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防治措施

2024-04-25解孝星山东省沂水县高庄畜牧兽医工作站

中国畜牧业 2024年4期
关键词:母猪障碍疫苗

文|解孝星(山东省沂水县高庄畜牧兽医工作站)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是一种广泛流行的猪繁殖和呼吸道疾病,于20世纪80年代末首次出现。由于一开始无法确定其病因,这种疾病被赋予了多个名称,包括猪神秘病、蓝耳病、猪不孕和呼吸综合征、SMEDI样综合征和猪繁殖衰竭综合征等。直到1991年,在荷兰成功分离出该病的病原体,命名为Lelystad病毒。随后在1992年,该病毒在美国被分离出来,并被命名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通过核酸测序发现,欧洲(1型)和北美(2型)存在两种显著不同的基因型病毒,其核苷酸同源性仅约为55%~70%,但仍具有免疫交叉反应性。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严重影响猪的生产,可导致流产、死产和早产等,造成严重的生产损失。受感染的猪通常表现出厌食症、发热和呼吸困难,这导致了扑杀猪的数量增加。据估计,每头母猪的经济损失约为255美元,每头生长猪的损失约为6.25~15.25美元。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可以在口腔液、乳腺分泌物、鼻腔分泌物和精液中检测到。除了这些直接途径,它还可以通过受污染的鞋子和工作服、针头、蚊子、苍蝇、交通工具以及气溶胶传播。研究表明,该病毒可以在4.7千米和9.2千米的气溶胶中被检测和分离出来。

一、病原学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是一种包膜的正链RNA病毒,属于Nidovirales目Arteriviridae科。该病毒的颗粒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为50~60纳米,表面光滑。病毒基因组RNA被核衣壳蛋白包围,而在核衣壳周围,表面糖蛋白和膜蛋白被插入到脂质双层包膜中形成病毒颗粒。该病毒的基因组RNA长度约为15kb,包含11个已知的开放阅读框(ORF)。复制酶基因由ORF1α和ORF1β组成,其中ORF1β较为保守,而因ORF1α中心区域的高度可变性,ORF1α的大小变化较大。ORF1α和ORF1β编码两个大的非结构多蛋白pp1a和pp1ab。通过mRNA模板合成后,pp1a和pp1ab会经由4种ORF1α编码的蛋白酶(nsp1α、nsp1β、nsp2和nsp4)的加工,至少编码14种非结构蛋白。

二、病毒感染和发病机制

猪是已知的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的惟一天然宿主,其对单核细胞谱系的细胞有着有限的嗜性。完全分化的猪肺泡巨噬细胞是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感染的主要细胞靶点。树突状细胞也能够支持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的复制。在多种测试的细胞系中,仅有非洲绿猴肾细胞系如MA-104和MARC-145等可在体外支持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的复制。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通过标准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宿主细胞,病毒基因组在内核体酸化和膜融合后释放到细胞质中。CD163已被确定为介导病毒内化和分解的主要受体,而CD169可能作为另一个受体介导病毒内化。CD163的过度表达使得多种非渗透性细胞系对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感染变得敏感,而GP2a和GP4这两种次要结构蛋白则被确定为病毒附着蛋白,通过与CD163相互作用介导病毒进入易感宿主细胞。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感染可分为至少三个不同的阶段:急性感染、持续和消退。第一阶段以急性感染为代表,肺部是优先感染部位,病毒主要在肺部和上呼吸道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中复制,在感染后6~12小时导致病毒血症。在持续感染的第二阶段,病毒复制逐渐消退,血液和肺部不再检测到病毒,猪也不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疾病迹象。在这个阶段,病毒复制主要局限于淋巴器官,包括扁桃体、淋巴结和脾。病毒在淋巴结中的持续复制是通过口腔鼻腔分泌物和精液将病毒传播给其他猪的原因。随后,病毒复制逐渐衰减,直到病毒在宿主中消失,但感染后复制能够长达250天,淋巴器官是病毒最后一次复制的地方。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属于Arteriviridae科,包括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乳酸脱氢酶升高病毒、猴出血热病毒和马动脉炎病毒等。这些病毒在发病机制方面具有相似性,包括巨噬细胞内的细胞病变复制、建立持续感染的能力,以及引起严重疾病的能力。它们在哺乳动物中的发病机制表现出极端的差异,例如猴出血热病毒对亚洲猴子的致死率几乎为100%,而乳酸脱氢酶升高病毒在小鼠血液中迅速升高,但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病毒分离株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和毒力差异,根据病毒分离株和宿主的免疫状态,养猪场内一些猪可能出现亚临床感染,而另一些则可能经历严重的繁殖和呼吸道疾病。几种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毒株已经进化,在不同国家引发了多次急性疾病暴发。在中国和东南亚,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毒株与猪高热疾病有关,导致幼猪和老年猪的高死亡率(20%)以及严重的呼吸道疾病。一种高致病性欧洲3型Lena毒株曾在东欧猪场出现,导致猪繁殖和呼吸衰竭。当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作为主要呼吸道感染因子或作为猪呼吸道复合疾病的辅助因子时,可能引起更复杂的疾病。

三、畜群水平上病毒防治措施

1.饲养管理。在进行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的消除工作时,仔猪群中病毒的反复循环凸显了养殖管理的重要性。这需要采取多项措施,如将交叉饲养减少到最低限度、淘汰体质弱的猪、在猪舍或猪圈之间更换针头,以及对弱小猪给予额外照顾等。严格执行快速诊断、生物安全和及时灭杀病毒的区域消灭计划可能是有效控制和消灭该病毒的最佳方法。控制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的首要目标是从母猪群中生产未感染的断奶猪。由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可以通过精液传播给母猪,因此必须避免将受污染的精液引入母猪群。对精液进行检测和监测作为一项质量控制措施,以避免将受污染的精液运送到育种单位。

2.病毒驯化。在驯化的早期,后备母猪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接触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一种方法是让后备母猪接触已感染病毒的猪,这可能会将病毒传染给后备母猪。第二种方法是通过注射活病毒,这种方法的一个重要优点是暴露日期是已知的,理论上所有后备母猪在相同的时间产生对病毒的免疫力,从而为在群体水平上消除该病毒提供基础。第三种驯化方法是给后备母猪接种疫苗。

3.疫苗。

(1)疫苗作用。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病毒疫苗已在后备母猪、母猪和育肥猪中广泛用于控制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然而,减毒活疫苗已被证明在降低死亡率和改善生长不良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即使使用异源毒株作为攻击病毒,改性活病毒疫苗也能有效降低生长猪的疾病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2)疫苗开发的制约因素。目前,猪免疫学的概念主要基于对小鼠和人类的类比,表达相似的细胞因子、Toll样受体、干扰素和其他先天免疫效应物,以相似的方式产生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受体的多样性,并且似乎具有相似的淋巴细胞发育途径。然而,猪接种疫苗后免疫反应各不相同,这对成功抵御包括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在内的猪病原体至关重要。因此,需要更清楚地阐明细胞因子和干扰素在猪对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的先天免疫中的作用。关于T细胞在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免疫中的作用我们几乎一无所知。妊娠后期母猪对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十分易感,特别是基因1型比呼吸系统疾病更容易引起生殖系统疾病。与断奶仔猪相比,育肥猪和成年猪的病毒血症持续时间和血液中的病毒载量大大减少,这表明猪对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感染具有先天抵抗力。然而,在成年母猪中检测到的低病毒血症或无病毒血症反映出明显减少,这表明在大量免疫猪中,病毒载量疫苗生产保护以防止再次攻击的记忆免疫反应可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导致一定比例的动物免疫水平较低。缺乏易感细胞系和对病毒蛋白的认识不足是疫苗设计的主要制约因素。靶标的不确定性阻碍了对病毒结构和蛋白质的研究,并阻碍了新疫苗的设计。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具有广泛的遗传和抗原多样性,GP5蛋白是最符合逻辑的免疫保护靶标,因为它对宿主细胞感染至关重要,而且它是中和抗体最常见的靶标。然而,使用表达GP5蛋白或GP5肽的载体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并不能提供坚实的感染保护。可能是由于重组蛋白的构象或结构差异,但也可能是免疫依赖于其他因素。

猜你喜欢

母猪障碍疫苗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