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4-04-28普绍宇

南北桥 2024年7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环境教学模式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7.061

[摘 要]近年来,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在各专业教学中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伴随实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落实,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在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其以专业教学目标为基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得到新发展,摆脱了原有的教学制约,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形成有机统一,同时对于学生设计思维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还能够为地方环境设计专业提供新的发展契机,为本专业建设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主要围绕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展开积极探讨。

[关键词]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

在对生活居住环境、工作环境等空间需求的多样化引导下,市场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转变,如何培养适应社会与企业发展的环境设计人才是地方高校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伴随第二课堂在高校专业教学中的广泛开展,以往的教学理念逐渐被打破,教学方式实现了有效整合,更加注重学生探究式、主动式、创新式学习,关注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发展,注重高技能、高创新类人才的培养。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为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对学生的自主与探究能力具有较高要求。第二课堂教学模式需要以学生为教学核心,与第一课堂进行有机融合,促使教学更具系统性、科学性与专业性,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显著提升,同时能够增加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培养更加适应市场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1 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的意义

1.1 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实践与思维能力,才能与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相适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偏向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缺少关注,同时学生的实践机会相对较少,在毕业以后难以快速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在环境设计专业中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与市场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教学体系,能够在行业发展形势的推动下,结合行业市场对课堂任务进行科学划分,全面优化教学内容[1]。对第二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改进,以保证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紧跟市场步伐,确保学生在毕业以后更快适应岗位要求,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形成有效的校企合作科学衔接。

1.2 强化教学质量与效率

教学质量和效率与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直接关联,对环境设计专业进行第二课堂教学改革,能够加强对学生设计、合作、创新、沟通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在毕业后的岗位工作中更具竞争力。同时,实施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还能够促使教师提高对第二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并做好第一、第二课堂之间的融合,确保教师教学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此外,第二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不断推动教师适应新时代高校教学的发展要求,确保学生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均能够得到改善,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2]。

1.3 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在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下,地方高校教学也需要不断适应其发展,结合市场对教学知识点进行不断完善,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进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助力。因此,在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时,需要以地方经济为导向,确保培养目标适应地方企业的发展理念,保证高校专业教学更具针对性。同时,需要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完善人才培养计划,打造更具影响力的环境设计专业,做好学科建设工作,增强社会对环境设计专业的认可与支持,保证学科建设为市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2 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策略

2.1 整合教学资源,促进第一、第二课堂的融合发展

在剖析地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时发现,仅第一课堂的知识点已经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将其与第二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融合发展,对学生的思维与实践能力实施更加全面的培养,这样不仅能够实现预期的高校育人目标,而且能够转化知识与技能培养形式,形成对第一课堂的有效辅助。第二课堂教学模式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应用型技能与社会责任感为主要方向,促使学生产生思维碰撞,保证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理念与价值观念。为了与第一课堂形成良好的衔接,需要对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进行适当调整,进而确保第一、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共同推动环境设计专业的健康发展。

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地方高校可以通过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构建第二课堂资源管理平台,教师与学生均可结合自身的需求对教学资源进行运用,且更加便于资源的搜索与共享,能够促进教学与学习的效率与质量明显提升。学校可以鼓励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资源进行分享、探讨,以逐渐完善资源的统一管理,更加便于对学科资源的利用与配置,做到第一、第二课堂之间的融合发展。学校还需要对教学、校外资源与学生管理部门管理工作进行协调,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机会,并设置第二课堂活动的标准与内容,做到及时为师生提供专业指导与学习、发展的平台,充分利用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资源,确保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2.2 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

第二课堂是在第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实施改进,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实施驱动型教学。在教学中可以形成校企合作模式,对教学任务进行项目化,并引入校企合作理念,延伸环境设计专业的市场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形成对市场发展的初步认知与了解,并能够对学生进行良性的引导,保证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学生对市场环境设计存在的缺陷进行深入分析,并逐渐形成自身的设计方向。环境设计专业相比其他学科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其能够在学习中及时提出自身疑问,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探索、思考、解决问题,加深对环境设计的深入认识与理解[3]。

在实施第二课堂教学前,学生可以对市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对不了解的内容做好标记,分析实际的设计需求,以便及时与教师、同学进行问题探讨,以此逐步对环境设计专业知识进行积累与扩展。针对环境设计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并对设计理念的运用进行剖析,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设计积极性。在第二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提高对学生设计见解的重视,关注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构建更具开放性、精细化的第二课堂形态,与学生共同对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并定期由企业设计师进行设计方案制作指导,确保第二课堂更加多元化,促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与思考能力,便于对设计知识与自身发展方向的掌握。同时,需要结合不同的项目任务对第二课堂训练内容进行调整,以实现良好的年级分工,为学生模拟真实的职业情境,更加便于其日后适应岗位需求。

2.3 加强实践性,促进项目化教学与实践能力的衔接

环境设计专业第二课堂教学模式需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并注重实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对自身教学能力进行优化,并为学生构建更加真实的职业情境,使第二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凸显学生在第二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结合不同水平与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其提供更具个性的教学内容,确保全体学生均能在教学中实现自身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与能力,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4]。

第二课堂教学需要与企业形成合作关系,依托专业工作室做好对第二课堂的项目化,针对学生的学习阶段提供实训机会并开展调研,对比学生在学习中所展现的竞争力与积极性,及时调整教学方向。需要以企业、市场用人需求为基准,开展实际调研,以明确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方向。高校可以在进行调研后对高低年级的工作进行合理分工,做到实践资源的優化配置。如果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则可以开展设计类的专业性工作,而低年级阶段则适合进行建筑赏析、考察等专业性相对较低的工作,确保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更有效,能够确保学生参与环境设计的全流程,在毕业后实现全面发展。通过提高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性,能够对其优势进行充分运用,不仅能促进教学质量得到提升,还能推动第二课堂模式的健康发展,更有助于学生增强自身实践能力,形成实践思维。

2.4 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

评价体系是促进教学发展的关键环节,以往在地方高校环境设计教学评价中更加注重以课程考核为基础,并未形成明确的评价标准,且评价体系透明度较差,教师的主观判断对于评价的公正性具有较大影响,进而难以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第二课堂教学模式下,由于其教学方式与以往差异性较大,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深入了解,掌握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理解程度,通过大数据对学生的发展动态进行跟踪调查,不断对教学评价进行优化,需要构建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注重评价内容的综合性、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与评价主体的个性化,确保第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更具准确性,不仅关注学生的实践项目完成质量,同时需要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是否达到预期提升目标。在学分制的评价体系引导下,需要对开放式与跟踪式评价进行融合,实现定性、定量的统一评价,确保教学评价的合理性、规范性。

在进行第二课堂教学评价时,需要掌握学生的优缺点,增强学生对自身能力的深入了解,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择业。例如,有些学生性格外向,更加善于交际,此类学生更加适合设计推广与现场施工工作,而有些学生性格内向,更加善于方案设计,此类学生适合设计师岗位,还有些学生具备管理能力,此类学生适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需要注重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确保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之间形成良好的衔接,形成协同育人的效果。同时,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增强设计创新意识,更加适应未来环境设计工作的发展要求。

2.5 基于行业发展需求落实第二课堂分类培养

行业需求是促进环境设计专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需要以专业发展为基准,调查学生的就业意向,以优化第二课堂教学目标,实施应用型人才的分类培养。在进行第二课堂教学改革时,需要关注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要求,并保证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对第二课堂的专业教学的体系进行完善,以提升第二课堂教学效率。依据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将设计中的理论知识落实在基础教学中,并在第二课堂教学中加强实践性课程比例。在进行具体课程教学时,如公共空间设计、室内外装饰施工与家具设计,需要对行业需求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并对相应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的需求进行明确定位,对市场中已经淘汰的相关课程进行删减,并调整行业需求的设计类课程,以增加学生对设计技能的掌握,确保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培养。

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更加注重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需要注重对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更加凸显设计在教学中的作用,并为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相应课程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与空间,同时需要关注学生设计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能够逐渐积累设计经验,提高自身的学习与应用能力,紧跟行业发展步伐,不断适应行业发展需要。针对日后从事环境设计的学生,可以注重提升其对家居、建筑等设计的了解与认识,加强对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并引导学生科学选择专业选修课,以行业发展需求为基础,更加注重对学生就业意向的培养,并大力引进新兴设计技术,提高第二课堂教学与行业发展需求的契合性,以培养更具竞争力的环境设计人才。

2.6 转变教师角色,促进第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第二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学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不断优化师资队伍,以奠定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教师需要掌握充足的环境设计知识与实践能力,并结合新兴的教学理念对第二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善,促进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在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加强对学生的良性引导,提升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设计思维,增强自身的设计能力。

在实施第二课堂教学时,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增强教师对第二课堂活动的了解与认识,并构建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对表现优异的教师进行奖励,并以第二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考核标准之一。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对设计方案进行探讨,并在项目中与学生合作,与学生协同开展实际的项目。在第二课堂教学时,需要针对学情与培养方向对教学计划进行设计,并做好理论与实践课程之间的衔接,促使学生能够逐步延伸设计视野,提高自身综合设计能力。还要注重与学生在第二课堂中的互动,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环境设计的学习需求,并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给予其科学指导,将实际设计项目作为教学案例,以加深学生对设计项目的分析与理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确保教学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3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对于地方环境设计人才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作为培养设计人才的主阵地,需要不断优化与完善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明确设计人才培养方向,形成更加符合产教融合要求的第二课堂体系,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保证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文超. 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 天南,2023(6):160-162.

[2]刘蓉.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 纺织报告,2023,42(11):114-116.

[3]梁哨,王亮,李权. 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背景下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探索与实践[J]. 山西青年,2023(21):89-91.

[4]刘媛媛. 新形势下高校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10):86-88.

[项目名称]文山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行业细分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项目化第二课堂构建研究”(项目编号:WYZL2203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普绍宇,男,云南文山人,文山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设计、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环境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