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视阈中政府治理效能建设: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2024-04-25成向东
成向东
政府治理效能建设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条逻辑主线。“治理效能”本身也是“现代化”的重要尺度。政府治理效能体现的是政府的行政理念、行政程序、行政能力、行政质量与行政效益的有机统一。在生产力加速变革的逻辑下,政府如何高效地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始终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甘肃省“三抓三促”行动蕴含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一、问题的提出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新起点上提出的战略目标。政府治理效能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背景下,国家治理面临着新挑战,而作为地方政府,“是否有相应的治理能力切实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就成为摆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面前的现实问题。”
从现实层面看,甘肃处于西北地区,与其他省份特别是东部省份相比,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不足,不管从理论分析还是从经验视角看,客观上也是制约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给甘肃作出的“八个着力”重要指示,其中之一就是“着力改进干部作风,提高党和政府公信力”。2023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三抓三促”行动,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大举措,也是有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必然要求。
二、现代化视阈中加强政府治理效能建设的价值意蕴
改革开放前,“治理”一词的首要含义是“对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具体问题的应对、解决和处理。”改革开放后,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快速变革,治理一词使用内涵与外延进一步拓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治理”一词不管是在学术界,还是在政治话语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适应新时代国情之变,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鲜明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并将其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至此,治理成为党和国家政治话语系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议题。政府治理效能对于“现代化”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效能”本身就是“现代性”的重要尺度。在“现代化”语境中,“政府治理现代化乃是有意识推进系统变革的过程。”一般而言,政府治理效能就是政府适应新的环境变化,主动服务群众,提供公共产品以及应对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效率。政府效能不仅仅是一个全面的动态的治理过程,更重要的是要体现现代化治理方式方法的创新。因此,政府效能体现的是政府的行政理念、行政程序、行政能力、行政质量与行政效益的统一,在现代化历史使命中高效地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始终是政府效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政府作为社会发展的“引擎”,必须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赢得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当前我国已经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甘肃也在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甘肃实践。虽然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取得了重大成效,但是也要清醒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甘肃高质量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缩小差距仍是甘肃最紧迫的任务。因此,加快发展和追赶进位成为全省上下的共同心声。
(一)加强政府治理效能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政府行政行为过程的规范化、程序化以及制度化程度不断优化,行政机构履职能力和治理效能提升。因此,在现代化的历史逻辑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无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和题中应有之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多元层次的系统,涉及多个维度。既包括横向坐标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治理形态,也包括纵向坐标中国家治理、地方治理、基层治理乃至全球治理等多个层级的治理形态。政府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理过程中发挥着主体建构与职能调控作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政府走在国家治理的前台,国家主要靠政府治理,所以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对整个国家治理的影响非常大。”显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是政府治理体系和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在政府治理的过程中,效能提升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政府治理效能是以政府机关及其公务人员为主体,通过一系列综合的评价体系,体现公务人员在行政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与质效,从而实现政府职能目标与任务。诚然,政府效能是公共事务管理与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地方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管理与服务的执行主体,其行政效能的高低,关系着人民群众各项利益的方方面面,关系着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能否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就是衡量政府治理效能的重要指标。2023年省委省政府10件为民实事如期全面高质量完成,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因此,甘肃省“三抓三促”行动的最根本目的就是感恩奋进,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步伐,加快让陇原人民过上好日子。
(二)加强政府治理效能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
從某种程度上说,政府治理效能是实现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政府效能提升了,发展动能也会水涨船高。因此,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更加重视提高政府治理效能。
当前,甘肃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推动“放管服”改革与数字政府建设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因此,甘肃省通过“三抓三促”行动最根本的价值意蕴就在于以“效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政府治理效能建设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保证
一方面,随着现实性挑战的复杂化和不确定性,政府对治理效能更加强调以创新促进治理资源整合与多主体协同,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治理效能;另一方面,政府行为也迫切需要在“法治”的轨道上自觉行使“权力”,使“权为民所用”得到法治化保障和制度化落实。政府治理必然以“良法善治”为基本价值目标定位,追求“有为政府”与“有效政府”,从而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治理要从过去行政主导支配模式走向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多元协同治理模式,形成“系统性”治理“合力”。其实质就是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良好建构,以更好地推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现代化。
2023年,甘肃全省各级政府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提升工作质效,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有力地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亲和力,赢得了老百姓的充分信任。
(四)加强政府治理效能建设是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基本途径
实现高效能治理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也是政府抵御、防范与化解风险挑战、永葆生机活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因此,从统筹发展与安全的角度看,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极其重要。作为地方政府,甘肃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责任重大。2022年中共甘肃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甘肃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决定》,强调要牢牢把握“安全稳定”这个底线任务,夯实“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基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推进平安甘肃建设,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现代社会是“风险”与“挑战”叠加的时代。政府在化解风险挑战中必须发挥不可替代的执行主体作用,而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始终是政府效能提升的中心任务。2023年12月,面对突如其来的积石山县地震灾害,全省各级各方面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各项工作高效率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在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快速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由于大应急的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和应急救援效能的提升,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全力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政府治理效能建设的实践进路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升政府治理体系整体性协同性效能性
党的二十大强调:“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故此,推進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起点是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政府治理现代化内在规律,立足省情实际和社会发展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政府职能转变。首先,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领政府职能转变。其次,进一步把机构职责调整优化同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有机统一起来,提高政府治理体系整体性协同性效能性。再次,健全制度机制。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和评估制度,确保政府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加强决策程序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强化执行力和问责机制,提高政府行为的规范性和效能性。还要加强协同合作机制,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工作机制,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通过多部门联动、协同行动,解决复杂问题,提高政府工作的整体效能。最后,建立综合性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全面推动政府部门的改革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着力增强政府执行力,激发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的内在动力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重在执行。政府本质上是行政机构,因此政府治理能力其核心是政府执行力,即对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能力和水平。首先,坚决整治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强化执行意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从严管党治党、完善激励机制等多措并举,教育引导干部强化实干精神,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坚决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其次,要提升政策谋划落实水平,切实提高政策领会执行能力。要提升理解领会政策的能力,就是要加强对政策理论的学习,提高政策理论水平,确保对政策的基本精神、实质要求、着力重点等理解领会到位。要提升政策谋划落实能力,就是要对上级的政策措施,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结合实际执行落实,特别是对政策执行要有周密的部署安排,在实践摸索中把握规律、总结提炼,创造性地执行落实。最后,切实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三)全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治理方式变革”为目标,将迭代升级纳入常态化运行范畴,争取在新一轮数字政府建设竞争中处在优势地位。首先,对照国家数字政府建设指导意见,进一步拓展甘肃数字政府建设内涵。进一步明确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与国家整体发展目标和政策相一致,确保数字政府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强化“制度改革+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围绕解决问题和发挥实效创新数字政府典型应用,实现数字政府功能全方位拓展。其次,通过运用数字技术创新数字政府应用场景,促进业务协同和信息流通。政府公职人员办公数字化、政府部门事项往来数字化是促进政务数据要素高度共享、顺畅流通的最有效手段。要通过数字政府建设,改变当前文来文往的运行模式,探索推进“免证办”“一表申请”“秒批秒办”“智能搜索”“智能问答”“多卡合一”“码上办”“政务服务地图”等政务服务快捷应用,主动适应数字网络办公、文档规程流转,创新完善数据“多报合一”应用,减少数据重复采集,减轻工作负担,通过大规模的政务信息内部流动提高各部门信息匹配耦合程度,降低政府部门之间的行政往来成本,也能够有效提升政务处置速度。最后,激发各市州、各部门数字政府建设创新活力,着力营造数字化改革氛围。数字政府建设责任主体主要在市县和部门,在顶层规划统筹建设的原则下,以改革驱动、业务驱动数字政府建设。加强公共数据有序开放共享,鼓励社会数据共享共用,培育多元参与的数字生态。甘肃省已经有一些探索,可以加快数字赋能,促进城乡公共服务数字化供给能力进一步整合。例如:兰州市打造了小兰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和“小兰帮办”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平台,注册用户389.9万,推出便民服务202项,方便城乡居民就近享受各类服务523.6万余次;西固区政法委依托“小兰帮办”和小兰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打造“小兰帮办一门统管”解纷工作法,获评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又比如,在甘南州舟曲县立节镇杰迪村,甘肃省省长任振鹤对乡村振兴数字服务平台称赞道“舟曲这个平台是我在甘肃看到过最好的!”在中组部帮扶小组指导下,舟曲县政府打造乡村振兴数字服务平台,构建“党建引领、乡村大脑、数字产业、数字治理、惠民服务”五大板块,并通过“演示大屏、电脑屏、手机屏、乡镇电视屏”连通村民与乡镇,实现乡村党政工作智能化、便民服务高效化、乡村治理精细化、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化。甘南州政府已经将“舟曲模式”全州复制推广。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行政素养和治理能力
政府治理能力最终具体体现在干部队伍的治理能力上,提升政府治理水平的关键在于提升干部素质。首先,在新的奋斗实践中锻造锤炼干部,提高干部队伍治理能力。其次,做好选人用人工作,抓好执政骨干队伍建设。处理好德与才、人与事的辩证关系,形成精准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最后,要坚持“严”的主基调,完善干部队伍从严管理机制。近年来,在全面从严治党大战略大背景下,甘肃省干部队伍管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甘肃发展“机遇叠加,时不我待”,要进一步系统总结经验,深刻分析现实中仍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加强干部队伍的从严管理。与此同时,要加强对基层一线干部的关心关爱,调动基层干部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尽快提高基层干部队伍履职尽责能力。一方面,甘肃省“三抓三促”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推动“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十项措施》,排查整治突出问题,建立健全考核办法,巩固完善制度成果,进一步传导责任压力。另一方面,甘肃省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关心关爱干部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的意见》,提出5个方面19项具体举措,着力健全完善教育培养、正向激励、关心关爱等保障体系,引导激励全省广大干部深学习、强本领,敢担当、善作为,提效能、促发展。由此可见,“三抓三促”行动为全省干部队伍作风带来了新气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增添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