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平和,生长
——谈建筑、景观、室内一体化设计
2024-04-30贺龙
贺龙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建筑师,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内蒙古自治区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分会会长,内蒙古现代建筑科学文化研究院理事长,内蒙古自治区优秀青年勘察设计师,中国建筑学会寒地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策划与后评估专业委员会理事
尊重、协调、融入
UAS:在当代,几乎任何一项建筑设计都无法脱离环境背景,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人的因素,同时也要考虑自然因素,考虑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请问您如何看待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之间的关系?能否举例说明?
贺龙:建筑、景观、室内设计是统一的整体,共同塑造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建筑是空间的基础,景观设计将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而室内设计关注空间的细节性和功能性。景观空间为过渡空间,景观设计通过绿化、雕塑、水景等元素丰富建筑外部环境,同时为室内空间带来自然的美感。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需考虑建筑结构和外观,同时与周围景观协调。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决定空间的功能、氛围和体验,为人们提供舒适、美观、功能齐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UAS: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除了考虑建筑室内外空间的融合,还要考虑建筑空间同城市空间的联系,建筑要适应城市整体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对此您有哪些看法?
贺龙: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城市的整体规划、发展方向和环境风貌相协调。从宏观角度来说,建筑应符合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方向,以便更好地融入城市整体发展脉络;从微观角度来说,建筑应尊重周围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其他建筑,外观和风格应与周围环境协调,以保持城市的整体风貌和氛围。
UAS:您觉得建筑、景观、室内设计的融合发展对当代建筑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贺龙:建筑、景观和室内设计是统一的整体,对于一个优秀的建筑作品来说,建筑、景观和室内设计缺一不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建筑师在面对建筑功能复杂化和建筑体量大型化时需具备跨学科综合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自然、平和、生长
UAS:请问您在设计创作过程中是如何看待城市与建筑空间之间的关系并将这种关系表达出来的呢?
贺龙:城市与建筑空间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场所。但是,环境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环境决定了建筑的形态与性格。例如建筑坐落于城市中心、坐落于城市边缘和坐落于大自然中,一定有不同的属性。
赤峰市图书馆
赤峰市图书馆项目坐落于赤峰市松山区政府广场中轴线西侧,从城市角度分析,基地内需要相对较大的体量形成城市轴线。特定的区位条件使其具有很强的行政属性,同时作为图书馆,其自身功能也决定了文化属性。如何在闹市区打造一张安静的“书桌”?《桃花源记》中写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项目通过打造一个园林化的内庭院,将城市的喧杂与静怡的学习环境分开,使读者置身于世外桃源(见图1,2)。
1 赤峰市图书馆鸟瞰效果
2 赤峰市图书馆内庭院效果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创新实验中心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创新实验中心项目位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校园内,属于建筑馆的第三期建设内容。内蒙古工业大学校园建成年代较早,建筑整体较为陈旧,在下一步校园建筑散点式的生长过程中,校方预期在历史感较强的校园环境中凸显一批有一定时代性和标志性的建筑,以此与旧有建筑形成年代跨越感,反映学校历史积淀的同时,带来一定时代气息。在此背景下,考虑项目有限的资金投入,认为方体是最理性而有效的手段,能在规避投资超额风险的前提下,借助形体特有的现代简洁属性彰显时代性格(见图3,4)。
3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创新实验中心鸟瞰
4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创新实验中心立面
面对基于场地退线生成的方形平面,设计的第一步操作是通过纵向切分,在平面中部集中布置南北贯通的建筑公共服务空间(公共交通、卫生间、管井等),平面东西两侧除首层局部留作门厅,其余空间全部被解放出来作为实验室(见图5,6)。
5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创新实验中心交通空间
6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创新实验中心实验室
空间呈现是最易被关注的一面,设计意在让空间呈现一种趋于“自然”的状态。虽然方体是设计对结果的一种先期预设,但是在进一步的设计过程中,并未拘泥于方体的完整性,内部一系列的空间操作不同程度地对现代简洁的方体表皮形成冲击,从而使完整的表皮产生局部变异,人们从外部空间便能自然地捕捉到建筑内部空间的构成关系(见图7)。冲破建筑表皮裸露于外部环境的建筑语汇又自然地与旧有建筑的红砖、铁皮等材料语言发生同化,从而在表现新旧建筑年代跨越感的同时,又保证了历史延续性。同时,被同化的材料语言借助空间建构的组织逻辑顺利传递至建筑内部,进而使建筑内部空间也自然呈现了两种时代感的材料互相交织的空间状态。不同材料语言的组织逻辑自然地强化了建筑空间体系、结构体系和围护体系的建构关系,从而实现人们在空间体验过程中通过视觉识别的方式便能清晰地感知到空间本体的组织逻辑和建构内涵(见图8)。
7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创新实验中心外景
8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创新实验中心内景
内蒙古盛乐遗址公园游客中心
盛乐博物馆竣工7年后,盛乐遗址公园游客中心项目开始启动,为计划新建的遗址公园服务,同时也有补充博物馆展陈等相关功能的作用(见图9)。场地选址于现有博物馆基地的东北角。建筑因地形高差在东西两侧分别呈现为1层和2层体量,层高均为3.6m,总建筑面积1992m2。1层功能为旅游纪念品商店、管理办公用房和厨房。2层功能为售票服务、休息厅、咖啡厅、餐厅和临时展厅。
9 内蒙古盛乐遗址公园游客中心立面
原博物馆总体呈对称布局,在其中建设游客中心不能破坏原有格局的平衡。设计仔细推敲各种可能性,最终选择在基地东北侧结合入口北侧附属用房整合而建。该做法主要基于两个方向的视觉考虑:从大门方向看过去,项目体量宜融于附属用房;从博物馆方向看过去,项目体量应恰好被一组树木遮蔽。为此,建筑布局尽可能紧凑,在不能增高体量的前提下,设计延续博物馆的平实策略——下沉和嵌埋。巧妙利用基地与国道之间的高差,从国道一侧看,建筑隐埋了一层体量,裸在地面的部分与原建筑成为一体,而反方向的二层体量则藏于愈见长高的树木中(见图10)。
10 内蒙古盛乐遗址公园游客中心建筑体量关系
新建筑采取什么风格是设计最敏感,也最费思量的问题。与博物馆的紧密关系使其应延伸博物馆的风格,而游客服务功能似乎应另有“表情”(见图11)。设计认识到建筑的生长是一种常态,不同时间建成的建筑自然呈现不同时期的建筑面貌,即通常所说的“风格”。因此,重要的不是风格的一致性,而是彼此性格的契合度。设计首先从博物馆及其环境中提取出端庄、厚重、内敛、朴实、方正等性格特质。从契合功能的角度,方正是一种适于传递的性格。基于此,尽管建筑与带有坡檐斗栱的附属建筑穿插组合,但依然保持方正有力、简明淳朴。在此,尺度是十分重要的,是二者相融一体的保证。为此,设计将体量根据功能进行切分,使建筑整体成为小型聚落而非生硬的单一体量。切分后的方正体量产生一种砌筑感,加之青砖材料的运用,奠定了与博物馆性格一致的第2个基础。虽然建筑外界面方正,但是内院空间因体量的丰富、高差的错落、形态的线性曲折而呈现出一种市井生活的场面,这也是游客中心应有的空间表情。
11 内蒙古盛乐遗址公园游客中心与博物馆附属建筑穿插组合
九龙湾游客中心
九龙湾位于呼和浩特市与乌兰察布市交汇处,是阴山山脉东段的一条南北向山谷。山谷蜿蜒曲折,形态宛如9条龙横卧于大青山间,因而得名“九龙湾”,现已成为当地著名的度假景区。对于这样一处有限的山水来说,人工秩序的介入似乎是进一步增强山水意境的机会。但是,人工手段的强化可能会给整体环境品相带来一定的虚假空洞和矫揉造作,这在设计上存在很大风险。同时,现实的气候环境和建造条件似乎无力支撑山水意境脱胎换骨般的强化。在有限的条件下对有限的山水进行有限的梳理,可谓最实际的途径。
鉴于基地独特的环境特点,九龙湾游客中心设计希望通过尽量平和的方式完成建筑的介入,与环境形成契合关系,在有限的建造条件下,通过适宜的方式形成建筑的基本品相。因而,“不藏不显、在地野筑”成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并贯穿设计始终(见图12)。
12 九龙湾游客中心立面
从环境构成来看,场地周边的山景始终占有绝对的主体地位,因此,建筑的介入更多是在重构望山的场景:或于建筑望山,或望建筑于山(见图13,14)。当这种看与被看的视线关系在场地中被逐渐厘清时,建筑的总体布局关系也就自然地被呈现。
13 九龙湾游客中心与周边环境
14 九龙湾游客中心一隅
综合规划、综合团队、多方沟通
UAS:能否结合您主持的设计项目,谈谈对建筑、景观、室内设计的一体化考量,在一体化融合设计过程中是否出现过矛盾,您又是怎样回应和解决的呢?
贺龙:矛盾还是存在的,包括:①空间利用的冲突,需协调各个设计领域的需求,以实现空间的高效利用和使用者的良好体验;②材料和元素的冲突,不同设计领域使用的材料和元素需在整体设计中统一,以确保设计风格和视觉效果的一致性;③功能需求的冲突,在设计过程中需平衡各方诉求,以确保整体设计的功能合理性。针对上述问题,在设计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综合规划。在设计初期进行综合规划,将建筑、景观和室内设计纳入整体规划,协调各方需求,确保设计的一体化融合,理念和风格统一。
2)综合团队。组建跨领域的设计团队,包含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室内设计师等,共同参与整体设计过程,综合把控。
3)多方沟通。在设计过程中与景观设计师、室内设计师等多方进行充分沟通,统一设计意图和需求,协商解决可能出现的矛盾。
一体化设计是当下建筑行业的主流趋势,我公司在该方面积蓄了大量技术力量,也完成了大量实践作品。公司组织架构不仅涵盖建筑设计,还囊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市政设计、幕墙设计等,覆盖建筑设计全专业、全流程。同时,我公司正在推动设计施工一体化总承包,希望通过建筑设计与施工全过程把控创造更多优秀作品,肩负起社会责任,推动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