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视域下数学课后非书面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2024-04-30李如意浙江省杭州市和睦小学
李如意 浙江省杭州市和睦小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课后作业看作一种重要的教学评价方式,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双减”政策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控制作业时长,明确小学第一学段不布置书面作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布置各类富于思考性、操作性、观察性的非书面作业,作为有益的教学补充。
一、对课程视域下课后非书面作业的理解
王月芬博士提出的课程视域下的作业观,立足单元整合,强调从学生角度出发,除了知识与技能之外,还特别关注学习习惯、方法、能力以及实践创新、综合解决问题等能力,将作业作为课程的一个环节,和教学在功能上不仅仅具有一致性,更具有互补性,系统思考“课程目标—作业—教学”之间的关系。强化基于学生立场,精心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经历学习,体验学习,构建学习,最终指向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核心素养。
可见,课程视域下的课后作业,与学科教学并列,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由此,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课程视域作业观,契合新课标理念下个性化、差异化、系统化的学习特征,为课后非书面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课后非书面作业作为体现课程视域作业观的具体载体,是教师可以依据一定的目的给学生布置并且利用非教学时间完成的作业,具体包括:(1)根据教学任务课堂上没有当堂完成的作业;(2)根据教学任务可以开展的拓展性、操作性、非书面性的家庭作业。这样的课后非书面作业有如下特点:
第一,联结课内外的学习。我们所设计的非书面作业不是随意布置,都是和学习进度紧密相连。根据教学任务,前面学过什么,后面要进行巩固,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进行延伸、思考,在已有知识延伸中带着运用。
第二,联结了数学和生活。非书面作业紧紧抓住数学和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世界。例如,用统计数据分析生活现象,用生活情境分析数量关系等,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第三,联结了知识和素养。要把知识转化为素养,一定要落实在具体的运用当中。我们的作业就是架起这样一座桥梁,把课堂和课后有效联结,可以设计观察、调查、实践等活动,主动用已有知识技能、学习能力解决问题,促进学科素养发展。
二、设计与实施
基于上述构想,笔者围绕小学第一学段数学课后非书面作业的设计开展了实施工作,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课后非书面作业具体实施路径构架图
围绕课后非书面作业的“设计、推进、评价”三条路径,并非独立的个体,作业内容的设计决定作业的推进形式,形式导向作业的目标评价,目标的达成又可以逆向修正设计,因此,三者之间相互关联,闭环融合。
(一)设计:基于大单元的作业内容架构
基于大单元整体构建的作业内容,是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它可以围绕学生生活、学习相关的某一范围展开的话题类别,为课后非书面作业规划内容范畴,包括作业情境、主题意义、作业项目、文化知识和价值取向等。教师需从知识整体解读教材,挖掘知识内涵,提炼主题意义,梳理作业项目,架构整体作业实施背景。例如,一年级上册“20 以内的进位加法”是“数与代数”领域内容,本单元共有5个例题和5节练习课。
1.提炼单元主题
本单元学习要素概括为“口算、解决问题”两项内容,通过学习提高口算的准确率,获得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经验,并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基于以上单元整体教材分析,我们将课时进行整合,提炼出六个单元作业主题,包括:活用练习、支架作业、数学游戏、课程融合、学科整合和生活实践。
在上述主题中,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游戏类作业主题,吸引学生注意力;在 “解决问题”中,则采用实践性、综合性的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整合类作业主题,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思”,为学生的能力发展增值。
2.梳理作业项目
真实的情境性作业项目可以驱动学生认知、实践,启发学生互动分享,从而获得知识内涵,感悟知识本质。根据“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六大作业主题,整理出5个作业项目,具体情境见表1。
表1 “20以内进位加法”单元作业主题整理表
作业项目可以是学生常见的玩具导入,比如把数阵图改编成指尖陀螺,把冷冰冰的数学题目变得更有人情味;也可以是学科整合,比如根据加法算式编写数学小故事,融合了语文、美术、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知识,让作业项目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二)推进:基于问题链的作业形式开展
问题是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激发思维,助推主题意义构建的工具。基于课程视角下的作业“问题链”不是简单的教师提问、学生解答,而是教师和学生基于问题的意义进行多角度理解、多层次探索的路径,我们可以设计情境、任务、活动等形式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开展作业探究。例如,一年级下册的“分类与整理”,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新课标中强调这一领域的学习核心为数据意识的培养,包括数据的收集、分类、整理和有价值的分析(见图2)。
图2 情境式问题链作业推进图
新课标强调“分类收集”是统计的一部分,是统计意义建构的重要环节。如何将分类和统计有效结合?通过情境式问题链的设计,将探究置身于学生的自身经验之中,从做什么到怎么做,再到为什么,将分类和统计密切关联。
在作业过程中,先从生活情境入手,自主选择想分类整理的物品,再融合问题情境,进行分类,感受不同分类方法,进行记录。这样的情境问题,衔接了数学与生活经验,有效分解学习难度,挖掘学习深度,有助于统计意义的理解。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说,作业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本身,更应该在作业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智慧”,培养“情感”。
基于课程视域下的课后作业,不仅是现实诉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需要充分发挥作业自身价值,将作业融入整个课程教学体系,才能使作业更好地产生系统效应。当然,在这个领域还有很多需要不断深化研究和实践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