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2024-04-29龚雨齐
龚雨齐
(西安欧亚学院 陕西西安 721000)
1 新时期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新需求
1.1 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端化期待专业优化调整
在贸易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持续上升,传统初级产品比重下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速增长,现代服务贸易迅猛发展。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跟紧时代发展步伐,依时而动、与时俱进,对优化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优化,聚焦信息通信、生物工程与医药、环境保护、新材料与新能源等高新技术及通信、物流、教育、环境、金融、健康和社会等现代服务领域贸易人才的培养,以满足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1.2 中小企业作为出口企业主体,亟须培养专业人才
如今,数字经济衍生了各行各业对数字贸易专业人才的强劲需求,催生数字贸易新业态迅猛发展。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出口企业中的中小企业所占比例已高达75%左右,在全球要素资源重组、国际生产网络重塑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此外,每年普通高校国际经贸专业的大部分毕业生皆加盟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对经贸人才的需求猛增。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加快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培养全能型、一岗多职、一专多能的开放型人才,以满足国际化发展背景下企业的发展需求,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发展。
1.3 跨境电子商务的推广需要强化市场拓展能力
第一,需要具备较强的政策敏感性。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外贸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这就需要相关人才具备全球思维,满足国际流动性,能够洞察跨境物流、国际市场营销、跨境供应链金融的趋势,掌握世界组织、国家、行业协会等出台的政策,并据此做出相应判断与决策,进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需要具备国际市场开拓能力。跨境电子商务涉及诸多领域,如B2B、B2C业务,跨境电子商务及其下游服务产业等,相关人才需要熟悉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熟悉全球正规金融服务及其创造新的经济机会。同时,熟悉国际贸易谈判和沟通技巧、国际贸易法律和实务,妥善做好贸易摩擦预警、咨询、对话、磋商、诉讼等工作,进而扩大业务涵盖范围。
第三,需要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需要先进的数字技术作为驱动。为此,相关人才需要梳理多年来的货币汇率变化、GDP的变化、经济增长水平等,提高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防范汇率风险、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分析国际经济变化趋势,也能够主动、积极地应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不确定影响。
1.4 绿色发展的贸易价值追求要求注重价值观教育
绿色贸易取代了单一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环境的绿色转型,提高相关产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当下,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低碳转型快速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全球贸易的价值追求。为此,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注重价值观教育,使未来经贸类人才深刻把握人类共同利益与价值,具备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理解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转向更环保的消费和生产方式,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其形式、内容、过程都能渗透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减少对环境影响的同时,实现国际经济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2 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数字贸易规模的迅猛扩张,刺激了市场对熟悉数字贸易规则专业人才的强劲需求,全面改变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形式。在旺盛的市场需求面前,经贸类专业得到了高度发展。目前,我国几乎所有层次的院校,从中职、高职高专、独立院校、省属本科院校到部属本科“985”“211”类院校,均设置了经贸类专业,为国家培养输出了大量国际贸易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深入探索人才培养体系的路径,力求培养出的人才符合数字贸易的特点与需求。例如,西安欧亚学院职业教育学院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精外贸、通外语、懂规则、能应用”,着力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在教学模式上,依托产教融合,强化实践应用,同时注重案例教学、加强教学研讨、强化实践应用,不断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在看到诸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意识到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例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体系未能与时俱进:未厘清产教融合的内涵及实施路径;人才培养方案陈旧,课程体系设置老化;体制问题导致专任教师教学投入不足,教学思路及方法因循守旧;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精神培养与开放型人才素养要求存在差距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该专业毕业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供给过剩,导致就业质量并不理想,甚至出现少数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造成全国普通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招生热度出现下滑。
3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面对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端化亟待专业优化调整,绿色发展的贸易价值追求要求注重价值观教育,中小企业成为出口企业主体呼唤专业人才诸多新需求。高职院校要立足新环境和新变化,加快经贸类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步伐,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注重研发机构、经济实体及基地的孵化,立足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实践操作、多元评价等层面,探索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崭新路径。
3.1 课程体系是培养基石
课程是重要的教学载体,要将产业发展重要内容与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促进专业知识和行业知识的耦合联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目标的互通。
第一,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国际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国内经济社会也飞速发展,为切实解决当前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对接不紧密、教学目标与岗位需求对接不精准的问题,校企双方应共同制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内容及课程结构上形成明确导向,保证产教融合工作的顺利推进。例如,邀请企业高级专业人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制定,双方合力共同重构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企业需求的培养方案,可将实践教学比例适当提高到50%,减少或合并专业必修课,增加应用型课程,注重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创新性、实践性和时代性设置,促进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这些举措能有效解决以往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人才培养方案陈旧、课程体系设置老化等问题,建立与数字贸易发展趋势相契合、与产业发展需求相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第二,构建特色课程集群。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就是围绕学校专业优势及地方产业特色不断优化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和布局,突破“学科主导型”学科边界,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促进专业课程结构向“需求导向”转变,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从而通过课程内容与行业岗位要求紧密对接的优势助力学生实现“知技互融”,即知识与技能同步获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为企业提供更加对口的人力资源。例如,有些职业学院与区域产业对接,立足行业发展需求,校企在多次深入研讨的前提下共同确定了技能模块,构建了“3×3模块化课程体系”,达到学岗共振的效果。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形成了多元化、立体化的课程模块,包括“理论课程+仿真实训”模块(仓储管理实务、物流信息技术、智能配送设备使用与维护、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等)、技能模块(智慧仓储、智慧配货、运输等)、商务练兵模块(网点开设与装修、SEO优化、短视频营销、直播策划等),以特色课程群的建设,实现了教学与生产同步,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3.2 实践强化是关键要素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教师兼顾对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的综合培养。第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校企双方职责清晰。针对以往产教融合中校企双方因职责不明导致的互相推诿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造成的不良影响,校企双方有必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做好制度设计,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权责清晰、分工明确、合作有效的管理制度确保实训基地的科学有效运营,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具体而言,校企双方应在《校企合作框架协议》《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协议》《实训基地合作协议》等方面达成一致合作并签订协议,明确双方责任,统筹规划建立与行业发展紧密相连的实训基地。为促进基地合理运转,双方需要不断修订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运营管理办法》《专任教师挂职锻炼管理办法》《企业导师管理办法》《校内生产性实训考核评价及激励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推动实训基地的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发展。
第二,实现优势互通,共建实践基地。校企双方应基于各自资源优势共建实践基地,并以实训平台为依托,开展项目化人才培养方式,使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真实工作流程中获得成长。例如,我国部分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成立了项目实战工作室,通过“在校学生+企业师傅+学习资源+企业项目+学校导师”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具体实践项目中,学生需要自己查找相关资料,结合项目情况,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与理论框架,并将其运用到项目实践中,也就是在项目中化身电商产业链的各类岗位人员,如美工、营销、主播等,熟练掌握从视觉设计到数据方案、从短视频制作到传播、从运营人员到店长培养、从直播主播到全流程规划的各项技能。现如今,该专业学生在长期实践项目中运营着阿里巴巴数字商业产业学院、臻优选微农公社、智联校园网络平台等在内的20余家企业,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3.3 创新模式是重点要求
产教融合作为产业和教育合作发展的模式,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经贸类专业在职业教育中有其特殊性,职业院校应根据地区产业发展实际和企业运营情况,探索不同的产教融合模式,从而在经贸类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上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其一,订单制合作育人模式。订单制模式是根据行业或企业岗位需求实现精准育人的一种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毕业即可上岗”,无缝接轨职场。在订单制模式下,学生能够了解到企业的文化、生产线流程、运营机制、管理机制等,从而对企业和未来职业形成一定的认知,有利于实现“育人目标与用人目标相衔接、技能培训与岗位需要相衔接”的办学目标;其二,现代学徒制合作育人模式。这是一种更加注重传承的育人模式,学生进入企业,作为学徒在企业进行“一师一徒”结对培养,企业导师或师傅起到关键作用,不断传授学徒专业技艺,同时对学徒进行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和企业文化等教育,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其三,冠名班合作育人模式。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开办企业冠名班,校企双方制定“冠名班”培养计划,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互通,形成双赢局面。
3.4 多元保障是有力支撑
第一,形成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事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事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各地应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产教融合政策“大礼包”,为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基本遵循和方向指引,鼓励其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在实践中,应从强化金融扶持、落实财政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土地保障政策等方面形成组合式产教融合激励政策,为产教融合的深入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第二,打造“双岗多能”的师资队伍,提供师资保障。校企合作的师资力量并不是企业导师和校内教师的简单相加,而是双方师资实现互通有无、沟通合作。校内教师在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实操修养,以便更好地做到在知行合一中教授学生知识;企业导师在掌握熟练的实操技能的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修养,以便更好地总结提炼经验,对学生形成有力指导,形成校企“师资共用体”。为此,双方应按照“校企双能、专兼结合”的思路,在双兼互聘、内外联培中提高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方面,聘请企业中的技术能手和管理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根据专业实际情况承担一定的实践教学任务,具体要参与实训项目开发、修订课程标准、教材开发、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等,既要是真正的业务骨干,又需能扮演好教学能手的角色,真正发挥好行业导师的作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教师应把目光放长远,主动到企业挂职锻炼,进行业务实操,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开阔眼界。具体要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攻关,用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科研成果为企业解决业务难题,在此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学素材和实践经验。
3.5 科学评价是有力指挥
产教融合能够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对其成效进行合理评价是促进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人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要明确产教融合各方诉求,建立科学合理的产教融合评价体系,发挥好评价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为提高产教融合的广度、深度和亮度提供决策支撑。
第一,把握评价原则。首先,坚持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经贸类专业产教融合过程中评级要素指标繁多,且有些数据采集难度大,因此在制定评价体系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较多的主观因素,尽可能简化评价体系,以保证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其次,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向结合,避免以期末考试定胜负的考核方式,将经贸类专业学生的课堂成绩、实训成绩、期中期末成绩综合纳入考评体系中。再次,坚持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也就是除了对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平台数量、专业课程打造数量等进行量化评价外,还要考虑产教融合的复杂性,将课程科学性、学生满意度、企业满意度等难以量化的指标转化为其他定量指标;最后,坚持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前者是说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对不同考察对象进行评价,后者是说对同一个考察对象的现阶段和过去某一阶段进行比较,评价其发展情况。
第二,根据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和权责,可针对不同主体设置不同的考核体系。对于学校层,应出台《二级学院绩效考核指标》,明确经贸类专业深度校企合作资源配置标准,组织专业校企合作绩效年度考核,以学生、教师、企业导师、行业专家为评价主体,考核结果与年度绩效直接挂钩,校企合作资源配置不到位的经贸类专业限制招生。对于企业层,应以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感、匹配性、适应性、竞争力”四个维度指标进行评价,分值高的企业可获得后续项目更多优先权益,校方也会优先协助企业进行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分值在最低挡的企业未来将不在校企合作的考虑范围内。针对项目负责人层,将教师等项目负责人的校企合作工作量和工作成效纳入人事考核激励体系,把获得优秀校企合作项目作为职称评聘门槛条件,激励教师“必须干、主动干、干出成果”。针对学生层,将理论课程评价、实践课程评价结合起来,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能为校企合作方案的改进提供反馈。
4 结语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是形成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产业相融、培养与就业衔接的关键,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达到社会、学校、企业、学生四方共赢的效果。经贸类专业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但目前经贸人才面临紧缺的现实困境。在人才培养中,存在传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陈旧,课程体系设置老化;体制问题导致专任教师教学投入不足,教学思路及方法因循守旧;人才培养目标不具体,未真正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等问题。因此,需通过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创新模式、加强保障、科学评价来补齐当前产教融合过程中的短板,锻造发展长板,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力争打造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