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研究

2024-05-02闫双庆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羊镇九年制学校

基础教育论坛 2024年3期
关键词:化学目标素养

闫双庆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羊镇九年制学校)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提出,基于大概念的建构,整体设计和合理实施单元教学。基于每个学习主题的特点与核心素养发展的具体目标,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建议、情境素材建议和学习活动建议。由此可见,在新课程背景下,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符合化学教学的发展趋势。以大单元主题式教学指导化学课程建设,有助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的育人价值。

一、化学核心素养内涵和大单元主题式教学概念

1. 化学核心素养内涵

初中阶段的化学核心素养包括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化学观念培养方面,要明确化学学习的意义,并运用化学观念解决实际问题、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科学思维培养方面,学生需要在化学学习中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思路与方法获取化学事实,并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科学方法获得最终结论,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品质;科学探究与实践培养方面,学生需要在化学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切实训练科学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亲身实践、体验的方式探究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解释化学规律,形成较好的探究与实践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方面,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渗透爱国、创新、奉献、敬业、自强等科学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化学的远大志向和责任担当。

2. 初中化学大单元主题式教学概念

初中化学大单元主题式教学,即以单元为化学教学的基本单元,从单元主题出发,设立大议题,创设大情境,构建大任务,通过单元内多元要素的统筹整合,指导学生探究单元主题意义、形成聚合型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单元限定了课程内容的设计范围,主题是单元教学设计的线索。以一个大主题为线索,串联若干个子主题,能使单元课程内容的教学顺序得以重构与优化,形成集针对性、生活性和整体性于一体的个性化课程组集。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的价值

1. 转变师生学习观念,树立整体学习意识

大单元主题式教学能促使教师树立整体思想,转变教学设计观念,基于单元的整体角度把握教材,分析单元设计意图。这种整体式教学理念能通过教学渗透给学生。大单元强调以单元为一个整体。学生能从整体性角度出发,结合单元的零散化训练项目,将化学知识、核心素养发展路径串联成一个清晰的教学结构。教学观念和学习意识的逐步转变,能促使学生更加重视自身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为自主发展、有效学习奠定基础。

2. 坚持自主发展原则,搭建自我成长路径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相较于知识技能的渗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科认知,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教会学生自主探究化学知识的有效方法是更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能给学生的化学学习带来积极深远的影响。上述教学目标属于化学核心素养中“化学观念”“科学探究与实践”等目标范畴。应用大单元主题式教学,能为学生开放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广阔空间,通过脉络探究式教学任务、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主观意识,从而为学生搭建自我成长的路径。

3. 突破课节间的壁垒,生成系统课程结构

在传统化学教学中,课程设计以独立课时为单位,课与课之间呈现相对独立的发展态势。大单元主题式教学能突破课节间相对独立的教学壁垒,加强课时之间的联系,搭建知识结构与学生宏观理解化学课程的桥梁,创设系统的课程体系,从整体角度去看待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结合独立课时的性质与特征重构单元核心素养培养路径。如此能生成主题鲜明、逻辑有序的系统化课程结构,增强独立课时的精专性。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的策略

构建以大单元主题式教学为基本模式的初中化学课程,可以从主题与目标、议题与任务、分课时活动、评价与反馈等维度开展分层设计。教师可以将教学步骤分为前期准备、情境导学、分课落实和评价总结四个主要环节,以此搭建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的基础框架,促使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1. 深研教材,预设大单元主题与目标

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的落点在“单元设计”与“主题意义建构”上。在大单元主题式教学设计与准备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深度研读教材内容,创设单元“大主题”并预设大单元教学目标。主题是贯穿单元课时学习的主要线索,旨在持续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围绕一个主题,立足单元整体看待化学教学内容,串联单元知识结构,建立清晰的单元学习脉络。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可以结合化学单元的标题确立单元主题,再结合独立课时的教学内容,围绕一个单元主题预设多个独立课时主题。在教学初始阶段设立单元主题,在独立课时中引领学生探究课时主题,以此串联主题意义,形成具象化、外显化的单元主题探究脉络,目标的设置则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结构。教师可以立足单元设置完整的单元总目标,再结合目标群的每一目标设计课时子目标,由此构建树状目标结构,加强局部课时与整体教学结构的联系。

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以下统称“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环节,教师先深研教材内容,分析单元主题“我们周围的空气”的明确意义。通过研读可知:本单元主题为“让学生深度了解空气的成分和性质”。教师可以结合三个课题和一个实验活动确立课时主题,包括“空气的组成部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氧气的组成部分”“氧气的制取方式”“氧气的实验式制取”。确立主题意义后,教师可以结合《标准》中的教学建议,设置以核心素养为框架的单元教学总目标,具体如下。

化学观念目标:明确空气、氧气的组成元素,理解物质的多样性,能结合氧气的结构正确理解物质的分子、原子构成。

科学思维目标:培养学生证据推理能力,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使学生对空气的组成形成正确的判断。

科学探究与实践目标:通过实验课题,培养学生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目标:通过单元学习,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怀感和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关注度。

主题与目标的确立能建立起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的主脉和框架,使后续教学设计有章可循。

2. 情境导入,说明大单元议题与任务

在大单元主题式教学中,单元要有明确的大议题,围绕大议题创设大情境,以及与情境相结合的大任务。在单元初始环节,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导入的教学活动,通过大情境的导入,向学生确立大议题,布置大任务,促使学生形成对本单元教学的初步了解。其中,大议题是学生探究主题意义的思路导向,大任务是贯穿学生单元整体学习过程的学习驱动,大情境则是营造单元主题氛围、向学生解释说明大议题和大任务的有效途径。议题需紧扣主题,点拨学生单元主题意义探究思路;任务需要具有复合性,涵盖单元所需的一切任务要求;情境的设计可以包含一定的生活场景、化学应用现象等信息。如此设计导学环节,能为学生学习单元内容设立一个明确、具体的努力方向,使学生带着问题和目的开展单元学习。

例如,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燃烧现象的条件,据此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方法,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在本单元情境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预设“消防安全”议题,并为学生创设大情境和大任务。

情境内容:为学生播放生活中不同的火的燃烧现象:煤在炉子里燃烧、点燃蜡烛照明等,营造出“燃烧”的主题氛围。

情境任务:防火是生活中的重要安全常识。灭火的工具和方法有很多种,你能说出其中的原理吗?完成本单元的学习,从消防安全与资源利用的角度说明燃烧现象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和影响,分析灭火的原理。

上述情境导学环节向学生充分解释、说明了单元议题和任务,学生能结合情境信息与任务主题自主提炼学习目标,在单元学习中有侧重、有选择地学习知识内容、训练实践技能。

3. 结构重塑,确立大单元分课时活动

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由多个课时组合而成。教师要依托前期的教学设计,为学生创设结构化课程组,结合主题重设知识结构和教学顺序,设计和而不同、重点鲜明的课时教学活动,以此填充大单元主题式教学内容,落实单元教学目标。独立课时活动设计要注意采取差异化设计思路。活动主题、内容与活动参与形式需存在差别,以此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在单元教学过程中持续为学生带来新奇的感受。同时,单元中的目标、主题意义的探究需贯穿于独立课时中,以加强独立课时之间的联系。如此设计能使课时存在单元教学共性,凸显主题式教学的特征与优势。

例如,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知识内容包括常见酸和碱的辨识、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和实验注意事项。教师可以在统整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为学生重塑教学结构,设计包含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在内的课时教学活动。

第1 课时:理论课,采用模型教学法落实化学观念培养目标,向学生说明什么是酸和碱,并渗透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

第2 课时:演示课,采用实践观察与演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落实科学思维培养目标,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第3 课时:习题课,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理解pH的含义,并结合课时知识正确解读生活中的酸碱中和现象。

第4 课时:实验课,指导学生完成溶液酸碱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

第5 课时:实践课,复习前期的教学重点,总结单元学习成果,排查核心素养的教学疏漏,实施补充性教学。

上述课时教学活动结合其课程内容、目标和性质,形成重点鲜明、目标完整的单元课程组集。学生能在完成课时学习的过程中逐步落实核心素养学习目标,探明大单元主题的意义,使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的目标得以落实。

4. 总结补充,生成大单元评价与反馈

在单元教学末期,教师要结合单元前期的内容设计总结性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指导学生完成大议题的意义探究,进行大任务的成果汇报,使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形成完整的学习闭环。学生能在成果汇报与主题探究环节回顾课时知识重点,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教师进一步巩固与内化课时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在学生汇报后予以成果汇报的评价,并对学生的任务成果进行总结与补充,对学生单元学习情况进行简要评价。评价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积极实现自我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总结与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预设本课时活动与步骤。

主题探究活动:结合单元所学内容,与学生共同绘制“几种重要金属的化学性质”思维导图,包括铝、铁、铜、金、银、合金等,探明单元的主题意义。

成果汇报活动:学生小组委派代表上台展示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实验,并进行实验汇报演讲。教师旁听后记录评价数据。

总结补充活动:教师结合学生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总结与评价,并实施补充性教学。教师可以进一步强调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入掌握金属的性质。

上述活动与步骤涵盖了评价、总结、补充教学。学生能在此过程中深度探究单元的主题意义,落实单元核心素养目标,有始有终地完成大单元主题式教学。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围绕大单元主题式教学进行初中化学课程设计。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深研教材和情境导学的方式明确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的主题与目标、议题与任务。随后,教师可以通过结构重塑和总结补充来实施大单元教学过程,分设独立课时的教学活动,过程中生成评价与反馈。学生能在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的影响下形成整体学习观念,让核心素养教育目标落地。

猜你喜欢

化学目标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我们的目标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