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CAM玻璃瓷高嵌体修复上颌第一前磨牙大面积缺损的疗效
2024-04-30焉妍田鸿旭
焉妍 田鸿旭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口腔科,烟台 264000
牙体缺损最常见的原因是龋病,其中上颌磨牙经根管治疗后由于生物力学特征改变,其抗力降低,易发生牙折裂、大面积缺损[1-2]。早期采用根管治疗后需要进行填充,但大多无法恢复患者的牙齿形态,且邻牙连接效果也不甚理想,若填充不当还易引发牙周病、食物嵌塞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口腔功能恢复[3-4]。嵌体修复为近年来修复牙齿缺损技术,其中高嵌体可通过磨除较少牙体组织达到修复患牙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CAD/CAM)的玻璃瓷高嵌体修复技术采用数字化椅旁技术自动化切割玻璃瓷块形成修复体修复缺损牙组织,具有精度高、外观与牙本质相近,塑形好等优点[5-7]。鉴于此,本研究选取72例上颌第一前磨牙大面积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CAD/CAM玻璃瓷高嵌体修复上颌第一前磨牙大面积缺损的疗效。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在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72例上颌第一前磨牙大面积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女41例,年龄22~68岁(38.57±7.21)岁。⑴纳入标准:符合大面积缺损诊断标准[8],且经X线片显示为上颌第一前磨牙远中邻面龋坏累及牙髓,无明显根尖阴影;均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齿无松动;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⑵排除标准:牙周健康状况较差;合并免疫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或意识不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咬合过紧,无良好修复空间。
本研究经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2016-003-01)。
2.治疗方法
于根管治疗1周后,经复诊确认患牙无任何不适后进行牙体预备,沿咬合面外形均匀降低1.5 mm的距离,去除薄壁弱尖,轴壁厚度>1.5 mm,各轴面聚合度为7°左右,预备体肩台形态为浅凹形,宽度为1.0 mm且光滑连续;窝洞需线角清晰、转角圆钝;采用CEREC 3D系统(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口内对患牙、颌牙及咬合关系进行取像,并在系统中自动生成天然的咬合面修复体,设计修整后连接研磨设备;经比色后选择合适瓷块(德国Vita公司)并固定,制作玻璃瓷高嵌体;将制作后的玻璃瓷高嵌体在患者口内试戴,检查边缘适合性、颜色匹配性及咬合关系;经调和上釉后进行粘结,使用磷酸(35%)处理牙体表面1 min,嵌体组织表面采用氢氟酸(5%)处理1 min,清水冲洗并吹干;使用帕娜碧娅粘接套装(可乐丽医疗器材株式会社,生产批号:3630565)进行粘接;用小毛刷刷去多余粘接剂,沿高嵌体边缘注射防氧化剂,光固化灯照射1 min后清理高嵌体边缘及牙面;修复完成后2 h内禁食、禁水。
3.观察指标
⑴统计患者不同时间修复效果。分别于修复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进行随访,参照美国公共卫生服务标准(USPHS)[9]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评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7个方面:边缘密合度(修复体边缘密合良好,无缝隙,不刮探针为A级;修复体边缘存在可见裂缝,刮探针为B级;修复体碎裂、移位或缺失为C级);修复体缺损(修复体完整为A级;修复体边缘釉质劈裂为B级;修复体牙尖或牙齿折断为C级);崩瓷(无崩瓷为A级;瓷层有细小裂纹为B级;崩瓷为C级);修复体脱落(修复体无松动为A级;修复体松动/脱落为B级);颜色匹配度(修复体与邻牙色泽一致为A级;修复体与邻牙颜色、半透明性有少许不一致为B级;修复体与邻牙颜色、半透明性存在明显不一致为C级);领接关系(领接正常为A级;领接稍松,牙线易通过为B级;食物嵌塞为C级);牙周发炎(牙龈组织健康,牙周无炎症、无牙周袋为A级;牙龈出血或菌斑堆积,存在可接受牙周袋为B级;牙龈出血,且存在不可接受牙周袋或严重牙龈炎、牙周炎为C级)。⑵修复满意度评估。于修复后24个月依据《口腔预防医学》标准[10]从以下4个方面对满意度进行评估:修复体颜色(满意:修复体与相邻牙体颜色一致;可接受:修复体与相邻牙体有略微色差;不满意:修复体与相邻牙体色差较大);修复体外形(满意:修复体与相邻牙组织协调,外形一致;可接受:修复体轴面突度不均匀,有小平面,边缘嵴未完全恢复;不满意:修复体轴面突度不均匀,边缘伴悬突,邻近组织疼痛或牙周组织破坏);表面光滑度(满意:修复体表面光滑;可接受:修复体略微粗糙,经打磨后可有效改善;不满意:修复体表面粗糙,可见裂纹,打磨无法改善);高嵌体边缘适合性(满意:边缘光滑,肉眼未见缝隙;可接受:边缘不光滑,肉眼可见颜色改变,但无需进行修补处理;不满意:边缘破裂,修复体松动,可见粘接剂,有继发龋、牙体破坏表现)。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不同时间修复效果(表1)
表1 72例上颌第一前磨牙大面积缺损患者不同时间修复效果比较[例(%)]
修复后3个月,所有患者边缘密合度、修复体缺损、崩瓷、修复体脱落、颜色匹配度、领接关系及牙周发炎均达A级;修复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患者不同评价条目B级占比略有上升,但不同时间患者修复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3,P=0.702)。
2.修复满意度(表2)
表2 72例上颌第一前磨牙大面积缺损患者修复后24个月满意度评估[例(%)]
修复后24个月,上颌第一前磨牙大面积缺损患者的修复体颜色、修复体外形、表面光滑度及高嵌体边缘适合性满意度分别为86.11%(62/72)、98.61%(71/72)、88.89%(64/72)、97.22%(70/72)。
讨论
牙体缺损对口腔美观、功能均有一定影响,缺损面积越大,牙齿抗折强度则越小,且易发生碎裂[11]。第一前磨牙的解剖形态、位置及功能较为特殊,在根管治疗后易发生折裂,且由于牙体本身体积较小,发生龋坏易累及神经,严重影响患者口腔健康[12-13]。目前,临床中常采用树脂填充、二氧化锆全瓷嵌体等方式对磨牙大面积缺损进行修复,疗效确切,但易出现填充边缘体渗漏、体积收缩等不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14-15]。CAD/CAM具有操作简单,修复体边缘密合性精确,现已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中,但在上颌第一前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效果目前尚不清楚[16]。对CAD/CAM玻璃瓷高嵌体修复上颌第一前磨牙大面积缺损疗效进行观察,可为该类患者临床修复方案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本研究结果显示,修复后3个月,所有患者边缘密合度、修复体缺损、崩瓷、修复体脱落、颜色匹配度、领接关系及牙周发炎均达A级;修复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患者不同评价条目B级占比略有上升,但不同时间患者修复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CAD/CAM玻璃瓷高嵌体对上颌第一前磨牙大面积缺损患者进行修复,远期效果较好,修复体性能稳定。据相关研究报道,采用CAD/CAM技术对修复体进行制备整体疗效较高,可降低聚合收缩发生率,且修复体与邻牙组织接近,继发牙龈炎、龋病发生率较低[16-17]。本研究应用CAD/CAM技术制作玻璃瓷高嵌体对上颌第一前磨牙大面积缺损进行修复,可最大程度保留健康牙体组织,提升高嵌体在患者口内的咀嚼效率,保证修复体精度和准确度,并可自动化切割瓷块形成修复体,有效提升修复效果[18-19]。CAD/CAM能充分利用髓腔固位,制备光学印模,可一次成形恢复牙齿原有外形,且对牙周组织刺激性较小。本研究中,修复后24个月患者对修复的满意度较高,其中修复体颜色、修复体外形、表面光滑度及高嵌体边缘适合性满意度分别为86.11%、98.61%、88.89%、97.22%。本研究所选用的玻璃陶瓷块生物相容性较好,同时还具有良好耐酸蚀性,经氢氟酸处理后使用帕娜碧娅树脂粘接剂进行粘接,可使高嵌体获得较好的固定力,抗压耐磨[20-27];此外,CAD/CAM玻璃瓷高嵌体是一种数字化技术,通过CEREC 3D椅旁一次性完成操作,治疗过程更加高效、便捷,有效减少患者就诊次数,节省时间和精力,具有准确、简便、舒适等优点,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这些优点使该技术在口腔修复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28-30]。
综上所述,CAD/CAM玻璃瓷高嵌体是上颌第一前磨牙大面积缺损根管治疗后有效修复方法,且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小,且为单中心研究,后续还需扩大样本量并联合多中心对本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焉妍:研究指导、实施,数据整理,论文撰写、修改,统计学分析,经费支持;田鸿旭:研究实施,数据整理,论文撰写,统计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