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生命教育,涵养“向阳品格”

2024-04-27关奇霞

教育家 2024年10期
关键词:向阳品格生命

关奇霞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创建于1957年,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理念,提炼出光明、温暖、健行、日新的“向阳文化”精神内涵以及“让每一个生命向阳绽放”的阳光教育办学主张,并于2021年7月成功申报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项目——“生命教育涵养儿童向阳品格”。经过为期两年系统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学校积极回应党和国家赋予教育的伟大历史使命,以“向阳精神”引领学生品格养成,逐步形成以“榜样引领—环境濡染—课程浸润—基地研学—评价提升”为体系的学生品格培塑创新范式,旨在培育拥有健康体魄、美好心灵、辩证思维、高远志向的“向阳品格学子”。

践行“三大行动”

行动一:启智润心阅读行动

学校为学生构建全景式阅读场域,让他们在阅读中领略生命的意义,实现精神成长。语文教师带领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和经典作品,让他们在其中感受生命的千姿百态;与他们共同诵读经典古诗词,充分发掘其中的诗品、诗意、诗情、诗格、诗韵等,将其作为生命教育元素。美术教研组教师开辟“名画赏析”专栏,将生命教育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带领学生体验并享受生命的真谛。音乐教师在课上选播中外经典电影片段及著名曲目,积极建构“欣赏—发现—思考—内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引领他们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此外,学校还开展了“52杯咖啡计划”活动,由教师带领学生采访退伍军人、励志畅销书作者等,带领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探寻每一位被采访者的成长轨迹,感受其向上、向善的力量。这些平凡而有意义的行为给学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该项目在区级、市级的教育年会上获得推广。

行动二:揭秘生命探索行动

学校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一名学生成为充满知性与人性的人,核心工作是促使他们更加珍惜、欣赏生命,活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为此,学校开展生命探索“六个一”行动,让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亲手种植一株花草,观察、感知其生长变化,体会生命的力量;在家里养蚕,观察家蚕孵化、吐丝、结茧、化蛹、产卵的过程,感受生命的更替;寻找一张家族老照片或一份家谱,与父母谈谈祖辈的故事,了解生命的代际传承;观察腐烂植物或腐烂蔬菜水果的变化,思考生命的逝去;养一只宠物,接触真实动物的诞生和死亡;搜寻相关资料,了解家乡运河的前世今生,认识另一种“生命”的历程。

行动三:向阳而生立志行动

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了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专题教育活动。如承办淮安市“四仪”教育示范观摩重点活动之入学仪式,以“童心向党,明亮生长”为主题,分设“我们小青葵——明礼知规,朱砂启智”“我们的学校——‘燃金奥运,榜样力量”“我们的祖国——强国有我,请党放心”三个篇章,采取现场、云端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区一年级学生在学校礼堂或教室同步收看主题活动,将文明礼仪的观念深植于每一个孩童的内心,为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学校还将该仪式和生命主题活动相融合,利用本地的古黄河生态风景区资源,让学生走进生态园与大自然对话,感受生命的力量。

此外,为了让学生的成长更具生命力,我们以“四季”为轴,从他们真实的生活和成长需求出发,设计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例如,以“探索春天的生命密码”为题,设计春种、春耕、春食、春花、春茶、春鸢六个细分主题,带领二年级学生走进田间地头研究野菜、春花,带领三年级学生了解农耕历史,认识种子并观察种子的发芽、生长,为四至六年级学生开设有土种植、无土种植和水培课程,并组织他们参与春日种植田家春耕活动,引领他们走进自然、体验自然。又如,以“向阳丰收节”为契机,让学生在享受蟹肥鱼鲜、稻花飘香的同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体味“丰收”之美,感受生命成长的规律,并将内心情感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两年来,学校围绕四季生命主题实践活动编写了品格提升系列研学手册,如《落叶跳舞》《只此青绿,曼妙茶香》《踏歌田野共寻珍》《探寻鱼的前世今生》《蟹肥鱼鲜方有味》《致敬烽火英雄,赓续红色基因》《“桥”见淮安》《“船”说淮安》《忙趁东风放纸鸢》等。我们还开发了“一条大运河,半部淮安史”项目式研学活动,让每一名学生都拥有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子项目,自由绘制研学手册,在实践中获得生命的启迪。

探索“四大路径”

路径一:建设体验基地,培育学生的“向阳品格”

学校积极构建全方位的生命教育体验基地,为丰盈生命建设场域,为促进成长提供支持。一是打造校园内部景观文化。例如,设计“三园一湖”生态景观文化。“三园”包括:沁园,用以种植樱花、迎春花、海棠等春季花卉植物;锦园,用以种植荷花、向日葵等夏季植物;馨园,用以种植枫树、桂树、银杏树等植物。“一湖”指蒹葭湖,用以养育不同品种的淡水鱼。又如,建设四季主题场馆,即科技馆、标本馆、“向阳品格”发展中心等生命体验馆。生命体验馆里有专业人员负责养育自然植物和灵长类动物,他们用心讲解每一个生命的故事,为学生养育动植物提供指导与帮助。此外,学校设置心语驿站,并配备多位心理健康教师,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二是利用校外资源,打造生命教育第二课堂。教师带领学生参观运河文化长廊,让他们感知城市的变迁与发展;参观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让他们感受四季对生命生长的影响;参观周恩来纪念馆、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馆、南京国防园等场所,让学生在浓厚的历史氛围中体悟生命的意义。

路径二:构建成长课程,发展学生的“向阳品格”

学校开设了两类生命教育课程。一是渗透式课程。从广义上说,每一门课程都包含显性或隐性的生命教育元素。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国家课程的特点,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生命教育资源,将生命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入各门课程教学。二是专设课程。教师挖掘生命教育的内核,从安全与健康、养成与交往、生涯与信仰三大主题出发,延伸学生生命的长宽高,引导他们善待生命、健康成长,为其养成“向阳品格”铺设基石。

路径三:开设延展社团,丰实学生的“向阳品格”

学校为学生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延展社團,以丰实他们的“向阳品格”,如指向培养健康体魄的健体社,指向培养美好心灵的礼仪社、国学社、艺赏社,指向培养辩证思维的儿童哲学社、儿童模联社、思维体操社,指向培养高远志向的职业体验社、梦想工厂社等。

路径四:建构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生命自觉

为引领每一名学生朝着“健康体魄、美好心灵、辩证思维、高远志向”的目标不断进步,学校设计多元的评价维度,积极构建“过程数据+节点事件+榜样引领”的综合评价标准,以等级反映生命教育评价结果,将其纳入学生年度综合评价,并通过“向日葵成长手册”记录他们小学六年生命成长的历程,实现评价体系的融合。同时,学校还联结家庭与社会力量,带动每一个家庭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与社区及上级行政部门形成共振影响域,搭建生命教育的磁场,建构“生命教育共同体”。

自“生命教育涵养儿童向阳品格”项目成立以来,学校、学生、教师因该项目实践受益良多。学校获评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江苏省中小学思政育人特色学校。该项目获评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项目、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等。教师与学生的各项品格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锻炼。下一阶段,学校将进一步提炼研究成果,为区域内其他学校及省内志在提升儿童品格的兄弟学校提供经验范式,助力教育共同体的构建,促成携手共进的良好局面。

猜你喜欢

向阳品格生命
新年话“福”
字海拾“贝”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Sunny Side Up 向阳而生
红向阳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