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数据平台建设初探
2024-04-29张茜,田乙慧,林秀美,邓必贤
摘要:农业大数据是发展智慧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需要产业链类型的“条数据”和以县域、农业园区等为载体的“块数据”有机耦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的重要园区载体之一。本文以漳平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茶·花”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为对象,通过分析该产业园的花卉、茶叶主导产业存在的问题,结合平台用户的需求分析,提出平台的功能定位、总体框架和主要应用服务功能。该平台围绕漳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茶叶和花卉主导产业,以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产业化为发展方向,面向政府部门和生产经营主体,建设应用管理平台和相应的运营服务支撑、数据库、展示与服务终端,具有数据集成、产业分析、应用服务和展示示范等功能,具体包括茶园的数字认证、生产加工标准化管理、土壤养分管理、主导产业综合管理、质量安全追溯、经营主体信用管理和决策驾驶舱等。论文同时总结、提出注重大数据资源体系构建、数据的应用和价值挖掘、留好用于未来功能拓展的数据和应用服务接口,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实施建议。该平台的建设能够促进漳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产业基础数据的集成和产业链条的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实现打通产业发展堵点、补齐产业链短板、畅通供应链渠道等多重目标。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数据平台;需求分析;应用服务;实施建议
1 引言
大数据技术是数字农业发展的重要应用技术之一,农业大数据是大数据理念、技术和方法在农业领域的实践[1],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新时期农业增长新的要素、建设智慧农业的根本前提之一[2]。我国大力支持农业农村大数据的发展,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方案》《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等政策支持文件,极大促进了农业大数据的应用。目前农业大数据已经在农业产业监测管理[3-4]、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5-6]、农产品销售和冷链物流[7-8]、农业金融服务[9]、乡村治理[10-11]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形成了遥感卫星大数据在精准农业种植中的应用、草原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基于海量数据的县域农业大数据实践方案等一批典型案例[12]。
条块结合是推进农业大数据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中,“条”是指以重要农产品为主线的单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块”是指以县域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为单元的区域大数据应用[13]。2017年,农业农村部推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项目是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投入方向之一。项目注重信息要素集聚和数字农业发展,将智能农机耕作面积、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等列入产业园发展监测指标范围,为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提供了新的园区载体类型。至2023年10月,全国已创建300个各具特色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地方层面,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与运营也成为各级各类农业产业园探索信息要素集聚和数字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典型案例包括陕西省眉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运行了猕猴桃产业云平台和陕西(眉县)猕猴桃大数据示范中心[14],天津市宁河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运行了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和综合管理服务系统[15],北京市密云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运行了包括一项包括智慧农业数字化管控平台、四个主系统和30个专业子系统的数字农业系统等[16]。观察已有示例可以发现,各产业园的建设重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相关大数据平台的功能建设重点。
漳平市位于福建省西南部,隶属龙岩市,辖11镇、3乡、2街道,全市国土面积2975 km2,总人口约30万。202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98亿元,农业生产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林业和渔业为补充,拥有茶叶、花卉、食用菌、蔬菜、水果、林竹、畜禽等七大特色农业产业。2022年,漳平市以乌龙茶和盆栽花卉为主导产业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创建范围涉及4个乡镇,占全市总面积的31.55%,园内现有茶叶种植面积6180 hm2(9.27万亩)、盆栽花卉种植面积1240 hm2(1.86万亩)。为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等问题,推动主导产业实现生产管理可追溯化、交易信息数字化,不断做大做强“茶·花”品牌,漳平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建设了“茶·花”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本文在分析漳平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大数据平台建设需求的基础上,说明了该产业园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功能定位、总体构架和功能设计,总结了项目实施建议及其对漳平市花卉和茶叶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的促进意义,可为全国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数据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2 漳平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小农经营为主,产业组织化水平不高
漳平市茶叶、花卉生产经营模式多为家庭作坊,茶叶种植96%以上为10亩左右的小农户,一半以上茶农都在自建作坊进行茶叶加工;花农栽种面积大多数为2-3亩(667 m2),种植规模小,各自经营,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一方面,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规模体量不大,联农带农模式以土地流转等简单模式为主,紧密型模式较少,产业带动效果有限。另一方面,漳平虽然已有花卉、茶叶产业协会等联合体组织,但成员之间分工协作模式尚未打通,各自优势发挥不足,缺少特色产业的服务。
2.2 生产技术粗放,产业标准化水平较低
虽然漳平茶叶、花卉等均有生产标准规范,但由于家庭作坊经营模式下,多数茶农、花农都是自主学习栽培加工技术,不同农户的生产管理技术参差不齐,导致标准执行困难,总体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产出的农产品品质不稳定,进而影响农户订单交付能力和对产品的议价能力。
2.3 营销手段单一,产品品牌化发展不足
漳平茶葉、花卉产品销售主要依靠传统营销手段。如茶叶产品主要通过参加各类展销会、茶博会等方式,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产品销售不振;花卉产品以花农到销售市场自主推销方式为主,难以精准把握市场需求。虽然漳平已经建立了电商销售中心等服务平台,但利用互联网、电商直播平台等新兴手段销售的企业少,2022年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农产品总交易额比为12.1%,低于全国(14.8%)、福建省(15.8%)平均水平[17]。在品牌化方面,漳平拥有“漳平水仙茶”省级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永福花卉”省级著名商标,但尚未建立统一规范的品牌宣传机制,仍以企业推广自有品牌为主,地域特色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2.4 数字服务薄弱,产业化带动效果有限
虽然漳平已经开展了经营主体信息登记、电商销售等手段,但服务的数字化支撑相对薄弱,缺少专业人才支撑,数字技术的应用尚未形成对产业良好的带动效果。具体表现包括:种植加工技术的获取方式以口口相传为主,途径單一、知识面窄、先进性差;无人机飞防、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新装备应用不足,灾害防控以事后处理为主,缺少预防手段;未建立全域土壤分析评价体系和精准气象服务体系,不能对地块或区域提供精细管理所需信息;农忙用工以熟人线下介绍为主,渠道单一,常常面临无人可用的窘境;生产经营主体基础数据散而不全,监管难度大,无法建立信用身份。
3 漳平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数据平台建设的需求分析
漳平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数据平台建设的目的是通过数字化手段解决主导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面向的用户主要包括政府有关部门,农户、合作社、企业等不同类型的生产经营主体,不同使用主体对平台有不同需求。
3.1 政府需求分析
我国地方政府在数字农业建设中具有主导地位,财政资金为主的投入结构进一步加强了政府的决定性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政府的需求决定了大数据平台的核心功能。调查分析表明,漳平市政府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数字经济发展需要。数字经济是漳平“十四五”发展的战略新兴方向,《漳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支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加强大数据在工业、新兴产业、农业农村等行业领域应用,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农业数字经济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建设产业园大数据平台,是发展农业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有利于形成对未来更大范围农业产业和城乡融合发展数字化管理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其次是产业链管理需要。农业产业链涉及行业和管理部门很多,需要多部门的联合与协调,各部门间的数据、信息需要及时共享和联合分析,才能从宏观角度强化对农业产业链条上下游的管理,而漳平的茶叶、花卉产业链各环节的数据信息尚未打通和共享,需要通过大数据平台逐步实现对主导产业链条数据归集、整体管理、环节把控和短板补齐。
第三是产品质量监督需要。农产品品质是农产品品牌的立足之本,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是品质稳定的重要保障,但当前漳平茶叶和花卉产业均以农户家庭作坊为主要生产主体,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以行业自律为主,亟需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改善;同时,农资的市场监管、使用管理等也是保障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方面,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可通过农资市场和使用行为监管模块、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块的应用,帮助政府有关部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监督管理,通过数据的集成有效实现农产品从基地到消费者的全程追溯,提升政府对整个流程的管理效率。
最后是品牌发展需要。漳平花卉和茶叶产业当前面临品牌知名度不高、宣传营销手段单一的问题,通过官方平台进行农业品牌营销,将线下短期宣传与线上长期宣传相结合,结合互联网平台开展多手段、多渠道推广,有利于提升地方区域公共品牌的知名度。
3.2 新型经营主体需求分析
漳平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从事茶叶、花卉产业的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共有1599家,他们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且对新技术的需求程度也较高,是大数据平台的主要使用者和数据来源之一。调查分析表明,当地新型经营主体对大数据平台的需求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首先是把控生产基地。规模化生产的经营主体对生产基地的管理往往耗费大量精力,传统的管理模式也无法及时掌握基地的情况,导致对突发事件的决策存在滞后情况。通过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配备传感器、物联网、视频监控等模块,并将数据接入大数据平台,经营主体可实现对基地状况的实时掌握和对生产经营的及时决策。
其次是降低生产成本。漳平的茶叶、花卉生产仍以依靠人工为主,新型经营主体期待通过数字化、机械化等手段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第三是打通产品销售渠道。单打独斗对于经营主体打造产品品牌和打通销售渠道来说势单力薄,通过大数据平台可以及时获取产业发展情况和产品需求信息,把握市场动态,有利于自身产品的精准定位和营销策略制定,并依托平台开展宣传,起到节约成本、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是及时了解政策动向。大数据平台汇集各级政府有关茶叶、花卉产业和产业园建设的政策资讯、帮扶条件、资金分配等信息,可为生产经营主体及时提供权威的政府资讯,为经营主体把握政策导向、规划未来发展路径、制定发展策略提供支撑。
3.3 小农户生产者需求分析
漳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从事茶叶、花卉产业的农户约有3万人,大部分为生产规模较小的小农户,是大数据平台的使用者和数据来源之一,但他们的数字化素养不高,在平台功能具体实现时必须考虑他们的需求。调研分析表明,小农户的需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技术需求。小农户在获取技术信息方面渠道单一且难以甄别各类信息的准确性,大数据平台可为农民提供各类生产技术信息、培训课程、在线问诊、专家咨询等服务,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民的技术需求。
其次是获取社会化服务。产业社会化服务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手段,大数据平台可为当地小农户提供有关茶叶、花卉各方面的服务信息,包括决策支持、生产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等,也可以为服务主体和小农户之间建立供需对接的平台。
第三是信息获取和信息交流。我国农业区域分布广、生产单位分散,农业信息服务靠各级网站推送,农户被动接受信息服务方式导致的信息时效性、针对性和互动性差等“最后一公里”问题普遍存在[18]。通过建立大数据平台,发布农民关心的政策、补贴、市场、技术等信息,农民不仅可以获取想要的信息,也可以互动交流,解决被动接受信息的问题。
4 漳平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数据平台设计
针对花卉和茶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政府、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的实际需求,应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大数据集成为基础,围绕数据集成、产业管理、应用服务和展示示范,搭建面向政府、面向生产经营主体等不同用户的平台,设置对应的功能模块,实现政府对产业的管理、生产经营主体对服务的获取和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品牌营销,逐步形成全链条、全过程的产业数字化管理格局。
4.1 功能定位
4.1.1 数据集成
建立农业农村数据库是大数据平台的基本功能,也是发挥大数据技术开展产业服务与管理的基础。数据库集成的数据包括农业资源要素数据、农业地理空间数据、农业经营主体数据、农产品市场交易数据、农业管理服务数据、乡村振兴发展数据等各个方面,包括历史数据的录入、政府数据资源的导入、遥感卫星和物联网数据的获取、网络数据的抓取,以及第三方数据的接入等。
4.1.2 产业管理
产业管理是大数据平台最重要的板块,应实现如下功能。首先,大数据平台通过集成漳平茶叶、花卉产业发展的全链条、全过程数据,借助大数据技术和可视化技术,实现对产业发展现状的综合分析与展示,并对产业进行监测预测,帮助政府总体把控园内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情况。其次,通过建设茶叶和花卉产业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实现生产基地的实时监控与数字化管理,形成数字技术推动生产标准化的应用示范。第三,通过智能化、自动化和借助第三方力量等数据采集方式,强化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对农资使用数据的客观采集记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可追溯等功能,实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靠监管。第四,实现对生产经营主体的管理,加快产业组织体系的构建,推动产业发展组织化、规模化。第五,实现产业服务的资源集成,为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供需对接。最后,实现对漳平茶、花品牌体系与营销体系的建立,强化品牌管理,拓宽营销渠道。
4.1.3 应用服务
大数据平台包括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品牌
等各类不同的模块,涵盖茶叶、花卉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数据,并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形成对生产经营和产业发展决策有用的信息,针对不同的应用主体,提供各类应用服务,通过门户网站和移动终端应用方便用户使用,并考虑为未来乡村振兴大数据服务的拓展预留相应接口。
4.2 总体构架
漳平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数据平台由基础设施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服务层、终端和用户7个层次构成(图1)。其中,基础设施层、数据层与支撑层构建的目的是形成大数据平台的各项功能的基础支撑,承担数据库建设、数据综合管理和基础功能支撑业务;服务层针对政府部门、经营主体和社会公众,设置与茶、花产业发展和监督管理相关服务的功能模块;应用层将各项功能模块进行集合,形成面向用户的具体应用平台;终端包括决策驾驶舱、PC Web和移动终端应用/小程序,是各项服务和数据可视化展示的具体载体;用户层则包括政府、新型经营主体、小农户和其他社会公众等不同群体,通过支撑体系的后台管理,使不同群体分别可获取平台不同的服务。此外,在平台自身构架的基础上,一方面符合国家大数据技术体系的有关数据信息、网络安全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另一方面与漳平市现有的、未来计划建设的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相关的其他信息化服务平台或系统进行充分对接与预留,包括数据接口与应用程序接口。
5 漳平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数据平台的主要功能
5.1 应用管理平台
大数据平台的主要功能依托具体的应用管理平台实现,后者是用户直接使用的平台系统,共设置7个,分别为用户提供茶园数字认证、产业标准化管理(生产、加工)、产业综合管理、土壤养分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生产经营主体评价等相关的数据展示、分析、决策等功能。
5.1.1 茶园数字认证管理
茶园数字认证管理实现漳平茶园空间地块与经营主体的数据关联和数字化管理,形成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现状监测的基础数据。通过信息技术、遥感测绘技术,结合地理信息数据构建、外业调查补充、数据加工处理等過程,对茶园数字认证实施全流程管理,实现茶园数字化、网格化管理,可为茶叶溯源提供认证服务、为银行金融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5.1.2 产业标准化管理
产业标准化管理主要包括生产经营主体对茶叶和花卉生产基地的标准化管理和茶叶加工的数字化管理2个平台。生产基地标准化管理方面,首先,根据当前茶、花平均种植规模,建立漳平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标准化示范花棚,在示范基地中布设土壤墒情仪、靶标虫情监测设备等传感器和物联网设备,以及高清摄像头、水肥一体化设备。其次,通过示范基地物联网设备采集的数据信息与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机等新技术相结合,智能分析病虫害变化规律、预测发展趋势与作物受损程度,及时报警并配合调度无人机进行防治。最后,对各项设施装备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汇集、分析与展示,通过搭建生产基地标准化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标准化生产方案的推送、生产基地用工和物料管理、生产基地的物联网设备管理等功能,实现茶叶、花卉种植过程中对种植环境、长势分析、投入品管理等全过程数字化监控、科学化管理。茶叶加工管理数字化方面,主要通过配备高清数字摄像头和温湿度传感器等设备,探索茶叶加工的标准化管理方式,包括对工厂环境进行精准管理,建立茶叶加工工艺标准化流程、指导工人加工作业和异常识别,以及以需求为导向的定制化茶叶加工模式,开展线上定制、溯源管理和视频监控,为消费者提供可视化、可信赖的定制加工产品。
5.1.3 土壤养分管理
针对漳平市尚未建立全域土壤分析评价体系、土壤养分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不足的问题,设置土壤养分管理平台,通过与省级耕地质量监管平台的数据衔接,提供测土数据自动上传、土壤质量台账、土壤数字地图等功能,为政府管理部门、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了解茶园土壤养分现状、制定养分提升和管理方案等提供参考。
5.1.4 茶·花产业综合管理
为新型经营主体和小农户提供产、供、销相关信息,包括用户个人中心、气象服务、农资购销管理、社会化服务、农产销售、品牌管理、乡村金融等功能模块。首先,用户通过个人中心可进行功能定制、服务订阅、通知查阅等操作;其次,用户可通过精准气象服务获取对应位置的气象数据;第三,农资购销管理可与福建省现有的省级农资管理平台对接,建立销售商的农资购销台账,实现农户农资购买实名制管理,并与农业执法部门执法信息进行关联;第四,社会化服务功能面向种植加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主体,满足植保、用工、加工、仓储等服务供需对接,提供农技课堂和专家咨询服务;第五,农产品销售服务可为用户推送花卉、茶叶产品的行情走向,对采购商发出的采购需求进行精准推送,并结合市场趋势分析提供生产和销售的决策建议;第六,品牌管理通过建立漳平市茶叶、花卉等农产品资源库和农产品品牌库,实现对茶叶品牌的分级管理;最后,乡村金融服务通过与金融机构涉农产品的数据对接,在平台开通农业保险、贷款服务等板块,方便农户查阅各类金融产品和信息。
5.1.5 质量安全追溯管理
建立面向政府监管、消费者溯源、企业生产管理的电子化监管与追溯平台,综合采用互联网、物联网、数字编码技术以及多媒体查询技术,解决政府对茶叶、花卉生产监管和质量溯源两个方面的需求,实现产前管理、产中监管、产后追溯、生产预警、统计分析、二维码打印和消费端的质量追溯、质量反馈等功能。
5.1.6 经营主体白名单管理
根据使用主体的不同,多维度采集产业生产经营相关数据,对接漳平政府现有信用评价数据,生成评价结果,建立动态管理,将评价结果运用在茶叶、花卉相关赛事评选、政策项目支持和执法检查等方面。
5.2 决策驾驶舱
决策驾驶舱是以展示数据可视化的大尺寸显示器作为载体,以产业园“一张图”体系为展示内容,对产业各环节发展现状及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展示,将基于大数据分析得到的空间数据、组成构成、趋势变化等在屏幕上可视化呈现。根据大数据平台的功能,“一张图”体系可展示土地、农业生产、产业发展、经营主体、产业服务、品牌营销、项目建设等专题图,如图2所示。其中“乡村振兴”模块是拓展模块,未来还可根据发展需求不断增加展示内容。
6 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数据平台的实施建议
6.1 注重数据资源体系构建
数据是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关键要素[19],大数据平台各项功能的实现需要依托可靠的数据资源体系,但农业产业链相关的数据分散在各个部门,需要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采集、汇集、清洗、标准化等步骤后,才能用于分析。在实际操作中,大数据平台所需的各项数据需要综合利用物联网传感、遥感监测、API接入、互联网采集和批量购买等多种技术和方法来获取[3]。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解决人为录入数据的可靠性问题,即在信息获取方式上尽量避免通过人工填写而导致的有意或无意录入错误数据的情况,可借助机器采集、AI识别,并通过不同来源数据之间的比对等方式减少人工录入。其次,需要解决政府各部门数据之间的共享问题,这也是数据信息对比的基础,但目前地方政府部门之间尚未建立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信息烟囱”大量存在,重要农业相关数据共享程度低[2]。一方面,需要从国家层面通过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来加以规范和引导;另一方面,地方层面可在构建数字政府的过程中就完善政府数据的共享机制,或从产业链关键环节入手打通农业数据资源的共享壁垒[19]。现代农业产业园可以作为政府主导下的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在数据资源体系构建上先行先试[20],如漳平可通过茶园的数字化认证来构建茶叶全产业链的数据资源体系。
6.2 注重探索数据资源应用
大数据平台建设完成后,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生产经营主体的覆盖完善,将产生大量的数据资源。政府部门应积极探索这些数据资源的利用方式,开展数据挖掘和分析,指导政府决策,充分发挥大数据资源的价值。如通过标准化生产基地管理、生产行为记录、生产资料使用数据的收集,判断政府主推绿色生产技术的落实情况,对绿色生产行为进行专项補贴、对绿色农资进行集中采购、对信用评价高的农户制定专项优惠政策等。此外,大数据平台的运营机构还应积极探索开展对外数据信息服务,如对非涉密数据信息开展有偿服务,创新发展数据要素驱动的业态,缓解大数据平台运营的资金压力。
6.3 注重未来功能模块拓展
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不是一次性的,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拓展和完善。农业农村涉及的领域广阔,为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任何一个农业相关的大数据平台在设计的初期就应当考虑未来功能模块拓展的需求。在漳平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数据平台的总体框架中设计了拓展模块,以推动产业发展为契机,未来可逐步将乡村振兴的生态、文化、治理、组织等各方面数据汇聚到平台集中展示并进行管理,这将有利于政府更准确地把握乡村发展情况和及时决策有效实施。在此基础上,大数据平台未来还可拓展终端类型,如方便乡村居民到乡村政务大厅、网上政务大厅等享受一站式的服务,实现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的一体化、融合化发展。
6.4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农业大数据平台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基础,在平台设计、系统开发、管理运营等整个过程都需要专业的人才支撑。当前,我国农业大数据平台多以政府主导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由县级政府下属机构管理,其大数据平台以县级政府主导,而我国县域农业农村数字化人才缺口严重,要维持大数据平台的长期运用效果,就要求地方政府建立相应人才体系[19,21]。一是要强化人才培训,整合社会培训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培训机制,协同发挥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各方资源,持续培养农业大数据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加强人才引进,制定大数据、数字农业领域人才引进专项政策,为平台管理运营提供专业技术力量。三是强化农民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农民信息化应用技能,有利于平台服务的推广应用。
參考文献
[1] 汪懋华:大数据要为农业现代化作贡献[J].中国科技信息, 2014(10):13.
[2] 孙九林,李灯华,许世卫,等. 农业大数据与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4):10-18.
[3] 董春岩,牛明雷,姚艳,等. 蔬菜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以大白菜为例[J]. 农业大数据学报,2021,3(1): 66-72.
[4] 郭涛,陈鸿文,李疆,等.果园大数据智能管理与服务平台探索与实践
[J].中国农业信息, 2022, 34(1):19-26.
[5] 冯连第.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应用[J].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0(4):68-69+72.
[6] 程涛,徐冬寅,朱金兰等.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全链管理平台构建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2):205-207+217.
[7] 于红岩.大数据在线上农产品销售中的应用研究——以米业产品为例[J].电子商务,2020(8):32+83.
[8] 杜静静,张泽鹏.大数据在农产品物流中的应用——基于滨州农产品物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18):39+45.
[9] 王伟.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10):94.
[10] 宗莹.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数字化平台的功能及其优化研究——以江西九江武宁县“万村码上通”平台为例[D].南宁:广西大学,2023.
[11] 陈纯淳. 乡村数字治理平台运行研究——以R市G镇智慧村社平台为例[D].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
[12] 农业部办公厅. 关于公布农业农村大数据实践案例的通知[EB/OL]. http://www.moa.gov.cn/nybgb/2017/201712/201802/t20180201_6136308.htm (2023-10-11).
[13]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课题组.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与推进路径[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0,32(5):3-4.
[14] 王梅. 数字化助推眉县猕猴桃产业转型升级[N]. 中国质量报,2022-02-25(002).
[15] 林单丹. 手机上种稻 屏幕前养牛——天津市宝坻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数字物联系统推动种养业发展[N]. 农民日报, 2022-09-17(006).
[16] 常力强. 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全面深度融合——北京市密云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智慧平台推动农业信息化[N]. 农民日报, 2022-03-12(006).
[17]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EB/OL]. http://www.cac.gov.cn/2023-03/01/c_1679309718486615.htm, (2023-03-01).
[18] 郭艳艳.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浅析[J].南方农业, 2020, 14(2):188-189,194.
[19]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课题组. 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的作用机理和建设路径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 2021(9):90-97.
[20] 李国英.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及推进策略[J].区域经济评论, 2022(5):86-93.
[21] 赵春江,李瑾,冯献.面向2035年智慧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4):1-9.
引用格式:张茜,田乙慧,林秀美,邓必贤.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数据平台建设初探——以福建省漳平市茶·花产业大数据平台为例[J].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6(1): 127-135. DOI: 10.19788/j.issn.2096-6369.000002.
CITATION: ZHANG Qian, TIAN YiHui, LIN XiuMei, DENG BiXian. Construction of Big Data Platform for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A Case Study of the Tea and Flower Industry Big Data Platform in Zhangp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Big Data, 2024,6(1): 127-135. DOI: 10.19788/j.issn.2096-6369.000002.
Construction of Big Data Platform for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A Case Study of the Tea and Flower Industry Big Data Platform in Zhangp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ZHANG Qian1*, TIAN YiHui1, LIN XiuMei2, DENG BiXian2
1. Beijing Zhongnongda Agricult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Beijing 100083, China; 2. Zhangping Agriculture and Rural Bureau, Longyan 364400, Fujian, China
Abstract: Agricultural big data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developing smart agriculture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hich could be promot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data and the area data of county level or agricultural park level. The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big data platform.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 and Flower Industry Big Data Platform in Zhangping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Fujian Province, China, this paper recognized the main problems of local tea and flower industry, analyzed the demands of different users of the platform, and proposed the general framework, main 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platform. Centering on the leading industries (tea and flower industry) in Zhangping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the platform takes organization, standardization, branding, informat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undertakes the functions of data integration, industrial analysis, application service and display demonstration, and builds an applic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and corresponding operation service support, database, display and service terminals for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business entities. The main applications of the platform include digital certificate of tea gardens,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of planting and processing, soil nutrition management, general management of tea and flower industries, quality-and-safety traceability management, credit management of business entities, and the decision cockpit.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suggest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data resource system, pay attention to data application and value mining, retain data and application service interfaces for future function expansion, and establish a big data talent team. The construction of big data platform can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basic data and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industrial chain in Zhangping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which is conducive to breaking through the blocking point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aking up the shortcomings of industrial chain and smoothing the supply chain channels.
Keywords: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big data platform; demand analysis; application service; implementation sugg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