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加强成本管控的路径探究

2024-04-28杨玲

南北桥 2024年7期
关键词:成本控制事业单位策略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7.049

[摘 要]事业单位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稳定社会安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成本管控,可以促进事业单位的平稳运营与健康发展。但是,目前部分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效果不理想。对此,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成本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志码:A

事业单位的业务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事业单位必须提升运营管理效率,才能满足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通过加强成本管控,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利用率,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各项职能的有效履行。

1 事业单位加强成本管控的必要性

1.1 加强事业单位资金管理

事业单位通过成本管控,可以增强资金管理能力。有效的成本管控可以强化财务核算和监督力度,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为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工作提供依据,确保资金管理的有效性,提升资金管理工作的质量。利用成本管理中的预算管理手段,可以统一规划所有资金支出,确保各项工作得到合理的资金安排,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利用价值[1]。

1.2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科学可行的成本管控可以确保财政资金得到有效利用,减少资金浪费和流失,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同时,成本管控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事业单位管理中的贪污腐败等风险,减少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金利用率。

2 事业单位成本管控问题

2.1 成本管控概念薄弱

现阶段,事业单位成本管控力度较低,导致成本管理效果不理想,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于成本管控观念较弱。部分事业单位存在重投资和技术而轻成本的现象。同时,部分事业单位的成本管控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而且偏向事后管控,缺乏事前、事中控制,导致成本管控效果不理想。此外,部分事业单位在成本管控方面缺乏有效方法,对成本管控的审查不全面、不及时,无法引起员工的重视,造成事业单位成本管控工作效率低下。

2.2 业务流程缺乏监控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事业单位的管控方法不合理,对业务流程缺乏有效监控。例如,在授权审批环节存在不合规审批的问题,而在业务岗位设置方面,岗位冗余和缺人现象并存,资源配置不均衡。同时,一些事业单位的成本管控只是针对内部员工,对于服务和管理对象的成本管控不到位;部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混乱,导致账实不符。在成本管理制度落实方面,部分事业单位只是审核财务报表数据,缺乏对业务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成本数据审查,导致实际花费金额与部门预算数据存在较大偏差。

2.3 成本数据管理效果不佳

成本数据管理直接关系着成本管控效果。事业单位的成本数据来源于各个部门,数据格式、质量及标准不尽相同,可能影响成本管理结果的有效性。一方面,成本数据来源不统一,分散化严重,加大了对成本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和处理的难度。不同部门在成本数据管理过程中采用的工具和方法不同,在数据共享和传递过程中可能影响数据的准确性[2]。同时,不同格式的成本数据存在不兼容的问题,提高了成本数据处理的错误率。另一方面,成本数据质量低可能造成成本核算不准确的问题。例如,员工在记录和收集成本数据时不仔细,造成数据不完善,可能影响成本核算和分析准确性,进而影响决策的科学性。

2.4 成本管控方式不科学

近年来,事业单位业务规模和类型不断拓展,成本管控方式也在不断改变。但部分事业单位的成本管控方式不科学,没有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再加上员工在工作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成本管控方式,导致整体成本管控工作效率较低。同时,部分事业单位对成本数据审核和成本核算的审查不严格,无法发现其中的问题,影响成本管控质量。

2.5 成本绩效考核待优化

现阶段,部分事业单位成本绩效考核工作效率较低,主要表现在:绩效考核缺乏成本管控相关内容;成本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善,仅仅考核成本管控指标达成结果,缺乏对绩效结果和执行过程的考核;成本绩效考核方法不合理;成本绩效考核过程不透明,影响成本绩效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缺乏相应的奖惩机制,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影响成本绩效考核的严肃性。

3 事业单位加强成本管控的路径

3.1 創新成本管控理念

首先,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升员工成本管控意识。可以对员工进行成本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及相应的技能,强化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从而为事业单位成本管控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同时,要加强领导人员对成本管控重要性的认识,提升领导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领导人员的带头作用,鼓励所有员工积极参与到成本管控工作中。

其次,对成本管控工作进行改革。第一,明确成本管控目标,对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形成月度、季度等控制目标;优化各项费用指标和定额标准,并持续优化事业单位各项费用控制制度,以规范事业单位资金配置和使用工作。第二,健全成本管理监督机制,加强成本监督。事业单位既要强化员工的自主性,让员工积极参与成本管控工作,又要完善成本管理监督制度、流程和要求,对单位内部成本管控全过程进行监管,跟踪员工的成本管控工作落实情况。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培训学习活动,不断优化成本管控机制,强化员工的专业素养[3]。第三,积极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成本管控方法和模式,持续优化单位成本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事业单位成本管控工作效果。

3.2 优化业务流程

首先,授权审批方面,事业单位可以实行初审、复审、会审等审批程序,如果发生重大或者紧急事件,应提交上级部门审批,提高授权审批的严肃性和规范性,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其次,内部控制管理方面,应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审核。例如,对于不相容岗位,应实行全面分离制度,降低管理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工作内容重叠、相近的岗位,应进行有效整合,降低单位成本消耗。同时,加强服务和管理对象的成本管控,完善相应的制度流程,强化监管效力。第三,在资产管理方面,应建立资产管理制度、定期清点盘查机制及领用登记制度等,安排专人负责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目标。最后,在成本数据审查方面,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应对接业务部门,对业务过程中的成本数据信息进行审查,对于数据不合规、票据资料不完备的,应及时要求其进行完善,强化对业务过程的成本管控。同时,加强对专项资金的审查,对资金的流向进行重点审查,从各角度、各层面分析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结果,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问责、责令改进,从而促进事业单位成本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3.3 加强成本数据来源和质量管理

加强成本数据管理,有利于提升事业单位成本管控水平。首先,加强成本数据收集管理。事业单位应建立数据收集机制,优化数据传递和收集流程,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数据收集机制应包括数据采集表、数据收集系统等,其中,应针对数据采集表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和填制标准,确保数据采集的规范性;针对数据收集系统,则应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完善该系统相关功能,将其与各部门的业务系统相对接,确保数据的高效共享和传递,提高数据的收集效率。其次,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事业单位应完善成本数据采集、记录和管理控制机制,健全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优化成本数据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和标准,明确内部控制关键点,确保成本数据记录和管理的准确性。具体来说,一方面,设置成本数据审核岗位,完善成本数据审核机制。注重加强对成本数据收集和记录人员、成本数据审核人员的专业性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从而保证成本数据管理质量。另一方面,加强成本数据分析应用。在保证成本数据收集和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事业单位应加强对成本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了解数据之间的关联和逻辑性,从而为单位的成本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同时,事业单位应基于成本数据分析结果,对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进行优化,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消耗,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升单位整体经济效益。最后,加强与外部的沟通联系。事业单位的成本管控工作涉及多个层级和单位,包括内部管理人员、员工、供应商及服务对象等,因此事业单位在成本数据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外部沟通,建立信息交流沟通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及时了解对方的变动和需求,从而提升成本数据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4 改进成本管控方式

首先,加强预算管理。在预算编制环节,事业单位应根据政府预算管理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全面收集和整理预算相关数据,并安排专人对市场变化、内部因素等进行分析,基于分析结果,结合实际需求准确预估各项费用预算,并开展预算编制工作。在预算编制方法选择方面,应结合预算项目特点,灵活选择各种编制方式,如固定预算法、滚动预算法及零基预算法等,确保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初步预算编制完成后,应对相关项目预算进行论证,编制综合预算估算报告,确保预算编制的有效性。在预算执行环节,要加大预算执行控制力度,明确预算执行控制关键节点,对比预算计划,分析预算执行与计划之间的偏差,并采取措施进行纠偏,确保预算执行准确性,避免发生预算超支、预算外支出的问题,提高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利用率。

其次,优化成本管理方法。事业单位应将成本管控融入员工日常工作中,将其与员工的工作职责相结合,落实成本管控责任制度,这样可以在强化成本管控效率的同时提升员工责任意识和自主能力,督促员工积极投入成本管控工作中,促进事业单位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事业单位可以利用目标成本法进行成本管控,即根据单位内外部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科学的成本目标,然后结合单位业务计划,利用预算管理手段将成本目标分解,形成具体的阶段性成本控制指标,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通过业务工作的开展达成成本控制目标,提高成本管控效率。

最后,利用信息化技术创新成本管理模式。事业单位应依托信息化技术搭建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其他业务系统相关联,确保各系统之间数据的采集、传输,提高单位内部数据共享效率。财务部门在成本数据准确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可以利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对数据信息进行个性化分析和核算,并实现横向、纵向对比分析,了解各阶段事业单位成本变动情况,从而为事业单位各项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同时,事业单位可以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中设置成本管理模块,通过该模块对各部门的成本支出情况进行监控,了解各部门成本管控工作开展情况,并及时将不合规的情况反馈给部门负责人,提高成本管控工作效率[4]。

3.5 优化成本绩效考核

首先,完善成本绩效考核机制。事业单位应将成本绩效考核与员工绩效考核工作相结合,将成本管控相关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在设置考核指标体系时,可参考成本管控目标、工作内容及标准要求,结合单位历史成本数据指标制定考核指标,应尽量细化、量化,同时增加定性考核指标,确保考核指标体系的全面性。事业单位可采用对比法进行考核,将当年度数据与上一年度同期数据进行对比,了解成本數据的变动情况。此外,也可以采用滚动法,将本月数据与上月成本数据进行对比,或者将两种方式相结合使用,得出各部门的绩效考核结果。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还应对各种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变化进行分析,确保绩效考核结果的客观性。

其次,在绩效考核过程中,事业单位应完善相应的奖惩机制。秉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摊的原则,依照成本节约的思想,结合成本绩效考核结果,对事业单位员工进行奖惩。对于达成成本控制指标或者在成本管控工作中有特殊贡献的员工,应进行奖励;对于造成浪费的员工,应根据造成的结果进行问责。在成本绩效考核工作中,事业单位应树立“谁花钱,谁负责”的工作思想,不仅要加强工作结果的考核,还应重视工作过程中绩效的考核评价。除经济奖励外,事业单位还可以将成本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职位晋升、评优等相挂钩,提升成本绩效考核的严肃性和激励性。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应保证绩效考核过程公开、透明,提升员工对成本绩效考核的认同感。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进步发展,事业单位的运营管理面临新的要求,基于此,事业单位只有不断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才能实现自身的有效发展。成本管控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关系着事业单位的发展。为此,事业单位应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并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优化成本管控工作,提升成本管控工作质量,从而实现事业单位的稳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尼彦召. 行政事业单位成本控制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 质量与市场,2023(13): 148-150.

[2]孙莹.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财会学习,2022(33):110-112.

[3]秦冰冰. 基于事业单位成本管理问题的研究[J]. 财会学习,2022(32):115-117.

[4]顾婷. 事业单位成本管理与控制[J]. 中外企业家,2020(17):42-43.

[作者简介]杨玲,女,河南南阳人,南阳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中级经济师,本科,研究方向:成本管控。

猜你喜欢

成本控制事业单位策略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新时期的医院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