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容积率医院公共空间模式建构
2024-04-30王春力王珊WANGChunliWANGShan
王春力 王珊 WANG Chunli WANG Shan
随着大型医院就诊量不断攀升,医院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建设用地有限的困境,增容需求迫切,故高容积率医院的建设备受关注。分析高容积率医院在空间界面、交通空间、公共空间等方面的功能需求,探索高容积率医院公共空间建构策略,以期为高容积率医院设计发展提供新思路。
综合医院;高容积率;公共空间
0 引言
随着医疗需求的增长以及医疗机构“大型化、集中化”的趋势,大型综合医院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其床位数量远超平均水平和标准规定下限[1],给医院空间利用带来极大挑战。建设用地不足导致综合医院容积率偏高、功能空间面积与医疗服务需求量不匹配,造成局部空间堵塞、垂直交通不便利、患者就诊效率低、公共空间品质差等空间使用问题,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医院公共空间成为关注的焦点。
1 高容积率医院公共空间发展转变
1.1 建设用地紧缩
在城市高密度发展态势下,由于用地条件限制,医院建设用地规模呈现紧缩趋势,随着就诊量逐渐增长,部分城市医院出现“一号难求”的现象。与此同时,高容积率综合医院的建设用地无法扩张,导致城市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1.2 空间复合化、立体化发展
随着医疗建筑功能与质量的并行发展,高容积率医院公共空间从重视单一医疗功能服务转向对空间功能的多元利用,呈现复合化、立体化的发展趋势,力求实现空间密度、空间品质与人本健康的动态平衡。
2 高容积率医院公共空间需求特征
2.1 空间界面
1)城市节点融入医院 大型医院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与城市功能设施相结合,将城市节点与医院空间功能统筹协调,提高区域整体活力。在总体规划上,对城市与医院的交通接驳、周边商业、生活设施进行整合设计,利用城市空间特性,形成明确、开放、立体、复合的功能组团,消解城市与医院的功能边界,在二者之间建立共享系统,实现医疗建筑与城市的自然融合。
2)医院界面面向城市 医院空间界面作为城市空间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城市空间系统稳定性的重要要素。从宏观角度看,应识别城市空间的界面秩序,并通过对空间边界的柔化,使医院空间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从中观角度看,应把单体建筑与街区特征相联系,提升街区的独特性,以增强界面的整体协调性;从微观角度看,应把握城市建筑特点,包括造型设计、景观构建、标志引导、路面铺装等,构建更加完善的城市空间结构,实现视觉与布局的协调统一。
2.2 交通空间
1)流线组织立体化 大型综合医院存在高容积率较高、功能设施复杂、使用人群较多、垂直交通不便等特征,故医院的流线组织必须保持高效,以提高医院整体运行效率。采用流线组织立体化设计既能降低医院交通路径的冗余性,又能构建完整、连续、多层次的交通网络,有效衔接重要的公共节点,实现立体并联、节点转换的交通空间模式。
2)节点组合多元化 交通空间节点既是保证医院交通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撑,又是医院空间序列的变化点和调节点。交通节点在医院平面布局中扮演重要角色,既可加强与其他功能区域的联系,又可起到限定空间尺度、改变空间节奏、营造空间氛围的作用,如增强空间的连贯性、调节空间的开放程度、改变步行者的视线等。通过将交通空间节点与服务设施、休憩空间有机融合,使医院交通空间的韧性与活力极大提升,通过“点线面”的功能延伸,增强医院公共空间的场所体验。
2.3 公共空间
1)复合转换 在高容积率与高密度条件下,如何增强医院公共空间的复合转换是设计的关键。医院公共空间既是就诊者的活动场所,又是突发紧急情况的应急场所,故应增设快速连接且可灵活调整的服务设施,并使其具备在不同环境下的动态适应能力,通过多样化的空间元素组合及开放的空间边界实现空间复合转换。在满足医院公共空间使用需求前提下,对“中性空间”进行局部功能植入,打破原有空间范畴,将单一的限定空间转变为可灵活调整的复合空间,以承载更多的使用功能。
2)化整为零 随着容积率的增加,医院建筑公共空间的品质要求不断提高,仅靠扩张用地来满足空间需求的模式已不符合实际情况,公共空间布局逐步从单一集中式向多点分散式转变。
3)突发卫生事件响应需求 高容积率医院的公共空间具有高密度、高活力特征,在满足医院空间发展基础上,应构建具有灾难应对能力且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空间系统。在非防控时期,医院公共空间可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当面对公共卫生事件时,可灵活转变为紧急救援与缓冲区等应急避难场所,进而提升医院整体活力与韧性。
3 高容积率医院公共空间建构策略
3.1 灵活交互衔接
1)功能延伸渗透 针对高容积率下医院建筑所面临的用地面积小、容积率高等挑战,通过医院公共空间垂直发展策略,采用底部架空、悬挑等方式形成架空空间,从而实现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同时,将空间向外延展,模糊室内外界限,如在医院建筑入口处设置广场与公共休闲设施,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设置下沉广场,既可扩展使用空间,吸引周边人群,又能增强医院建筑的整体活力,打破医院公共空间单调乏味的传统印象。
2)高效互馈枢纽 在空间系统中建立高效互馈的交通枢纽,实现由水平二维结构到垂直三维立体结构的转变。采用分区枢纽化设计,在垂直方向穿插布置交通转换层,就诊人群从建筑的不同出入口乘坐扶梯或直梯前往交通转换层,保证人群垂直移动的秩序与速度,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效率。
3.2 友好城市共生街区
1)协作空间 传统医院采用层级化设计组织外部复杂的医疗流线,使医院与城市存在清晰的边界[2]。在高容积率现状下,医院与城市的边界被弱化,“共享协作”概念从空间维度拓展至时间维度,医院公共空间不再受医疗功能的制约,其公共属性被激活放大。医院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空间节点,在交通层面实现与城市道路的多元接驳,设置架空层、中庭、开放屋面和坡道等内外交换点,柔化空间边缘界面,形成城市“局部中心”,承担激发城市活力的功能。
2)立体绿化 引入绿化休闲空间可提高空间环境的舒适性与景观的丰富性。在水平方向上,城市客厅与下沉庭院为患者提供等候时的休憩空间;在垂直方向上,引入庭院绿化,或以空中绿地的形式弥补地面绿地的不足,如屋顶绿化和入口广场绿化等分散式景观系统,将分散的庭院式绿化与医院交通轴并行。此外,采用退台式绿化平台使每层候诊空间最大化享受阳光与绿化景观,拉近患者与大自然的距离,营造平静且充满治愈力的建筑空间。通过公共空间、下沉绿化、空中绿化和屋顶绿化等深化与补充医院空间系统的绿化网络,从而创造更加宜人的医疗环境。
3.3 连续无界场所体验
1)增强空间视线可达性 医院的公共空间分布在多个水平面上,患者在空间移动过程中的最大问题是视线可达性与识别性,空间连续感知程度直接影响患者在空间中的寻路行为。在就诊过程中,患者倾向于选择空间开阔、方便识别的路径。为使患者更好地理解医院的空间环境,减少等待时间,提升运营效率[3],应尽可能采用简洁易懂、易于辨识的空间形式(见图1)。视线可达性是高容积率医院立体化公共空间体系良好运作的前提,医院不同空间节点可在增强空间识别性的同时,强化患者对医院公共空间体系认知地图的把握。
1 中日友好医院导向标识(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2)提高多维交通转变快捷性 纵向交通通过多维交通转换使人们更便捷地进出;水平交通则借助水平出入口使人们有序通过医院各个功能分区,避免流线混乱和交通资源的浪费。医院的自动扶梯能连续运载大量人流,但仅可在相邻楼层间传送人流,对于跨越层数较多的患者而言效率较低。电梯虽能直接到达目标楼层,但运输量较小,等待时间较长,因此,当医院组织竖向交通时应采取扶梯与电梯协同布置方式,将其分区化,在垂直方向穿插布置交通转换层,以减少人流交叉冲突,引导人流合理分布,并根据人流量实际情况,优化电梯数量配置。
4 结语
本文从空间界面、交通流线、空间功能特征等方面探讨高容积率医院公共空间的建构模式,随着土地资源的减少,关注高容积率医院公共空间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需求将是综合医院规划与设计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