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意义、显著优势与现实图景*

2024-05-03洪晓儒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发展

洪晓儒

(龙岩学院 师范教育学院,福建 龙岩 3640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1]这为文化繁荣发展、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着眼于国家发展大局,在“四个自信”的阐释中,凸显了文化自信在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实现民族复兴中的时代意义。文化自信何以如此重要,因为它是更深沉、更广泛、更持久的一种自信,能够维护中国的文化安全,推动各族人民增强民族认同,全方位推动文化交流,着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因此,新时代深入剖析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意义、显著优势以及现实图景,有利于全国人民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向世界各国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一、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意义

文化自信是人们对自己国家主流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和强烈归属感。在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积极指引全党全社会正确认识中国的主流文化,能够使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命力,使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自觉维护中国的文化安全,推动各族人民增强民族认同,全方位推动文化交流,着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的蓬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维护文化安全

新时代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西方文化霸权日益扩张,严重威胁着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西方强权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大肆鼓吹“普世文化”,借助多种途径、方式和手段向世界各国兜售西方国家的文化价值,借此从价值、文化、思想等方面渗透并控制他国他族,对“不听指挥”“不站队”的国家实施“分化”“西化”活动。新时代中国怎样有效抵制西方强权国家文化上的“颠覆”和“渗透”,直接关系到全党全社会“是否能够坚定文化自信,是否能够顺利建成文化强国”[2]。美国自二战后在领导全球的进程中,始终将文化外交作为不可缺少的战略内容,美国中情局始终高度重视境外文化活动,通过在全世界组织国外会议开展“文化外交”活动,此举在意识形态领域战胜敌对国家发挥了重大作用。安德鲁·N·鲁宾指出:“美国需要继续沿用冷战时期的文化外交政策,以便顺利实现从文化方面战胜敌人的目标。”[3]安德鲁·N·鲁宾的观点已经非常清楚地传递出美国自冷战时期就已经建构了文化渗透战略,在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苏联及东欧国家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假如说安德鲁·N·鲁宾是基于成功者的视角进行论述,中国学者肖华锋在《冷战时期美国文化扩张与渗透》一文中,立足苏联视角论述了兵不血刃的文化博弈的结果:“冷战时期核武器的威胁,使整个世界处于危机一触即发的状态,两大阵营之间的制衡岌岌可危,几十年冷战双方的对峙打破了空间限制,逐渐聚焦于文化对抗和意识形态角力之上。”[4]肖华锋认为,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末期的“崩盘”,实质上就是源自“内部引爆”的“不战而败”。究其根源在于苏联高度内化了西方国家的文化价值,致使在政治思想与经济发展层面对西方文化价值的皈依,丧失了苏联人民对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自信。因此,中国必须高度警惕西方强权国家的文化殖民和文化霸权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必须全方位开展主流文化的学习教育,夯实全党全社会的价值观自信和文化自信,坚决维护中国的文化安全。

(二)增强民族认同感

文化是民族振兴、国家繁荣的精神动力,是最深沉、最基本的力量,是确证人们存在意义和生命价值的精神场所。文化就是人类在能动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产物,是人类实践活动本身和实践活动对象化的产物。因而文化从根本上来看,就是“人的文化”,是人类通过能动性的实践建构的主观意义层面的“人化”世界,超越了自然世界,解释和重构了客观世界,是安置人类信仰和心灵的共有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认同自我、肯定自我和确证自我的重要基础。文化作为人类依靠能动性创造出来的产物,具有深刻的实践性。人类是在特定的社会生产、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中创造文化的,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想要的文化和历史。因此,所创造的文化呈现出显著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比较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我们看到的就是绚丽多彩的文化图景,不同文化和不同民族相互交织融合,任何民族都创造出了具有显著标识性的文化。钱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民族的文化特性和文化的民族特性,并进一步揭示了“民族就是文化创造的主体”[5]。尽管民族作为主体创造了文化,然而文化和民族之间并非只是单纯的被创造与创造的关系。文化一经民族所创造出来,文化所营造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会反作用于生活于其中的民族,在文化和民族彼此影响、相互涵养的基础上,人类社会才能够繁荣发展,才能持续推进民族发展和文化繁荣。在这一意义层面上,民族和文化就是生死相依、一荣共荣的关系,民族和文化的融合统一决定了民族认同、民族自信、文化认同以及文化自信是紧密联系的有机体。有了文化自信,就会产生民族自信,也就对民族和文化形成高度认同,形成对民族和文化的强烈归属感。诚如毛泽东所言:“中国古代文化十分灿烂,我们在对待古代文化时,需要去除糟粕取其精华,这是增强民族自信和推进民族新文化发展的前提。”[6]毛泽东揭示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在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提高民族自信心上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三)推进文化交流

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对于各民族来说,是相互借鉴、优势互补促进各自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各民族加强信任、不断化解各民族矛盾和隔阂的重要途径,更是不同文化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根基。在社会网络化、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场域中,需要以怎样的态度正确看待异域文化,秉持怎样的原则推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成为新时代世界各国必须深入审视和考量的重大时代课题。在不同文化的沟通交流中,中国主张坚持包容性、开放性的态度来汲取一切文化的精华,坚持宽容谦和的原则坚决维护不同文化的尊严,以此推进不同文化的深度交流。坚定的文化自信是中国以包容性、开放性的态度汲取一切文化精华的基础,我们需要汲取一切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推进自己文化的蓬勃发展。在博采不同文化长处时,中国需要“扎根本土文化”。中国在五四时期,一些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就陷入了“跪着看西方”的可悲境地,丧失文化自信而感叹“诸事不如西方”[7]。在文化交流中此种“邯郸学步”并非“汲取”而是“被同化”,是自我毁灭而非自信自强。唯有秉持坚定的文化自信,中国才能在不同文化交流中以包容性、开放性的态度汲取其他文化的精华。一个民族真正对自己的文化充满信心,这样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民族能够以宽容谦和的原则对待其他民族和其他文化。以我独尊的“文化中心主义”在贬低、轻贱其他文化和民族的同时,实质上也是在贬低自身的精神素养和文明层次,假如将高度文化自信作为“普世真理”,要求其他民族向这一“标杆”看齐,那么这种文化态度就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而变成了文化自傲和文化自负,不利于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因此,中国的文化自信是以包容开放、宽容谦和的态度对待其他文化,这样的文化自信能够推进世界各国进行友善地、诚挚地文化交流。

(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当前全球正处于深刻的调整变革时期,科技迅猛发展,全球化发展日益深化,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增强文化影响力、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日益紧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为新时代提高文化影响力和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没有文化自信,文化强国无从谈起,只有从内心高度认同自己的文化,才能牢固树立自己的文化主体地位。这样独立自主的文化,就不会人云亦云、左右摇摆,有深厚的文化底气和不可动摇的文化定力,就能够为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动力。中华文化具有浓厚的自信底蕴,正因为强烈的文化自信心和归属感,才能使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创造出绚丽的文化。强烈的文化自信不仅能够指引文化发展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也能够有效指引文化发展避开“暗礁”与“逆流”,这是文化保持强劲创造力的基本动力,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保障。文化是在人类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社会进步和生产发展的不断推进,文化也随之动态发展。从这一意义来看,文化自信来自自己文化强劲的创造力,坚定的文化自信为文化创新发展和人们自觉参与文化生产提供了动力源泉。马斯洛深入探讨了人的创造力,自身力量、性格力量、自信、独立、意志等是创造力的来源,并提出了:“人在高度自信的状态下,其创造力最强。”[8]对于文化强国建设来说,当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高度自信时,就会形成并保持对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高度信心。这种高度自信是中华民族推进文化创新和突破文化发展困境的重要支撑,创造力与自信心彼此推进、彼此砥砺。任何民族如果没有高度的自信,总是自我否定、自我怀疑,是无法取得成就的。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汲取了中华文化的养分,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以无比坚定的信心走在康庄大道上,以积极向上的精神走向民族复兴。”[9]新时代需要汲取文化养分,以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高度的文化自信中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显著优势

文化自信并非与生俱来,也不会自动形成。文化自信深深扎根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之中,文化自信自强具有显著的优势,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支撑,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支撑,有中国发展成就的物质支撑,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心理支撑,充分发挥显著优势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蓬勃发展。

(一)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文化自信的坚实理论支撑,有了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才能深刻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中国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尚未传入中国之前,一直在被压迫被奴役的环境中艰难发展。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自此中国文化有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科学指引,获得了向上生长的强大动力,并在异常危险的革命斗争中逐渐生成了具有顽强拼搏精神的革命文化,其中内涵着“追求人民解放、民族独立的深沉精神追求”[10]。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走出了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深入推进一系列的文化体制改革,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文化发展。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实践中达到了高度耦合,坚定不移着眼于中国不同时期的文化发展实际,将科学理论与具体实践融合统一,进一步科学总结文化实践,进而凝练和创新出崭新的文化理论,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夯实了理论根基。因此,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正确指导下,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文化软实力都得到实质性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也实现了繁荣发展,为新时代全党全社会合力创造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历史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文明史是像中国一样从未断裂,上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拥有大量的文化资源。诸如“求大同”“尚和合”“崇正义”“讲仁爱”等思想理念深刻蕴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切实反映了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价值追求,为中华民族和国家富强提供了文化滋养,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展艰苦的革命斗争,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不怕困难、不畏艰辛的革命精神和奋斗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这是新时代开展伟大斗争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撑和思想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文化创造、文化创新的“富矿”,是新时代全党全社会坚定文化自信的源泉。实践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凝聚力,支撑中华民族战胜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一系列困难,以奋力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从发展困局中走出来,在不同文化的互鉴中开辟了崭新的文化发展新路,使各族人民对民族发展、文化发展和国家发展充满信心。

(三)物质支撑:中国发展的显著成就

纵观世界历史,一部分没有悠久文化的国家,因国民对自己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能形成高度的文化自信。追根溯源,是这些国家的物质基础雄厚,国家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整个社会处于良好稳定的运行状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文明素养和精神境界都较高。反观一部分具有悠久文化的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滞后、社会不稳定、国家动乱,导致人们的生活困苦不堪,其国民对于自己文化的发展前景普遍持消极态度,极大地消解了文化自信。可见,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国家发展的显著成就才是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本国人民的文化自信,物质基础是文化自信的坚实现实支撑。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发展现实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这是从本质上区别于苏联和西方现代化的崭新现代化道路。中国取得了令世界惊叹的发展成就,从物质层面上夯实了人们的自信基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根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不论是从纵向还是从横向进行比较,都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之中,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在物质极大丰富中进一步坚定了对民族和国家发展的信心,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心理支撑:高度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源自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刻认知,也就是文化自觉。文化自觉就是处于一定文化氛围中的人们,“对待自己文化时,既不会‘全盘西化’,也不会‘孤芳自赏’”[11]。新时代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时,需要清醒认识本民族文化,全面梳理本民族文化的发轫和发展历程,深刻把握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正确研判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向,理性看到自身文化的优势与缺点。唯有真正透彻的认识本民族文化,实现文化层面的全面觉醒,深刻认识文化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准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从内心深处生成强烈的文化自信,能够主动担当文化建设的主体责任。高度的文化自觉是全党全社会形成强烈文化自信的基本条件和思想根基。缺乏高度文化自觉的文化自信是不稳定、不牢固、不坚定的自信,极易出现自信的崩塌。我们党始终重视文化工作,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科学指引下,正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深刻洞察党情国情世情,总结和反思文化建设过程的一系列经验和教训,科学提炼和不懈探索文化发展规律,不断增强全党全社会的文化自觉。高度的文化自觉既是对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深刻认知,也是自觉遵循和理性认知文化发展规律的集中体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探寻到了正确科学的文化发展新路,自觉担负起文化繁荣发展的时代使命。正因为探寻到了中国特色文化发展之路,加之有深厚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底蕴,中华民族才能够底气十足地向世界各国彰显高度的文化自信,以不可撼动的文化自信创造社会主义文化新成就。

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现实图景

“欲人勿疑,必先自信”[12],有了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以从容奋发的精神姿态,将文化自信全面转化为文化创造力和创新力。新时代全党全社会需要准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自觉承担文化强国建设的主体责任,向全世界传播好中华文化。

(一)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创新是民族发展和国家繁荣的直接推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创新驱动发展中,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1]新时代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都需要坚定不移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发展。一是全面激发全党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创新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需要加强文化创造、文化创新力,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思想”,凸显“三种文化”和“两创”,着力引导全社会形成新型文化消费模式,着力推进新兴文化业态的蓬勃发展,全面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创新力。二是以数字赋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离不开守正创新精神,需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发展情况,通过数字赋能提高文化生产水平,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推进文化资源向“故事化”“场景化”“符号化”转化,供给优质的赋能数字文化产品,推进赋能特色文化产业的整体性发展。三是以整体性创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须植根中国土壤、着眼国际前沿,精准定位学科根本问题,齐心协力应对人类共同的文化挑战,依托科研组织形式的系统创新,整体提高学术研究的创新能力,创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原创性文化成果,着力建构中国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全方位保障中国文化安全,在推动人类文化进步和世界文化发展中贡献中国力量。

(二)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在于人民,需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文化创作导向,优化和调整文化资源的科学配置,将人民满不满意视为检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准。一是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增强人民的文化幸福感和获得感。新时代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政策由过去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转变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13],文化产业发展的高质量将更加显著,世界性、科技性、质量性、人民性等在文化发展中将集中凸显出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需要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精神的滋养,着眼于文化产业全面服务人民的原则,要依托高质量的文化作品、多元化的阐释方式来展示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立足“大文化”[14]发展原则,形成共建共享、社会参与、政府主导的文化发展格局,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产业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之间的关系,建设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性、创新引领性的文化项目集群,推动各地区、各领域文化的协同发展。二是通过增强效能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有温度、有内涵、有品质。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构上升到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与均衡性,有效配置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把握优秀文化产品与民族文化生活、地方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此外,着力破解公共文化服务中制约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绩效问题,深刻认识“绩效路径”“高质量政策目标”“现代性内涵拓展”的目标任务,科学确立现代性内涵,精准制定文化政策目标,探索高效配置绩效的路径,着力生成三位一体的“内置循环”格局,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性发展。

(三)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需要通过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全方位、立体式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这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题中之义,也是对外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任务。中华文明的传播和中国形象的塑造都需要依靠健全完善的传播体系,需要着眼于战略布局和顶层设计,加强国际舆论引导力、中国话语说服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华文化感召力来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我们党第一次把国际传播能力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放在一起来全面阐释,凸显了文明因互鉴、交流而更加丰富多彩。

一是坚持中国的世界观全面构建国际叙事体系。通过国际叙事体系的构建,以中国的世界观为国际叙事体系的理论遵循,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国际叙事体系的内容架构,以立体复调格局为国际叙事体系的可行路径,彻底打破传统“传而不通,通而不受”[15]的文明传播困境。增强国际叙事话语的亲和力和吸引力,着力向世界各国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国的传播效能,使中华文化真正走向世界。着眼于中国文化发展实践,创新融通国内外的新表述、新范畴和新概念,用好用活中华文化资源,借助公民叙事引发世界人民的共情感,依托市场叙事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影响力,通过国家叙事彰显中国政府的良好形象,全方位展示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和精神标识,深挖和体现中华文化中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意蕴,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特征,使世界各国更好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和中华文明。始终将文明传播置于国家发展的全局性战略地位,通过中国话语的整体传播、国家形象的全方位树立,加深传播力度突破文明认知偏见,促动多元文明的深度交流,着力增强国家话语权,多层次、多领域提高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二是向世界立体式、全方位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立足中国形象“可信”的主基调,充分展现中国形象的权威感、公信力和真实性,依托切实有效的传播手段,将中国的“可爱”形象“魅力化”和“人格化”,通过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将“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示出来,实现对“可信、可爱、可敬”的凝聚式再造,实现全球文明的跨时空传播共情。借助中华文明的展现和塑造来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使“中华文明的观念形态文化与物质形态的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达到融合统一。中华民族向来具有深沉的世界情怀,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既要将目光聚焦于本民族,还要关照全人类、全世界,需要立足全人类共同价值创作更多体现中国价值观念的高质量文化作品,实现中国价值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高度耦合,采取融通国内外的精准传播形式,依托“分众化、区域化、全球化”的表达方式更好地传播中华文明,全方位提高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谁远谁近?
多元民族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