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北大荒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农业现代化
2024-05-02陈子婴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陈子婴(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由此可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性及实现农业强国的重要性。
在北大荒70多年的开发建设过程中,不仅创造了人均产粮最高、全程机械化率最高、农业科技转化率最高等全国纪录,更是通过推动垦地融合发展,带动了周边乡村乃至全国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同时,不断努力探索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走出了一条与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同的独特道路,探索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一、通过走中国式现代化这条道路,北大荒实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
北大荒最早的开发者是复转军人,因此在开发这片广袤的土地时必定会融入军人的气质与风骨。是军人就要站排头,是军人就要打胜仗,是军人就要有争第一的精神,影响着北大荒一批又一批后来的开发建设者。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群策群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难以预料的困难,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了不起的挑战。不仅在机械力量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更在耕种水平、农业科技应用、种子研发及发展数字智慧农业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逐渐探索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和新模式。
同时,开发建设北大荒群体的文化素质水平注定了北大荒会更早更快走上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在拓荒群体中无论哪种群体,他们的文化素质都是较高的。如1958年到来的十万复转官兵中,不仅有名校毕业生,还有外语翻译。他们的政治素质好,党团员占85%。这些人为北大荒成功引领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三代北大荒人铸就的北大荒精神,在建党百年之际被纳入首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它也是世界精神文化宝库中的一束绚丽之光,映亮了世界垦殖史册。在开发建设北大荒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太多的感人故事,一大批与北大荒有关的影视剧,文学作品也因此诞生。而知青文学更是蜚声全国,据此改编的影视作品多次获全国大奖,让许多人知道了这片热土。神奇的北大荒孕育了伟大的北大荒精神,北大荒精神又催生北大荒奇迹,用占全国2.5%的耕地生产出占全国3.5%的粮食,养活了超过全国10%以上的人口。创下农业劳均生产粮食35万吨的全国纪录,这一数字也高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新时代,北大荒人在打造农业强国“王牌军”的道路上,更需继续弘扬和践行北大荒精神,为走出一条独特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从排头兵到领跑者,通过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北大荒带动更多农民致富增收
近年来,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谈到黑龙江垦区、谈到北大荒精神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已经富裕起来的北大荒人没有只顾及自己的小天地,而是牢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北大荒的殷切期望,以实际行动带动更多农民致富,践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之一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国计划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但乡村是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一块短板。要想在乡村实现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和前提。而要想在农村更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北大荒的成功经验在乡村振兴建设中有着巨大的适应性和契合性。短短70多年,新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中国第一个农机培训学校、中国自费引进大马力机车第一人、中国第一个现代化国营农场、中国最大的国有农场、中国最大的万亩稻田等,都诞生在北大荒,这些第一或最大不仅是一个数字,也是北大荒人在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上弘扬北大荒精神艰辛付出、敢为人先的结果。新时代,黑龙江垦区还形成了一整套集科技种田模式、智慧农业模式、标准化种植模式、双控一服务模式等于一体、适应农业农村推广复制的北大荒农业现代化模式。以这种模式为突破口,并继续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更好地维护农民利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加快农业强国建设。
在黑龙江省,大三江垦地融合发展示范区,成为全省垦地融合的典范。在北大荒人的努力下,赵光镇赵光村成为全省第一个“整村推进”的单位,此后北大荒人又继续扩大战果,实现赵光镇“整镇推进”。2018年,北大荒农业现代化模式在有着中国农业改革第一村的安徽小岗村“试水”成功,不仅在村里的废弃地上种出水稻,亩产还高于小岗村其他作物的产量。此后相继在陕西南泥湾、西藏日喀则地区取得成功,可见北大荒农业现代化模式极大的适应性及可操作性。如果按照这种方式推进下去,在带动更多农民致富的同时,也将加速整个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通过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北大荒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纵观北大荒的开发建设过程,与其说是征服自然的过程,不如说是认识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北大荒固然土质肥沃,可耕地很多是低洼易涝地。在开发建设的前几十年,北大荒人受认识条件及种植能力所限,始终以种植小麦、大豆等旱田作物为主。这些作物一是产量不是很高,二是小麦收获时会遭遇雨季,往往造成丰产不丰收。旱路不通为什么不走水路?“以稻治涝”既是北大荒人转变思路的嬗变,也是北大荒重新认识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的结果。现在水稻的种植比例已超过北大荒总耕种面积的一半,它成为北大荒粮食总产先后登上100亿斤、200亿斤、300亿斤台阶,最终稳定在400亿斤以上的高产密码之一。
积极退耕还湿同样体现出北大荒人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中国最集中连片的淡水沼泽湿地设立挠力河自然保护区,坚持谁破坏、谁修复、属地管理、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分类施策、分步实施、全面治理的原则,积极开展湿地修复相关工作。为保证退耕还湿工作顺利进行,保护区管理局对保护区内非法开垦耕地,责令限期退耕。这些年,挠力河自然保护区流域内的农场有限公司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与湿地面积扩大,改变了小气候不无关系。一度消失的动植物也重新回归到大众的视野。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北大荒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总结出的规律,同时也是中国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律,按照这个模式走下去,中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稳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