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优势的分析探索
2024-04-29陈松
陈松
玉米、大豆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在玉米、大豆需求量增加,耕地面积不断缩减的矛盾背景下,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成为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的集约型农业技术。文章简要论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势。重点从基本种植技术、田间管理两大方面阐述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表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势十分明显,在种植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恰当选择带型,做好群体配置,选择适宜的时间与方式进行栽培。同时要高度重视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充分发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稳粮增豆作用。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在传统间作套种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种植技术,基于玉米与大豆耐荫耐密遗传特性,通过群种配置,形成科学、合理的复合空间,打造出适合玉米与大豆和谐共生的环境,充分释放复合系统的前提,显著提高玉米、大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并增加土地产出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由来已久,但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品种选择不科学、田间管理不到位、病虫害频发等问题,难以充分发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势。因此,如何把握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特点,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原理与优势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以传统的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技术为基础,利用了玉米与大豆植株显著的高度差异,采用一定的行距将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发挥玉米边行优势、扩大大豆受光面积,以此实现玉米与大豆的和谐共生。相对于传统的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模式而言,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一是田间配置方式更加科学。传统间套作模式下采用单行或多行的田间配置方式,间套作作物带间距与带内行距相同,采用同等大豆行数替换同等玉米行数,株距与单作株距相同,复合系统内作物总密度与单作密度相当,就大豆、玉米单个作物而言,作物密度降低乃至减半。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下,采用2~4行玉米:2~6行大豆的配置方式,玉米与大豆带间距大、作物带中行距小、株距小,可以实现年际间的带间轮作,降低玉米作物对大豆作物的荫蔽影响,保证玉米、大豆与单作产量相当。同时,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下,玉米种植间距有所减小,但亩种植株数不变,亩产量不变,平均亩收获玉米650kg,可以实现“玉米不减产,大豆额外赚。”
二是机械化程度更高。传统玉米大豆间套作模式下,因管理粗放、行距较窄,导致机具作业通过性较低,机械化程度明显不足。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下,带间宽度可以拓宽至机械设备的机身宽度,机具作业通过性明显提升,作物的耕、种、收可以实现全程机械化,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三是综合效益更大。传统玉米大豆间套作模式下,投入产出比较低。在长时间的粗放管理下,土壤板结、土壤肥力流失等问题愈发严峻。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下,玉米与大豆和谐共生、协同增产,在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情况下多收一季大豆,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水平较高、科学性较强,可以协同独立施肥作业,增强土壤肥力的同时避免土壤板结,保护土壤环境,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
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基本技术
1、带型选择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下,带型选择以“最大限度发挥玉米边行优势、适应机械化耕种收”为基本原则,针对地块集中、机械化程度高的区域,推荐选择4∶4带型;在地块分散、机械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推荐2∶2带型和2∶3带型。
4∶4带型,即4行玉米与4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通过适度提升玉米种植密度与大豆带宽,保证田间通风、透光,为作物提供更加优质的生长环境。该带型下,带宽以3.6m为宜。玉米采用覆膜种植技术,每带2膜,每膜2行,膜上行距以40cm为宜,膜间行距以80cm为宜。同时在同一种植穴内种植2株玉米,内行穴距约27cm,外行穴距约20cm。玉米种植密度以6400株/667m2为宜。大豆与玉米间隔55cm,每带4行,行距以30cm为宜。大豆种植密度一般为12400株/667m2。
2∶2带型,即2行大豆与2行玉米,带宽以2.2m为宜。玉米采用覆膜种植技术,每膜2行,膜上行间距为40cm。每穴种植2株玉米,穴距在20~23cm范围内。玉米种植密度以5300~6000株/667m2为宜。大豆与玉米间隔70cm,每带2行,行距以40cm为宜。大豆种植密度在9100株/667m2。
2∶3带型,即2行玉米套种3行大豆,玉米以春播玉米品种为宜,采用宽窄行种植方法。窄行种植玉米2行,玉米行间距为40cm,株距以20~22cm为宜。种植密度在3100~3350株/667m2之间。大豆选用夏播大豆品种,行距为30cm,株距以16~18cm为宜。在播种阶段适宜采用穴播方式,每穴播种2~3粒,密度为1.1~1.88万粒/667m2。大豆与玉米之间的距离以50cm为宜。
2、品种配置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下,玉米与大豆品种的选择,要以群体配置模式的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通常情况下,玉米株型越紧凑、大豆越矮、大豆茎越粗,大豆干物质积累越多。因此紧凑型、半紧凑型玉米更有利于玉米、大豆产量与产值的提升。同时,晚熟大豆品种更加适合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与此同时,在品种配置模式与选择中,要充分考虑种植地气候条件、自然环境、土壤特性等因素。大豆适宜选择耐荫蔽、结荚多、抗倒伏、抗病性强、产量高的品种,大豆植株高度在90cm左右,底荚高度不宜低于10cm,尽量选择晚熟大豆品种。广西地区可以选择“桂夏7号”、“桂春豆108”等品种。其中“桂夏7号”株高94.8cm,单株粒数103.8粒。“桂春豆108”株高58.2cm,单株粒数60.7粒。
玉米优选株型紧凑、耐密、抗倒伏、抗病性强、适应性强、产量高,且适合机械化耕种收的品种。如“桂单22号”株型半紧凑,对青枯病、茎腐病等具有较高抗性;再如“良玉99”为耐密品种,种植密度一般为4500~5000株/667m2,亩产量可以达到1100kg以上。
三、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田间管理技术
1、选地与整地
合理选择种植地块,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实际应用的重要环节。优质的地块可以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生长环境,并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为玉米与大豆的生长提供更加适宜的自然条件、土壤环境,避免大豆与玉米在生长阶段受到冻害、涝害等的威胁。在选地阶段,玉米大豆种植地块要远离高密度生活区、工业区、养殖区等,避免工业生产、养殖、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料污染土壤环境。且种植地块排灌方便、交通运输便利。需要在种植前规划好机械设备的运行道路,控制好玉米与大豆间距以及玉米、大豆的行距,保证机械设备能够在行间、带间通行,为机械化耕种收提供条件。种植地块的土壤条件需要符合玉米与大豆的生长习性,一般以土壤肥沃、土壤结构良好、土壤疏松多孔且透水性较强、蓄水保墒能力好的地块为宜。若土壤理化性质难以满足玉米、大豆的生长需求,需要对种植地块的土壤进行改良。种植地块中,前茬作物收获后开展精细整地作业,采用深耕机深翻土壤,耕深要超过30cm。深翻土壤的同时清除土壤内作物根系、杂草,将下层土壤翻到上层,利用紫外线进行土壤消毒,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几率。精细整地的同时将腐熟农家肥拌入土壤中,肥料施用量为2500kg/667m2。
2、播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下,玉米适当早播,大豆适当晚播。玉米可以在4月上旬播种,大豆则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也可以采用春播玉米品种,夏播大豆品种,在春季种植玉米,夏季种植大豆。播种时要保证10cm土层温度稳定在8℃~10℃。玉米种子以包衣种子为宜,大豆种子用2%根瘤菌剂拌种。与此同时,根据目标产量、种植地块土壤肥力、玉米与大豆植株对肥料的利用率等,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科学计算出土壤需肥量。一般情况下,玉米种肥施用量为:氮肥12~15kg/667m2;磷肥8~12kg/667m2;钾肥3~5kg/667m2。大豆种肥施用量为:氮肥1~2kg/667m2;磷肥3~4kg/667m2;钾肥1.5~2.5kg/667m2。
结合所选带型选择相应的播种机械。4∶4带型下,大豆选用4行穴播机一次性播种。2∶2带型下,大豆选用2行穴播机一次性播种。2∶3带型下,适宜选择体量较小的机械设备,利用小型手推式播种机、微耕机械。三种带型下玉米均采用一穴双株种植方式,可以选择一穴双粒点播滚筒覆膜播机,保证玉米覆膜、播种与施肥同步进行。播种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播种质量,保证穴距合格指数不低于80%,空穴率不超过2%,穴粒数合格率不低于85%。
3、追肥与灌水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下,需要对玉米、大豆分开施肥,遵循“玉米控氮、大豆减氮肥”的基本原则。在玉米种植阶段,将种肥施撒在与种子水平距离10cm、竖向距离3cm的穴内。在玉米带底肥增施10%农用硫酸锌2kg,或20%硫酸锌1kg。玉米施肥采用种肥同播+后期脱肥追肥技术。在施加种肥、底肥的基础上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肥料。在玉米拔节期至灌浆期喷施2~3次0.25%磷酸二氢钾。大豆生育期间内基本不追肥,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喷施1次叶面肥。在大豆初花期可以根据大豆植株的长势追施尿素,施用量为5~7.5kg/667m2。在花荚期喷施叶面肥,以磷酸二氢钾为主,施用量为50g/667m2。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下,玉米与大豆的浇水采用统一的管理方式。在播种后及时机械开沟,若降雨量过大,需要及时排出种植地块内的积水,若在干旱少雨时节,要及时灌溉。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各浇水一次,每次灌水量约为80~90m3/667m2。玉米抽雄期至灌浆期各浇水一次,每次灌水量为60~70m3/667m2。
4、除草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下,田间除草适宜采用综合防控技术,坚持以农业、物理除草措施为主,化学除草措施为辅的基本原则。并且要对玉米带与大豆带分别除草。为减轻杂草的危害程度,并降低后期除草压力,可以采用土壤封闭处理技术。选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80ml/667m2+7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40g/667m2,每亩药剂与60kg水混合。覆膜区域,要在覆膜前喷施药剂进行土壤封闭。非覆膜区域,播种后1~2天喷洒药剂进行土壤封闭。针对玉米带杂草的防控,可以在玉米苗3~5叶期,用专用除草剂进行定向茎叶喷雾处理。选用的药剂可以为4%烟嘧磺隆水剂,或38%锈去津水剂等。用量以120~150g/667m2为宜。针对大豆带的杂草防控,根据田间杂草危害程度选用药剂以及除草方式。若阔叶草较多,可选用30%草铵膦80~120g/667m2。大豆2~3片复出叶时,选用40%灭草松水剂80~120g/667m2。
5、化学促控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下,玉米植株会对大豆植株产生荫蔽,可能会导致大豆植株徒长。因此需要采用化学促控技术以避免大豆植株徒长问题。在大豆分枝期到初花期之间,向茎叶喷施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用量为20~50g/667m2,可以控制大豆植株旺长。若玉米出现旺长,可以在玉米7~10片展开叶时,喷施健壮素等进行控制。
四、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病虫害防治
1、播种期病虫害防治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下,玉米播种期病虫害的防治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地下害虫与苗期病虫害。可以选用10%精甲·苯醚甲悬浮种衣剂,或4.23%甲霜·种菌唑微乳剂。前者每100kg种子用药175~200ml。后者每100kg种子用药200~400ml。播种期防止大豆地下虫害、根腐病以及苗期病虫害。可以选用70%恶霉灵种子处理干粉剂,将100~200g药剂与100kg种子拌和均匀。也可以选用25%丁硫·福美双悬浮种衣剂,每100kg种子用药160~180ml。在防治播种期病虫害时,需要根据种植的玉米、大豆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选择相应的药剂,控制好药剂的用量。同时,若情况特殊,可以对玉米、大豆包衣种子进行二次拌种,以此强化玉米、大豆播种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2、玉米抽雄期与大豆分枝期病虫害防治
苗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需要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降低药害、提高防治效果。首先为物理防治技术,即在大豆、玉米害虫成虫的发生期间,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田间适宜位置布设黑光灯、黄板、性诱捕器等,可以有效压缩夜蛾、白粉虱等玉米、大豆害虫的虫口密度,减轻害虫对玉米、大豆植株的危害性。其次为生物防治技术措施。针对玉米螟等玉米、大豆主要害虫,在害虫产卵高峰期、幼虫发生前期,在田间释放赤眼蜂等害虫天敌,可以有效减少害虫种群密度。同时也可以采用白僵菌可湿性粉剂、金龟子绿僵菌可湿性粉剂等生物源药剂,将药剂喷施在植株叶片等位置,可以有效防治粉虱类、金龟子等害虫。最后为化学防治。如选用吡唑醚菌酯乳油防治玉米锈病、大豆叶斑病等;选用20%唑螨酯悬浮剂,防治红蜘蛛、蚜虫、粉虱类虫害。
3、开花至成熟期病虫害防治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下,要高度重视开花至成熟期的病虫害防治。开花到成熟期,是大豆保荚、玉米保穗的重要时期。在此之前要采用综合防治技术,在最大程度上强化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在此基础上,密切关注玉米、大豆植株的长势,田间情况,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控制好植株密度,保证田间通风、透光。同时,加强对大豆、玉米病虫害的监测,当发现染病、生虫植株后,将其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病虫害扩散。此外,要坚持“一喷多防”的防治原则,混合喷施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兼治大豆蚜虫、大豆叶斑病等病虫害。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在传统间套作种植技术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土地集约型种植技术,具有田间配置方式科学合理、机械化程度高、综合效益大的显著优势。在应用该技术开展种植作业时,要结合种植地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恰当选择带型以及玉米、大豆品种。在把握好基本种植技术要点的同时高度重视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保证玉米、大豆植株健康生长,提高玉米、大豆产值产量,充分发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势。
(作者单位:535326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石埇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