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024-05-01林中林
林中林
(闽南理工学院,福建泉州 362700)
思想教育对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当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积极推进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借助课程思政的影响力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发展规律,结合心理知识等内容,形成的全新教育学科。相较于传统教育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并将此作为动力,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内容广泛,覆盖自我意识、人格培养、心理情绪等多个方面,需要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引导。心理健康教育旨在解决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和不适,转变学生的低落情绪,帮助学生形成有益的思想观念,并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1]。
二、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符合高校人才培养发展趋势
关于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及相关部门有明确的内容指导。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提到:“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2]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大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3]由此可见,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符合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发展趋势。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并将这些元素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教学方式有效结合。这种融合可以增强学生对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为社会培养出身心健康的新时代人才。
(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
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为实现此目标,教师需要深度挖掘现有教育内容,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素,并将其与课程思政元素相融合,以完成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然而,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表明,大部分心理健康教学仅停留在表层,教学无法深入学生内心,从而使教育效果大受影响。此外,由于教育方式的单一性,课程思政元素难以进一步融入课程,使得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的理解仅限于表面,未能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现代教育工作改革的推进,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而且能促使高校不断反思和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三)实现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目前,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的引入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高校学习阶段是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面对来自学业、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压力,大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在面对多样化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容易受到错误思想的干扰,价值观的建立或思想发展可能出现偏差。这将对校园的安全稳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鉴于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现状,高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至关重要。这可以帮助大学生疏解生活和学习的压力,避免对学生和学校发展造成潜在的风险。同时,高校应当加强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在面对不同困境时能够及时从法律、制度、规范和舆论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辨别,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校园安全隐患。
三、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培养目标一致
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教学目标不仅不冲突,而且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它们既可以实现课程育人,也能够同时促进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在高校学习阶段,大学生需要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对于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以及为将来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至关重要。同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有助于他们更有效地学习和吸收课程思政元素,进而更好地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为社会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现代大学生只有拥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担负起社会发展的使命和责任。因此,高校应始终遵循立德树人的基本原则,全面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我国培养出杰出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二)内涵特点相近
课程思政建立在隐性教育、学科德育、三全育人等理论基础上,旨在高校教育阶段全面实现思政教育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知识性、实践性、体验性的特点,旨在锻炼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引导学生在面对社会压力时能够及时调整心态,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此可见,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内涵上相近,教学特点相似。随着对高校教育关注度的逐渐增强,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发挥两者的教育功能,使教育工作深入人心,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育方式互补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之间是相互补充的关系。这两种教育方式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实现最终的教育目标。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之间具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属性。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内容能够得到更好发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随着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显性教育特点得到强调,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吸收知识。此外,通过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可以在不同的教育方式调节下解决实际问题,并在两者深度融合过程中,全面实现教育人、育德、育心的目标。
(四)教育效果互通
心理健康教育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由此可见,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更有利于推动高校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状态,使学生始终坚守理想信念,培养坚毅的品质。在课程思政元素的引领下,面对难以解决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相关知识。这不仅能完成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而且在正确的思想观念指导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促进其人格的健康成长,并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为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
(五)课程优势显著
课程思政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够突出学科的优势,促进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全面提升。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其中,而且是将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等元素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优势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的效果。在课程思政的影响下,大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爱国爱民的责任,坚定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努力奋斗、积极实践的精神,提升体质和心理素质,从而有效地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四、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存问题
(一)校方缺乏基本重视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传输式、填鸭式教育忽视了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导致我们在面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无法及时反应,错过了对学生进行正确教育与引导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教育部门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注,并出台相关规定,要求高校摒弃传统教育观念,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在实践中,部分高校仍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即便设置了相关课程,实际教育效果也十分有限。这种形同虚设的现象频繁发生,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取得进展,课程思政元素也难以有效融入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中。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部分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只有当高校纠正了这种错误的观念,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和疏导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是有效实施这一教育的基础。然而,在多数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面临诸多问题,如课时、年级覆盖和内容不足。首先,就课时而言,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课时较短。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方式和简化内容。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变得形式化,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其次,关于年级覆盖,部分高校由于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重视,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授课年级受限,无法全面覆盖所有大学生年级和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在多数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佳。最后,在内容方面,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一个系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然而,从大多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缺陷和局限性,无法为学生心理问题提供有效的指导,也难以帮助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意识。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缺失。
(三)师资团队素养偏低
为了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必须组建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然而,根据目前各高校的实际发展状况,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通常由班级辅导员、学校行政人员或其他学科的教师兼职担任。这些教师往往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指导能力,在面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他们难以及时识别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容易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被忽视,影响学生的恢复和成长。此外,很多高校未能为这些非专职心理教育教师安排及时的专业培训,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职能名存实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由专业的教师负责,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及时提供有效的调整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尽管部分学校拥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团队,但将所有教育责任归咎于心理健康教育团队这种做法存在局限性。高校应鼓励所有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以便在日常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与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协作,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支持。
(四)融合教学程度较低
在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教师通常专注于监测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提供指导,帮助学生调整心理问题,促进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的形成。然而,从课程思政的角度来看,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在思想政治层面上的精神状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提升思想境界,进而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在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大多数高校难以实现两者的完美融合,常常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鉴于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学科,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当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其中时,教师应该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突出实践效果,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高校未能充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导致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难以找到平衡点,实践教学中出现一定程度的“排异”现象,融合度低,教育效果受限。
(五)缺乏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影响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大学生作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心理健康意识发展可能会受到各种网络信息的影响。例如,如果学生长时间浏览内容消极的心理健康网站,接触错误的心理知识,可能会导致他们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然而,网络平台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也扮演着积极的角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意识。学生能通过正规平台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从而快速调整心态,保障心理健康发展。但是,就目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状况而言,这种教育渠道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只有通过积极构建良好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并在持续的实践中寻求多渠道的合作机会,才能实现其与传统教育方式的有效结合,为大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选择。
五、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观念更新,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现代高校应当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革新传统教育理念,在大学生生活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比重,以助力新时代大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此外,现代高校还应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元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通过运用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改革和完善,加强其教育引导作用,确保大学生始终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例如,高校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二)深挖教材,使课程思政元素有机渗透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的必修课程之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形成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意识,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为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教师应不断探索教材中的课程思政元素,采用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充分吸收教学内容,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例如,在教授人际关系、情感、压力、爱情等主题时,教师可以通过挖掘这些章节内的课程思政元素,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不同情绪表达中存在的相互联系。只有深入了解不同情绪变化及情感之间的微妙联系,学生才能在面对各种压力和人际关系挑战时做出妥善处理。教师还需要在指导学生如何传播真、善、美的同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教授他们如何设立目标和理想,以培育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品质[4]。
(三)不断创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正确的课程思政价值观应被有效地融入。教师不应只依靠传统的说教方式来促进学生的短期成长,应从多维度进行评价,以充分实现课程思政中的隐性教育目标。在课程思政的帮助下,心理健康教育应在传授传统知识内容的同时,全面考虑到个人情感、意志力和人格魅力的培养,并将这些要素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例如,心理健康教师可以通过团体辅导的方法,增强学生的互动能力,并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辅导小组,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互助,引导各小组探索和解决成员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样的做法不仅激发了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四)与时俱进,灵活运用多样化教学载体
随着社会发展的推动,教育形式正在经历改变与创新。在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应不断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介促进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的融合。例如,学校可以开设微博、公众号、抖音等宣传账号,及时与大学生进行交流。为了提升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效果,各高校可以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到校开展知识讲座和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宣讲,以此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此外,高校之间也可以通过交流和互动,共同开展知识问答和竞赛等活动,从而拓展学生的人际交流渠道。在组织这些活动的同时,心理健康教师应积极履行教育责任,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正确交流与沟通,与学生建立伙伴关系,指导他们互帮互助、共同成长。
(五)整合资源,组建高素质师资团队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师。因此,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至关重要。在组建教师团队的过程中,高校应当积极整合教育资源,招聘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并强化教师自我素质的提升,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构建。例如,在建立专业师资团队时,高校可以安排现有的教师参加进修课程,并邀请专业的心理教师安排培训课程。针对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高校应当积极组织本校及与其他高校之间的交流活动,以促进心理健康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5]。
六、总结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学科。通过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教师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而且能教会学生心理调节的技巧和方法。为了促进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有效结合,教师应深入分析两者的基本特征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优化教育结构,以实现人才的全面培养,达到高校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