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人生
2024-04-29张国勇
张国勇
主题阐释
“诗言志,歌永言”,古诗词往往是诗人灵魂的独唱,是诗人人生的索引。屈原行吟泽畔,道出了对家国的忧愤;杜甫以诗录史,见证了时代的盛衰;苏轼几度被贬,仍不忘社稷;辛弃疾挑灯看剑,终无计洗净胡沙。
屈原:精忠可鉴,日月同光
屈原,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屈原高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高呼“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深情地表达着对民生的关切,不矫饰,不造作。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屈原以香草自喻。香草,带有芬芳气息的草木,屈原的品行如香草一般高洁,不受世间一切污浊之物的沾染。
屈原腹有诗书,正气凛然,用瘦削而又坚强的肩膀担起了保卫国家的大任,游说列国,舌战群雄,变法改革,清除积弊。怎奈朝臣嫉贤妒能、君王是非不分,如此英才,却被奸佞小人赶出朝堂,放逐汨罗。
屈原渐渐不堪重负,最终只得披发行吟于江畔,发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叹息。
宋代徐钧缅怀屈原,作诗云:“若无一点精忠节,未必文争日月光。”
◆素材解读
1.精忠报国,佑护家邦。屈原的伟大在于他的精忠意气,即使朝臣嫉贤妒能、君王是非不分,也不改其志;即使放逐汨罗,仍不忘初衷。沉江死国,英魂永驻!
2.品质高洁,日月同光。司马迁认为屈原的远大理想“与日月争光,与山川同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屈原佩戴香草,以香草自喻,展现了高洁、超脱和坚韧的品质。
杜甫:人间多难,诗传人生
人生的上半场,杜甫仗剑走天涯;人生的下半场,杜甫开始正视现实,真正将自己的生命融进诗歌。他的一生,浓缩在了他的诗里。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七岁能诗,出口成章,年纪轻轻就扬名洛阳。
《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长大后,杜甫参加了科举考试,但没考上。杜甫丝毫没放在心上,仗剑辞亲,出去漫游了,在洛阳结识了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李白。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年少成名的杜甫,却在人生的后半场看尽冷眼、吃尽冷饭,这也让他真正走向了成熟。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吾寧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几经波折,杜甫终于谋得一个小的官职。当他假期去探望远在奉先县的妻儿时,一进门便听到号啕大哭,才知道小儿子被饿死了。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公元757年,杜甫被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已逾半载。时值暮春,触景伤怀,昔日的长安城,灯火盈门,笙歌迭奏,如今却乱草丛生,破败不堪。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安史之乱后,杜甫带着妻儿来到成都,在亲友帮助下,盖了一间小草堂,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把小屋上的茅草掀走了。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55岁的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此时的杜甫已无当年写下《望岳》时的满腔热血。
◆素材解读
1.心怀黎庶,不畏时艰。纵使沦落江湖、飘若沙鸥,但杜甫致君尧舜的热忱没变,心怀黎庶的大义未泯!
2.诗传后世,风行来者。悲哉,时局动荡,战乱频仍,小我如浮萍离散;幸甚,笔力千钧,情思若蔻,大家如梁柱俊秀。一代诗圣杜甫,以诗录史,传之后世,皓皓风行,暗藏机杼,厚遗来者。
苏轼:生如逆旅,风波定后
苏轼的一生:青年洒脱,中年通透,老年超然。
他青年洒脱。“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元丰五年,被贬黄州的苏轼来到城外的赤壁矶。看到壮丽的风景时,他感慨万千。正当世人以为苏轼接下来会黯然神伤时,他却笔锋一转,写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神来之笔。
他中年通透。“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写下这首词的苏轼,已经在黄州度过了三个春秋。虽然日子不好过,但他建鱼塘,开东坡,寻美食,迎新生。这天苏轼和友人出游沙湖道,突遇春日急雨。苏轼却不急,缓步自若,怡然自得。
他老年超然。“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老年的苏轼生活十分淡泊,这一夜,苏轼夜饮醉归,怎奈家童酣睡不醒,无法入门。但他并不气恼,而是转身拄杖临江,沐着明月清风,听闻涛声。此时的苏轼感受到世间种种,浮浮沉沉,终究抵不过人心的超然物外。
“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在不同的境遇里,与他相遇。”苏轼身上,有道家的顺应自然,有儒家的积极进取,也有佛家的放下解脱。少年时洒脱,中年时通透,老年时超然,便是苏轼教给我们的最好活法。
◆素材解读
1.淡然处世,不避风雨。青年洒脱,中年通透,老年超然,这就是苏轼的人生素描。宠辱偕忘,笑对风雨,是无奈之举,也是旷达之选。透过苏轼的人生,我们也看到了自身的境遇。不论是进,还是退,都是人生的必要组成部分。
2.物我相融,道法自然。跳脱出小我之境,从现实矛盾中突围,以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来扩大自己的胸襟气韵,这就是苏轼的人生版图吧!以自然之心平视万物,拥抱寰宇,就能步入更为广阔的自由王国。
辛弃疾:剑啸英气,词含深情
辛弃疾一生跌宕起伏。
少年时,辛弃疾好书尚武,在祖父辛赞的引领下,心中埋下了收复失地、立志报国的种子。
公元1161年,22岁的辛弃疾投靠起义军,后来起义军惨遭张安国叛变。辛弃疾怒不可遏,活捉了张安国。
本以为回归南宋能够展露才华的辛弃疾,不曾想到,迎来的是14年内13次的调任史。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从江西提点刑狱到罢官,辛弃疾调用的频率为一年一任,即便是做出成效,仍然逃脱不了这种怪圈。
公元1181年,辛弃疾被弹劾罢官,此后的二十年中,开始隐居生活。夜晚,走在黄沙道中,辛弃疾听着蝉鸣、蛙声,真是自在:“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也不缺好友,陈亮来访:“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公元1198年,辛弃疾独坐停云堂,触景生情,抒发了寂寞心境以及对时局的怨恨:“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公元1203年,辛弃疾已64岁,第二次复出,辛弃疾曾登上京口北固亭,直抒内心的愤懑:“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两年后,这位空怀一腔恢复之志却终不得一展抱负的伟大的爱国志士和词人,带着无尽的遗憾和悲愤走完了他悲剧的一生。
◆素材解读
1.词蕴深情,心自菩提。辛弃疾是铁骨铮铮的好儿郎,是闲居稼轩的农人,是乐享天伦的居士,是志在四方的国士,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壮志难酬的民族英雄。辛弃疾多舛而悲壮的一生总让人敬佩感叹。
2.铁马金戈,壮怀矢志。辛弃疾病逝,长怀鲲鹏志,无计复河山。他走了,带着无尽的遗憾和悲愤。但他那句“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仍然发聋振聩,力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