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探析
2024-04-29李文锦
□文/ 李文锦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济南)
[提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原理及意义,剖析当前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解决策略。
我国经济随着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指出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强调加快数字经济的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时代背景下,经济数字化的优势逐渐显现,已然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开始出现多元化体育需求,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如何有效利用数字经济优势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引起学者们争相讨论。本文梳理相关文献后,首先明确出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原理,总结归纳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与困境,针对现存困境给也相关策略,为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原理
数字经济是指新型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相融合,通过改变原有信息传递方式和供需匹配模式,重构产业生态规则。
(一)数字经济促进体育产业创新。数字化可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结构创新、模式创新等方式促进体育产业创新,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技术创新增添体育产业新动力,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数字技术同体育产业融合后可以增强体育产品的竞争力,提升体育产品的生产效率。产品创新催生体育产品新消费,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体育产品逐渐智能化,数字技术同体育产品融合后可以增加体育产品的科技性、便捷性、实用性,诱导消费者进行体育消费。结构创新拓展体育行业新空间,数字化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这破除了传统体育产业同其他行业间的边界,拓展了体育产业发展空间。模式创新创设产业发展新模式,大数据平台可通过多方面信息收集来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并推送符合消费者潜在消费倾向的产品信息刺激消费,形成多种新型商业模式,如网络健身直播、体育项目线上模拟体验等。
(二)数字经济降低体育产业成本。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体育产业界限被打破,从而实现体育产业成本降低。数字经济降低体育产业成本是指将数字技术优势融合到体育产业的生产管理中,优化生产模式,节约运营成本等。如,安踏与IBM 携手,通过打造数字化平台提升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节约大量开支。不仅如此,大数据平台还可以使体育产品售后实现自主化。如,安踏品牌实施DTC 模式,将体育产品直接对接消费者,再通过消费者数据反馈对产品及服务进行调整,这大大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还提升了产品服务质量。
(三)数字经济提升体育产业效率。数字经济提升体育产业效率就是体育产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技术全面升级企业生产效率、管理效率等。数字经济融入体育产业可以优化体育企业生产流程。在研发环节,大数据平台可高效整合信息与资源,在一定时间内有效研发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在制造环节,通过先进技术实现体育资源高效合理运用与调配;在流通环节,实现商家与企业之间的协同配合以及产品与消费者的直接对接;在交易环节,实现商家与企业对消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数字经济融入体育产业可以简化各级管理流程、强化多部门沟通。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加入体育产业势必推动体育产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得体育企业向扁平化、模块化管理方向发展,信息的共享性、公开性还会加强各层级、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联系,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四)数字经济提高体育产业质量。数字经济提高体育产业质量是指通过数字技术促进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提升体育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赋能。首先,数字技术中的大数据平台等技术可以精准定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使得体育企业可以针对性地生产产品;其次,数字经济可通过资源整合、合理分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法减少资源浪费,实现体育产业绿色发展,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最后,数字经济可通过信息优势升级体育产品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与效能。
二、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一)有利于深化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由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我国开始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变。与此同,时传统的体育产品供给模式与人们现代多元体育消费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越发明显。数字经济与体育产业的深度融合会打破传统体育产业供需方式,形成新供给和新需求,深化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先,数字技术能整合信息、资源和需求,促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形成有效的高质量供给,提升供给能力,缓解体育产业领域的供需矛盾,这也是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所在。其次,数字技术可以推动体育产品向多功能化、智能化、定制化方向发展,使得体育产业供给侧向高质量,需求侧向高品质方向发展,进一步深化体育产业的供给侧改革。
(二)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是指促进体育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的发展过程。首先,数字经济利用多种高新数字技术与体育产业融合,可以促进体育产业创新升级,实现体育产业发展方式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其次,数字经济可利用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体育产业结构进行改造升级后形成新型经济模式和新业态。例如,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强调数据的开放与共享,打破了线下信息盲区,提高了体育产业之间的关联水平,形成具有网络协同关联的组织结构,促进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最后,数字经济强化了体育服务,实现体育公共服务的便捷化、智能化,推动体育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型转向服务业主导型、从低水平状态转向高水平状态,促进体育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
(三)有利于推动体育产品提质增效。经济学理论中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需求结构。就体育产品而言,这表现为参与型消费向享受型、发展型消费的转变,这对体育产品功能形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产业与科技的融合激发体育产品功能形态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如普通数字手表演变为智能手表、基础健身器材演变为多功能智能健身器材。体育产品不仅具有基本功能,还会增加其他功能作为新的卖点,包括给予科学合理的健身建议、纠正不当的锻炼方案等。此外,体育产品数字化使消费者开始追求体育产品的智能化服务,使得体育产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苹果公司生产的iwatch 手表不仅能查看时间,还能接收电话和短信、健康监测、支付等,并且可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个性化设置。
(四)有利于破除体育产业空间壁垒。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使众多先进科技元素融入体育产品,如线上运动教学、智能运动场景模拟等多样化体育产品逐渐增加,破除了传统体育空间的壁垒,使得体育消费空间、体育投资空间不断拓展。一方面疫情影响使得线下的运动爱好者将运动健身转换到室内,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的助力下,使得室内健身掀起一股热潮,比如以刘畊宏为代表的网络健身直播,同时智能健身镜、智能动感单车等智能健身设备也让人们有了多种居家运动方式的选择,拓展了体育消费空间;另一方面iMedia Research 数据显示,中国健身器材市场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2 年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为628.5 亿元,同比增长15%,这说明人们体育消费意愿逐渐加强,使得体育产业成为腾讯、阿里等众多商业大鳄重点关注的朝阳产业,体育产业的投资空间不断延伸。
三、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政策体系待完善,政府监管难度增加。尽管国家对于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持支持与鼓励态度,但国内尚未出台专门的数字经济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在落实数字技术运用到体育产业时由于缺乏行业监管和法规约束,容易形成数据安全保障不足、数据成果权责不明等问题。数字化转型使得体育产业边界打破,形成跨界融合,同时不同产业、不同领域之间形成交叉组合,使得政府部门的监管难度大大增加,传统监管机制已无法适应现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二)体育产业数字技术发展水平不均衡。虽然我国体育技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我国数字体育仍存在技术瓶颈,如数字模拟中的数字孪生技术,并且由于我国存在地域文化和经济差异大等情况,一些高新数字体育技术仅能在发达地区得到推广,欠发达地区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受阻,导致我国体育产业数字化整体基础设施薄弱。除此之外,我国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较为成功的案例有李宁、安踏等龙头体育企业,但对于其他中小型体育企业来说普遍面临数字转型成本高、信息技术不足等问题,他们经营范围有限、规模较小,现有经营能力难以支撑数字化转型成本,缺乏数字化人才资源。以上内容说明我国体育产业数字化发展目前存在地区不均、企业不均的发展不均衡问题。
(三)缺乏高质量数字化人才。高质量的数字化人才队伍是数字化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但目前体育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体育产业的发展诉求,制约着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从人才数量来看,数字经济盛行后网络平台繁多,线上直播运营等数字化体育人才的现存储备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从人才存量来看,数字化人才培养周期长、要求高、师资不足等因素限制了人才的储备,现存体育人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从人才结构来看,数字化时代对于体育人才的要求更加严格,体育产业需要具有体育知识和数字技术兼顾的复合型人才。从人才质量来看,数字人才供给和体育产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这是由于我国数字人才教育培养较为落后无法同体育产业发展接轨,国内高校短时间内很难培养出复合型的高质量人才。
四、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策略
(一)完善政策支持,强化政府职能。针对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数字转型过程中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善、政府监管不足等问题:一是国家可根据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出台宏观性指导性文件进行统筹规划,明确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的发展目标、路径、保障措施等,而后各地方政府可依据各地体育产业发展实情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政策与计划,有目标、有计划地落实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完善“数字+体育”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和落实机制,确保法规的落实与实施,全面遏制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三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自主治理、社会自律参与的多元协同治理模式,例如各地方体育局建立健全多行业共同参与的数字监管与数字问责管理体系,各体育企业做好做强生产与服务,社会成员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完成体育市场的规范与安全保障。
(二)增加政策支撑与财政支持,拓展数字技术应用范围。体育产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一定要充分发挥政策的支撑能力。首先,国家应制定体育产业数字技术发展的战略部署,强化政策支撑,各级政府部门应根据顶层设计有计划、有目的地规划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与升级,指导体育企业数字化发展;应加大数字技术科研投入力度,出台高新信息技术产品研发等优惠政策,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等措施加强体育产业数字技术创新。其次,搭建数字化共享平台,通过数字信息技术与资源共享帮助中小型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最后,加大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财政支持,鼓励支持体育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技术创新,缓解体育企业研发成本不足、转型周期长的压力。
(三)加强数字人才培养,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数字人才的支撑,着重加强复合型数字化体育人才队伍培养是完成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第一,实施人才强体战略,出台人才培养政策。各级政府可增设体育产业数字人才服务平台,优化升级现有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模式,为高素质数字人才培养和引进提供良好发展空间。第二,针对体育产业数字化人才需求特点,构建专业化、复合型数字化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围绕体育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着力培养出体育产业所需的具有数字技术、体育知识、创新能力等全面复合型数字技术人才。第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应及时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更新教学理念,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可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完善“供给侧”数字人才培养,开设“数字+体育”等学科融合课程体系,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层次数字经济体育人才。
综上,数字经济与体育产业相融合是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数字经济对体育产品、体育空间、产业结构等具有较强的赋能作用,有助于体育产业深化供给侧改革、创新升级、降本增效、提质增量,但数字化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一定难度,我国需要从政府职能、政策支持、财政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进入体育产业,最大限度发挥数字技术对体育产业的赋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