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景观视角下海南盐丁村保护发展研究

2024-04-30方圆FANGYuan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3期
关键词:制盐盐田文化景观

方圆 FANG Yuan

盐丁村具有相辅相成的自然环境、天人合一的盐田景观、适应自然的村落营造、有机演进的制盐文化4类文化景观要素。在周边环境面临衰败且遗产活态特征受威胁的背景下,提出整合周边资源划定保护区和维护区、村落设施改善与产业输入、延续制盐技艺生命历程、树立品牌并开展文化旅游等策略,以实现完整保护与活态发展。

乡村振兴;文化景观;传统村落;活态传承

1 盐丁村概况

盐丁村位于海南省儋州市峨蔓镇北部沿海,占地509hm2,共633户,人口共有2135人。此地因与五指山山脉相隔且处于背风面,故相较于海南其他地区更为炎热干燥,年降雨量仅1200mm,但年蒸发量高达1628mm,加上太阳辐射强,极适宜露天盐业生产。据文献记载,儋州制盐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北宋初期福建李氏盐工迁至峨蔓,并于南宋末期逐渐分化出盐丁、细沙、灵返3个村落,世代居住于此,且以盐业为生,故得名盐丁村。

2 盐丁村文化景观要素解读

文化景观是人内在行为与外在环境辩证发展的产物,是文化在空间上的客观反映。根据景观本质可划分为物质文化景观要素和非物质文化景观要素两部分,前者是文化景观的载体,后者是文化景观形成的动因。因此,盐丁村文化景观要素主要包括外部自然环境、村庄内部空间、盐田及制盐工艺4个部分。

2.1 相辅共生的自然环境

盐丁村地处琼北火山海岸,独特的地质条件构成古盐田两大核心要素,即潮间带与玄武岩石砚。火山岩在海蚀作用下沉积出绵亘十余里的砂质潮间带(见图1),而玄武岩由于气孔众多而具有承水性好、吸水率低的特点,黑色岩体对太阳能的吸收率高有利于卤水结晶,较高硬度加强了石砚耐久性,保证了其在海水与海风侵蚀作用下的长期使用,故成为盐丁村筑造盐池和凿刻盐槽的原材料。

1 火山岩潮间带

此外,盐丁村周边存在大规模淤泥质的潮间浅滩,形成山岩石滩上的特殊群落——红树林。红树林依靠植物抵御风浪和减缓潮流,使海水中的悬浮泥砂在滩面上沉积下来,从而有利于盐业生产。村庄西侧的背风良港——雷得港,可方便船只停靠,有利于成品盐的运输和销售(见图2)。

2 村落生态环境空间

2.2 天人合一的盐田景观

古盐田即盐丁村的盐业生产片区,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馈赠。盐丁村周边分布着共计约8000个由玄武岩凿刻而成的砚式石盐槽,平面为不规则的岩石自然断面形状,每个盐槽直径为1.5~2.0m,留有2.0~3.0cm的边沿(见图3)。此外还分布着蓄水井、卤水池、盐槽和石砌盐房等制盐设施以及自明代沿用至今的运盐古道,体现了千百年来盐丁一族的匠心与智慧(见图4)。

3 古盐田遗址

4 制盐设施

2.3 适应自然的村落营造

除生产工具外,世代居住于此的村民以玄武岩石块砌筑民居,形成别具一格的火山石村落,从整体布局到单体设计均传承了传统建筑被动式节能方式。大部分民居坐西朝东,沿中轴线呈“梳式”规整排列。前后门贯通有利于形成穿堂风,进而降低室内气温。较小的进深可有效缓解阳光对室内的直接辐射,有利于通风透气,同时可减轻台风影响。此外,火山石还被用于建造院墙、铺筑道路与敬字塔,甚至被用于雕琢生活用品。上述均为村民改造与利用自然环境以获取生活所需的物质遗存和物质见证。

2.4 有机演进的制盐文化

儋州海盐晒制采用东南沿海传统的“煮海为盐”技术,与海南当地气候特点和生活经验结合演变成为“晒海成盐”。涨潮时,村民利用潮间带浸泡于海水的洼地泥砂制卤水滤至盐池,再将卤水浇淋于火山岩石槽中,风沥日晒结晶成盐,具有纯天然、无杂质、颗粒小及可直接食用等特点。与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仅体现在工艺成品上有所不同,峨蔓古盐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与大规模物质性生产场景联系紧密,不仅鲜活展现了盐业生产场景,并留下“活”的生产系统和生产方式,至今仍有生命力。盐丁村目前仍从事生产的农户约85户,盐田全年亩产约22.5t。

3 现存困境及成因

3.1 周边环境的恶化与破坏

古盐田所处环境正发生巨变,但相关部门仍采用“圈地式”保护模式,周边区域的管控未得到充分重视。如洋浦古盐田附近新建的居住社区严重破坏了村落整体空间格局。盐丁村地处僻远,虽受城镇化影响不大,但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导致污水直排、海岸垃圾堆积等现象频发(见图5),严重破坏生产环境,进而影响海盐生产安全,目前部分盐田业已停产。

5 盐田周边垃圾堆积,风貌被破坏

3.2 遗产“活态”特征受威胁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剧烈转向使文化景观活性受到严重冲击。制盐时间长、产量不稳定是传统海盐晒制技艺的固有劣势。现代盐业生产存在巨大压力,加上近年国家食盐标准提升,未加碘的传统盐品仅有作为腌制品添加剂的唯一销路。2018年,盐丁村盐田全年亩产约0.67t,售价约2000元,比市场售价低一半,村内人均纯收入仅约4000元。经济效益低下直接导致村内年轻劳动人口流失,传统技艺难以传承。盐民与盐田关系瓦解,文化景观逐渐脱离经济生活而成为展品。

4 保护与发展途径

4.1 整合周边资源实现完整性保护

缺少了赖以生存的生态空间环境,文化景观无法得到真正存续,因而完整性保护是基础。古盐田以及周边环境共同构成遗产表达的基础,是不可分割的系统。基于构建“五类三级”国土全域保护格局理念,研究将古盐田文化景观空间环境依据资源特性和管控要求整合为保护区、维护区、开发利用区(见图6)。

6 村落民居现状

1)保护区 划定包含古盐田在内的保护区42.6hm2,严格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

2)维护区 保护区向外延伸至海岸线的潮间带区域被划定为维护区,包含红树林和火山海滩地质区总计106.3hm2,采取一定的生态修复手段改善现存问题,维持或提升自然生态环境质量与自然生态系统健康状态。

3)开发利用区 其他区域为开发利用区,在满足旅游环境容量的基础上适度利用,允许不破坏文化景观与生态环境的旅游开发行为。

4.2 村落设施改善与产业输入

盐丁村作为文化景观的创造者、持有者及传承者生活的聚落,在保护村落原真环境的同时,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村内生活适应现代社会,为传统制盐文化延续提供物质支撑。一方面,采取修缮维护、局部改建、原址扩建等方式改善传统民居居住品质并适应新的旅游接待功能需求(见图7);另一方面,将基础设施建设以责任制形式分摊至开发建设项目,依靠多元化资金来源使村落生活环境在合理有序的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步改善。产业拓展也可有效吸引创业人才和外出劳动力的回流,帮助村民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而留住人才,成为技艺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基础。

7 村落民居改造效果

4.3 延续制盐技艺的生命历程

与物质文化遗产截然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是“不生产,必衰败”。以非遗博物馆取代非遗,将文化景观变成静态保存的展品是不可持续的错误经验。对于文化景观最合理的保护方式是让遗产回归生产生活中。盐田须维持生产,才可展现传统制盐业原真面貌,保有其在手工业生产景观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应保持现状产权以保证资源的最优配置,让盐田及配套设施为盐民个人所有,使盐民自发保护和维护盐田,维持良性生产状态;其次,政府按照产权及产量给予盐民一定经济补偿,并在此基础上以创意艺术、“互联网+”等为手段对盐制品进行研发加工,做深做长产业链,将经济效益低下的生产、售卖初盐工艺体系转变为多元化产品体系,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融合和升级。

4.4 树立品牌开展文化旅游

发展文化旅游是提升盐田经济价值的有效手段。盐田除制盐外,其旅游价值、科普教育价值更是不可估量。目前,儋州旅游发展在整个海南省相对滞后,在全域旅游战略背景下,儋州将成为海南西部区域旅游发展龙头,甚至成为海南旅游发展的“新增长极”。基于独有的旅游资源,儋州具有发展为区域文化旅游亮点的潜力,改善了海南文化旅游发展不佳的现状。“传统盐业”可通过“旅游嫁接”破局,将“古盐田”品牌效应迅速放大,发挥社会和经济双重效应。研究以品牌作为支撑文化创新型休闲度假地的基础,围绕“方盐田”品牌利用盐田、盐房、盐村、盐港等资源,全域全方位展示盐文化(见表1)。挖掘文化景观的科研教育价值,结合资源特点发挥资源自身的科研价值,助推人才引进、培养以及相关课题研究。

表1 文化旅游产品统计

5 结语

盐丁村通过将不同的物质要素与文化要素相结合,生动地展现盐丁一族与自然共生的文化景观。物质文化景观要素是外在表现,从技术层面主要通过划定保护区和维护区、配套设施提升、村落风貌协调等途径保护与修复文化景观的物质载体。非物质文化景观要素是内容,从人文与产业层面出发通过新机制促进技艺的活态传承,并赋予“古盐田”品牌更现代、更多样的展现形式,将失去原有社会生态的传统工艺融入当前社会,成为现代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实现其良性及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制盐盐田文化景观
从盐田到沙田
真空制盐两碱净化过程成垢离子的脱除及控制
盐田如镜
盐田千春个展:灵魂的颤栗
关于打造盐田循环生态农业区的展望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中盐舞阳:打造区域最具竞争力的现代制盐标杆企业
对首尔梨泰院伊斯兰街道的文化景观解释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变迁中的人地关系和文化认同
武夷山: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