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出教师生命的课堂,是课堂精彩的生命

2024-04-27李香玉乔东

教育家 2024年10期
关键词:课型跨学科名师

李香玉 乔东

教师生命的千差万别,造就了课堂的千姿百态。课堂是教师生命的结晶,是展现教师生命价值与光彩的地方,教师活得精彩,课才能上得精彩。《活在课堂里》是李政涛教授写给愿意把生命献给课堂的教师的一首“抒情诗”。他以极大的热情与浪漫活在课堂里,努力写出课堂过去的样子、现在的样子与将来的样子,从而写出教师在课堂里的活泼生命的样子。

让自身的生命与课堂相互挽留

《教育家》:在《活在课堂里》的序言中,您写道:“教师的使命,在课堂。教师的生命,也在课堂。”在您看来,“活出自己的课堂,也在课堂里活出自己的生命”的关键是什么?

李政涛:关键是建立“连接”,即建立起教师自身生命与课堂之间的有机关联。哲学家牟宗三曾在《生命的学问》里追忆了其一生所学过的很多门学问:文学、史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但一门门学科先后从生命中流逝,最终“烟消云散”,唯独哲学留了下来。之所以哲学能够留下来,在于哲学进入了他生命的内核,在生命的深处扎下根来,成为“生命的学问”。

同理,教师的生命几乎每天都在课堂上度过,如何让自身的生命与课堂相互挽留、彼此留存,是一个与每位教师相关的大问题。追索这一问题的根本目的,无非是一节节课上完后,课堂留了下来,留在了生命之中,生命也留在了课堂上。课堂成为每位教师独一无二的“我”之生命,是曾经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努力过、奋斗过,因而活过的痕迹与见证。

《教育家》:您提出,活在课堂里,首要的任务是明晰理想课堂的标准。刚进入岗位的年轻教师应该关注什么?如何找到自己的课堂标准?现实中,教师的关注点是否存在一些偏差?

李政涛:毫无疑问,首先应该关注学生。学生既是教师的教育对象,也是教师生命成长的伙伴。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共生共长,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学生的成长,同时没有学生的成长,也难有教师的成长。关注学生只是第一步,接着还要从关注学生走向研究学生,把对学生的关注转化为对学生发展的研究,这是“研究型教师”的根本内涵。

对于新任的年轻教师而言,明晰理想课堂或者好课的标准,是走上讲台的前提和基础。理想课堂的标准从何而来?我认为,既是学习而来、借鉴而来,也是建构出来的。首先,需要向教育大家、名师学习,他们都有自己的课堂标准,而且是基于丰富课堂实践的真知灼见,是充满了课堂“地气”和“烟火气”的标准,比起书本中的标准,他们的实践经验更能为己所用。再进一步,理想课堂的标准也是建构出来的。已有的课堂标准再好,也是别人的标准,是奠基于其他教师生命中的标准。所谓找到自己的标准,就是要以建构的方式找到。建构需要立足于自身的课堂实践,更需要融合,不仅融合不同名师大家的课堂标准,还要融合自己的个性、禀赋和经验,这是一个创造性融合的过程。课堂标准如同剑、刀、枪之类的武器,不仅是需要年轻教师到“武器库”里隨手捡取、随取随用的,更是需要通过课堂实践去淬炼、打造出来的。这样打造出来的“武器”,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才能最终达到“人剑合一”“人剑相融”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我在书中提及的教师方法“私人定制”,也是通过建构,定制个性化的课堂标准。最后,建构自身理想课堂标准的过程,是教师个人实践知识创生的一部分。有了自己的课堂标准,教师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实践知识,也是最核心的实践知识。

现实中,教师关注点的偏差依然与“师生关系”有关。导致偏差的根源,是教师的自我中心,也就是常人所言的“教师中心”,因此传统课堂往往是从教材、教参、教案、教法和教师出发,焦点都是“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法、学习和学情,但不应该就此转向“学生中心”。在思维方式上,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更是一种割裂式思维,将教与学割裂开来,将教师与学生这个成长共同体割裂开来。从这个角度看,理想层面上的教师关注点,应该是教与学的关联、互动、平衡,建构起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可分割的整体关系。

教师需要的是“深度学习”

《教育家》:您如何看待一些学校要求教师模仿和学习名师课堂模式的现象?在您看来,普通教师应该向名师学习的是什么?

李政涛:很多教师对名师课堂的模仿,常常陷于步骤、方法和技术等,这些都是表层意义上的内容,所以容易导致浅度学习。对于名师和他们的课堂,教师所需要的深度学习,是揣摩名师的教学理念、教学主张和教学思维,将学习深入名师的教学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这些才是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的“源头活水”。此外,特别提醒年轻教师,要以“适合”为标准来选择学习对象,名师如繁星一般遍布课堂宇宙,哪一颗“名星”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如何在“众里寻他千百度”中,选中最心仪的某位名师作为自己学习与参考的对象,是教师学习的必备功课之一。

《教育家》:当下跨学科教学成为各地探索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教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适合跨学科教学的课堂设计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李政涛:这是一个跨学科,甚至超学科的时代。无论是“跨”,还是“超”,都意味着对已有学科边界、学科限度的跨越或超越,实现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倡导的“超限跃迁”。对于大多数习惯于单学科教学和单学科思维的教师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跨学科教学不仅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储备和素养,更需要有跨学科教学的能力和素养,即“跨界能力”——跨界教学的能力。好在“STEM教学”或以“STEAM教学”为代表的跨学科教学范式,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能够以此为素材,掌握跨学科教学最基本的经验与方法。同时,要打好本学科教学的根基。因为跨学科教学的前提是学科教学,没有学科教学,就没有跨学科教学。教师需要预先打好某一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的基础,再走入跨学科教学的世界,这样才能更好实现跨学科教学的目标。

《教育家》:要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如批判性思维或审辩式思维等,主要难点在哪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做?

李政涛:主要难点在教师。批判性思维或审辩式思维教学的前提是,教师要有相应的思维能力。但问题在于,许多教师要么没有这种思维意识,不知道它们的内涵与特性,要么看似知道、理解了,但自身没有这种思维能力,要么自身有思维能力,但不知道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与习得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或审辩式思维。这实际上是横亘在高阶思维教育中的三座大山,即知道、具有、转化,这也是导致教师无能为力、力不从心的三大症结。

破解之道,必然是从对高阶思维的学习开始,以改变教师自身的思维为前提。教师可以通过研读《改变思维》《量子思维》《学会批判性思维——跨学科批判性思维教学指南》等著述,打下高阶思维教学的根底,拥有善于从事批判性思维或审辩式思维教学的基本功。

课堂的样子,取决于教师生命的样子

《教育家》:“科学的课堂”有哪些特点?让课堂科学起来,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困难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您提道:“了解人脑,运用脑科学知识,是让课堂科学起来的重要路径。”教师应如何迎接这方面的挑战?

李政涛:要理解“科学的课堂”的特点,需要回到一系列原点问题,即什么是科学?科学的实质是什么?科学的根本追求是什么?与之相连的关键词包括知识、思维、精神、素养、能力、规律、实验、实证等。

如果从育人价值的角度看,科学带给一代代新人的核心价值,是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二者正是科学素养的内核与精髓。钱旭红院士认为,以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等为代表的科学思维的养成,是科学教育的核心。对于教师而言,要让课堂科学起来,主要的困难在于自身有没有科学思维。它不仅属于从事科学教育的教师,还属于所有学科教师,它也因此成为衡量好教师的标准之一:好教师,需要有好思维,需要有好的科学思维。换言之,没有好的科学思维,很难成为一名好教师。将脑科学知识运用于课堂上,不是单纯的知识运用,更是思维的改变。

教师面临的挑战是一种转型意义上的挑战。如何从“注重传授知识,甚至是陈旧知识”转向“培养思维”,引导学生更加关注对科学、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思维模式的掌握,尤其是以量子思维、数据思维等为代表的思维方式。迎接这一转型挑战的关键,教师其实和学生一样。一是敏感,保持对科学思维的敏感,在教学中始终“将思维放在心中”。二是敏锐,对本学科的科学化、科学思维化,也就是所属学科的“科学思维教学”,要有自己的主张、判断和见识,甚至卓识。三是敏捷,将对科学思维的认识、理解与认同,高效率地化为教学行动,化入一堂堂课程,变为日常教学实践的一部分,转化为新的教学常识、常態和常规。

《教育家》: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使命。设计育人价值的能力,是教师自我提升的重要挑战和机遇,为此教师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李政涛:这一问题触及所有课堂的根本宗旨:基于育人,为了育人,通向育人,在育人之中。以对育人价值的理解与认识为基础,进而转化为育人价值的设计能力,是教师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和机遇。要应对这个挑战,把握这个机遇,可以“课型研究”为例。

所谓一个“课型”与一节“课”的不同,在于前者具有独特的一套结构体系,其至少包含六大构件或要素:一是育人价值,如语文中的“议论文课型”,数学中的“数运算课型”等,每个课型都具备这一学科独有的育人价值,教师需要对其进行特殊性的育人价值分析;二是教学目标,把“课型”独有的育人价值转化为相应的教学目标,不同的育人价值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三是教学过程,把“课型”的育人价值转化为该课型的教学过程推进展开的逻辑;四是教学方法,不同的课型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五是教学评价,形成不同“课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案;六是教学案例,创造体现“课型”标准的典型课例,即“课型”范例。从这六个构件组成的“课型”结构来看,显然,“育人价值”成为“课型”教学的起点,这需要教师要有从对学科育人价值、具体教学内容到“课型”内容的育人价值的分析能力、挖掘能力与转化能力,将育人价值转化为教学目标、方法、过程、评价与案例。总之,充分提升教师对育人价值的挖掘能力和转化能力,是一种努力应对挑战的方向。

《教育家》: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面临诸多困境,如重形轻本、走回头路、彷徨观望、管理滞后、队伍不齐等,您认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通过对课堂的沉思与书写,您希望给广大一线教师带去哪些启发?

李政涛:我认为至少有两个突破口。一是理论突破口,在“双减”和“双新”背景下,特别是新课标、新教材倡导的理论主张,如核心素养是育人价值、学科实践是强化方向、因材施教是落实目标、真实情境是活动载体、领域知识是必要载体和学习方式是实践路径等,为课堂教学改革明确了方向与路标;二是技术突破口,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横空出世,很有可能带来全新的课堂教学格局,课堂的数智化及其引发的课堂革命已然是大势所趋。

我希望带给读者的不只是策略、方法和技术的启发,更多的是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的启发,是触及生命深处的启发,由此又回到最初的关键词“生命”。我坚信,因为有了课堂,教师的生命变得不一样。我也期待,因为有了《活在课堂里》,每一位读过这本书的教师,自己的课堂从此变得不一样,自我的生命也变得不一样。有了这些“不一样”,“我”与“你”就建立起了个体生命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因课堂而来的“息息相通”中,共同迈向生命的更高境界……

猜你喜欢

课型跨学科名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