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生态养殖技术提高淡水鱼品种品质的深入分析

2024-04-29徐自力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1期
关键词:淡水鱼鱼类池塘

徐自力

淡水鱼通常就是生活在淡水中种类繁多的鱼类。鱼肉容易消化,营养丰富,不易发胖,因此我国淡水鱼类的需求量较大,淡水鱼类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新时期,大众对鱼类的品质有了更高的需求,对淡水鱼生态养殖技术提出较高要求,本文就主要分析淡水鱼生态养殖技术要点,以期利用生态养殖技术提高整体养殖效益,提高淡水鱼类品种品质。

一、优良苗种培育技术

要保证淡水鱼类繁育工作成效,就需要根据现实条件,选择合适的苗种。在挑选鱼苗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各项条件都能够符合所需要的品种,要展现出种类的多样性,同时还要保证放养工作的科学、合理,从而保证淡水鱼类繁育工作的高效进行。应选择健康、高质量的鱼苗,保证其使用价值高,收益高,成长迅速。同时要加强与苗种培育有关部门的配合,确保苗种质量达标,同时要做好苗源细菌、寄生虫检测,确保苗种身体状况良好。在淡水鱼类的生产实践中,多采用专塘放养、成鱼鱼池套养方式。

二、饲料喂养技术

在饲料方面,要选用全价的配合饲料,确保其优质、不腐败、无公害,同时要根据饲养目标口径选用,对于鱼苗,粒径以1.5—2.0毫米为宜,而随着鱼类的生长发育,粒径大小宜在2.5—3.0毫米,到后期成长阶段,粒径大小宜在3.5—4.0毫米。另外,在投饵时要注意其用量,避免过量喂食,避免造成饲料的浪费以及水体的污染等问题。在喂食时应该注意饲养鱼种的进食情况,并且对于驯养得比较好的鱼种来说,喂食阶段具有先急后慢、先大后小的特征。当水面比较安静,并且没有出现争食现象的时候,可以终止喂食。除此之外,温度和季节也会对采食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良好的水质条件下,温度、溶氧也会对饲料投入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温度上升,鱼类新陈代谢加快,所以要适量地加大饲料的投入。但达到一定的水温后,鱼类的新陈代谢又有所降低,此时可适当降低饲料用量。各季节的喂养亦有差异,如每年4—10月,每日喂养2次,每年6—9月,每日喂养4次。由此可见,在进行养殖饲料的实践中,要将饲料质量、投喂量、水体环境和投食频率等因素综合起来,才能提高饲料的使用效率,并将其适当地减少养殖费用,从而提高渔业经济效益。

三、循环水养殖技术

在当地水产养殖部分区域水质污染比较严重,有些地方难以取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循环水养殖技术,具体技术要点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三级净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净化体系共分三层,一层是以河道为主体,在两边栽种芦苇,养殖河蚌、鲢等水生动物,建立起一套自然的生态环境。二层是在天然的池塘里面,种植一些水生的生物,比如蚌、鲢之类。三层是指在二级和三级净化池之间建立潜流坝,在里面放置一些沉水、浮水植物,还可以在里面饲养一些河蚌、河虾。应用净化工艺,能将鱼池内的污水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过滤,逐步地进行再循环,从而达到一个动态的水循环。而且这种方式适合于多种淡水鱼,包括草鱼、鲤鱼等中、小型淡水鱼类。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鱼塘水和水源检测中,要求安装检测仪器,检测总氮、叶绿素等含量。第二个方面是净化微生物技术。营造一个小型的生态,鱼池的占地要大一些,可以利用微生物进行水体净化,可以增加水体中有机物和养分的消耗,调整单一循环菌群的分布,从而达到控制氮磷的目的。使用一种具有弹性材质制成的生物刷子,将其覆盖到整个鱼塘面积的40%,然后添加一些微生物药剂,将经过处理的水储存在塔内,然后进入鱼塘。养殖废水、废渣、污水等都被输送进生态排水沟渠,经过处理后的水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若为富养型鱼池,则应建立浮床,种植根系发达且耐湿的植株,使其能从水体中吸取多余的营养,从而达到对氮磷含量有效调控。最后再将附着于浮床的材料进行统一处置。

四、肥料施用技术

以水色的浓度作为衡量浮游物数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水质好,就表示该区域内的藻类数量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因此要注意创造高质量的水环境,保持藻的平衡,以利于鱼类的健康成长。夏天和秋天,池塘里的水会变得更深,但实际上水里的养分并不多,特别是在大范围的换水之后,养分会更少。经过调整后的水质,存在着明显的缺肥问题,需要持续地给水里添加肥料。在肥料时应同时兼顾磷、氮两种元素,在实践中,应遵循优先施磷,再施氮的原则。目前在追肥中,以无机速效肥为主,施肥时要遵循少数多次的原则。肥料溶解后,要根据实际水质,合理地泼洒,时机和次数要根据实际水质而定。另外,也可以添加一些生物肥料改善水质,注意在施用的时候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

五、水质优化技术

水质优化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生态保护和恢复。将环境维护与每日的水质调控相结合,通过实时监控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适时开展生态维护,维护并优化优良的水体生态,使其达到最佳摄食量。在饲养完成后,根据具体的水质状况,要对饲养水体进行适时恢复。第二个方面是水体接种。搭建生态化养殖体系,要抓紧时间对水产养殖水域进行有益微菌接种,为水产养殖提供一个适宜的富氧、适宜摄食和成长的生态适宜条件。第三个方面是底栖动物生态恢复。以需长期存活的水产品种、商业池塘为研究对象,利用底栖恢复技术将沉积物中的有毒物质如硫化氢、甲烷等氧化,以减少其对鱼类的危害,保障其安全过冬。第四个方面是改善底层基质。如果池塘沉积物厚度很大,沉积物厚度太高,容易引起耗氧率升高。在规模化养殖环境下,池塘底层沉积了大量残饵、粪便、藻类等,其中有机质的浓度远大于水体中的可溶性有机质,一旦基质变坏,则会滋生有害细菌,如果水体中的细菌超过一定的阈值,则会导致疾病发生。因此,对底层基质进行有效的改善是决定养殖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常见的改善底层基质办法是全面清塘晒塘,去除塘底过多的有机物质。利用诸如沸石粉末之类的吸收性材料,可吸附氨氮。第五个方面是合理利用增氧技术。养殖水体是畜禽活动的场所,是畜禽粪便、残饵等降解的载体,同时也是浮游植物的培养塘,该三池合一模式极易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导致水体中有机质、毒性成分异常富集,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的存活与发育,也是自然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因而维持水环境生态平衡是实现水产养殖业健康、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此需以增氧为主,充分溶解氧对水体稳定性和饲养动物的正常成长至关重要,如果出现低氧现象,可以采取开增氧机、喷洒增氧剂和药剂等措施。对于长时间的低氧环境,要对其产生影响进行分析,如果没有良好的藻型,则要对有利藻种进行定向培养。由于硅藻体型大、易于消化、净化水质等特点,是池塘养殖中较为理想的海藻。池塘施肥时,不要施用难溶解的有机肥料如鸡粪、黑土等,以免产生鞭毛藻和原虫,也不要单独施用磷,以免产生蓝藻。池塘要有充足的藻,才能避免藻衰老,而大量的藻不仅能维持水体肥沃,而且也是净化水质的基本条件。在营养缺乏、海藻老化或新开的鱼塘前期,应适时添加适量的、可溶的肥水育藻剂,但要注意避免过量使用。

六、生态免疫技术

首先是建立生态免疫体系。根据池塘环境恢复与维护方法,结合鱼类自身的免疫原理,建立生态免疫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是从三个层面进行。第一个层面是基于“有益菌消化道点位定植”原则,建立起一套基于益生菌的消化道微生态调控体系,一方面,通过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及免疫力提升,增强淡水鱼自身抵抗力。另一方面,通过控制大肠杆菌、嗜水气单孢菌等大量繁殖,可实现对淡水鱼肠道病害的有效防控。第二个层面是基于有益菌生态竞争原则,建立鱼类养殖水环境的生态调控体系,在此基础上,投入有益微生物,既能改善养殖水域水质,又能有效地抑制病原菌滋生,降低外界病原菌侵入的几率。第三个层面是基于“种间免疫”原则,建立多个不同种类的生态混养模型,既降低了单个养殖种类的饲养密度,又降低了相同种类的生态混养,从而降低了单个养殖种类的饲养密度,降低了相同种类间的病害感染几率,降低病害发生率。其次是强化生态免疫,合理把控时间和方式。加强免疫的时间通常是选择在疾病暴发之前,或者根据当前饲养环境的特定劣化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加强免疫技术。比如针对鲤鱼,如果想要防治鲤急性鳃环死症,可在发病前半个月到一个月进行防治,也可依据发病适温提早防治。

七、池塘原位修复技术

水生植物本身就有很好的过滤效果,而且根部也很发达,可以很好的从水里吸取养分。通过水生植物可以构筑植物床,增加与水中的接触面积,当流水流过时,可以将水中大量的污染物和杂质清除,通过离子交换、吸附、沉淀,使水中废物集中,水生物根系则会产生一种黏稠胶质,吸附并沉淀掉水中杂质,从而使池塘水质变得更干净。此外,水生植物光合还能增加水体溶氧,使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增加,分解沉淀物。同时也能在水中形成厌氧和好氧分布,形成不同的生态环境,为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创造条件。厌氧条件下,可实现对硝氮的快速溶解,是保障鱼池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实践过程中,要对藻进行严格限制,水生植物能够阻挡大量日照,限制藻的生长,但是要注意水生植物量,不然会降低水中的光线和氧气的接触范围,最好是将水生植物覆盖池塘面20%—30%,以此来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淡水鱼类的高产优质。

八、池埂加固技术

鱼类栖息水域时刻都在改变,其中人工饲养的水塘受到天气影响尤为显著,特别是夏、秋两季。所以要事先做好各项保护工作,加强池埂,避免不定时突然下起大雨引起水灾,水冲出塘埂,造成大量鱼游出池塘。要避免水面太高导致鱼儿跑掉,需要在塘埂上设置围网。其次在夏秋季的时候,要做好抗旱准备,要事先挖好水井,做好各种保护。若能有连接湖泊、河流和水库的排灌设施,对于防洪和抗旱都有很大帮助。在旱季来临之际,要注意减少投喂,加强水质调控,为丰水期鱼类健康快速生长提供良好基础,保证水产产品能够稳定渡过枯水期。除此之外,田间池塘要将池埂抬高,在夏、秋两季用药较多,如果出现降雨天气,田地里的水就会往池塘里灌,而这些水所带有的杀虫剂也会影响到鱼。还需要注意的细节要点是养殖区域应尽可能的避开污水处理厂及居住区,以避免雨水后的生活污水等进入池塘而引发环境污染事件。

九、淡水鱼疾病预防与控制技术

疾病是影响淡水鱼类生产效率的一个主要原因,而造成这种疾病的原因很多。目前,一些养殖户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采取了一些不科学的饲养方法,导致了鱼病的爆发。如果发生疾病,将严重地降低鱼类生产效率。所以加强对鱼类疾病预防和控制就显得尤其重要。应用淡水鱼类疾病预防与控制技术,具体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技术要点。第一个方面是强化检疫技术。检疫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一项主要措施,购买鱼苗时要严格进行检验,不要购买病苗,也不要购买来自疫区鱼苗。在育苗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有关规范,选择合理的疫苗接种,才能减少病害发病率。第二个方面是适时清除水中病原微生物。很多鱼类病害都是由水环境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在水中发生了严重的变化,从而导致疾病发生。在预防疾病的过程中,应将水中的病原因素消灭,并定时补充新鲜的水源,用新的替换旧的水,创造一个比较健康的生态环境。其次是合理利用好增氧机,可以有效地消除池塘底部的各种病原体。第三个方面是合理把控水体酸碱度。在饲养期间,当pH低于6.5时,养殖水域呈酸性,这将引起鱼类的呼吸节奏加速,使其代谢的次数增多,血压中的氧气分压下降,鱼体内的氧气供应减少,器官会处于低氧环境,进而使其消化速率下降,进而对鱼类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如果pH太高,养殖水域呈碱性,氧气浓度会升高,从而对鱼鳃产生极大的损伤,使其无法正常呼吸,严重时还会窒息,影响其生长发育。当pH较小时,应加入适量的石灰中和,但应依据池塘的具体情况,尽量不要一次性加入太多的石灰。当pH较高时,应选用高品质、高效率的复合生态调剂,以确保pH连续稳定。但在换水时,pH变化较大,因此不能仅依据某个时段的pH值就随意加入复合生态调剂或石灰粉,且换水不可过量。第四个方面是做好卫生防护。第一点是养殖人员在饲养时要穿戴符合养殖标准的衣物,以防止细菌感染。第二点是严格把控淡水鱼使用的饲料,禁止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饲料。每一次喂完后,都要立即密封袋口,也可以将饲料浸在漂白粉中。第三点是在淡水鱼类的养殖过程中,经常要用到各类器具,而器具又常常是携带病菌载体,要预防疾病的产生,必须对器具进行灭菌。对于淡水养殖中使用的器具,要经常进行杀菌处理,可以用高锰酸钾或者是漂白粉,将其浸泡5—10分钟,再用水冲洗。第五个方面是加强淡水鱼类病害防治。淡水鱼类病害多发生于夏秋季,在这两个季节,要密切关注鱼类生长情况,并利用信息化病害监测技术,实时监测鱼塘,确保能够及时发现病害问题。通常以口服加外消的方式预防,口服可以在饵料中加入黄芪多糖、大蒜素、VE、VC等,可以增强淡水鱼免疫力,防止生病,这种方式需要饲养一星期左右。具体是在水里加药,然后用喷雾设备将药剂喷到食饵上,烘干后进行投食。投喂的饲料不能添加食品安全禁止使用的抗生素。外消就是利用药剂进行外在杀菌,通常是在初夏、初秋、中秋三个阶段进行,白露、小满期间还需进行一次杀菌。在此期间,必须采用无残毒药剂,禁止使用含有重金属的消毒剂,以避免对淡水鱼类的正常生长造成不良影响以及重金属超标。

总而言之,养殖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淡水鱼类繁殖成功率。在淡水鱼类饲养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饲养技术,要加强研究,采用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防止出现片面性和盲目性,使每一项养殖技术都能有效地进行。此外,还应该主动与各方进行协作,做好准备,继续壮大养殖规模,以此提升淡水鱼类的生态养殖技术,为地方养殖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541199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园艺场)

猜你喜欢

淡水鱼鱼类池塘
淡水鱼类育种和人工繁殖技术关键点分析
基于MFCC和ResNet的鱼类行为识别
淡水鱼健康养殖及病害的防治技术
鱼类运动会
热闹的池塘
鱼类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池塘
夏天的池塘
九大巨无霸淡水鱼
可视传感器技术快速测定淡水鱼细菌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