合度的不足,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严肃”无法反映出休闲活动本身的过程性、难以体现出serious leisure在斯特宾斯“严肃休闲”理论体系中是一种长程活动的特点。在斯特宾斯发现项目性休闲之后,长程性发展几乎成为serious leisure有别于其他两种休闲最为重要的规定要素,在这一点上“严肃”隐喻的契合度很低。
其次,“严肃”难以体现休闲活动阶段性与发展性,与涉入度等体现活动主体状态阶段性变化的量表契合度较差。“严肃”有一种较为静态的属性意味,不具备深度那种“超越当前状况向更深层次进发”的隐喻,在反映活动主体与活动的阶段性状态变化方面契合度较差。
最后,“严肃”不具有潜能和指向未来的意味,不能像“深度”那样准确体现serious leisure面向未来的生成性特点。不过有趣的是,这一点却恰恰与斯特宾斯自己对于严肃休闲活动的矛盾解释密切相关。他一方面将休闲尤其是严肃休闲描述为一种动态的追求过程,另一方面又以静态、典型化的核心活动对其做本质属性规定。在这两个意味上,“深度”更符合前者,而“严肃”更符合后者。
综上所述,斯特宾斯“严肃休闲”体系中的serious leisure具有一种指向未来的潜质和趋势,同时它也蕴含着不停深入、高度浸入、获得长久回报等一系列意味,“严肃”在这些方面的意味较弱,不如“深度”体现的更为直接。但它在反映活动主体的态度、判断、活动自身矛盾属性以及符合斯特宾斯命名原始意义方面,都比“深度”的隐喻具有更高的契合度。
三、Serious leisure的译名选择
通过上文的深入分析,“认真性”“深度”和“严肃”三个译名如何取舍这一问题的答案已逐渐明朗。“深度”属于意译,隐喻契合度方面能较好体现出serious leisure的过程性、动态性、发展性和潜力,但在传递“是一个同时包含正负面因素的矛盾体”以及“主体在休闲活动时的严肃状态”方面意味时较为乏力;“严肃”某种意义上可被视为认真性的隐喻扩大版,虽然在体现活动过程、动态、发展、潜力方面一样效力较弱,但在忠实体现serious leisure的复杂矛盾整合属性这一点上颇具契合度,同时它还可以准确反映活动主体的态度以及活动自身的性质。综上,最终译名取舍应结合三方面因素综合考量:
(一)serious原始词义以及斯特宾斯选取该词的本意。从这两点出发的话,较为契合的是“严肃”。因为“深度”明显是引申的意译,既与serious字面意思不符,也与斯特宾斯自述的概念内涵解读不符;“认真性”较“严肃”内涵意蕴较窄,完全可被替代。所以如果从原始词义和直译的角度考虑,“严肃”可能是较好的选择;而从约定俗成的角度考虑,“深度”在当下则更具有接受度。
(二)与斯特宾斯理论体系语境中serious隐喻的契合度。如上文详述,“严肃”和“深度”各擅胜场,分别于不同的意味上反映了serious leisure的重要内涵,都可以作为译名来使用,只是要注意它们各自的隐喻差异。但是这里需要注意,serious leisure的一个重要的体系隐喻是“休闲可以是严肃的”,而非“休闲应当避免严肃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严肃休闲”的译名或许更适合体现serious leisure的矛盾静态属性,而“深度休闲”则更适合表达该活动的动态发展趋势。
(三)使用语境的问题。很多复杂学术名词在译名取舍方面都视语境而进行取舍转换,较典型的例子有上文所述idea(理念、型相)及ontology(存在论、生存论)、dasein(定在、此在)等。在选取serious译名时,也应充分考虑语境结合。于侧重动态的场合将其译为“深度”,反之则译为“严肃”不失为一种选择。当然,第三点判断仍要建立在一、二两点的基础之上。
综上所述,从词源考证与原始词义、隐喻契合、语境使用三个角度出发,将serious leisure译为“严肃休闲”或为最妥当的选择。当然,三者也都是约定俗成的译名,具体的译名使用还应视具体语境而定。相信此类正名研究可以同“严肃休闲”理论探索一道为国内“严肃休闲”研究提供可靠的思辨基础并打开新的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