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城市背景下集约型高校环境设计
——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工程景观设计为例
2024-04-30谭喆TANZhe
谭喆 TAN Zhe
当前城市高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稀缺,教育规模扩张与校园建设用地局促的矛盾逐步加剧。结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工程景观设计,从整体规划布局、整合功能需求、把握细部营造、引入多层次绿化方面探讨高密度城市背景下集约型高校环境设计策略,以满足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需求,适应未来高校建设模式发展。
景观设计;高密度城市;集约型高校;多层次;交互型
0 引言
教育是国之大计,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国家发展的有力保障。高等院校更是为国家输送科研人才、培植创新力量的重要载体。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校校园随着生源激增大规模扩张,大量校园新建和扩建工程应运而生,由此带来校园空间尺度过大、交通不便、管理困难、能源浪费等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用地紧张,传统高校校园的空间尺度和运营管理模式受到制约,逐渐向高密度、集约型转变。自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节能节水工作的意见》(建科〔2008〕90号)及《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试行)》(建科〔2008〕89号),国家开始从政策层面引导高校校园进行集约建设。采用集约型模式整合教学、生活、交流空间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及校园空间日常使用频率,提升管理质量,创造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化高校环境。
1 项目背景
深圳作为全国经济强市,其包容开放的城市气质与热烈浓厚的创新气息孕育了高等教育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深圳市政府响应《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在《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发挥深圳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势,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明确指出将南山区作为科技创新产业、高等教育和总部经济集聚区,规划建设西丽湖科教城,推行部省市合作共建机制,打造深圳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示范区。南山区政府积极谋划,占地70km2的西丽湖科教城汇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顶尖院校,高品质的生态环境环抱高校集群,承托南山“中央智力区”。
2 场地研究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工程位于西丽湖科教城东南部,距1996年建成的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仅1km。校园西侧依傍大学城体育中心和生态山体公园,北侧与规划中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相望,东侧主入口紧邻丽水路,绿树成荫,南侧可远眺塘朗山公园。
深圳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24.0℃,相对湿度74%,每年4月中旬至11月上旬是持续的高温天气,4—9月为雨季,年降雨量1933.3mm,雨量充足,易出现局地性洪涝灾害和短时雷雨大风天气。受季风影响,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偏东风,平均每年受热带气旋(台风)影响4~5次。
场地北部有一座自然山体,坡度最大达27o,地势高差近20m,受台风过境影响,以大叶相思为主的山坡原生杂林损毁严重。学校用地面积23054m2,总建筑面积156287m2,为满足生源承载需求,解决用地紧张问题,校园主体建筑采用高层围合形态,室外环境狭小,空间局促。
优质的国际教育要培养师生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因此,校园环境一定是自由的、开放的、先进的,为国际化人才提供交流机会。因此,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工程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将视野聚焦于在紧凑用地规模下塑造多样化的开放空间;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为师生提供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在当代背景下体现百年清华置身于深圳应具有的独特气质。
3 设计策略
3.1 整体规划布局,打造与城市和自然共生的生态校园
3.1.1 搭建校园综合体,布局集约型校园空间
基于有限的土地资源,崔愷院士领衔的设计团队秉承“本土设计”理念,巧妙利用北部山林坡地的立地特征,提出“依山就势,望山理水”的设计思路,意图打造生态绿色的城市型校园。为实现该目标,采用“搭积木”的方式构建3栋主体建筑:实验楼(建筑高度100.0m)、公寓楼(建筑高度88.8m)和教学楼(建筑高度33.9m)。通过建筑体块错动与立体搭接,形成集约混合的校园综合体,既整合了日常教学及生活交流需求,又创造了高效便捷的建筑空间,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而且发挥了遮阳和隔热作用。
3.1.2 尊重原有地势特征,将自然山林引入校园
校园布局融合周边环境,中部通过阶梯地下室顺应原始地形,其上覆土恢复山坡面貌(见图1)。两侧主体建筑平台在不同高程与山坡搭接,营造山林之中“生长”出的红砖校园,塑造无实体边界的校园环境,赋予城市空间鲜明的标识性。
1 南北向剖面(单位:m)
在阶梯地下室顶板基础上,考虑结构荷载要求,景观设计团队运用轻质材料垫高打底,上覆种植土,结合顶板反梁结构稳定斜坡土壤,营造微地形,与北部原始山体衔接,延续城市山林的环境基调。
3.1.3 有序疏导内部雨水,营造洁净的海绵山溪
校园北侧山体现存一条截水沟,可截留水沟以北的地面径流。水沟以南的校园山坡经过地形梳理形成两套排水体系。山坡两侧紧邻建筑的区域设置排水沟,可实现瞬时降雨快排,避免侵蚀墙体。山坡中部结合海绵措施,合理设置生态池塘、旱溪跌水、植物草沟等,形成总长达131m、蜿蜒自由的海绵山溪(见图2)。超过回渗能力的雨水经由层层跌池,流速减缓,水质可得到净化,形成水景,最终汇入校园中庭的小池塘。通过池塘底部管涵连通,多余的雨水溢流进入校园西侧地下调蓄池,统一收集处理。
2 海绵山溪
海绵山溪跨越地下室顶板,在工程实施阶段分两段处理。自然回土区域采用防水毯,地下室顶板区域采用刚性水池结合卵石池壁,保证防水安全。共计510m2的生物滞留设施有效收集建筑墙面雨水和地表径流,实现年径流总控制率75%的目标,保障校园雨季安全,提供凉爽洁净的室外环境。
3.2 整合功能需求,布局多层次、交互型校园空间
3.2.1 利用建筑立体界面,构建多维交往场所
建筑主体在不同高程变化搭接,围合成多层次的广场、廊下空间、屋顶花园和景观露台。这些微场所形成向上“生长”的地面层,不仅延续了建筑室内功能,而且模糊了内外空间边界,拓展了室外场地的使用规模,为师生提供多维度的室外交往场所,促使校园内外视线实现多层次交互,让校园学习生活与城市和自然和谐共融。
3.2.2 描绘空间使用场景,提高场所分时使用率
在设计阶段,景观设计团队以空间导演的视角,结合建筑内部功能,从师生使用需求出发精心搭建校园学习、交往、生活场景,推算各类场所尺度及其需提供的环境要素,不仅为未来使用提供理想的场所条件,而且赋予有限的物理空间更多使用可能。以中庭山坡为例,在地形整理、雨水疏导的过程中,设计团队植入一条通往山顶的林荫散步道,小径串联多个建筑出入口和观景平台并巧妙隐藏于山林溪谷之间(见图3),为师生提供林荫遮蔽、凉爽宜人的通达体验,满足其课余时间短暂放松身心、回归自然的需求。而小径连通的图书馆下层架空连廊不仅是连接实验楼和教学楼的便捷通道,更是风雨时节观自然山林景色的绝佳场所(见图4)。
3 山坡散步小径
4 从图书馆连廊看校园
3.3 把握细部营造,打造兼具文化气质和人文关怀的场所
3.3.1 景观材料延续建筑立面,“雕刻”百年红砖校园
清华大学积淀百年历史,本部总占地面积约45万m2的红砖建筑群被称作“红区”。尽管红区因建筑而得名,但含义却不限于此,更意味着清华大学的源起之地。红区作为清华大学最早的校区,是整个清华校园建设的根基所在。红区在建设阶段受到西方校园规划设计思潮的影响,又保留重要的历史古建筑,整体景观风貌呈现出多元化风格。此次深圳国际校区在规划建设之初,便形成红砖校园的设计意向。在景观材料选用方面,大量采用烧结红砖,将建筑立面风格延续至室外空间。反复推敲红砖模数、颜色和铺砌方式,营造丰富的场所细部。红砖校园的基调传承清华大学本部的空间意向,传递百年老校的文化氛围。在此基调上,引入花岗岩、不锈钢板、竹木、卵石等材料,打破统一材料的单调感,点睛校园入口、山坡小径、旱溪跌水等空间。
3.3.2 引入室外家具,提高场所舒适度和使用率
只有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使用者安坐下来,才有可能产生较长时间的逗留,如果环境条件少而差,使用者便会侧目而过,使许多有魅力、有价值的户外活动被扼杀。在概念设计阶段,针对不同室外空间的使用场景,希望引入多样的室外家具,通过提供灵活组合、材质舒适的休憩设施,为师生创造随时可坐歇交谈的机会(见图5)。工程实施阶段受到诸多限制,设计初衷未能实现,经与校方协调沟通,期望在后续工程中补充完善。
5 露台及公寓楼屋顶休憩区效果
3.4 引入多层次绿化,改善校园微气候
3.4.1 结合种植条件,创造舒适宜人、低成本养护的植被环境
在概念设计阶段,景观设计团队与总图、建筑、结构等专业紧密协作,为校园植被的栽植生长预留充足空间。根据不同覆土深度,引入乡土植被,以适应深圳当地的气候条件。地下停车场顶板覆土深度为3m,阶梯实验室顶板覆土深度约2m,为地面及山坡区域的乔木种植创造良好条件。
在植被品种选择上,考虑校园内部景观的季节性变换及城市界面的观赏美感,入口空间点缀特选蓝花楹,与丽西路行道树相呼应。建筑墙角点缀鸡蛋花、四季桂等常绿植被,种植雪茄花、金红羽狼尾草,柔化硬朗的边界线条。山坡区域种植南洋杉、丛生朴树等深绿色乔木,缓解红砖校园炎热天气下的燥热感(见图6)。黄花风铃木作为开花乔木,为林间增添一份生机。车轮梅、小叶紫薇、勒杜鹃等低矮小乔木局部围合平台,营造私密交谈的空间。旱溪区域则种植耐阴湿的鸢尾、肾蕨、竹芋、蜘蛛兰等,丛生于卵石夹缝之间,增添一份山林野趣(见图7)。中庭区域考虑采光条件与视线通透性,选择挺拔直立的小叶榄仁,营造林荫环境(见图8)。山顶小池塘边栽植一株小叶榕,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共生共长,见证百年校园在深圳的蓬勃发展。
6 山坡
7 山溪
8 中庭
3.4.2 预留立体绿化空间,提升城市绿视率
深圳市在2019年推行《深圳市立体绿化实施办法》,要求将立体绿化纳入绿色建筑评价范围并予以推广。南山区在2020年发行《南山区立体绿化补贴实施细则(试行)》,鼓励社会参与立体绿化建设。在高密度城市建成区,立体绿化作为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之一,为解决城区绿化困境提供了新思路。如新加坡的“景观替代政策”,要求核心区内开发项目的景观区域总面积至少等于开发地块面积,鼓励建筑表皮绿化和屋顶花园建设。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引入立体绿化,在降温建筑表皮、改善微气候的同时,提升高山墙界面的城市绿视率。在建筑露台区域开辟垂直绿化空间,结合幕墙预留种植槽,栽植异叶爬山虎、老鸦藤,与红砖立面结合,实现低养护墙面绿化。屋顶区域受覆土条件影响,以灰莉、胡椒木、福建茶等植被品种为主营造近人尺度的舒适空间。
4 结语
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当下,建设集约型高校校园已成为未来教育模式的必然选择。2018—2023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工程建设历时5年,得到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支持,校方、设计院、建设方紧密配合,为建成国际化校园典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标杆共同努力。
在校园景观营造方面,集约型高校的环境建设并不意味着简化室外场所、减少使用空间、降低环境品质。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工程实践中,传统的“园林式”建设模式显然已不适合场地条件,设计不仅要面对复杂的用地条件、满足学科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需求,而且要进一步思考校园应为师生创造何种环境、为城市带来何种影响。得益于一支综合、专业的团队,通过多方并行协作,科学合理地分析在地条件、紧密结合周边环境、整合使用者需求、兼顾空间形态和品质、关注绿化氛围,成功营造出高效、开放、复合、生态的高校环境。该实践充分发挥城市土地资源的价值,推进西丽湖科教城的总体建设,为集约型高校环境建设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