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4-04-27倪倩
倪倩
散文作为一种形式不拘一格、内容丰富的文体,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选入的篇目是最多的。散文归属文学作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多方面对散文教学提出了要求,如对重要语句和段落的理解、对作品语言和形象的感受,还有对文本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等的领悟程度等。对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以朗读为基础,抓住语言表达,体会文本情感,让学生学会阅读散文。
一、以朗读理解积累语言表达
与其他文体相比,散文最突出的特征是充分表达作家的个性,因而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如鲁迅的冷峻战斗、朱自清的雕琢细腻、丰子恺的清新诙谐等。学生阅读不同风格的散文作品,就是与不同个性的作家进行对话,最能感受他们的语言风格与特色,同时散文作品还有着独特的情韵与行云流水般的美感。这些都决定了学生在阅读散文作品时,最适合采用朗读的方法,在走进文本中积累语言表达。
比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匆匆》,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有“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课后练习针对这一目标进行对接与细化的安排:一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是体会使用一连串问句的好处,只有在体察作者内心深处对时间匆匆而过的感叹中,才能读出一连串问句中追问的急切与无奈;三是在对时间流逝这一看不见的对象表达中,读起来为什么能够让人感同身受。不难看出,这些细化目标中所包含的学习方法与路径都集中指向了朗读。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充分理解、感知、领悟作者的表达,积累课文中一些很独特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教师可以根据第三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先让学生自主朗读,注意从文本中找出感觉很独特的语言表达(語句、语段),思考如何通过朗读体会这些语言表达的精妙所在,可以适当进行批注;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找出的语句与语段,读读、议议、评评,有没有读出作者内心流露的情感,怎样读能够更好地匹配作者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以朗读展示自己认为值得积累的重点语句、语段,说出自己的理由。对于学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教师需要及时给予指导。如有的学生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把“大海”读得很夸张,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此处用小与大对比的目的,指向的是时间的消失是无影无踪的,因而要读出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感觉。这样才能体验作者真正的心境,读着句子就像听作者在叹息,所积累的语言表达才有鲜活的感觉。
二、以品析形象实现角色代入
散文形散神不散,“形”指组成散文的语言文字,“神”指散文的内涵、主旨。在小学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学生从只关注外在的、客观的言说对象,引入作者独特的个性表达中,即品读作者在散文中用心经营的形象,通过角色代入达到走近作者的目的。对于小学生而言,比较有效的策略是创设情境、角色代入,教师可以借助多方面拓展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比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天窗》,写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生活情景,与当下学生的生活存在很大距离。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补充介绍当时的乡村生活物质匮乏,乡下孩子能够在大自然中尽情玩耍就是快乐的享受。学生才能进入文本描写的情境中,从那个时代的孩子的角度出发,感受到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中,孩子们依然保持着尽情玩乐的天性。这样品析文本中“孩子”的形象,学生就能够与文本中的“孩子”融为一体,进而读懂“天窗”之妙。
三、以抓住关键体会思想感情
在散文中抒发感情不单是抒情散文的事,即使在叙事散文中,同样有抒情的因素,只是相对来说平淡一些、隐含一些,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作者之所以写这些文章,都是有感而发、有所触动才付诸笔端的,这就是散文作品中常见的暗线。选入教材的散文作品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者的情感都融合在语言文字中,尤其是一些关键语句,最能体现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散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进行品读、揣摩,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比如,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描述了位于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地区的四季之景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最后的关键语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以“大花园”和“宝库”两个关键词为抓手,从文章中读出具体表达。先看“大花园”的表达:学生通过认真研读课文,感知作者把整个小兴安岭看作一座花园,比起任何一处花园都确实大很多;在具体表达中,作者重点以夏天森林中的野花为代表进行描写,“草地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这是以花的多姿多彩从面上体现小兴安岭这座大花园的特色;而在小兴安岭无边的原始森林中,春天和秋天同样也有无数的花儿绽放,走在小兴安岭中就像走在花海中一样,即使在冬天,还有数不清的雪花以“飘”的独特方式绽放。再看“宝库”的表达:原始森林本身就是巨大的宝库,加上森林中的药材、山珍,还有森林中大量的野生动物,小鹿、紫貂、黑熊、松鼠等;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作者没有写出来的宝库内容,从当下的角度看,旅游资源也是重要的宝库。这样抓住关键词句研读文本,学生就能够充分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抒发的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四、以挖掘隐含走向披文入情
在散文中,作者往往喜欢把自己的情思巧妙地隐藏在文本语言表达中,体现出一种含蓄美。在具体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用心体味,才能从文本中挖掘出那些承载着作者情思的关键词句、结构,走向披文入情的学习中。
比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白鹅》,课文是丰子恺先生的作品,重点描写白鹅的性格特点——高傲,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作者喜爱自己认为高傲的动物,看上去存在着矛盾的表达,但是作者最终达成自己的表达目标,说明其间有一个转变的过程。换言之,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隐藏在文本独特的表达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揣摩与咀嚼。具体地说,学生阅读《白鹅》,能够感受到丰子恺先生在描写白鹅的叫声、步态、吃相这些重点内容中有着不一样的语气,在用“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定下基本调子后,描写叫声是“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描写步态是“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描写吃相是“三眼一板,一丝不苟”“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这些句子,属于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就体现在这种独特的语气中。
总之,在小学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散文中的独特个性,让学生从中学会阅读散文的基本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