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2024-04-27张凯悦宗宝玲
张凯悦,宗宝玲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天津 300451)
1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竞争激烈,人们对建筑空间功能提出更多要求,不仅注重建筑保暖、防水、采光等效果,也注重空间构成设计美观性,使得各类建筑设计形式层出不穷,通过运用一个或多个元素,丰富空间,为建筑空间注入新活力。为此,设计师应明确不同环境将会为人们带来差异化感受,合理借助空间构成元素,赋予建筑新内涵,从而加强用户与建筑之间的情感交流。
2 建筑空间构成元素概述
建筑空间构成元素是以基础造型活动为主,以正确视觉感受为前提,对其创造性组合,有机创造新形态。构成元素包括色彩、平面及立体3 部分。具体要素如下。
平面构成是研究二度空间中形象变化的科学,探索二度空间元素构成规律,有助于按照美的视觉效果组合编排,形成富有节奏律动、严谨的装饰构图[1]。基本元素是面、线、点,构成形式丰富多样,可形成不同表达形态,常见构成方法包括变异、渐变、季节、对比、分割、错视等。
立体构成包括立体形式与材质造型,由二维平面展示三维立体空间,以厚度塑造形态,使用多种材料按照美的法则组成造型要素,是科学与艺术的综合体现。基本元素包括面、线、点、空间及体[2]。体是面叠加所得,由深度、宽度、长度共同构成,稳定性好,立体感强;空间是指体形态间包围的间隙,为客观实体,不为人的意识而改变。
色彩构成则是色彩互相作用,根据人们对色彩长期产生的思维定式,以心理和知觉效果为出发点,将复杂色彩还原成基本要素,借助量、质、空间上色彩的可变换性,按照规律组合元素关系,创造新的色彩。其与立体构成、平面构成关系密切,不能脱离位置、空间、形体、面积等独立存在。
3 建筑空间构成元素的应用价值
3.1 增强空间美观度
在建筑设计中,根据用户的审美、艺术等方面要求,合理利用空间构成元素,把控空间设计层次,进而获得人们审美认同。纵观优秀空间设计案例,均充斥着艺术性,上海K11 购物中心,将人文与艺术结合,内部陈品分为艺术之迹、自然之源、人文之境这3 个系列,提炼不同构成元素,赋予相应材质与色彩,增强空间美观度。B1 层则悬挂艺术装置,使用不规则多边形互相连接,将建筑与艺术融为一体,每个“球”均悬挂在不同高度,点缀茂盛植物,或是装饰线条对称的图案,丰富空间效果[3]。艺术走廊则运用垂直线为形态元素,弧面长短不一,密集排列,增强空间艺术性与秩序性,符合用户对空间氛围的需求。
3.2 提高建筑空间感
在建筑空间设计中,需保持其空间感,采取创新性设计方式,结合建筑功能需求,以构成元素进行表现出来,保留基本建筑功能的同时,为其赋予更多创新功能。例如,三里屯太古里设计中,融合北京艺术潮流与文化底蕴,建筑外形空间为不规则多边形,且与整体建筑风格一致,不同于多数圆形、方形的空间形态,采取斜线、直线切割方式,创造空间新形态元素,使得观者眼前一新。还有英国伯明翰塞尔福里奇商业,外部空间为不规则椭圆形,以简单曲线元素,创造独一无二的空间形态,让人们产生丰富联想,加深对建筑的印象效果。将建筑空间感、创新感作为重要环节,合理利用空间构成元素,方能为平淡空间打造出独特视觉感受,为其赋予新活力。
3.3 保证空间实用性
建筑空间实用性作为基础属性之一,需根据建筑方向设计不同功能建筑。例如,工业厂房要求空间稳定性,保持内部无过多遮挡,能够容纳更多大型生产设备;民用建筑则规模较大,不仅需要设计建筑自身,还要注意周围环境,保证建筑与环境相协调,提高建筑生态性;商业建筑应做好选址工作,以特殊空间设计方法,保证造型独特,打造为地标建筑,彰显商业价值。不同的设计目标,使用空间构成元素也存在不同,均不可违背实用性这一基础原则。
4 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4.1 点元素应用
点是平面空间基础造型元素,属性较为丰富,相同平面的点能够在虚实、色彩、位置、形状、大小、数量等方面进行变换,伴随属性变换,空间中点的心理暗示、视觉效果也随之变化。相同空间内的点,复杂外形相比简单外形更具吸引力,吸引人们视线。在大的空间下,任何物体、形状均能看作“点”,以中庭装饰作为空间“点”的象征,色彩艳丽越发吸引人们注意力,占据画面中心与边缘点相比视觉效果更强烈,发光、 肌理丰富“点”相比不发光、肌理单纯“点”醒目[4]。在点元素运用中,必须对其灵活设计,按照建筑空间需求,满足人们审美要求。例如,建筑多雨地区设计中,可设计雨滴形状点元素,使得内部空间与地方人文、气候特征相融合。通过此种方式提高建筑空间内涵,与外部环境统一协调,打造高品质建筑。
4.2 线元素应用
几何学内,线为任意移动构成的图形,以理论而言,仅有一维的长度空间,无深度与宽度的延伸。而建筑设计中,宽度相比长度小的图形均可将其看作“线”,既有长度与方向,也有厚度与宽度。线是点经过运动后形成,点运动轨迹十分丰富,丰富了“线”的形态变化,可将其分为曲线与直线两种。
直线包括水平线、竖直线、折线、斜线等,不同形态为线赋予了不同情感特征及视觉感受。直线自身具有平衡性,适应环境能力强,表现出力量感与平静感,予以人明确、简洁的情感体验。但是,过度利用直线建构,整体空间设计将平淡无奇,直线设计运用时,需适当融入曲线手法,丰富整体设计。斜线则由于自身倾斜性,能够在人们心中构成波动体验,为空间变化因子,为物体造型注入生命力。
曲线予以人优雅、柔和之感,表现出流动感。自由曲线具备曲线特征,变化丰富,视觉感受复杂,几何曲线则予以人典雅、规范感觉。除形态变化外,空间内线条也有方向、数量、虚实等属性改变,线条适应空间体积与面积变化,将获得更为强烈的造型表现力。
4.3 面元素应用
面是拥有宽度、长度的二维图形。空间内“点”密集排列扩大至相应面积,也能构成面,或是将其看作线围合、线移动轨迹形成的图形,赋予了面丰富性。面形态丰富,分为任意形面与几何形面,予以人不同心理体验。几何形面由于自身较为规整,赋予人规整、坚硬之感,不规则形面自身较为随意,无几何形面严肃性,属性较为多变,视觉体验丰富多样[5]。例如,苏州博物馆采取几何形面设计方式,为建筑赋予浓烈时代感,以有机型面组合方式,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为建筑赋予华丽、低调沉稳的气质。可见,建筑设计中,对于面元素需合理利用,营造所需空间氛围,展现建筑空间风格。
4.4 色彩元素应用
色彩中纯度、明度、色相是3 种基本属性。色相为首要特征,不同色相间能够互相演变过渡,对其进行冷暖划分;明度则是眼睛对物体表面、光源明暗度的感觉体现,由光线强弱决定。通常光线越强越明亮,光线越弱越暗淡。相同色彩内混入比例不同的白、黑,能够产生明度变化。无色系列中,黑色明度最低、白色最高,有色系列下,蓝紫明度最低,黄色最高;纯度则是色彩鲜艳度,黑白灰为0 纯度,三原色纯度高。在空间色彩设计中,对色相、纯度及明度的处理,将为人们带来共同心理感受。色彩能够赋予物体一定的收缩感或膨胀感。颜色明亮度高、暖色具有膨胀感,以白色为例,商品展区设计白色展台,视觉上具有膨胀、向外发散的感觉。而明度低、冷色具有收缩感,黑色展区视觉上予以人内敛与收缩的感觉。
在北京太古里建筑设计中,商业街区的外部空间色彩较为丰富,北区入口地面选择青石板,青灰色与周围建筑相得益彰。外立面为黑色和金属色,更具表现力,也存在反射性,金属色饰面上的自然采光投影,能够营造光影变幻的空间效果。还设置了颜色不同的雕塑,以红色为填补设计,激活空间因子,增加空间亮度。而三里屯主体空间中,地面地砖色彩不同,形式形态贴合空间元素,拼贴不同元素地砖,使得空间色彩更为丰富的同时,也能赋予空间活泼属性。棚面则使用浅灰色石膏。墙面为青灰色板材,和胡同四合院色调相同。电梯间一层为红色,予以人热烈热情感觉,辅以正方形的灯块装饰,摆放不规则增添活泼感;二层电梯为黄色,辅以圆形灯块,打造温馨空间。
4.5 材质元素应用
材质与肌理作为丰富空间视觉语言的设计手段,能够为人们提供触觉、视觉双重感受,还能以触觉引发联想,产生不同心理体验。在建筑设计中,常用空间材质有壁纸织物、陶瓷、玻璃、石材、木材、金属等,不同材质应用区位有所差异,自身具备独特属性。空间中木材使用广泛,能够用于面层或基层装饰,自然属性朴实温馨;石材用于铺装空间界面,丰富的纹理提高了空间装饰性;玻璃质轻光洁,透光属性强,可营造空间层次;金属表现力强,展现现代化设计;陶瓷为公共艺术所用材质,纹理质地能够模仿其他材料,具有可塑性;织物材料柔软舒适,能够软化环境、分割空间。空间材质组合与加工中,多采取累加组合或减法方式,如盘绕倾斜、内凹膨胀、扭曲变形处理等,需注意材料使用整体动势[6]。
在空间界面中材质的应用。侨福芳草地外立面使用乙烯-四氟乙烯,外罩如同生态微气候,创造恒温缓冲区,配合自然通风机制,畅通积存热量。材料具有绿色环保效果,透光率与隔热能力良好,能够保证建筑单元应对多种天气,实现节能减排,也能利用外界光影,促使内部空间展现光影流动的效果,增加消费者对内部空间的印象。外部地面使用花岗岩,质地坚硬,肌理为颗粒状,用于地面装饰,可打造空间历史感。
在雕塑材质应用中,选择较为丰富,包括泥塑、青铜、不锈钢等,为消费者带来丰富的空间感受。特别是不锈钢镜面材料,现代感强烈,能够反射空间环境,灯光照射下,丰富了空间光影;泥塑与青铜则具备历史沉淀感,为空间增添人文气息。
在空间分割材质应用中,建筑外立面可使用循环铝制作拼贴板,以叠加墙面方式分割空间,打破内部空间局限性,提高空间个性化设计效果。
5 结论
建筑空间通过精密设计,分割大空间为多个小空间,增加空间实用性与美观性,可合理运用建筑空间构成元素,以巧妙的设计方式保证空间协调性,避免出现空间冲突。因此,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应立足于整体建筑要求,整合各种要素,明确空间构成元素与建筑合理性、稳定性息息相关,以各种元素和谐搭配的方式,将建筑美感完全呈现出来,从而提高建筑空间设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