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进中央企业应急救援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2024-04-29王成祁越王昊

新安全 2024年3期
关键词:新质救灾防灾

王成 祁越 王昊

2023年12月18日23点59分30秒,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北纬35.7度,东经? 102.79度)发生了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发生后,应急管理部针对灾害应对实际和灾区救援需求,紧急启动中央企业应急联动机制,调派相关中央企业工程抢险力量赶赴灾区,开展人员搜救、道路抢通、地震次生灾害处置等行动。此次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地震救援的亮点之一是中央企业为应急救援做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新质生产力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重大作用和意义,及国家综合救援力量、中央企业工程救援力量和社会救援力量相互补充的中国特色应急救援新模式。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央企业在抢险救援过程中,运用专业化救援装备的能力仍有待提升,特别是在高科技应急救援装备的研发、生产、运用与力量建设方面还有不足,应加快打造中央企业防灾、减灾、救灾综合服务体系,形成产、学、研、用、服协同创新的新机制,不断发挥新时代中央企业支撑国家应急管理工作、带动应急产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作用。

新质生产力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重大作用和意义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工业化进程加快,传统的自然灾害与非传统事故灾难相互交织,各类新型的安全风险事件频发,这就要求中央企业必须大力加强新质力量装备建设,加快形成新质应急救援能力,为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与非传统安全威胁。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深刻揭示了生产力变量提速、质变增频的新型动因,反映出科学力量全面融入社会生产力的大势和历史潮流。新质生产力作为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而产生的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兴生产力形态,为有效应对各类灾害事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近年来,非传统安全威胁如气候变化、网络攻击、公共卫生事件等日益严重,对我国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重大挑战。如何利用新质生产力来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可以提升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预警和应对能力,帮助建立更加科学、精准的风险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共同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然而,要形成新质应急救援能力,还需要在政策制订、技术创新等方面持续努力,从而在全球化和科技化的背景下成功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全稳定。

新质生产力的运用与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新质生产力的运用是推动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企业而言,应把安全生产高质量发展与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同步开展,将智能化改造及数字化转型广泛应用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中,使应急管理能力实现质的飞跃,进而推动中央企业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新质生产力的运用促进了应急产业创新,同时应急产业的应用也推动了应急管理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新质生产力的转换与科技装备的提升。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推动新质生产力转换,主要是将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特别是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科技装备提升上发挥关键作用。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一系列高科技装备和技术被应用于防灾减灾救灾领域,遥感卫星可以实时监测自然灾害,无人机和机器人可以在危险环境中进行搜救和物资配送,物联网设备可以实现灾害现场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人工智能系统可以进行灾害预测和决策支持。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如3D打印技术可以在灾后快速制造临时住房和医疗设备,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灾害影响、优化资源配置,虚拟现实技术(VR)可以提供灾害模拟和培训等。上述高科技装备和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效率,体现了新质生产力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初步应用,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随着应急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质生产力有望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防灾减灾救灾实践与应用,为应对各类灾害处置提供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装备。

新型举国体制下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

新型举国体制是我国完成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等一系列任务的重要环节。中央企业上承国家战略,下接市场需求,作为践行创新发展新理念、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部署的骨干力量和国家队,必须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中发挥主导作用。

新型举国体制提出与中央企业战略定位。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个别国家试图遏制中国发展,我国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威胁。发展到今天,新型举国体制有了新的核心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央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稳定的重要责任。新型举国体制下,中央企业在国家关键行业和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应对经济危机和突发事件时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中央企业能够迅速调动资源、合理配置生产力,有效化解危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新型举国体制将中央企业视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并在战略定位中强调其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

新型举国体制继承与中央企业社会责任。中央企业在新型举国体制下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尤其是在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央企业能够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协助政府组织救援和灾害重建工作,为灾区提供物资援助、人员支持和技术协助。另外,中央企业在应急管理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装备水平以及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和机制,能够快速提供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技术支持。中央企业在新型举国体制下必须强化使命担当,积极适应国家发展需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做强做优国家重点领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幸福生活作出更大贡献。

新型举国体制创新与中央企业应急动员。中央企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排头兵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突击队,同时也是应急救援的生力军。此次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地震,应急管理部会同国资委调派灾区相关中央企业工程抢险力量赶赴灾区,7家中央企业(中国安能、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能建)、4家装备制造企业(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厦工机械、山河智能)、44支队伍共1572人、464台(套)装备,负责人员搜救、道路抢通、泥石流处置、电力抢修、物资保障、灾后安置等应急救援任务。新型举国体制创新下的中央企业应急动员,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等国家应急资源,在突发事件面前做到快速反应,是国家重大灾害应急救援的重要保障。

新形势下中央企业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发展蓝图

新形势下中央企业应持续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规范企业应急管理程序,逐步建立起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的中央企业联合应急保障新机制,搭建中央企业综合服务保障平台,集应急预防与准备、应急救援与处置、灾后恢复与重建全链条服务为一体,从而全面推动中央企业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与发展。

中央企业防灾减灾救灾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中央企业综合服务保障平台,主要致力于联合不同类型中央企业应急力量,打造防灾减灾救灾领域专业化服务和应急产业生态环境,在政府、中央企业和社会力量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服务防灾减灾救灾需求。综合服务保障平台建设是中央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抓手,是主动塑造变革、推动改革落地的核心载体,平台建设要聚焦国家所需、企业所能、社会所盼、未来所向,汇集重大救援需求、推进平台体系集成,以应用支撑建设,打造防灾减灾救灾闭环链路,统筹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建设全过程各方面,以跨企业、跨地域、跨系统、跨业务的高效协同为突破,以数字赋能为手段,以应急体系和能力的重构与再造,重塑中央企业联合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从整体上推动中央企业产业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该平台将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地理空间信息等数字技术作为重要手段,通过共建、共治、共享的融合方式,让广大社会群众也能浏览防灾减灾救灾综合服务平台,获取最新灾害预警资讯,学习专业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查看国内外防灾科普信息,参与相关防灾减灾和救援活动。

中央企业防灾减灾救灾综合服务能力培养。新时代、新形势、新作为,中央企业在防灾减灾救灾中,不仅要勇于担当责任和使命,更要有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底气和能力。特别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新知识、新事物、新情况层出不穷,新任务、新风险、新挑战、新问题纷繁复杂,这就要求中央企业不断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本领和能力,在关键时刻勇挑重担。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就是教育培训,因此在中央企业综合服务保障平台建设上,要加强前瞻性思考、战略性谋划,把应急知识培训与普及、应急救援演练与推演、应急场景体验与推广、应急科技与创新、应急人才培养与应急文化传播等教育培训功能贯穿到平台建设始终,通过系统集成、网上学习、网上演练、网上推演等多种形式开展防灾减灾救灾业务培训和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央企业只有有效提升应对问题的洞见力、先决力、整合力、耐压力、执行力、创新力、学习力和自我革新力,才能全面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处置的能力和全面驾驭的能力。

中央企业防灾减灾救灾综合服务实现路径。在中央企业防灾减灾救灾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上,应按照多元参与、因地制宜、持续推进的建设思路,强化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应急产业发展服务,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与高新技术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释放中央企业潜能,快速提升中央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中央企业防灾减灾救灾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要以多元参与、凝聚合力为前提,以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建设的原则,提前规划布局,搭建完善监管框架,因地制宜,实现统筹协调,推动示范应用。不同的中央企业能力需求不同,还要兼顾各中央企业的差异性,持续推进。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可充分依托应急抢险救援担任主力的中央企业牵头建设,统筹把握国家安全应急发展战略、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的共性与特性,以“产业生态”“应用生态”“同频共振”为契机,结合中央企业实际,积极探索,实现以防灾减灾救灾为核心的全新应急产业驱动模式,加快推进中央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猜你喜欢

新质救灾防灾
寻找新质生产力
新华社评论员: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航母救灾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防火防灾”大作战
防汛救灾 应急先锋冲在前
灭火救灾分秒不能耽误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