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
2024-04-29南京市一考生
有人问,中学有些学科要动手做实验,会很麻烦吗?看看书不行吗?
听我说:麻烦不麻烦,你做了才知道!需要做实验的学科,光靠看书,不行!
首先,做实验是重要的学习内容。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也是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会做实验,就像数学家会做题目、文学家会写字、歌唱家会唱歌一样。实验能力是科学家的基本功,也是他们的日常工作。没有实验就没有大部分科学成果,没有实验就没有对理论的完善甚至批判,科学就不会进步。伽利略通过实验,否定了流传千余年的错误论断,证明了“自由落体定律”的正确性;拉瓦锡通过著名的钟罩实验,提出了燃烧氧化学说;居里夫妇通过提炼沥青铀矿石发现了元素钋和镭;屠呦呦通过千百次实验,提取出了珍贵的青蒿素……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可以说,不做实验,就没有自然科学。我们要学习自然科学,怎么能绕过实验这么重要的内容呢?怎么能对这么重要的内容纸上谈兵、一知半解呢?
其次,做实验是重要的学习方式。老师经常说:“听见的容易忘,看见的记一半,做过了就理解了。”这表明“听课”“看书”的效果都不如“做”。实验的重要特点就是实践性。实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科原理和学科现象,但任何实验都不能靠空想,必须进行实际操作。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操作,观察实验反应,读取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和故障排除等,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在这些操作中都得到锻炼与增强。而且,做实验需要同学们组成实验小组,相互配合完成任务,这锻炼了我们的合作能力。我们在学会做事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另外,做实验是幸福的学习体验。也许你会说,这一大堆实验器材和一系列实验步骤真的很麻烦呀!那你最好还是到实验室亲身感受一下那严肃而又愉快的氛围。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可以亲眼见到书本上用文字描述的颜色、形状,可以亲耳听到书本上用文字描述的声音,可以现场闻到书本上用文字描述的气味,你会内心狂喜:“我发现了!”当然,科学家成百上千次反复的实验一定是枯燥、寂寞的,会经历失败的懊恼和迷茫。但就像居里夫人在破棚子里看着镭美丽的蓝光一样,艰辛过后是巨大的幸福感。这种努力之后的幸福感,不正是我们人生的至高追求吗?怕什么麻烦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尚且知道这个道理,当代中学生、未来的创造者,怎么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不践行这个道理呢?
引用诗句做标题,形式优美而有说服力。
先亮出靶子。
瞄准靶子,箭不虚发。
类比。
例证。所选科学家分别属于物理、化学、生物医学领域,覆盖面广;从古人到今人,时间跨度大。
以“驳”的方式发出第一箭。从科学家的例子到中学生的亲身感受。
以“立”的方式发出第二箭。
综 合 点 评
讲道理不容易。这一篇胜在论点鲜明,脉络清晰,针对性强。立好靶子,层层剖析,边驳边立,说理有力。从“认知”到“行为”,再到“心灵感受”,体现了学习的进阶,强调了做实验的重要性。句式一致的段落中心句,气势强大的反问句,画龙点睛的古诗句,使得说理文也多了几分文采。
新 题 练 笔
AI(人工智能)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和系统。越来越多的脑力工作可以在AI的辅助下完成。这是现实,不是科幻。你对这些关心吗?期待吗?喜欢吗?为什么?它与你有关系吗?AI时代的青少年,应当如何学习和成长?
请以“AI时代的青少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根据以上问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谈谈感受或与之相关的经历,或者展开合理联想。自拟题目,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含有本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