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类型影视作品中配乐的作用体现

2024-04-29张健

当代音乐 2024年3期
关键词:角色塑造影视作品

张健

[摘 要] 在影视作品中配乐必不可少,如何运用配乐提高影视作品的综合质量,成为值得探究的问题。文章针对不同类型影视作品中配乐的作用以及如何体现配乐的策略加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影视作品内运用配乐可起到宣传作品、烘托气氛、引人遐想以及赋予作品艺术性的作用,还能保障听觉、视觉和谐统一,使影视作品更为动人。为了能在不同类型影视作品中体现配乐的作用,需依据剧情运用配乐,从塑造角色的角度出发设计配乐,以影视作品主旨为依据应用配乐,还要加大创新力度,继而展现出配乐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影视作品;作品配乐;宣传作用;角色塑造

[中图分类号] J6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4)03-0199-03

影视作品配乐主要是指以影视剧为主体创作的音乐作品,可以穿插在影视剧之中,音乐类型多元,从理论上讲,只要符合影视作品艺术化呈现要求,所有音乐都能成为配乐。配乐对影视作品的综合质量会产生影响,基于此为了在影视作品中展现出配乐的艺术魅力,探析不同类型影视作品中配乐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不同类型影视作品中配乐的作用

(一)宣传影视作品

影视推广曲属于一种配乐,它既可以出现在影视剧之中,又可以独立存在,起到了宣传影视作品的作用。常见推广曲有两种类型:一是以影视剧内核为抓手进行创作,虽然音乐MV中可能无具体的情节与人物设定,但人们听到该乐曲就能联想到某个影视剧;二是以影视剧人物、情节、背景等要素为抓手所创作的配乐,例如《周生如故》中的《一生》是周生辰角色推广曲,借助该乐曲人们能了解这个人物,依托人物主线关注影视剧情节,使观看该作品的观众产生兴趣,继而落实作品宣传推广的目标。

(二)烘托影视剧表演气氛

在影视作品中配乐的主要作用是烘托气氛。电影《红粉佳人》开场用到了极为温暖的配乐,可以体现出达奇、安迪在孤独中彼此支持与依靠的关系,为电影奠定了温馨基调。为了表现出角色的内心情感,在电影中根据安迪心情状态设计配乐,使人们能根据配乐走进安迪的内心世界,与她同悲同喜,助力观众了解角色,利用温暖配乐烘托浪漫氛围,使观众能体会电影故事内涵。在电视剧《装腔启示录》中有很多英文配乐,给人舒缓、慵懒、温情的感觉,穿插出现在男女主人公暧昧的状态中,有效烘托浪漫、甜蜜的气氛。电影《加勒比海盗》系列配乐《Hes a Pirate》为主角杰克船长量身定制,该曲由提琴紧凑短促的合奏开场,给人一种急促、兴奋、迫切的感觉,用交响乐演奏该曲主旋律,并把乐曲推至高潮,中间添加了打击乐,这使得高潮段落更为丰满且有张力,增强了该曲的气势以及节奏感,因为该曲提琴前奏贯穿始末,所以配乐有着连续性、完整性、流畅性,打击乐、管弦乐完美配合,渲染恢宏大气、气势磅礴的氛围,令人热血沸腾,观众似乎与杰克船长在并肩作战,该曲弦乐收尾,有种余音萦绕之感,这表示杰克船长的故事未完待续,他的传奇永不落幕,勾起人们对冒险与自由的向往之情。在情景剧《家有儿女》片头有时会展现一些城市街景,而后转为室内表演场景,在城市街景过渡为室内场景的过程中会播放相同的配乐,给人轻松、自在、愉悦的感觉,继而奠定喜剧的表演基调,同时烘托表演气氛。

(三)听觉、视觉和谐统一

影视作品打动人心的关键之一是能激活人的感官,演员的表演会转化成视觉信号传入观众大脑,配乐则会转化为听觉信号,满足观众从影视作品中获取信息的需求。根据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选用恰当的配乐能实现听觉、视觉和谐统一的艺术化处理目标,观众则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角色、故事深入人心提供条件。电视剧《西游记》根据天宫、地府、龙宫等场景创作相匹配的音乐,保障配乐与表演场景一致,观众仿佛跟随孙悟空一起遨游天际、畅游东海、深入地府,进而使剧情更具感染力与冲击力。在电视剧《天龙八部》中,与乔峰有关的配乐较多,在他使用绝学降龙十八掌时会播放节奏感较强、气势宏伟的音乐,借助音乐观众仿佛能感受到降龙十八掌的威力。在阿朱去世时播放了《思君黯然》这一乐曲,二胡主奏,笛子、管弦伴奏,营造悲伤氛围,与乔峰凝重的表情、深情的眼神互为依托,使观众感受到乔峰失去挚爱的心碎。配乐通过听觉系统影响人的感知,虽然有些配乐并无唱词,但仅凭旋律就可以传递悲伤、愤怒、喜悦等复杂情感,那些无法用台词说明的信息就可借助配乐高效传达,加之配乐与表演合二为一,为观众带来听觉、视觉和谐统一的观影盛宴。

(四)利用配乐引人遐想

在影视作品中台词、演员肢体动作、场景设置等方面均受时空制约,要讲明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配乐一方面要协助影视作品介绍基本信息,另一方面可免受时空制约,利用音符扩展表演空间,引人无限遐想。《雪落下的声音》为电视剧《延禧攻略》的配乐,用旋律、唱词徐徐讲述富察容音的一生,还能体现出人物性格,如“泪尽也不能相信,此生如纸般薄命”与富察容音重情义、心地善良的性格相呼应,在此基础上观众不禁联想她在皇宫不能尽数讲述的境遇。因为影视作品受时长限制,所以有些剧情无法面面俱到地演出来,需要借助配乐引人遐想,使人物更加丰满,同时表演空间有着延展性。观众欣赏影视作品的角度不尽相同,加之个人的生活经历、思想观念存在差异,这使得人们在听音乐时会有不同的感触,可自行脑补影视片段,个性化解读影视作品的“弦外之音”,进而利用配乐在作品、观者之间架起沟通之桥,增强影视作品的感染力。现阶段仙侠剧热度不减,如《苍兰诀》《尘缘》等,炫目的特技所展现的奇幻世界,人、神、妖、魔大战的画面震慑人心,然而再精彩绝伦的技术性画面若缺少配乐的加持,那么也会给人不知所云的感觉,视觉冲击力大打折扣。基于此,根据仙侠剧人物打斗场景设计配乐,利用音效引导人们畅想,还能跟随配乐的起承转合进入打斗情境,体悟一招一式的威力,使仙侠剧打斗剧情更加热血沸腾、气势恢宏。

(五)赋予影视作品艺术性

影视剧属于综合性较强的艺术作品,人们可从表演、服装道具、镜头、剧本等方面对其艺术魅力加以赏析,配乐亦属于赏析对象。《2001太空漫游》运用了很多经典古典乐,以《蓝色多瑙河》为例,该曲旋律与太空站运动场面交融在一起,使镜头语言更加流畅且有美感,这改变了人们以往对太空的印象,试图想象美妙的太空旅行。在《黄土地》中,主角翠巧边演唱、边纺线的片段用到了声画并行处理手段,通过声画组合观众能了解主人公不幸的婚姻,还能知晓她是勤劳能干、心灵手巧的人,为角色立体化、艺术化解读给予支持。有些影视作品用到了声画对立技巧,赋予配乐与画面艺术性。《泰坦尼克号》中巨轮沉没时虽然画面极其慌乱,用摇镜头营造紧张氛围,却选用了舒缓的小提琴音乐,配乐、画面反差鲜明,形成了对立关系。《教父》中科波拉杀人画面残忍冷酷,使用了柔和、悠扬的配乐,进而形成听觉、视觉上的反差,人们能体会到更加复杂的角色情感。静默属于一种独特的配乐,能增强影视作品的艺术性,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结尾是母亲在暴雨中抱着已经被焚烧男孩的衣服失声痛哭的画面,结尾70秒处突然静默,哭声、雨声都消失了,镜头里犹太人监狱服散落一地,营造无声胜有声的悲剧情境[1]。

二、在不同类型影视作品中体现配乐作用的策略

(一)依据剧情运用配乐

无论是影视推广乐,还是影视插曲,均要为影视作品服务,为了能展现出配乐的作用,专职人员要了解剧情,并根据不同类型影视作品选用配乐。例如,现代悬疑剧可用钢琴曲作为配乐,在讲述人物的矛盾关系时可运用节奏紧凑、激昂的乐曲,在渲染悬疑氛围时可用低沉的钢琴曲,人们仿若游走在深不见底的潭水旁边,稍不留神就会深陷其中[2]。再如,古代轻喜剧可用民族传统乐器设计配乐,如琵琶、笛子等,一方面奠定古风基调,另一方面用轻快的乐曲烘托喜剧氛围。因为不同类型影视作品风格与艺术内容不尽相同,所以要依据剧情运用配乐,确保配乐能助推剧情发展,继而体现配乐的积极作用。依据剧情运用配乐的要点有以下几个:第一,深度解析剧情的发展脉络,从起因、经过、结果三个角度切入运用配乐,通常情况下,剧情发展之初配乐旋律舒缓,剧情高潮部分与配乐高潮部分互为依托、彼此映衬,阶段性表演完结处的配乐重回舒缓节奏,同时有着衔接过渡作用,为剧情的进一步发展或转折埋下伏笔;第二,配乐风格统一,以轻喜剧为例,从总体来讲配乐应给人欢喜的感觉,展现出剧情逗趣、滑稽的特性,为了避免喜剧情绪平铺直叙,剧情如过山车般,部分作品会添加一些悲剧或无厘头的元素,那么配乐风格要适度做出调整,同时蕴含贯穿始终的配乐元素;第三,协助观众理解剧情,电影《爱乐之城》中钢琴伴奏与男女主角尬舞剧情融合在一起,而后加入歌唱声,钢琴配乐逐渐变得热烈,将矛盾剧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能理解男女主角的人物关系。这说明依据剧情设计而来的配乐应注重以人为本,根据观众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创作配乐,达到发挥配乐解析剧情积极作用的目的。

(二)从塑造角色的角度出发设计配乐

在影视作品中会根据角色量身定制配乐,借助配乐塑造人物性格。电影《波特小姐》属于人文关怀类型的作品,音乐情感表达功能强大,同时可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在电影中和弦配乐优雅,营造祥和、温暖的氛围,同时烘托波特小姐的角色性格,如关爱他人、心地善良、善解人意等。配乐跟随角色的境遇发生改变,在波特小姐碰到困难或需要做出重大抉择时,配乐节奏会变快,亦会添加低沉的音乐元素,给人紧张、痛苦之感,观众能更加关注波特小姐的经历。在波特小姐思考或独处时,影片多用小提琴伴奏,悠扬、轻柔的乐曲烘托静谧、美好的意境,观众会沉浸其中,体会波特小姐思考的过程,有效塑造温情、内敛的角色形象。在电影《西游降魔篇》中与玄奘相关的配乐主要有两个,其一为玄奘驱魔时的配乐,其二为《一生所爱》,该曲出现三次,其作用为感化鱼妖、暗示玄奘对段小姐的心爱之情、玄奘顿悟把大爱与小爱结合在一起,配乐不仅贯穿了玄奘立地成佛的过程,还能塑造完整的角色。为了用配乐塑造角色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配乐有暗示性,用于有成长的角色,例如有些角色起初作恶多端,后来弃恶扬善,那么配乐应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引领观众期待角色的成长;第二,配乐有针对性,有些影视作品角色较多,应有差异的创作配乐,在配乐内印刻角色符号,如强势、卑微、狡诈、淳朴等,体现出配乐塑造角色的作用;第三,配乐有心理性,此为塑造角色的关键,用配乐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依托旋律抒发内心情感,用配乐艺术语言增强角色的立体感[3]。

(三)以影视作品主旨为依据应用配乐

在创编配乐时要以不同类型影视作品的主旨为抓手,这亦是推广曲、静默及其他特殊配乐发挥作用的关键。电影《长津湖》中的配乐可大致分为两类,其一为与战争有关的配乐,其二为与细腻情感有关的配乐,前者节奏感较强,渲染残酷、激烈的战争气氛,后者抒情性较强,能展现出角色细腻的思想感情。无论是抒情配乐,还是气势恢宏的配乐,均以爱国为主旨,用以塑造有血有肉的志愿军形象。《建党伟业》《八佰》等主旋律类型的影视作品配乐均有恢宏、振奋人心、气势磅礴等共性,引领观众穿越历史长河,置身于硝烟弥漫的岁月,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分子,感受失去战友的悲痛之情,以及战争获得胜利的喜悦之情,发挥配乐传播革命火种、弘扬红色文化的作用。《我们在梦开始的地方》《江山如此多娇》等影视作品的主题为乡村振兴,为了点明主题,配乐一般有着沉稳、淳朴、悠扬的共性,有些配乐含有地域性民族歌曲艺术元素,达到点明作品主旨的效果。多数配乐穿插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与角色的成长、乡村的发展关系紧密,进而更好地展现剧情、塑造角色,在此基础上助力观众解析影视作品主旨[4]。

(四)在设计配乐时加大创新的力度

创新是影视作品稳健发展的动力之一,配乐亦需有创新性,根据影视作品艺术化、时代化呈现需求探索配乐发展新出路。电视剧《西游记》配乐中含有电音元素,这在当时来讲无疑是创新之举,用以营造玄妙、变幻莫测的艺术氛围,更好地讲述西游故事[5]。配乐创新发力点有以下几个:第一,与时俱进,结合时代音乐审美需求创意设计,使配乐能符合新时代观众的“口味”;第二,古今交融,灵活运用传统民族器乐、西洋器乐,用多种器乐优化音效,并得出最能体现故事情节、角色魅力、作品主旨的配乐;第三,技术革新,电影《蜘蛛侠:纵横宇宙》中与主角迈尔斯有关的配乐属于“刮碟管弦乐”,先灌录管弦乐,再进行刮碟处理,凸显嘻哈乐风格,通过剪辑得到最终的配乐,用新兴交响电子嘻哈替代传统的交响乐,使电影配乐更具新意,更好地塑造动漫人物形象。

结 语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影视作品对配乐的需求存在差异,配乐创作者应了解需求,根据轻喜剧影视作品、主旋律影视作品、动漫影视作品及其他类别作品的主旨、角色、剧情等方面的区别设计配乐,确保配乐可烘托气氛、助推剧情发展、塑造角色并展现出作品的内在感情,同时让影视作品更具艺术魅力,带给观众良好的视听享受,继而发挥配乐作用,提高各类影视作品的综合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颖蕾.声音元素对于影视作品的塑造功能——以《漫长的季节》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23,44(11):182-184.

[2] 赵俊瑶.《隐秘的角落》声音元素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16):168-170.

[3] 张洪涛.影视配乐对工人形象塑造的影响——以电影《钢的琴》和电视剧《人世间》为例[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22(04):92-96.

[4] 高露.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探析[J].艺术评鉴,2021(12):165-168.

[5] 陈绍轩.身临其境的听觉体验——浅析影视作品中配乐及效果音的作用[J].艺术评鉴,2021(01):130-132+136.

(责任编辑:刘露心)

猜你喜欢

角色塑造影视作品
用真实外化于形 用真情内化于心
舞蹈表演中的角色塑造元素探讨
影视作品中的图书馆
互联网视野下影视作品版权保护问题探析
浅析中国影视戏剧与曲艺艺术的融合
后期特效在影视中的应用
视频剪辑技巧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探讨
浅谈戏曲演员的角色塑造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戏剧演员自身与角色塑造的共生关系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