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效果

2024-04-28许子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6期
关键词:普外科肠梗阻炎性

许子明

临床进行完普外科腹部手术操作之后, 早期通常会诱发炎性肠梗阻问题, 这是因为手术创伤与腹腔化疗或是损伤等产生肠壁渗液以及水肿表现, 让肠管阻滞进而出现粘连性肠梗阻表现, 属于外科急腹症比较多见的一种症状。这种病症存在很大的治疗难度, 很易出现室隔综合征以及感染等, 在严重的时候还会致死。选用西医治疗, 主要方案就是禁食与禁水以及维持身体必需物质的平衡等, 治疗上相对保守一些, 获得的疗效不强, 极易产生重度性的感染或是肠穿孔等问题。当前, 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1], 运用在普外科的腹部手术之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相关治疗中,能够获得更高的疗效。基于此, 为能探究此种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实际疗效问题, 抽选到本院普外科收入的行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2019 年12 月~2022 年12 月)为探究样本, 经中西医结合疗法获得更高的疗效, 综合效果更优, 详细的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本院2019 年12 月~2022 年12 月普外科收入行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78 例为探究样本,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探究组与参照组, 各39 例。参照组:男19 例, 女20 例;年龄32~68 岁,平均年龄(52.33±6.21)岁。探究组:男20 例, 女19 例;年龄31~67 岁, 平均年龄(52.11±6.1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关症状表现及其检查标准均符合;②可以主动配合治疗研究的进行, 遵照医嘱定时完成服药, 且知情。排除标准:①因其他的病因诱发肠梗阻的;②实施开腹手术之后间隔4 周以上的;③存在其他重度血流感染的病原菌情况;④无法配合用药干预与不按照医嘱进行治疗的。

1.2 方法 参照组选择西医治疗, 详细方案为:在治疗之前需禁食与禁水, 然后利用胃管给患者实施胃肠减压处理, 确定患者身体中的酸碱以及水电解质处于平衡状态, 实施脂肪乳与葡萄糖等干预补充营养。与此同时, 选择泮托拉唑进行静脉注射给药, 保持1 次/d,且注射40 mg/次;选择醋酸奥曲肽进行皮下注射给药,保持3 次/d, 且注射0.1 mg/次, 需持续进行3 d 的注射;选择醋酸地塞米松进行静脉注射给药, 保持1 次/d, 且持续进行3 d的注射。1个疗程为12 d, 持续治疗1个疗程。探究组选择中西医结合疗法, 详细方案为:其中西药治疗方案与参照组维持相同, 而中医治疗(复方大承气汤)具体组方包含:炒莱菔子40 g, 川厚朴、赤芍、生大黄各15 g, 枳实、桃仁各12 g, 芒硝10 g。进行辨证的实际处方:就热证患者, 应增加金银花与生石膏以及黄芩各10 g;就恶心与呕吐患者, 应增加半夏与生姜以及旋覆花各9 g;就气虚患者应增加党参12 g;就中寒患者应该增加附子以及炮姜各9 g[2]。服用1~2 剂/d, 坚持每1 剂煎上2 次, 然后煎到200 ml, 分为3 次进行口服或是通过胃管予以注入。与此同时, 配合针灸进行治疗, 选择患者的足三里与气海以及天枢穴位予以针刺, 选择平补平泻方法, 针灸1 次/d, 需留针半个小时。1 个疗程为12 d, 持续治疗1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疗效、术后第1 天、第12 天的血清指标(IL-6、TNF-α、CRP)。

疗效判定标准[3]:患者腹部变得很柔软, 且无压痛感, 每日能够正常排便, 其肠腔当中没有积液, 属于显效;患者腹部变得柔软, 且腹部疼痛感得到缓解, 但是, 没有进行肛门排气或是排便, 其肠梗阻的临床征象出现好转, 属于有效;患者上述症状描述均没有出现改变, 或者已经加重, 属于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探究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s, d)

表1 两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s, d)

注:与参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肛门排气时间 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 症状消失时间 治疗时间探究组 39 3.02±0.97a 2.09±0.86a 6.13±0.55a 11.00±2.13a参照组 39 6.57±1.24 5.66±1.35 8.23±1.56 15.01±2.67 t 14.0820 13.9284 7.9284 7.3319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两组疗效比较 探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38/39), 优于参照组的79.49%(31/39)(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

2.3 两组术后血清指标比较 术后第1 天, 两组IL-6、TNF-α、CRP 比较未见差异(P>0.05);术后第12 天, 探究组的IL-6、TNF-α、CRP 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血清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术后血清指标比较( ±s)

注:与参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术后第1 天 术后第12 天IL-6(pg/ml) TNF-α(pg/ml) CRP(mg/L) IL-6(pg/ml) TNF-α(pg/ml) CRP(mg/L)探究组 39 88.94±9.97 85.46±12.04 104.31±17.83 38.11±6.56a 48.34±7.91a 9.56±0.31a参照组 39 89.22±10.54 86.30±11.94 103.97±16.96 51.75±7.52 52.74±8.23 12.02±1.24 t 0.1205 0.3093 0.0862 8.5359 2.4071 12.0193 P 0.9044 0.7579 0.9315 0.0000 0.0185 0.0000

3 讨论

普外科腹部手术之后, 早期会诱发患者产生炎性肠梗阻表现, 这种症状表现属于因为手术创伤与腹腔化疗或是腔内的损伤而形成, 最终导致肠壁渗出与水肿等, 属于一种由于机械性以及动力性相关因素协同作用产生的粘连性肠梗阻。其症状表现的重要特征就是[4]:在术后的半个月左右形成, 少部分患者已经排便或是排气, 亦或是进食。重点症状表现即为腹胀, 有很少的患者产生腹痛, 也有一部分的患者会产生肠绞窄的问题。进行腹部平片检查, 呈现至少2个气液平面。与此同时, 产生肠腔中积液问题。实施常规治疗方案也主要包含禁食与禁水, 以及对身体日需物质的供给维持等, 但是, 西医治疗在疗效上十分局限, 并且极易诱发重症性感染与肠穿孔相关并发症问题, 所以在疗效上不太尽如人意。当前, 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收获更高的疗效[5], 可改善患者身体的营养情况与组织消化液分泌, 控制胃液和血浆蛋白的丢失, 对肠道压力予以一定缓解, 确定肠黏膜充分的完整, 改变其腹腔水肿问题, 减少炎性反应产生率, 在该基础上进行中医对症干预, 可高效的调整患者的身体素质, 对肠梗阻表现予以改善。

从中医理论出发, 肠梗阻实际是“气滞”与“肠结”等, 基本上是因为气滞血瘀以及气机不畅等诱发,所以, 应该实施通里攻下方案加强干预[6]。本次治疗中, 中医组方上选择复方大承气汤, 当中有川厚朴与赤芍以及炒莱菔子等众多药物成分, 当中的川厚朴兼具宽中下气效果;而枳实却有行气导滞作用;其赤芍拥有活血化瘀效果;药方中的炒莱菔子能增强肠管进行收缩的作用或功能, 利于胃肠进行蠕动工作;药方中的桃仁, 实际内部有极多的脂肪油, 可以润肠以及通便, 对胃肠蠕动行为进行刺激[7-9]。以上诸药一起联用,可以行气与活血以及泻下等, 强化胃肠功能, 实现对身体微循环状态的改善, 以此更高效的缓解身体炎症反应表现。与此同时, 再按照患者具体症状表现完成辨证治疗干预, 就恶心与呕吐患者选择增加半夏与旋覆花, 能够降逆止吐实现更高的疗效, 让患者身体症状表现得到一定优化[10-12]。除此之外, 加上针刺患者的气海与足三里以及天枢众多穴位后, 进而调整与强化患者的胃肠功能表现, 提升身体的修复能力以及抗炎效果, 减少梗阻部位相邻血管的相应通透力, 最终能够改变并控制住炎症反应表现。

本次治疗, 探究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探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38/39), 优于参照组的79.49%(31/39)(P<0.05)。术后第12 天, 探究组的IL-6、TNF-α、CRP 低于参照组(P<0.05)。这样的治疗结果与苑昭奖[9]治疗研究内容相似, 体现出中西医结合疗法实施的重要性与临床疗效性, 不仅能够改变其临床指标, 也能够提升其疗效结果, 综合临床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 中西医结合疗法运用于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中, 其疗效更优于西医治疗方案, 患者的临床指标与疗效均得到优化, 术后第12天血清指标获得降低, 是更值得推荐的一种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普外科肠梗阻炎性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