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融合的初中地理教学探究

2024-04-28杨俐

甘肃教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实践研究初中地理

杨俐

【摘要】跨学科融合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有效方式。跨學科融合是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跨学科融合能够打破各学科间的界限,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导下,了解跨学科融合的价值,有效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活动。文章从初中地理教学的具体工作入手,分析了跨学科融合对学科教学的作用,并对初中地理教学中跨学科融合的实践进行探究,以期在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为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在多个学科中的应用带来新探索。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科融合;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06—0112—04

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得到推广,这给初中地理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给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从地理学科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需要在初中阶段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用地理思维思考相关问题。对此,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思维水平和兴趣需求,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进行地理学科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创新。

一、跨学科融合对地理学科教学的作用

跨学科融合是突显改革性和实效性的创新教学方法,将这样的新方法应用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能够给地理课堂教学带来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1.体现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深层次关系体现出来,不仅可以为学生展现出多元化的地理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有深刻认知,这对于学生正确学习观念的培养及相关知识体系的构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

2.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是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就初中地理学科而言,教师如果想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足够的学习动力,就需要充分为学生展现地理知识的魅力。在这种教育目标导向下,如果教师仅仅围绕地理知识进行单一教学,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倘若教师将多学科知识融合,使地理知识以更加全面、多元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便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在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下,学生还可以在学习中实现学习兴趣的跨学科转移,这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广度和深度,让他们在课堂中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与教师互动[2],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跨学科融合实践

地理作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其知识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的特点,这可以为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带来一定的有力支撑。考虑到初中生的心智水平、兴趣需求等具体情况,教师在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中,需要整合多方面教学要素,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做好地理与语文科学的跨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随着新课改推进,对初中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学科课程要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对此,在跨学科融合的背景下,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需要在关注地理学科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突破地理学科教学内容的局限性,注重地理学科与语文学科内容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融合,在语文学科知识的辅助下,使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言文字是学科知识的表现形式,学生在地理课堂中阅读教材内容,与教师和同学互动,都是在进行语文知识的应用。所以,语文是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础,在地理学科中跨学科融入语文知识,是提升学生地理知识素养、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

例如,在“中国的地形”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对地形知识的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融入相关语文知识。以“山地”相关内容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对山地地形有更好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举出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或是北宋著名诗人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因为两首古诗学生都学过,教师可以先尝试让学生翻译诗句,让学生描绘诗句中的景象。之后,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几组典型的山地景色图片,让学生借助图片赏析诗句,由此深化学生对山地地形特点相关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举例“重峦叠嶂”“奇峰罗列”等成语,以此强化学生对山地地形知识的记忆[3]。

总之,基于对初中地理教材内容的分析,将相关知识与语文知识进行跨学科融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多学科融合学习的兴趣。对此,教师需要有选择地融合相关学科知识,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做好地理学科与英语学科知识的跨学科融合,提升学生的文化认知。在新课改中,跨学科教学作为突出的亮点,是实现教学方式改革、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初中教育阶段,教师面对多要素、多学科综合问题时,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打破学科壁垒,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和创新。要想促使学生高效学习初中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地理教学质量,采取跨学科融合教学很有必要。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科作为重要的学科,为学生带来的不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相关技能的培养,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提升相关文化认知。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世界地理知识在教材中占据了较大的篇幅。例如,在七年级上册“世界的居民”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对相关知识的讲解,可以让学生看到国土之外的大千世界,增强学生对世界人口、人种分布以及语言文化的了解。可以说,“认识大洲”“了解地区”“走进国家”相关内容为七年级下册教材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促使学生对世界有多方面认知,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相关内容教学中,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考虑,如果想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从语言文化入手,应用英语与地理学科之间的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实现教学目标[4]。

例如,在“世界的语言”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英语是被广泛使用的語言,在这个过程,教师可以与学生用英语进行小游戏互动,与学生用英语简单交流。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经典英文歌曲,让学生欣赏。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英汉互译”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以地理知识为基础的汉语句子,让学生两人一组,其中一人说汉语,另一人尝试用英语翻译。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根据七年级教材附录部分的“英汉地理词汇”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英语与地理知识融合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地理和英语学科知识水平。

3.做好地理与物理学科的跨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跨学科融合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先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导向,只有在明确的教学目标下,学生更清楚要学什么,以及如何学。跨学科融合背景下,教师应以学科知识和方法为基础,以多学科知识和方法作为补充,开展初中地理教学,助力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物理学科知识也可以作为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内容。从学科性质角度来看,地理作为交叉学科,相关知识与物理学科知识关联性强,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的带头学科,世界上各种自然现象都与物理学有重要关联。所以,教师进行地理与物理学科跨学科融合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还能够为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带来一定帮助[5]。

从初中地理知识内容的角度来看,地理学科有很多可以与物理学科跨学科融合的知识,但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结合具体学情有所选择。例如,在“气温和降水”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物理学科“物态变化”相关知识内容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让学生在物理知识的辅助下,强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气温和降水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专门给学生提出“雨夹雪”这一种特殊的降水现象,并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相关视频资料。总之,跨学科融合背景下,做好地理与物理学科的跨学科融合,教师需要先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实践教学,既可以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又能够为学生之后的物理知识学习打好基础,使学生成长为具有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做好地理学科与艺术类学科的跨学科融合,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跨学科融合是初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能够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跨学科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提高学习认知、培养核心素养,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跨学科融合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应关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跨学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此外,教师应以地理学科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立足点,注重选取科学的学习主题,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学习主题,确保学习主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地理学科与艺术类学科知识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初中艺术类学科有美术和音乐学科,两者各有特色,教师可以选择与地理知识相匹配的内容融合,以获得最佳的学科融合教育效果[6]。

以美术学科为例,教师在“中国的疆域”相关内容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设计“画地图”“拼地图”游戏。游戏开始前,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为学生画出我国地图,当学生看到教师仅凭记忆就能画出地图时,会比较震惊,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学生试着临摹地图,第二组学生将画纸铺在地图上印画。画完后,教师可以随机挑选两组学生的作品加以对比,让他们说一说哪种方式画得更好。在这种课堂互动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还能够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取得了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可以说,教师在课堂上将地理学科与艺术类学科跨学科融合,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积极性,还能够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使地理知识以更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方式呈现,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凸显。基于此,在课堂中,教师应善于挖掘地理学科与艺术类学科融合的知识点,积极推进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的应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地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7]。

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多学科知识的关联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对于学生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做好学生需求、地理知识、跨学科知识及表现形式的融合设计,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做好跨学科知识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康翠玉.指向综合思维的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设计——以“大米产自何处”为例[J].地理教育,2023(11):28-32+37.

[2]胡长林.学科整合视角下初中地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23(44):163-166.

[3]王丽娟.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融合的初中地理教学初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10):141-143.

[4]延瑾英.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探究——以秦岭考察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3(30):43-44,47.

[5]黄伏银.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3(27):56-58.

[6]裘伟东,黄笑.初中地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以“‘长江鱼王会回来吗”为例[J].地理教学,2023(17):38-43.

[7]刘琴.生活情境视域下地理跨学科教学融合的三个着力点[J].教学与管理,2023(25):41-44.

编辑:彭雪亮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实践研究初中地理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