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护金融安全 建设金融强国

2024-04-29本刊编辑部

新安全 2024年3期
关键词:监管特色金融

本刊编辑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金融安全事关人民财产安全、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维护金融安全,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保障。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金融安全也面临新的时代挑战,包括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格局加速调整、全球货币竞争加剧等。只有积极加以应对,维护好金融安全,才能在此基础上更为有效地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维护国家总体安全。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并将其概括为: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这是继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又一次作出明确指示。我们必须深刻领悟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认真抓紧落实。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重信守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活动中积累的道德观、经营观的重要体现。从商鞅“徙木立信”,到季布“一诺千金”,再到“交子”以信兴商,对诚信的重视与追求,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精神血脉。时代在变,但诚实守信始终是我们不变的价值追求。

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来倡导见利思义、义在利先,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在我国传统商帮中,晋商“利以义制”的行商准则,徽商“以义为利”的经营理念,浙商“义利双行”的价值追求,无不蕴含着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金融行业要坚持古为今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正确认识“义”和“利”,不断擦亮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底色”。

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视“稳健审慎”为君子之品、成事之道,这是在长期实践中积淀的经营智慧和生存法则。稳是大局和基础,进是方向和动力,稳扎稳打才能行稳致远;既看当下,更看长远,不贪图短期暴利,不急躁冒进,不超越承受能力而过度冒险,做到稳健经营、审慎监管、有序推进,才能持续推动我国金融机构、金融行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强调“培本固元”,坚守本源、正道,又推崇创新精神,守正创新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重要原因。对我国金融发展而言,守正就必须坚守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正道和本源,创新就是要不断在金融产品和服务质量上推陈出新,支持实体经济做优做强。

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强调“礼法并用”“德主刑辅”“以法护德”,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法治思想。先秦法家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金融行业应当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思想元素,树牢依法合规意识,自觉按照监管要求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以法治促进企业内部治理现代化。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关键在于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明确责任,加强协作配合。在市场准入、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执法,实现金融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地要立足一域谋全局,落实好属地风险处置和维稳责任。风险处置过程中要坚决惩治腐败,严防道德风险。金融监管是系统工程,金融管理部门和宏观调控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等都有相应职责,要加强监管协同,健全权责一致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严厉打击金融犯罪。

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规范金融市场发行和交易行为,合理引导预期,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时度效,扎实稳妥化解风险,坚决惩治违法犯罪和腐败行为,严防道德风险;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

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建设金融强国的正确道路、必由之路。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八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怎么看、怎么干,是体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有机整体。

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加强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使命所在,也是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根本政治保证,彰显出金融工作的政治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金融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既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写照,更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同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金融发展道路的显著区别。

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经济金融共生共荣”重大理论判断表明,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也是金融业的立业之本。

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维护金融安全,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全面加强金融监管,科学防范金融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着力整治各种金融乱象,着力加强风险源头管控,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

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党中央尊重经济运行和金融发展规律,着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此同时,持续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为金融创新提供适宜的环境,推动中国步入世界金融大国行列。

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金融领域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金融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需要。破解这一难题,就必须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从供给侧入手,用改革的办法实施结构调整,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推动金融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以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服务需求。

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安全是开放的前提条件,开放是安全的必要条件,二者统一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之中。越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实现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总基调。扩展开来说,就是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把握好“稳”和“进”、“立”和“破”两对辩证关系。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前行道路上,我们要将“八个坚持”贯通起来,从党中央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大逻辑中把握它们的本质特征,系统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

(执笔:李林宝 董常芳)

猜你喜欢

监管特色金融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完美的特色党建
监管
P2P金融解读
监管和扶持并行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