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小学健康教育课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24-04-29苑忠艳

关键词:新课改

苑忠艳

摘要:近年来,小学健康教育课程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校的重视。小学健康教育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小学健康教育课程需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进行优化,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结合新课改下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情况,对优化教学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健康教育 不足及对策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及时进行优化调整,以提高小学健康教育教学水平。由于小学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有较大的不同,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进行教学设计。

一、新课改下小学健康教育课程中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一)教学方式单一

新课程改革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小学健康教育是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授课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管理者,通常会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向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和分析,并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记忆和理解。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在短期内使学生掌握很多知识,但是长期使用这种方法,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兴趣不足,缺乏对知识的思考和探索。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能仅仅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课程的讲解,教师应该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采取更多新颖、科学、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健康教育课程的兴趣和热情。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小学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1]

(二)对健康教育缺少足够的重视

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为小学生提供健康知识和技能的课程,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根据班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教育工作。为了促进我国小学健康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提高学生对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就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保证小学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同时,加强对于学生的行为、认知方面的关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新课改下优化小学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措施

(一)提高授课教师专业水平

小学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教师专业水平较高,能够提升学生的健康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具体来说,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相关教育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进行总结和分析,提高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此外,教师还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坚持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上探究和课后反思,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重自身言行举止的规范性,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还需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对自身教学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优化教学过程

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健康教育课程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开展健康教育课程时,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健康教育课程中来,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开展健康教育课程时,教师要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鼓励、激励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提高对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度

在以往的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健康知识,忽略了学生对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因此,为了提高小学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提高学生对健康教育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开展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活动。具体来说,教师在开展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时应该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落实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例如,在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组织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传达心理健康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或者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传达心理健康知识。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提升学生的健康素质。为了在新课改背景下更好地开展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工作,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模式,从而全面提高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党达峰.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才智,2020(15):166.

[2]麻义庵.如何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20(15):216.

猜你喜欢

新课改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
新课改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新课改下的语文老师
新课改下如何关注学生生物学习需求
新课改下文言文教学我们忽视了什么?
新课改下高一作文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