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升学导向下中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

2024-05-01杨雨

科学咨询 2024年3期
关键词:升学导向实训

杨雨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四川成都 611730)

招生考试制度是我国的基础性教育制度,对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优化职业教育(职教)类型定位、畅通职教升学渠道、推动职教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高职院校招生考试体系的改革,是近几年来高职院校进行的一项重要改革。《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对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加快构建并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改革体系具有重要意义[1]。然而,当前我国中职学校在推进升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学生人数增加、升学考试难度加大、专业教学受限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升学导向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受到限制。因此,分析升学导向下中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及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不仅有助于为升学导向下的中职学校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指导,而且也为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升学率提供支持。

一、升学导向下中职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一)升学导向下中职教育的内涵

升学导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职业教育高考的一种模式,是帮助提升中职学校学生学历水平的一种途径。它采用了文化素质加职业技能考试的招生方式,为高校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途径。它是一种服务于职业教育的人才选拔、持续培养以及技能型社会的形成的招生考试形式。随着职业教育高考的提出和实施以及社会对职业教育高考宣传的增加,一些家长和学生开始将职业教育视作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参加的高考。这是对职业教育考试的一种不全面的认识。该考试在技能型高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拓宽了招生范围,丰富了招生专业类别,并将招生对象扩大到更广泛的学生群体。

(二)升学导向下中职教育的价值

职教高考制度是职业教育实践性的一种反映,对于学生而言,实践是其生命的本质。学生的技术技能和专业能力都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磨炼和提高。这既是学生自身的特点,也是其发展的必然。在《实施方案》中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等重要任务,其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具有职业性、双向需求性和融合性的特点。职教高考采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模式选拔学生,防止单一的分数评价模式,增加职业技能测试的比重。文化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齐头并进,相互促进[2]。《行动计划》中着重提出:“不限制专科高职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比例,适度扩大专升本招生计划,为部分有意愿的高职(专科)毕业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实施职教高考制度是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构建了一个将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等各个层次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评方式中,两者的比重各占50%,以实践方式为主,为培养优秀技能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升学导向的职业考试可以有效减轻高考升学压力和教育焦虑,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发展道路,让他们享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形成一个人人皆可成才、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社会氛围,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二、升学导向下中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分析

第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当前中职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和一个教育难点。实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中职教育构成了整个职业教育系统的基础,不仅是大学生“三观”形成、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而且也是大学生成为“职业人”的起点,对其“职业化”起着引导和奠基的作用。过去,一些中职教育在培养人才时,过分注重技术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敬业精神和追求卓越等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此外,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和学习能力等因素,对职业的认识还比较局限,可能导致他们在专业选择上比较被动和盲从,对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发展目标定位不明确,职业生涯规划也不够完善。升学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旨在改进传统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提升职业意识,增强对专业的归属感和专业自信,以及对职业的期待,确立他们对CNC的“乐业”之心。职业院校通过将核心素养具体化、明确化,并建立起数控专业的职业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考试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奠定了思想认识的基础。

第二,职业特征能力指的是能够突显专业特色的典型能力,具体包括扎实的专业技能、规范的职业素养、良好的职业精神等。这种能力是在职业化实践环境中,通过工学结合方式,经过长时间反复训练形成的,构成了职业发展能力形成的基础。然而,当前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的升学教育还存在普教化和应试化现象,学生们在日常教学中更多地关注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临近考试时则专注于技能考试科目的突击训练。由于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仅对应试项目进行片面的临时性培训,学生很难培养出真正的专业素质。所以,在升学导向的背景下,我们要注重对传统的考试以及评价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持续培养学生对升学考试的认同感,提高学生对于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这对于升学之后的专业学习也有帮助。

第三,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技术、新技能和新业态的出现,一些传统工作和职业不断地被更新或淘汰。这一客观发展趋势要求中职数控专业的学生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职业高考成为中等职业院校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实现终身发展的基本保障。然而,在目前的学校教学条件下,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工作技能既是一项挑战,也是难以实现的目标。为此,中职数控专业在“以升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下,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从已有的数控专业基础出发,以数控专业编程技术和数控专业装备操作技术为依托,采取“迁移”和“再生”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数控专业的教学质量。这一做法旨在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引导学生探索本专业的技术技能应用规律,指导他们掌握知识技能迁移和再生的方法,发掘自身的学习特点和能力优势,鼓励学生广泛获取学习资源,对学习资源进行识别、整合并加以利用,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为他们后续的升学奠定坚实基础[3]。

三、升学导向下中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一)升学导向下中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数控专业是中职院校专业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对数控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传统的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主要集中在金工实习与普通机床加工方向。然而,由于大部分中职院校的数控专业实训教学受到传统机械加工及金属加工教学模式的影响,加之实训基地建设尚不成熟,导致学生在参与实训教学时的积极性不高。随着我国智能制造领域的不断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如发电设备制造、军事工业、航空航天工业、船舶制造、数据设备制造等领域发展迅速,数控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亦在持续扩大。这些领域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在教学实训方面,中职院校需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以满足不同层次和领域的专业实际需求。然而,根据当前我国中职数控专业学生的升学教学实际情况,受实训课程和方式的限制,与升学导向下的人才培养目标仍存在较大差异。

(二)升学导向下中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严重

数控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依赖于固定的理论知识讲授和教师的模拟实践展示,采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辅的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在许多中职院校中仍然被广泛采用。然而,对于数控专业而言,教师在进行实训教学时,需要将企业的数控操作实践案例整合到学生的实训中。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数控实训内容,从而确保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在升学导向的背景下,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实践能力提升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部分教师在岗位实际案例的教学中存在明显的不足,缺少关于实践产品训练的职业操作技能内容,忽略了对学生实际产品应用能力的深入剖析和分解,导致学生在处理数控机床问题时感到无所适从。这样的教学方式为典型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问题,影响学生进一步的升学和就业。

2.教学模式的不足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数控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及技能掌控等方面存在较大不足。首先,职业院校的教育特殊性要求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以综合技能为主的人才,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然而,受教学方式和策略的限制,许多教师在实训课程中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提升,过于注重“情境创设、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导致教学过程泛泛而谈,教学效果低下,无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升学导向下的人才培养需求存在明显差异[4]。其次,数控专业的学生除接受日常的实训课程之外,对于实训基地以及现场实训教学的要求也较高。教师在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现场实训教学时,主要以“参观旅游”的方式为主,实训教学名不副实,难以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最后,中职院校数控专业在实训教学中对企业综合实力的选择有一定要求。很多学校随意选择企业作为学生的实训场所,实训企业存在专业性不强、产品加工生产工艺流程不明确、设备缺乏先进性等问题,直接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

四、升学导向下中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策略

(一)畅通“一躯两翼”育人途径

“产教结合”是中职学校实现育人目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促进了数控技术专业的专业提升。数控专业学生的实训和实习主要涉及大型机床操作,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当未成年中职学生在企业实习时,公司会有很多顾虑。此外,鉴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年纪较轻,心理尚未成熟,他们的专业度、忠诚度等问题也给企业带来困扰。因此,中职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意愿不强,产教融合的深度也不够。为了消除企业的顾虑、促进产教实质融合,学校应直接与企业共同进行育人工作,实现三方互融育人的目的。中职和高职两个阶段的教育应与同一个合作企业进行对接,进一步加深培养人才的一致性,形成中职为“一躯”、高职为“两翼”的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使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过程实现衔接和全覆盖。

在升学导向下,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CNC专业技能培养的一般规律,学校采用“引企入校”的双元教育模式。根据企业的生产需求,学校将校内训练车间改造成一个集产、教、学、训、研为一体的生产训练基地,并引入企业的文化体系、生产管理、技术流程等,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营造企业化的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同时弥补学校原有教育职能的不足。学校通过与合作企业的生产流程对接,进行生产性训练,加强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在职业教育中,由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制力都比较强,他们可以直接到企业的生产车间去学习。“一躯两翼”的培养模式既为大学生的持续成长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又促进了以工学相结合为特色的产、教、学的深度融合,同时也能为想要继续深造的学生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指导[5]。

(二)形成“四化五位”的课程建设方案

第一,教学理念以“工作过程化”为主。对于数控专业之后的升学和就业而言,工作过程化已经成为该专业的主要特色之一,对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及提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能力的综合体现主要涉及专业能力、个人能力、社会能力中。而工作过程本身是动态的,主要涵盖工作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等方面。因此,在升学导向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需要采用动静结合的教学模式,从传统的“供给驱动”转向“需求驱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以动态化为主导。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需创新。教师在实训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由“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习”,促使学生在探索中提升专业能力和素养。

第二,教学设计“学习领域”“实践框架”化。数控专业学生的后续升学和就业更侧重于实际设计和实践。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结合实训内容与专家、学者、工人等进行综合讨论和研究,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确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获得能力提升,并为后续的升学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课程实施“问题解决”化。数控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数控机床的维护和修理技能,精确了解机床及其系统的特性、软硬件结构、PLC和参数设置。面对数控机床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学生需要能够进行针对性解决。因此,教学模式的设计应基于协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视角,开发一套适应本地条件的、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教学策略。

第四,实训教学应实现“理实一体”。数控专业的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理论与实践学习的整合。理论知识是实践活动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学习领域”的“实践框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升学目标,制定一套完整的学习模式[6]。

(三)完善考核评价标准及方法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在升学导向下,学校应当重视坚持德行第一、能力第一、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等的原则,要彻底转变“以成绩为标准”的观念。《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这对建立中职教育评估制度具有指导意义。为此,我们构建了一种综合升学导向下的中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评估体系,称为“一躯两翼”。其中,“一躯”是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原则,而“两翼”是指行为成果评估、个性发展评估。该体系旨在从过程、结果、发展三个方面对学生的活动及表现进行评估。在升学导向下,教师的教学评价工作可以通过综合学生在数控专业某一板块的完成质量来作为行动结果性的评价,同时综合分析学习过程及最终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

五、结束语

升学导向作为我国中职教育中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提升学生职业教育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对促进学生的多层次、多样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升学导向下,对中职数控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言,学校和教师应该重视在育人、课程建设、教学实施过程及考核评价标准的制定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通过这些创新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步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质量。

猜你喜欢

升学导向实训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别让熬夜毁了升学梦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升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