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课与音乐欣赏课
——一对“肝胆相照”的兄弟
2024-04-26三水中学附属初中马丽丽
文/三水中学附属初中 马丽丽
合唱, 是众多音乐艺术中最为全面以及综合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 也是在中小学音乐艺术教学中最佳的教学方式, 因为在合唱训练的同时渗透了包括: 歌唱方法、乐理、视唱练耳、艺术表现等音乐素养中的硬件能力。 但是掌握合唱所需的一切音乐素养硬件条件后, 是不是整个合唱团队就能把作品演绎得非常完美无暇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缺乏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即是合唱演员需要具备音乐整体的鉴赏力, 通俗的可以解释为演唱者要具备一定对于音乐欣赏的能力。 但是对于每一个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都是参差不齐的, 因为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以及不同的学校,之前的音乐欣赏知识储备也同样是参差不齐的。
而“音乐欣赏”有囊括了多方面的内容, 应该如何分支教学才能更有效提高学生们的音乐鉴赏力呢?那么可以就现今的主流的合唱作品进行类型划分, 将欣赏课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进行教学, 从而辅助合唱训练。
一、从地域风格不同的合唱作品演唱,应该如何进行欣赏课教学
合唱作品按照地域分类一般有:中国作品、中国民族类作品、外国作品以及外国民族风格作品等四大类。 当合唱团需要排练这类型作品的时候, 那么作为辅助合唱团员能够更好的演绎这类型作品, 就必须对于这类地域风情浓厚的作品做好欣赏课的教学。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对于排练这类作品之前, 要提前先进行欣赏课的教学,再进行合唱排练,我觉得是更为合理的。 因为没有好的铺垫,作品直接上谱,像打没有准备的仗一样, 学生们会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 所以必须做好欣赏课的教学。 对于这类型的欣赏课要有针对性的听赏对应音乐或者视频, 这样可以更为直观的感受到作品相关地域的风土人情, 尤其是唱腔与常规的合唱作品演唱的区别甚远的作品, 这样能够更好的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这类作品的演唱状态、 发声位置、以及音色调节等多个方面。例如晓耕老师创作的作品, 就是中国少数民族色极其浓郁的作品, 不但是和声、 旋律创作有别于常规的合唱作品, 而且音乐风格更是具有各种少数民族的特色。 少数民族生活的世界, 对于其他地区学校的孩子是非常难以接触的到, 就是有旅游习惯家庭的学生相虽说见过, 但是也并不是很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方面的事物。所以在排练这类型作品前,一定要有非常让学生充分了解演唱这一类型作品的人文、背景以及历史,而音乐欣赏课教学就是最好的捷径,有了欣赏课教学内容的铺垫,让学生了解了这些相关的知识后,才能够将这类型的作品诠释到最好。
这类型的欣赏课, 要将各地方色彩渲染到位, 相关的视频不一定都是音乐的视频,可以是故事类、电影类、文学类的都可以,寻找当今中小学最为容易接受的切入点进行渗透, 让欣赏课将作品相关知识在不知不觉中灌输入学生大脑的知识储备盒里。我相信这节欣赏课后,对于合唱排练的效果绝对会不一样的,会比老师用单纯语言讲述, 更加有效果。
二、从年代不同的合唱作品演唱,应该如何进行欣赏课教学
如果所带的合唱团是参加有指定作品比赛, 那么合唱团就很有可能会遇到一些经典合唱作品, 这些作品大多都是离当下青少年生活年代较为遥远的作品, 那么对于这些作品的训练, 更加需要欣赏作为桥梁。 例如《映山红》《十送红军》之类的作品, 这类作品的时代背景本身就是与当下的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无法触碰到的, 虽然在平时课堂上学习历史或者电视广播上接触过,但是终归是书面学习。 然而对于这种时代特征强烈的作品, 演唱者是非常需要有对作品中的情感共情的, 可能对于成年男女性的合唱团能相对驾驭较好,因为自身的阅历、见识能够支撑住完成整首作品,可是换做中小学生可能就不一定能够顺利将作品演绎得完整了。 所以中小学生合唱团要想将这类合唱作品演绎到位, 那么相关的欣赏课教学就更为重要了。
首先要有针对性的将作品相关的时代知识进行整合, 融入到欣赏课的教学当中。 就如前面所提到的《十送红军》, 就可以从红军这个主题开始切入, 在课堂上进行常规的欣赏课教学,视频的导入,图片的浏览,历史故事背景的介绍,还可以推荐相应的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爱好的书籍进行阅读, 然后进行分享会等方式结合在欣赏课中, 有条件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将这种类型的欣赏课拓展到一些红色基地, 进行户外的欣赏课教学, 这样就更能事半功倍了。 只要能理解这类时代背景相关的知识, 真正的深入学生们的内心世界,那么再遇到这类型的作品时,就都能从容面对, 排练的效果也会非常好。
三、从欣赏各类不同的合唱作品,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中小学阶段的合唱训练以及教学, 一般都在课后有限而且仅有的那么几个小时训练, 很多辅导老师恨不得抓紧一分一秒进行声音训练, 因为热身加开声已经用去排练时间的三分之一了,剩下可怜的30分钟进行作品教学,其实时间真的是捉襟见肘的。 但是正因为如此,很多时候忽略了合唱教学到底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去比赛? 这个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学习合唱的根本,是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所以是绝对不能忽略孩子们去欣赏音乐本质的美。 而且学会欣赏美的合唱, 不但能激发学生对于合唱和音乐的热爱, 而且能让学生懂得调整自己演唱出来的音色, 让自己唱出最优美的声音。
所以不妨在排练前,进行10 分钟的合唱欣赏课,虽然简短,但是却对于学生的音色音准提高是非常实用的。 分别可以用这两种方式进行精简欣赏课:
1.听音频,看知识点
这种方法就是播放一首合唱作品 (最好是从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合唱作品开始, 再慢慢加入和声纵向复杂的、专业性更强的合唱作品)在投影仪或者黑板上投射出关键的问题,听完以后让学生们回答问题,然后将相关内容做成笔记, 就这样日积月累, 学生的音乐知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起来。
2.看视频或者音乐会,直观鉴赏
这种方式可以更为直观的欣赏到不同的合唱团和合唱作品, 在欣赏的过程中, 能学习到优秀的团队具备的优点,例如合唱团员的音色、姿态、 歌唱的状态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在欣赏的过程中渐渐学习到一些平时训练学不到的东西。 很多时候合唱的训练, 都是由指挥去训练整个合唱团队歌唱能力以及作品的诠释, 但是很多时候就算是合唱指挥有高超的声乐水平可以进行示范,但是也有种隔山打牛的感觉,学生感受不到位的。 所以欣赏别的团队演唱,就是最好的、最直接的学习方式。
在欣赏视频之前, 可以应不同的作品,进行相关内容的导入,这样的欣赏才不会让学生感觉空洞或不知所然。同样的,要应中小学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兴趣出发, 可以从现今有很多流行音乐改编的合唱作品, 再深入到一些难度较高的无伴奏作品, 这样合唱团员对于好听美妙的音色、音响会有深刻的感受,在自己合唱训练的时候也会更注意自己所发出的声音, 并且也会模仿优秀合唱团队的演唱状态, 在不知不觉之中慢慢进步了。
合唱, 是音响最丰富且美妙的,是任何音乐表现形式无法做到的,正因为如此,在我们中小学生音乐教学中,合唱更是拥有着重要的地位。 合唱的教学固然重要,但是没有音乐素养的合唱团员,是不可能将演唱作品演绎得完美的。 所以音乐欣赏课和合唱课是一对“肝胆相照”的好兄弟,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成就和相互辅助的,更是缺一不可的,结合起来就是让学生充分且全面学习好音乐这门学科的重要途径。 所以就算是训练时间再少,也不能忽略了欣赏课对合唱的重要性。 我相信只要合唱课和欣赏课紧密结合的进行教学,这样的合唱团队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