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业旅游为契机打造甘肃省工业发展新名片
2024-04-25张晓春贾文君
张晓春 贾文君
工业旅游是以保护开发工业遗产、整合工业资源、提升企业效益为目的,以多样化的工业形态为载体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产业融合大趋势下,工业旅游涉及领域广、产业链长、跨界性强,对于实现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跨界融合,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甘肃省作为西部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工业旅游的基础优势。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将文旅元素融入“强工业”行动,是甘肃省打造工业发展新名片、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走好甘肃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选择。
一、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现状
(一)工业旅游专项政策密集出台
国家层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旅游的培育与发展。2016年11月,国家旅游局举办首届工业旅游创新大会,发布《国家级工业旅游区(点)规范与评定》行业标准。2019年11月,国家发改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基地开发集观光体验、生产展示、教育科普于一体的工业旅游产品。2021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要求加快推动工业旅游创新发展,打造一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精品线路、创意产品,传承、弘扬工业精神;同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依托工业生产场所、生产工艺和工业遗产开展工业旅游,建设一批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023年3月,工信部修订印发《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对工業遗产保护与管理规定进行了修改完善。
省级层面:在国家政策引领下,许多省市陆续出台了区域性工业旅游发展规划政策。2019年1月,山东发布《山东省工业旅游发展规划(2018-2025》>,培育十大工业旅游产品体系,提出十二大工业旅游品牌。2021年5月,福建印发《福建省工业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分行业制定工业旅游试点企业培育和示范基地创建计划。2022年11月,吉林印发《吉林省工业旅游基地管理办法(试行)》,规范省级工业旅游基地申报、评定、管理、复核工作流程,加快构建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先行区。2023年6月,江苏印发《江苏省工业遗产管理办法》,明确省级工业遗产的认定流程、保护管理规定及利用发展途径。
(二)工业旅游发展进入黄金期
相较于国外近60年的工业旅游发展史,我国工业旅游起步较迟,但发展前景广阔。《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2019-2020)便览》显示,2020年我国工业旅游景区共476家,不足旅游景区总量的5%。2021年,我国新增注册工业旅游企业200余家,到2022年末,我国工业旅游企业数量已发展到1200余家。据文旅部预测,“十四五”末期,我国工业旅游接待游客总量将超过10亿人次,旅游直接收入总量超过2000亿元,实现综合收入总量将超过直接收入的10倍以上,新增旅游直接就业超过120万人,带动间接就业新增超过600万人。
(三)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成效显著
具备历史积淀的传统工艺展示和具备丰富体验感的厂区参观成为工业旅游的主流。目前我国已评选四批345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涵盖重工业基地、生产制造工厂、工业遗产主题公园及大众消费产业园等多种类型。公布两批63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其中食品类、酿造类生产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分别为12家、11家,有色金属类工业基地共计9家。《全国工业旅游发展纲要(2016-2025年)》提出,到2025年,将在全国创建1000个以企业为依托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100个以专业工业城镇和产业园区为依托的工业旅游基地,10个以传统老工业基地为依托的工业旅游城市。
(四)工业旅游模式日益丰富
目前我国工业旅游主要开发模式有6种,从单纯的工厂参观逐步延伸到工业体验游、工业购物游、工业研学游、工业科普游、工业遗产游等多种形式。蒙牛乳业开放奶制品全过程参观展览,展现我国奶业品牌形象。海天味业搭建酱油工厂的“迪士尼乐园”,展示古法阳光酿造全过程。青岛海尔、广东美的、佛山海天等知名工业园区相继对游客开放,工业旅游成为企业发展创新增长点。例如青岛啤酒工业旅游项目员工120名,年均旅游收益达5200多万元,拉动周边餐饮消费超3亿元;北京景泰蓝厂年均接待游客量近50万人次;伊力特酒文化产业园年均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00余万元。
(五)工业旅游地方实践亮点频出
近年来,搭建服务平台、举办峰会活动、发布工业旅游线路成为各地推进工业旅游发展的主要举措。在搭建服务平台方面:2005年,“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成立,这是全国第一家工业旅游服务机构。2017年,由45家工业旅游城市及工业企业共同成立“中国工业旅游发展联合体”,搭建工业旅游共享发展平台,推动工业旅游区域合作。2019年,“全国工业旅游联盟”在上海成立,发布《中国工业旅游示范城市指标体系》,联盟单位约100余家,具备开展全国工业旅游摸底调查、推出工业旅游精品线路、进行工业旅游培训能力。在举办峰会活动方面:2023年4月,江苏常州举办“旅游中国·美好生活”工业旅游暨大运河工业遗产峰会,大会共享运河城市工业旅游发展经验,为国内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搭建交流合作桥梁。陕西开发工业旅游官方小程序“探游ID”,游客可线上购买工业博物馆、工业遗址、工厂参观门票或套票。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搭建上海工业旅游网站,提供景点推荐、线路推介、标准查询服务,2023年6月,该中心以小程序投票形式面向全国开展“上海工业旅游深度体验主题线路推选”活动。在发布工业旅游线路方面:2022年温州发布“感受工业文化+品享山水美食”等工业旅游十大精品线路,打造温州工业旅游“双十景”。2023年1月,北京文旅局融合多类型工业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推出10条工业旅游主题线路。2023年3月,辽宁依托269处工业遗产类文物遗存,推出以“共和国长子·新时代工业”为主题的18条工业旅游线路,集中展现辽宁工业发展的历史缩影与科技价值。2023年6月,上海依托290余处工业遗存,发布遍布16个区的10大主题、39条工业旅游深度体验线路,启动“一本书是怎样制成的”“海派城市考古”工业旅游项目。2023年7月,南通举办工业旅游特色产品展销会,推出唐闸古镇“民族工业风情之旅”、安惠生物科技园“灵芝文化之旅”等9条可看、可玩、可购、可体验的工业旅游精品线路。
二、甘肃省工业旅游发展现状
(一)工业旅游政策日益完善
2018年5月,甘肃省工信委印发《关于做好工业旅游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培育发展工业旅游产业,促进旅游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2021年11月,省文旅厅出台《甘肃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依托工业科技重地,将工业旅游作为甘肃省文旅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打造以“工业科技丰碑”为主题的精品旅游线路,加快甘肃省“工业+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进程。2022年5月,白银市印发了《白银市“十四五”工业旅游发展专项规划》,规划“一心两轴三片区”的工业旅游空间发展结构,突出白银铜城的工业定位,塑造“工业旅游到白银”的品牌形象。
(二)工业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兰州新区推出“科普视角·趣味探秘”研学游,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展览馆、秦东农投双创基地、佛慈1929工业旅游基地为游览观光重点项目。其中佛慈制药建设“两地两馆一园一廊”,通过发展工业旅游,弘扬中药文化,进一步擦亮中华老字号品牌。金徽酒业连续十年举办“金微之旅”“浪漫樱花节”等工业旅游活动,游客累计超100万人,2023年“金徽浪漫樱花节”线上线下超5000万次,游客超20万人次,“樱花春酿”已成为金徽酒的品牌文化IP。在国内葡萄酒市场整体低迷的背景下,酒钢紫轩积极寻找转型发展机遇,探索开拓工业旅游市场,立足其亚洲最大单体酒窖的产业优势,吸引游客参观,“紫轩”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三)多地入选国家工业遗产名录
目前甘肃省有4个项目入选国家工业遗产名单,8个项目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其中,中核四O四厂、刘家峡水电站、玉门油田老君庙油矿同时上榜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和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甘肃省现有2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其中玉门油田红色旅游景区是全国唯一以工业遗址、石油文化、油田精神和民族工业发展史为主线的工业旅游经典景区;金徽矿业旅游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绿色工厂。
(四)积极实践工业旅游发展模式
在全国六种工业旅游模式中,甘肃省已成功实践三种,并谋划储备了一批工业旅游项目,探索建设工业旅游区域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新模式。
1.工业遗址改造型
兰州中车·拾光公园由兰州中车机车厂柴油机分厂改造而成,是兰州老工业园区“出城入园”后首个基于老厂区原址建设的公益性社区公园,原有火车轨道、厂房桁架、烟囱得到保留。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由兰州油泵油嘴厂改造而成,项目投入资金1.5亿元,入驻企业100多家,2015年被评为“国家3A级工业遗存旅游景区”。兰州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由兰州木器厂改造升级而成,项目总投资4.2亿元,总用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首个位于城市中心的自驾游集散基地。酒泉1969文化艺术博览园在酒泉锅炉厂原址基础上进行改造,其中,可容纳300人的小剧场由锅炉零部件建设而成。平川陶瓷特色小镇由靖远陶瓷厂改造而成,占地约1800亩,总投资约25亿元。建成后是西部地区集陶瓷生产、技术研发、陶艺传承、旅游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工业小镇。天水工业博物馆由天水长城控制电器厂于2020年建成,总占地约98.98亩,建筑面积67612平方米,展厅以“天工开物——百年潮涌”为主题,用物化遗存讲述天水工业故事。天水弘文园博物馆群在原天水岷山机械厂旧址上建成,修建天水钱币博物馆、岷山军工博物馆、天水农耕博物馆,集中展现了天水在“三线”建设时期的辉煌成就。
2.工业企业生产体验型
金徽酒业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已打造金微生态游、金徽体验游、金徽研学游等多种旅游模式,游客可参观酿酒车间、包装车间,实地品尝、调制金徽原酒。酒钢集团建成甘肃省首个VR智能科技体验馆,利用U3D、3Dmax工具及体感设备模拟爆炸、触电、灼伤、物体打击等常见的安全事故,是虚拟现实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应用,目前持续面向社会输出成熟的VR智能科技服务。兰石集团展馆被命名为“兰州市科普基地”,配有专业导游讲解,游客可实地参观新型科技领域的丰硕成果,感受兰石企业文化与工业革命的力量。兰州知豆开发电动车生产车间参观试驾项目,游客可享受新型电动车实地试驾、购买服务。红古区伊利乳业工业园设有专业人员讲解工艺流程,游客可参观厂区、品尝刚出厂的各类乳制品,年均参观人数3000余次。甘肃阿敏生物大力推广集“花园式工厂参观旅游”“科技创新项目展示”为一體的工业旅游模式,有效带动当地旅游业、餐饮业发展。
3.工程项目观光体验型
金川国家矿山公园由开采后废弃的大型露天矿坑和采矿废石复垦绿化而成,是一处大型硫化铜镍矿床生态观光地,面积近300万平方米,游客可实地体验金川集团六角形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方式。白银火焰山国家矿山公园是2005年国家首批立项建设的28家矿山公园之一,占地面积10.28平方公里,2018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白银公司露天矿坑占地总面积913.40万平方米,由两处矿业生产遗址组成,是亚洲最大的露天矿坑,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火星1号基地依托金昌与火星极为相似的戈壁地貌、红色岩体等显著性地形特征及自然条件,打造国内首个火星主题沉浸式实景体验基地,可佩戴VR设备变换宇航员视角,体验高空急速飞行。
(五)筹建谋划的工业旅游新模式
为传承工业文化,弘扬工业品牌优势,甘肃省推出一批工业旅游重点招商项目。在酒泉,实施航天品牌战略。肃州区规划建设中国·酒泉航空航天科技博览园,配套酒泉航天之旅摄影基地项目;新城区建设精神谱系博物馆,与双碳博物馆、风光电博物馆、核产业博物馆,形成博物馆集群;金塔县开发中国航天文化研学培训基地项目;玉门建设研学旅行营地项目;打造“西有敦煌飞天,东有酒泉航天”的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格局。在兰州,开发工业旅游集群项目。兰州新区拟开发兰州四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陇星太阳能生产基地、航天主题科技馆等工业旅游项目;兰州红古区将进一步培育平安铝加工工业园区、碳素工业园区、煤产业工业园等工业旅游项目。在白银,创建特色工业旅游区。发布黄河风情、红色教育、工矿文明等5条精品旅游线路;修建白银露天矿工业博物馆群、景泰水利风景区工业博物馆;打造银东铜文化体验旅游区、银西生态工业体验旅游区、甘肃国泰水泥厂主题旅游区、靖远刘川工业科技展示旅游区及会宁传统手工业体验旅游区;开发小川瓷窑遗址陶瓷文化体验展示项目、靖煤集团红会矿工小镇建设项目、宝积山煤矿主题公园建设项目。
三、甘肃省工业旅游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一)工业旅游发展规划不健全
自2018年工信部印发、2023年修订《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以来,江苏、湖南、四川、广州等省市陆续出台省级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山东、辽宁、福建等省份根据本省情况,评定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丰富省内工业旅游选择。山东、福建、湖州等省市已印发工业旅游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广东、辽宁、北京、上海、南通等省市陆续推出工业旅游精品线路。大部分工业园区在建设之初,并未将工业旅游需求纳入园区功能中,相关配套设施不齐全,园区容纳量小,缺乏统筹规划。
(二)工业旅游市场规模较小
甘肃省工业旅游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经国家认定公示的工业遗产和工业旅游基地占比较少,整体市场规模小,游览量低。2020年玉门油田景區游客接待量约16万人次。天水工业博物馆自2021年开馆至今,累计接待参观30多万人次。2021年兰石展馆共接待参观学习260余场,1.2万余人次。而省外工业旅游基地在保证游客参观数量的同时,推出旅游产品,创造直接收益。例如重庆周君记火锅食品工业体验园年均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2800万元,旅游商品年综合收入1.4亿元。甘肃省工业旅游距离规模化、效益化还有较大距离。
(三)工业旅游模式不够丰富
目前甘肃省工业旅游以参观工业遗址为主,工业企业旅游项目不多,与旅行社合作较少,工业旅游景点开发程度不够。复合型的创意旅游产品较少,园区改造型工业遗产同质化现象严重,多数还停留在生产线参观、企业文化介绍、产品推介层面。参观点局限于展馆、厂区、矿山,实地游览所获体验感不强。而邻省的陕西旅游集团专门从事工业旅游线路开发工作,已发布20条陕西工业旅游精品线路,提供一日游、多日游、少儿夏令营、研学科普等多种旅游服务模式。
(四)工业企业开发积极性较低
由于工业旅游项目前期投入高、工厂改造难度大、回报周期较长,直接经济效益相对较低。部分企业管理者将其简单归纳为工业生产的附属项目,对旅游参观是否会影响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持保留态度,且工业遗产保护与企业发展扩建存在一定冲突,工业企业开发、申报工业旅游示范点的积极性不高。已开发工业旅游项目的企业通常对自身潜力、优势认识不足,发展方向模糊,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对企业现状进行评估分析。针对工业元素转化为旅游产品、工业旅游与生产制造协同发展等方面缺乏具体实施方案。
四、推动甘肃省工业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高位统筹谋篇布局,规范工业旅游标准
加强顶层设计,在资金优惠、用地规划、配套设施、宣传服务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推进工业旅游和服务标准建设工作,编制工业旅游行业或地方规范,制定省级工业旅游基地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开展省级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业旅游示范单位认定工作,加大对国家级工业旅游基地、示范点的培育、申报工作力度,提升工业旅游标准化水平。建立工业旅游资源数据库,对全省工业遗存、基础设施等资源进行调查建档。成立甘肃省工业旅游联盟,提供行业服务。
(二)对标国家示范基地,丰富工业旅游模式
着力建设“标准规范、模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工业旅游基地。在对工业遗存进行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利用工业博物馆、工业遗址、产业园区及现代工厂等资源,增加工业购物游、工业科普游、企业文化游等旅游模式,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工业旅游产品。突出工业旅游精品意识,优先升级已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工业资源,实现错位竞争。对标国家工业旅游基地,鼓励甘肃省庄园乳业、甘肃金徽酒业、兰州黄河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兰州黄河嘉酿啤酒有限公司等食品企业加入生产购物体验型工业旅游基地建设,引导企业设置相关部门从事面向社会的工业旅游接待工作,通过开放生产车间、设立用户体验中心等形式进行产品展示和品牌宣传。以安全参观、防止技术泄密为前提,尝试将生产体验型、购物体验型、科普体验型等多种旅游模式集聚在一处,提升工业旅游的丰富度。
(三)转变企业管理观念,扩大工业品牌影响
引导更多的企业转变观念,参与“工业旅游”景点建设,开发车间里的旅游项目,借工业旅游宣传工业品牌,扩大企业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培养企业潜在客户群,让今天的旅游者变成明天的消费者。通过展示良好的地区产业营商氛围,促进区域投资兴业。在品牌推广过程中发展“体验经济”,推广“前店后厂”模式,结合当今消费需求,将“体验式消费”作为企业特色销售方式,利用工业旅游消费品、纪念品、衍生品,增加工业旅游收入。以白银陶瓷小镇为范本,打造各行各业的特色小镇,拉动内需,激活当地经济,促进当地服务业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打造甘肃省工业企业和工业城市新名片。
(四)规划专项旅游线路,拓宽工业游览选择
与中国铁路兰州局共同打造“工业旅游专列”。以兰州为中心,与白银、金昌、嘉峪关等工业旅游资源对接,开发多条省际工业旅游线路,与甘肃省临夏、迭部的草原风光线,天水、定西的醉美温泉线,庆阳、平凉的红色励志线,白银、景泰的古城石林线,陇南、宕昌的山水风光线及河西走廊线路交汇,推进工业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依托中川机场交通便捷、中转人数多的优势,开发“兰州新区工业企业周边游”线路,选择兰石集团、甘肃德福、佛慈制药等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作为参观点,为游客提供半日游、一日游的定制旅游服务。借鉴“包钢工业游”项目,创建甘肃省重工业旅游专线,打造嘉峪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金昌“神奇的金属镍”、白银“露天矿山游”工业研学线路。推出特定群体的“工业旅游商务考察游”线路,向提前预约的单位、企业团体,开放“东数西算”产业园、庆阳石化公司、平凉工业园区等工业信息化基地,为双方提供实地参观、合作洽谈的便捷渠道。
(五)利用科技赋能作用,增强工业沉浸体验
利用超高清、人工智能、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技术,借鉴“AR游敦煌”旅游项目,深入挖掘工业基地的特点与亮点,推出云参观、云看展、云购物等工业旅游形式,为工业旅游增加更多的科技元素与创新理念。基于百度指数等在线数据挖掘工具,统计甘肃省工业景区的搜索频次,合理规划工业旅游专线产品。在甘肃省“一部手机游丝路”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工业旅游专栏,完善工业智慧景区建设。以金昌“火星1号基地”为参考,将甘肃省冰川冻土、沙漠化防治、生物医药、重离子科技等重大科技成就融入工业旅游发展,推出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沉浸式工业旅游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