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茶育苗造林技术要点及抚育管理的深入分析

2024-04-29陈良伟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1期
关键词:行距油茶苗木

陈良伟

油茶的种植过去常常采取直播方法,虽然比较简单易于操作,但是成活率并不高,不易管理,出苗缺乏整齐,不易管控密度并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种子浪费。所以为了达到油茶早实、高产,应该提升科技含量及生产水平,选取优质品种,通过良种壮苗来植苗造林。本文深入分析了油茶育苗造林技术要点,其中包含苗木培育、抚育管理等,希望能够为油茶种植人员提供指导。

一、油茶概述

1、形态特点

油茶树高大约是4米,而嫁接树则比较矮,高度在2.5米左右,树叶呈椭圆形,基部是楔形,为深绿色,在树叶边缘形成细锯齿,树皮比较光滑,呈褐色,没有花柄,花瓣白色,呈现阔卵形,长度大约为2.8厘米,背面存在丝毛,花柱大约是1米,蒴果为一室或者三室呈现球形,每个室内存放1到2粒种子,为椭圆形,色泽比较光亮,主要以黑色及褐色。

2、生长特点

油茶品质多样,对生长条件的要求存在差异。油茶喜温暖,不耐严寒,建议栽培地年均温度处于16至18℃之间,在花期温度应处于12至13℃,且年降水量要超过1000毫米,保证花期没有连续降雨,以防止对授粉造成影响。除此之外,油茶对土壤没有太高的要求,往往种植在酸性土壤中,种植坡度较缓,且没有强侵蚀作用的地方。

3、油茶价值及前景

油茶有着很多应用价值,能够提炼出茶皂苷以及亚油酸茶多酚等物质,其果壳中含有大量糖分,可用于预防及治疗一系列疾病、油茶籽可以食用,具有润发作用,也可以调药、制作肥皂等;茶籽粕可制作成食品及饲料等;茶籽壳可以制成活性炭,其残渣则可制作成糠醛;油茶树木材质坚硬,适合制作高档家具;大规模种植还能够增加森林覆盖率,确保水土条件,提高抗二氧化硫等作用。因此,种植油茶可以实现一次投资,获取长期收益,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好。

二、苗木培育

1、实生苗培育

采收成熟种子,通常情况下在每年的11月份进行采收,当熟果开裂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采收。对于苗圃地来讲,除了要选取阳光充足、土层比较肥沃、用水方便的地方,一般还需要考虑霜、雪现象,应该选取危害较轻的热区,比如选择高温高湿区域,能获得良好的运用效果。对于整地建议选择全铲方法把所有杂草处理干净。为了增加出苗率,需要将种子浸泡于赤霉素水溶液中进行催芽处理。油茶种子可采用条播方式,将其深度控制在6至8厘米之间,多浇水适当播浅。粒间距和行距分别是2.5至3厘米和18至20厘米,在播种完成后,再覆盖一层稻草。第一时间除草、松土及施肥,推动苗木健康发育。在长出3至5个叶片的情况下,下雨后首次追肥,主要考虑使用氮肥,一亩用量不超过225千克,之后每70至75天施1次肥,共施3至4次肥,一亩一次氮肥用量不超过375千克,磷钾肥用量不超过600千克。若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喷施叶面肥,可以混合喷施,也可以考虑使用赤霉素、喷施宝。对于叶面肥喷施来讲,建议在下午四点之后开展,若施肥后3小时内下雨,应该重新喷施。重视防治病害,在春雨季节可以考虑使用波尔多液,这样能够有效防治叶软腐病;在多雨期可以考虑使用甲基托布津,可以有效防治叶炭蛆病。

2、营养袋苗培育

选择使用聚乙烯塑料袋,其厚度以及直径分别介于0.02至0.09毫米以及8至10厘米之间,在袋子底部留有圆孔,可以排水通气,数量大概是6至10个。制作低床,其宽度介于1.2至1.5米之间,根据苗圃地来确定长度。使用黄土、火土以及农家肥等进行配制,在有效搅拌腐熟两个星期之后装袋进行压实。对于黄土来讲应该选择使用生土,不应该使用熟土,以防止出现病虫害。通过沙子层积催芽,在胚根长出来后,把种子取出来插入袋中,同时覆土1厘米厚。通常来讲幼苗比较喜阴,为更好发育,建议构建荫棚。在出现2到3片叶后,间隔20天施一次肥,及时除草,3到4个月就能出圃。起苗应该在阴雨天进行,通过木箱来运送。

3、扦插苗培育

选择单株树冠中上部外围,剪取春稍、夏稍以及秋稍作为插穗。穗条要使用枝剪剪取,剪截位置在弱芽上方1厘米左右,让枝条可以有效利用腋芽进行繁殖。把穗条剪成插穗,其长度应介于3至3.5厘米之间。也就是通过刀片从芽上方0.3厘米位置呈45度切掉,使下方为马耳形,叶片剪一半,留一半。为了促进发根,通过萘乙酸浸泡2天后扦插。根据培育实生苗的方式来开展苗圃地整理,后通过沙和泥土整成厢,在其上面铺上适当厚度的黄泥土。在苗木正式扦插之前,通过多菌灵水实施消毒处理。油茶扦插不受限于季节,在2到3月份扦插有着较大的成活率。可选择直插方式,插入深度大约为插穗的2/3,无论是芽还是叶都应该露出,在此之后应把土压实。株行距介于10至15厘米之间,完成扦插后应喷水。初期应构建荫棚,避免让太阳直接照射,确保透光度在50%上下,在扦插30天之后,逐渐愈合生根,此时应经常喷水,维持湿润状态,苗期根据常规育苗方式来管理。

4、苗木嫁接培育

其一,嵌合枝接。当进行削接穗时,先削成马耳形,接着削去表面,确保平滑,然后是倒转枝条,选择芽的上方削一刀成马耳形,确保芽处于接穗中间。针对砧木选择平滑一面,木质部削一刀,与此同时横切韧皮部,之后选择开口位置朝上削一刀,以便能充分嵌入接穗。当进行嫁接时对准成形,做好绑扎,无论是芽还是叶片都应该露出,接下来面罩薄膜。其二,皮下枝接。也选择使用嵌合枝接技术,选合适位置使切口呈T形,相比于接穗,应该确保接口较长。当进行嫁接时撬开皮层,接着把接穗插进其中,与此同时盖上皮层。在完成嫁接之后,选择离地面20厘米的地方有效剪除砧木,留下一定枝叶即可。其三,切接。选择离地10厘米的地方将油茶剪断,针对光滑面开一刀,呈45度,接下来根据从上到下的顺序开一刀,其长约是1.5厘米。选择发育比较饱满的芽,待处理好背面,针对芽下1.3厘米的位置开一刀,呈45度。之后朝下平削一刀,确保平滑,长度应该达到1.5厘米。在芽面下端适当位置开一刀,对接穗实施切断处理,合理插进形成层。对于绑扎而言,先通过膜罩好断面,接下来根据由上至下顺序操作。其四,腹接。先基于背面开一刀,使下端变成舌形,针对基部开一刀,接着选择芽上端适当位置开一刀。找到光滑面根据由上至下顺序开一刀,深到砧木三分之一,确保长度同削面悬殊不大。当进行嫁接时打开切口,向其嵌入接穗,接下来绑扎。其五,芽接。削到芽上端,适当位置截掉,然后实施修整。让光滑面为T形,待撬好皮层后,科学插入芽片。其六,芽苗嫁接。通常情况下选择使用沙床育苗,选择未长出叶片的幼苗。对于接穗来讲,应该留一两个芽。选择使用劈接法来进行嫁接,选用的绑扎材料是薄铝片,其宽度长度分别是1.5厘米、5厘米,绑扎时应把握好力度,防止压伤砧木。在有效嫁接之后插进湿沙袋,建议每15株一袋,罩空塑料袋,接着置于荫棚。在成活的前提下,可以移栽至苗圃地,盖好薄膜。在嫁接后30天属于成活的核心时期,这个时候若高温缺水,可能导致苗木灼伤,对此要加强覆盖降低透光度。若长时间降雨,水位提高,将容易造成根腐病的出现,这个时候应该加强透光度,对膜两端实施揭开处理,充分通风,并且应清沟排水。首年病害常常是白绢病,可以考虑拔掉病株,之后通过硫酸铜液灌根部。

三、 立地选择和整地

结合油茶的生物学以及生态学特征,对其进行科学选址造林。油茶偏好酸性土壤,通常情况下,喜欢ph值介于5至6.5之间的土壤条件,且具备杉木等酸性土壤植物健康生长的缓坡地带,土层比较深厚,具备良好的排水效果,最好是向阳坡,有助于进一步管理,建议在连片集中区域。在栽种前的30天内,应先将整地落实到位,确保土壤具有良好的疏松度,等到透氧熟化后完成栽种。对于山地,应结合株行距栽植,要深挖穴状整地,深度以及面积分别是20至25厘米以及0.25至0.3平方米;对于缓坡山地,应根据适当的行距水平开挖,深度及宽度控制在20至25厘米以及0.7至1米,根据株行距开展整地。若是条件较好,还应在每个穴位施加钙镁磷1至2千克肥料,和泥土结合运用施加到穴中,以此当作底肥,若是条件不好,可在穴的附近收集表肥土进行填入,要求其高度达到地面的20厘米以上。

四、栽植

通常情况下,油茶在冬季及春季进行栽植,时间大概是每年12月到第二年2月,由于春季雨水相对较多,往往会按照随起随造的原则开展造林,能够增加造林成活率。结合地块及光照强度等条件,科学设置种植密度。对于土层深厚,且土壤比较肥沃的地方,实施株行距是3×3米,每公顷可栽植1110株;对于坡脚以及缓坡,其株行距应是3×2.5米,每公顷栽植1335株;若是坡度超过20度,其株行距应是2.5×2.5米,每公顷可栽植1620株。在这一过程中,苗木应具备湿润的根系,避免受到风吹日晒,在正式栽植前,需要先对主根尖端进行合理修剪,保证其多生侧根。同时建议在雨后或者是阴天进行栽植,将整完的树穴挖松,对其中的杂物进行去除,按照“三埋二踩一提苗”的原则,结合油茶根系及长度挖穴,接着将油茶苗融入其中,确保根系完全舒展之后再盖土,实施提苗操作,确保和土壤彻底密接;接着覆土,借助松土建设为馒头形,避免雨季积水。对于苗木定植来看,其深度应达到根际的1至1.5厘米以上。

在进行油茶栽植过程中,建议穴土足够细碎,保证苗杆栽正,可合理深栽,确保根系足够舒展,根土完全密接,再覆盖松土。确保踏实踩紧,这对油茶成活率有着较大的影响,能够保证根土完全密接。在栽植过程中,深度可以深,但是不能太浅,如果栽植较浅,极易由于不耐干旱造成死亡,不利于栽植成活率。与此同时,根系要足够舒展,在进行栽植工作时,若是不加以重视,极易造成苗木根系弯扭,不利于苗木成活率。在进行覆土处理时,尤其首次覆土,应避免把杂物覆盖到根部,将不利于根系水分及营养的吸收,影响苗木健康生长。

五、抚育管理

幼林土壤管理通常表现为中耕除草,可以避免幼苗和杂草争养分等,最好是每年实施2至3次中耕除草,将栽植点当作中心,在半径30至50厘米范围外实施除草,可采取林农间种方式,不但可以推动林木健康生长,增加林地使用效率,还能增加经济效益,同时实现以耕代抚。对于间种的农作物,最好选取豆科植物,不能是藤本及高杆作物。保证幼林早实丰产,需要科学施肥,在栽植的前3年时间,每株都来年连续施肥3年,每年施肥一次,在成林时期,进入繁盛结果阶段,是经营价值最高阶段,应每年实施铲山除草作业,同时每隔3年时间再实施深挖作业一次。

在幼树阶段,也就是栽植的1至5年时间内,追肥主要施加氮肥。每年需要施加4至5次尿素,大概每株施加100克,建议多次少量施加。在苗的四周分别挖穴施肥,建议与苗相距10厘米。在丰产阶段,也就是栽植的6至9年时间内,应施加氮磷钾肥料,它们的比例是3:2:1,建议每株每年施加250克肥料,每年施加2至3次。在盛产时期,也就是栽植的10年后,油茶处于盛产阶段,消耗非常大,应施加大量肥料,每株施加500克,在每年5月施加钾肥,每株施加100克,每年7月施加磷肥,每株施加150克。可借助沟施方式,在与树干相距20厘米处挖沟,将肥料撒入其中,再覆盖一层土;或是借助放射状施肥方式,在与树干相距20厘米的地方,基于四周开挖深度是10厘米的4个穴,将肥料撒入其中,覆盖一层土。建议在雨后实施追肥。

六、病虫害防治及采收

油茶病害有很多类型,会对生产造成影响。对于油茶病害,可以采取林业技术防治,强化林分经营管理工作,确保林内环境足够清洁,形成优良的通风透光环境,减小林内湿度。在发病过程中,应避免施加氮肥,可施加磷肥及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在早春新梢出现后常常会发病,可喷洒波尔多液,按照1:1:100的比例实施预防,避免初次侵染。在发病的早期阶段,借助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者石硫合剂开展防治。对油茶造成危害的害虫包括茶毒蛾及油茶蓝翅天牛等。在进行防治过程中,可借助林业技术措施,如人工捕捉、夏铲冬垦或是灯光引诱等;引入益鸟捕捉,施加白僵菌等,使害虫染病,借助生物防治手段,这是油茶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而药物防治手段,通常是在虫害大暴发时运用,尽可能地不使用以及少用。茶梢蛾通常会对当年新梢进行蛀食,导致新梢无法开花结果,这会降低产量。在进行防治过程中,应第一时间消除病枝;或是在每年5至6月借助40氧化乐果液涂刷于树干。茶象甲会对果实产生影响,由于其幼虫会在土壤越冬,可在冬季实施深挖垦复,对其幼虫进行全面消除;或是定期收集落果,对还没有出果的幼虫实施烧毁处理。

果实采收和种子处理与油茶质量及产量存在密切的关系,应科学控制这两个环节,油茶种子采收通常在每年的10月至11月上旬期间,该阶段茶果表皮茸毛基本脱落,一些茶果逐渐出现开裂现象,若采收时间较早,则出油率不高,会对油质产生较大的影响,若采收时间较晚,则会造成茶果开裂,出现籽粒脱落现象,造成减产。对于采收完成的茶果,应实施晾晒处理,持续到所有茶果开裂出籽,然后将其放到通风部位贮存,或者开展调运加工。

综上所述,油茶是一种优良树种,不但能够健全生态环境,还具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对环境实施保护。文章对油茶特性及用途等展开了分析,结合实践讨论了油茶育苗及造林技术希望可以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单位:246121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林业局)

猜你喜欢

行距油茶苗木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苗木供求信息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最新苗木行情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最新苗木行情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
最新苗木价格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