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探析
2024-04-26冯贺
冯 贺
(沈阳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59)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新征程上,作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青年肩负重要责任和使命。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走向,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有利于帮助青年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理论内涵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各个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发展的关于国家及相关问题的观点和看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实现了国家观的革命性变革、成为无产阶级夺取和巩固政权的理论武器,是指导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指南。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实现了国家观的革命性变革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实现了国家观的革命性变革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实现哲学革命为前提的。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克服以往关于国家问题的局限,从市民社会出发阐述国家起源、本质、职能和消亡等问题,实现了国家观的革命性变革。在国家起源上,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史前氏族社会、部落、部落联盟内部的生产关系状况,得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种从物质生产关系出发研究国家问题的方式在人类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自然主义国家观、神权主义国家观、契约主义国家观还是唯心主义国家观,在对国家起源问题的阐释上都从主观臆断出发,忽视现实物质关系和生产关系,没能正确阐释国家的起源。在国家本质和职能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国家具有阶级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列宁指出,国家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1]25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异化”情况的考察,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是“虚幻的共同体”。从本质上而言,国家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阶级工具,打破了黑格尔关于国家是普遍性代表的“神话”。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关于国家观的革命性变革还体现在对国家发展趋势的分析上。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演变的五种基本形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国家的基础上,肯定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所创造的生产力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奠定重要物质基础。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也指出,当资本主义社会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释放出来后,资本主义社会将会被取代。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才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经过漫长发展过程,在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等极大发展基础上,社会主义国家将会自行消亡,人类将迈入共产主义。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提出廓清了国家理论的基本问题,实现了国家观的革命性变革。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无产阶级夺取和巩固政权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对无产阶级革命而言其历史性贡献主要体现在夺取国家政权和巩固国家政权。其中,巴黎公社和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以及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摧毁了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支柱,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经验时强调,必须彻底推翻资产阶级国家机器,进而在旧的国家机器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权,无论在实质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资产阶级国家剥削本质不同。马克思高度评价巴黎公社革命。他认为1848年3月的革命运动迎来把人类从阶级社会的压迫中彻底解放的“伟大的社会革命的曙光”。[2]61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巴黎公社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也进一步发展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为后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总的来说,巴黎公社的建立,一方面是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指导下取得的重大成就,另一方面又为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国家问题提供了实践参考和经验借鉴。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在通向共产主义的道路上,巴黎公社走出具有世界意义的第一步,苏维埃政权走出第二步。巴黎公社和苏维埃政权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指导下的成功实践。根据俄国实际,列宁完成《国家与革命》《论国家》等著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此外,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在苏联的影响下,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阵营得以形成。究其根源,这都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历史性贡献密不可分。
(三)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指导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指南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取得系列重大成就,不断推进民族复兴的进程。从理论创新上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毛泽东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为我国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为应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从新的时代要求出发,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进行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历史主动精神应对时代发展的考验,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重要理论成果对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从实践创新上看,一是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创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民族危机重重的时刻,党带领人民赓续自强不息、顽强斗争的精神血脉,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革命实际相结合,立足农村、汇聚人民的磅礴力量推翻三座大山,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新中国。二是为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带领中国人民一方面肃清国内外不稳定因素,捍卫新中国的安全,为社会稳定和发展营造安定局面。另一方面,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围绕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探索,虽历经挫折,但总的来说这些探索促使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经验借鉴、理论准备和物质保障。三是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富国”目标,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以理论创新引领事业发展,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部署,推动人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转变。四是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把握“两大变局”,统揽“四个伟大”,在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总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革命时期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法宝,也是和平年代进行国家建设的科学指南,对指导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价值。
二、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的现实之要
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同时也面临许多不确定的挑战。在世情国情发生复杂变化的背景下,需要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应对复杂国际形势需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在百年变局背景下,不确定因素增多。例如,世界政治多极化、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的新变化、经济全球化等。出于应对复杂国际局势的需要,必须对青年进行教育,帮助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随着时代发展,多数国家、国际组织逐渐认识到单极世界的弊端,渴望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欧盟主张推动多极化。美国在推行单极化过程中,通过政治经济施压,把欧盟作为其在欧洲的随从和推行单极化的工具。欧盟通过一体化给欧洲各国带来和平、发展和繁荣,也在国际社会上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影响,欧盟遇到了欧元区债务危机、以英国公投“脱欧”为代表的认同危机等。欧盟一体化出现波折,但其通过组建“三驾马车”建立欧洲金融稳定机制,成立“欧洲反恐中心”等促进欧洲一体化进程,成为世界多极化的重要部分。俄罗斯主张多极化,在发展中实施“转向东方”战略,外交重心从“大欧洲”转向“大欧亚”,通过构建欧亚经济联盟、组建独联体联合部队等提高国家实力。中国以“一带一路”推动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交流合作,主张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国际关系。可见,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多极化要求已使世界政治多极化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综上,世界政治格局是多变的。应对世界局势的复杂变化,必须引导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在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同时,提高青年的国际视野和使命担当。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的新变化。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编年史的”,[3]91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建立在不同经济基础、思想文化和政治体制上的不同本质的制度,两者维护的统治阶级利益是不同的,运用的统治模式、方法也存在差异。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不是全盘否定,是在借鉴资本主义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基础上的批判。我们看到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同时,也要看到资本主义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奠定的物质基础。这些成果没有阶级性,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从合作共赢角度看,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共同面临生态破坏、能源短缺、恐怖主义等问题,需要开展合作。同时,我们要认识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资本主义虽面临体制“失灵”、金融危机、福利陷阱等困境。但我们要“认识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能力,充分估计到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方面长期占据优势的客观事实”。[4]这意味着,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必定比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历经的时间更长、挑战更多。社会主义是从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国家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提高经济水平,不断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才能赢得未来。可见,在实现“两个必然”的征程中,我们要看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也要看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青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教育引导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有助于青年理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关系新变化的本质,坚定“两个必然”,立志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
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文化的冲击。国家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出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5]188产生的具有政治属性的阶级工具;也是基于地理、血缘、心理等因素的影响,经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发展演变的产物。民族文化是贯穿于两者之中,促使国家获得合法性和生命力的精神命脉。从国家政治属性看,民族文化作用在于构建“国家何以如此”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6]178从国家发展看,民族文化在于历时性地展现“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传承和共时性地区分“自我与他者”的身份差异,树立“我是谁”“要到哪里去”的认同感。[7]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标签。从一定层面上看,国家观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独特民族文化是个体国家观得以生成发展的基础,维护本民族文化是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重要内容。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随着国家间往来密切,不同文化间不可避免发生碰撞、摩擦,同时由于文化霸权主义的存在,使世界文化传播产生“分化”现象,即西方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面临被同化的风险。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必须重视民族文化建设。对我国发展而言,防止意识形态的渗透需构建具有强大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汇聚人民精神力量,还要把握经济全球化机遇,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要回应经济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还要引导青年理性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在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理性爱国。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开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要引导青年对我国发展的成就和未来充满信心,积极应对挑战,勇敢承担建设国家的使命。
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和未来充满信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21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重大成就,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创造了人类现代化发展上的奇迹。一是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光明前景。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压迫下,中华民族国土沦丧、人民陷入悲惨境地。中国共产党成立,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带领人民经过奋战,实现“站起来”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作出改革开放决策,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富起来”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强起来”目标。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不懈奋斗,向世界呈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二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未来。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苏维埃俄国作为首个社会主义国家,破除资本主义独霸世界格局,向世界初步展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社会主义展现旺盛生命力。三是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现实因素影响具有依附性,高新技术科技、企业等依赖发达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独立自主探索、自主创新,创造了发展奇迹。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是和平的、开放的,为一些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经验借鉴。实践是最有说服力的。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要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增强青年作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积极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挑战。社会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任何社会形态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挑战。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要引导青年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为推动国家发展奋斗。一是正确看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9]18也就是说,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要不只局限于物质需求,还需要接受高等教育、融入社会交往、实现自我价值、良好生态环境、精神文化生活等。同时由于城乡和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人民对需要的要求也有所差别。我们必须认识到,虽然“生产落后”矛盾已不是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但“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未彻底解决,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二是正确看待两个“没有变”。新时代我国迈入新的历史方位,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社会经济虽经历高速增长期,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也要看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较为突出。同时,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近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飞跃。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产业结构、科学技术、医疗等创新水平还有待提升。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两个“没有变”意味着我国虽然取得辉煌成就,但未来还要面对很多的挑战。因此,必须立足我国实际,砥砺前行。综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机遇期,青年必须具备应对困难挑战的能力和勇气。这也是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的必要性所在。
承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使命。中国现代化的起点是工业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社会一穷二白,党领导人民发展工业。随着“一五”计划的实行,我国迈入工业化建设时期。1957年,毛泽东指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0]2071964年,周恩来指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1]48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2]3-4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推进,21世纪我国如期实现总体小康,但这种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结合新形势,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关键一步。可见,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一代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接续奋斗。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争。承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使命,是时代赋予青年的新使命和新要求,也是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的任务。
三、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实践路径
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创新教育方法,优化教育环境。
(一)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重要作用
课堂教学是青年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的主渠道,高校要加大思政课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力度,开展“四史”教育,发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提高教育的思想性和理论性。
加大思政课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力度。习近平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3]思政课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课程,也是青年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的主渠道。当前,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已经融入到高校思政课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加大思政课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力度,使其有效贯穿思政课教学始终,是思政课课程建设的难点,也是提高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效果的重点。具体而言,加大思政课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力度要结合各门课程有针对性地规划。例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中,要帮助青年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特别是要结合党的二十大中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阐释,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帮助青年将理论入耳入脑入心。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科学社会主义部分是引导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重点内容。通过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等的讲述,帮助青年正确理解国家发展趋势,坚定“两个必然”。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要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引导青年坚定“四个自信”。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要从历史视角帮助青年认识帝国主义的本质,明确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要培养青年对国家的认同感,引导青年做新时代的爱国者。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要阐释党和国家最新理论成果,讲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阐释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等。此外,加大思政课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力度,要注重对思政课各门主干课程中涉及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内容进行整合明确各门思政课程中的教学要点、重点和难点,使高校思政课各门课程间相互衔接和支撑,增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的实效性。
挖掘“四史”中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资源。《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强调,要“确保学生至少从‘四史’中选修1门课程。”[14]这表明“四史”教育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要充分挖掘“四史”中的教育资源,引导青年感知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培养青年具备战胜挫折的意志力。在此基础上,促使青年树立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一是运用“四史”增进青年的历史认知。学习“四史”有利于帮助青年把握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这是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前提。在教学实践中,可通过专题教学在引导青年把握历史演进过程的基础上,结合中共党史、新中国的成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等关键节点以及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事件对青年进行教育,增进青年的历史认知。二是运用“四史”增强青年的历史担当。挖掘“四史”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资源,目的不仅在于引导青年“以古鉴今”,更重要的是提高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青年的历史担当。总之,挖掘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资源,有助于帮助青年从本源上厘清历史发展的主线、本质,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也有助于从根本上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历史终结论”等错误社会思潮对青年的不良影响。
发挥“课程思政”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中的作用。“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载体,通过挖掘各门课程本身固有的德育资源,构建的涵盖“思政元素”的育人目标和教学体系。开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要发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挖掘其他课程中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15]331当前,随着高校学科分类的专业化,各学科门类的教育者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较为强调专业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工具性倾向较为明显,这往往会导致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缺乏一定人文精神和通识知识。为了矫正高校教育的专业化、工具化的倾向,也为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近年来高校普遍开设了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个主要领域,在此基础上分为文学艺术类、历史学研究类、社会分析与推理类、心理学类等。虽然各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等各不相同,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是相互贯通的。要发挥各类课程的协同育人作用,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内容浸润在各类课程教学中,形成立体化育人模式。例如,在社会科学、历史学等领域,要注重培养青年的历史思维,引导青年从社会发展角度把握国家起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潜移默化地使青年受到启迪。在自然科学等领域,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的先进事迹是引导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优质素材。教育者在专业知识讲授时,要择取适当时机引导青年了解各项重大科学发明创造背后的感人故事,促使青年受到精神感染,形成爱国奋斗的正确观念。在音乐、绘画、设计等艺术类专业领域,教育者需要引导青年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作品创作的主旋律,创作更多弘扬主旋律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二)创新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方法
习近平指出:“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16]开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也要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创新教育方法。
创新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理论教育方式。高校是培育人才的重要场所。其中,理论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一是要推进理论教学的创新。教育者在进行理论教学过程中要主动接近学生,形成师生之间在学习新思想、启迪新思维、进行新探索、发表新见解的过程中交流共享,激活青年自主性因子,构建多元化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理论教育课堂。二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增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理论教育深度。教育者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理论研究,善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的相关重要科研成果,围绕现实问题和时代课题,以科研成果所呈现出的鲜活案例、客观事实,丰富和充实教育的内容,突出理论性、现实性和新颖性。同时,将青年科研能力的培养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相结合,引导青年自主探索,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举一反三,促使其进行理性思考,提高理论学习效果,还能锻炼和培养青年创新和探索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创新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新时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已成为教学领域的“科技革命”。就教学模式而言,信息技术的运用能有效拓宽“教与学”之间传统模式的束缚。教育者能够借助信息网络的优势,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青年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就教学方式而言,运用信息技术创新青年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使青年“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17]4-10提升教学效果。同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有助于获取青年的兴趣点,教育者可以把握青年的知识盲点和关注点,实现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转变,使教育更具针对性。例如,教育者在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虚拟仿真技术、人工智能和多媒体技术等营造智慧课堂,提升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的吸引力。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在为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育者过度依赖信息技术手段,使课堂教学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因此,教育者要克服过于依赖信息技术的误区,把信息技术作为开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引导青年学习理论知识的工具,增强教学过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拓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的实践载体。习近平指出:“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18]55社会实践是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关键环节。拓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的实践载体是现实需要,也是时代必然。教育者要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基地等资源,自然景观等重大工程对青年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引导作用,促使青年在实践活动中感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辛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辉煌成就。具体而言,在开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可以充分运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举办红色主题实践活动,涵养青年深厚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例如,教育者可以组织青年参观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科学技术馆等基地,引导青年身临其境感受、聆听革命英雄的光荣事迹,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历史事件、革命英雄的认知,激发青年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进行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将理论宣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结合实际进行讲解,引导青年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保家卫国的奋斗史,增强青年对党的领导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此外,教育者还可以引导青年通过参加一些军事训练、“三下乡”、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强化青年的责任担当。
(三)优化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环境
优化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环境可以为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提高教育效果。
弘扬优良家风,培育家国情怀。习近平十分重视家风建设,发表许多关于家风的重要论述,提出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19]运用优良家风引导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要注意:一是增强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家长是青年的启蒙老师。发挥家长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中的启蒙作用,要求家长不断增强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质和意志品质等。在与子女的交流、情感沟通的过程中,引导子女树立正确政治立场,从小培育其树立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二是提倡科学、平等、民主的教育方式。家长要树立平等交流的观念,通过带领子女参观红色旅游胜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体验乡土生活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青年对革命和历史的认知程度。同时,引导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弘扬优良家风,培育家国情怀还要挖掘优良家风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规家训、家庭美德、道德规范等对培育优良家风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要将红色家风作为培育优良家风的典范。例如,朱德司令让儿子当铁路工人,周恩来订立“十条家规”等,这些红色家风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品格,对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互联网为青年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其即时性、互动性受到青年的青睐。网络是把双刃剑。与校园、家庭等现实空间一样,网络空间也需要“清朗”环境氛围。习近平指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是虚拟的,运用网络的主体是现实的。作为现实世界延伸,必须以法律规范为准绳,网络空间才会秩序井然、天朗气清。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法律制度,规范网络空间秩序。另一方面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管和治理,营造良好网络秩序。网络空间是虚拟的公共空间,在言论和行为上往往具有不可控性,一些错误观点和思潮通过发酵会演变成网络舆论事件。同时网络空间的虚拟化掩盖了网民身份、职业、年龄甚至是国界等特征,加剧了网络空间的复杂性,对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要注重对网络的监管和综合治理,特别是要重点关注一些西方错误社会思潮通过网络对青年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要严格网络监管和执法力度,提高网络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增强打击网络犯罪的力度,对于肆意造成负面网络舆论的行为进行严厉制裁,不断净化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