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发展性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

2024-04-27刘长影邢宝帅

教育家 2024年10期
关键词:原则作业素养

刘长影?邢宝帅

伴随新课改的推进,教师的作业设计也须进一步优化。发展性作业是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促使他们在作业活动中提高思维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一种作业形式。本文将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发展性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发展性作业设计的有关理论

教师设计发展性作业时,应基于相关教育理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其综合能力,如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应关注学生差异、建立全面发展的作业观,在实践中注重作业的个性化设计,从他們的实际需要出发,运用多种形式设计分层作业。又如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把握他们的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并为其设置恰当的作业目标与学习任务,同时注重他们在学习中的交往,将个性培养与交往能力的训练贯穿于作业之中。再如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教师设计发展性作业时要明确知识的类型,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相应的学习过程,使他们不断反思解决问题的情境、知识要素等,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到对知识的有效掌握。

发展性作业设计的原则

发展性作业强调学生的发展,重视引导学生基于现有经验学习新知。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教师须在作业设计中遵循如下原则。

一是趣味性与发展性原则。趣味性高的作业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知识的社会价值,并通过作业反馈情况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及时调整作业策略。二是自主性与针对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角,教师应通过设计分层作业,帮助每一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帮助他们在掌握基本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学会主动学习、归纳知识。三是合作性与探究性原则。设计作业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与他人分工完成探究类作业,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锻炼他们的探究能力。四是系统性与开放性原则。教师设计作业应在满足既定目标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作业形式与内容,培养学生以多种方式认知实际问题的能力。

发展性作业设计的类型

除了常见的预习型、知识巩固型、复习总结型、改错型、自主分层型作业外,教师还可以灵活运用以下两种类型的作业。

一是开放型作业。开放型作业一般具有不确定性、探究性、发散性、创新性等特点。教师布置该类作业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运用多种思维解决问题,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及思考、捕捉信息的能力。

二是实践操作型作业。实践操作型作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体会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数学学科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撰写数学日记、搜集数学文化资源等,这不仅能够促进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发展性作业设计的评价

为更好地优化发展性作业设计,教师要不断完善作业模式,创新作业内容,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开展评价,如部分批改、部分面评,小组轮流批改、教师总评,同桌互相批改、共同总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批改、自行总结等。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考查,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未来,笔者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立足“双减”政策的精神内涵,不断探索、完善发展性作业的设计策略,充分发挥发展性作业的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原则作业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快来写作业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作业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我想要自由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