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时期美术教育和创作的思考 ①

2024-04-30章文浩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词:美术创作艺术

章文浩(南京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2022 年9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了最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这次学科目录调整中,对于原有的“美术学”进行了调整,将其改为了“美术与书法”。同时,这次调整进一步强化了专业学位的地位,并且将艺术专业硕士学位点从原来的1 个调整为了6 个专业学位类别,同时这些学位类别都被提升至博士研究生培养层次。国务院学位办强调本次调整意在“加强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科专业支撑”和“进一步推进分类培养”。这一巨变彰显了国家对艺术学科实践特质的重视以及对培养高水平艺术人才规律的重新认知。

学科的调整必将引发全国高校对学科建设思路及发展策略的调整,思考学科发展的新路径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同年十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45这一阐述表明了党和国家对繁荣和发展中国文化做出了规划,对新时代美术创作指明了方向,也对高质量文化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在这时代发展和学科调整背景下思考新时期我国美术创作和教育该如何发展就很有现实意义。

关于新时期的美术创作与教育,结合笔者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多年的教学和艺术创作实践经验,我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我们重视。

一、研究经典、夯实基础

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根据不同的专业和画种,拥有各自独特的研究领域和方向。这种多样性源于其形式语言特点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差异,同时也蕴含着各自的内在规律和独特性。因此,在美术教育中,我们应充分尊重各个专业的文化传统、语言特点和普遍规律,采用相应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我们既要注重美术专业的独立性,又要充分考虑专业特点的结合,始终遵循美术教育的规律。

美术与书法的学习与创作是继承与探索的结果。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传统经典作品进行研究,夯实专业基础尤为重要。在学院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对中外经典艺术作品的研习是帮助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艺术和学术讲究在“与古为徒”中“与古为新”。例如油画艺术教学,回顾中国油画发展的百年历史,几代油画家们学习、传播西方油画并进行中西融合的努力探索才让中国的油画有了今天繁荣的面貌。油画家们在研究中外经典艺术作品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掌握、运用油画本体语言,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专业教学。所谓“问道寻源”,通过系统性地研究、解读经典艺术作品,我们不但可以深入了解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发展和演变,学习那些隐在作品背后作者的方法、构思和技巧,还能更加增进我们的专业学习。

美术创作讲究艺术性,艺术性的基础是技术的熟练掌握。一段时间以来,在美术教学中很多师生面临一个困惑或争论,即强调专业基础和个性化培养之间是否存在矛盾。这个问题比较普遍,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专业教学的发展。2022 年,在全山石先生的支持下,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和全山石艺术中心在美术学院的美术馆共同举办了“外国美术学院素描、速写精选展”。我们希望借此机会让师生更好地了解学院教学的传统和方法,进一步明确教学思想和目的。展览在学校师生中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并且吸引了许多校外的专业人士和美术爱好者。从展览作品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外国学院专业教学对造型训练的“一脉相承”,师生们比较直观地了解了许多大家熟悉的优秀艺术家,其扎实的造型能力是如何通过专业训练来培养而成的。青年时期养成的扎实造型能力为艺术家们今后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极好的技术支撑。因此,在我们的专业教学中,科学、系统的专业教学体系和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对培养具有扎实造型能力的美术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反之,教学标准不清,教学秩序和学习效果就会混乱。当然,在注重基础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重视和处理好对学生个性的引导。

二、注重实践、艺理双修

学科与专业的发展与理论和实践密不可分,两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随着学科的调整,以及适应新时代对杰出艺术人才需求的增加,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培养人才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强调艺理双修。在这里,艺理双修不仅仅指专业实践和本专业理论知识,还包括对其他领域的兴趣和研究,许多美术史上大师的杰出成就都离不开他们广泛的兴趣和不断的探索精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达·芬奇,对他而言,绘画不仅仅是表现物象的技巧,更是认识自然的一种方式。他广博的兴趣和好奇心,敏感而严谨的学术精神,为他开启了更加广阔的艺术和科学领域。再以我国油画界的许多先辈为例,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吴大羽、吴冠中、苏天赐等,他们既具备艺术才华,又具备深厚的文学修养。文学滋养了他们敏感的心灵,他们文字的魅力不亚于他们绘画的艺术之美。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言:“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美术实践类专业需要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通过教学来培养他们的造型能力和创作实践能力。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学生理论思维的培养,以实现思想、人文与美术实践的有机结合。基于学科和专业的基础,我们应该探索和拓展美术教学的价值和实现途径。这包括加强对美学、美术史、美术创作、文学等领域的学习,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研究、创作能力。

在关注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培养方面,我们可以从书法专业的教学方式中获得借鉴。尽管书法专业在我国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学历史并不算长久,但我们一直强调实践与理论的双重重要性,并深知阅读的潜在价值对个人修养的贡献。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吸纳金石学、文字学、历史、文学、艺术理论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逐渐形成了一套符合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法和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其他专业的教学来说具有可贵的参考意义。对于国画、油画、版画、壁画、雕塑等传统专业和画种,我们应在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理论研究,以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

三、扎根本土、创造精品

1942 年5 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革命文艺为人民大众,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源泉”的文艺观;到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艺术家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番话语为我们每一位美术创作者指引了前行的方向:深入融入生活,扎根于人民,扎根于中华大地,紧握时代的精髓,创作出反映人民生活和时代精神的杰出作品,传播和弘扬中国的精神。

中西方绘画历来都强调关注现实生活,注重观察、感悟自然,抒写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审美感悟。美术史上许多优秀艺术作品中的生动感人的形象正是基于画家长期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领悟。各专业院校几乎每年都会在专业课程中安排一定的时间,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外出写生,考察生活、观察社会。这样的教学安排旨在帮助学生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让他们了解祖国壮美的山河,观察社会的风土人情,培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热爱自然的意识。实践已证明,只有扎根于中华大地,我们的美术创作才能生根发芽,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创作灵感。对于美术创作者来说,要在创作中获得自由和活力,就必须深深扎根于本土文化和社会现实,探寻与时代变迁相契合的表达方式,建立起与现实的深刻联系。

创作实践是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教学实践的主要成果展示。通过画笔表达思想和情感,美术作品承载着创作者的思想,折射着创作者此时此刻的思维和意识。在教学中,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创作实践的作用,充分激发师生创作的积极性,通过创作来促进教学,以提升教学质量。同时,美术创作教学也需要与当下社会经济和精神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不断完善和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思想深邃、技术精湛的精品力作,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时代的精神内涵。

在美术创作中,我们应当秉持两个重要原则:首先,坚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创作原则。我们应从中国深厚的文化资源中汲取灵感与营养,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前沿,不断传播和弘扬中国精神。其次,我们要坚持以群众为出发点,为人民服务的创作与教育原则。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努力创作出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作品,为他们贡献出最好的艺术品。努力创作出符合时代主题、符合大众审美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精品力作。认真思考时代课题,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充分发挥优秀美术作品和美术教育的作用,既树立美术创作正确的艺术观,也引导青年一代养成优秀的审美观。同时,在教学中应当对美术创作的“假大空”现象进行预防,防止过度“娱乐化”,在对美术创作的教育上需要重点关注,祛除糟粕题材。

四、国际视野、文化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1]43“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46这预示着党对新时代美术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希望美术教育能够更好地为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进步发挥作用。

当前,全球正处于一个信息革命、科技发展和全球文化融合的新历史阶段。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时代迅速来临,涵盖了从人工智能到大数据,从虚拟现实到增强现实的广泛领域。这个时代的发展对于艺术教育,尤其是美术教育来说,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在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拥抱不同文化的学术胸怀,积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相互交流,以激发想象力、激活思维,提升我们的创造力。只有这样,美术教育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的改革发展和对外战略服务。

我国现在正处在全面建设的新时期,时代的发展也给我们的美术教育和艺术创作提出新的命题和挑战。美术教育的内容和人才培养的模式如何适应当下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美术教育和创作如何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以及在推进学科和专业建设中如何更好地结合各学院自身的学术传统、师资队伍特点,进一步发挥各自的特色、优势等,都值得我们教育和艺术工作者们认真思考和谋划。

猜你喜欢

美术创作艺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一墙之隔》创作谈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创作随笔
爆笑街头艺术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