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霞教授基于“相火以位”辨治卵巢癌的经验
2024-04-25刘芳媛韩凤娟
李 敏 刘芳媛 沈 影 韩凤娟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三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继宫颈癌和子宫体恶性肿瘤之后,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年发病率位居妇科癌症的第3 位,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由于该病起病隐匿,约75%患者初诊即为OC 晚期阶段,且具有转移率高和化疗耐药的临床特点,导致OC 的死亡率位居妇科癌症之首,严重威胁女性的机体健康[1-3]。目前公认的OC 治疗方法有手术、化疗、靶向治疗、放射治疗[4]。但OC 患者的5 年总生存期并未得到明显改善[5]。然而,诸多文献报道,中医药在OC 的临床治疗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优势[6-8]。恶性肿瘤的出现是因为癌细胞生长增殖失控,与其周围的肿瘤微环境形成人体内部异常的能量场[9-10]。“相火以位”理论认为相火是机体生长、发展的动力。离开本位的相火,就是阴火、妄火,正是作为机体内异位的能量源存在,两者理论之间有高度的契合性。王秀霞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指导老师、黑龙江省名中医,从事临床妇科工作60 余载,积累大量中医药诊治OC 的临床经验,形成系统的诊疗体系。王秀霞教授立足于相火以位的角度,将本病病因病机概括为相火失位、元阳不足、阴火附着、癌毒凝聚,治疗当以引火归元,攻痰逐瘀为主,自拟理冲生髓饮治疗本病,临床效果显著。本文就王秀霞教授论治OC 的临床经验进行阐述。
1 相火以位与OC 的相关性
“相火以位”首见于《素问·天元纪大论》,意在指天气与地气循环周旋。刘完素将相火引入人体藏象,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右肾属火,游行三焦,兴衰之道由于此......是言命门相火也。”刘完素将命门与相火结合,提出命门相火学说。朱震亨认为相火分生理之相火和病理之相火。生理之相火是“以位”之相火,也是相火之“常”,相火固守本位,是机体生长、发展的动力源泉。“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扇,则妄动矣,火起于妄,变化莫测”,病理之相火,不在本位,变在妄动。
1.1 相火失位,元阳不足
相火离位,失其“以位”的功能,即无用之谓。相火固守本位,蒸腾坎水以生发元气,元气蒸腾向上,在全身脏腑、经络、皮毛间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元阳推动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在全身上下的运行敷布。失去元阳的鼓动,气、血、津、液的运行失常,致使瘀积成邪,诚如《冯氏锦囊秘录》所言:“相火禀命于命门,真水又随相火……日夜周流于五脏六腑之间,滞则病,息则死矣。”“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若阳气不振,表阳不固,则机体御外能力失职,外来六淫侵袭。外来邪气与体内瘀血浊痰交织,加剧癥瘕之势[11]。
王秀霞教授认为,“胞脉系于肾”,胞宫的生理功能以肾为主导,胞宫的温煦全赖命门之火。相火不当其位,命门火衰,胞脉最易相感。“阳虚则寒”,胞宫失于元阳的支持,胞宫内阴寒凝滞,气血运行道路受阻。“元气惟阳为主,阳气惟火而已”,相火生发元气。若相火衰微,则元气匮乏,无力推动胞宫内气血的运行。由此,瘀血不除,新血不生,积年累月,癥瘕之邪停聚于下腹胞宫,正如《金匮要略》言:“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因此,相火虚衰、元阳不足是OC 发病的重要条件。王秀霞教授发现,随着病情进展,患者机体久经癌症损耗,元阳更为虚弱,免疫功能低下,为外邪侵入提供可乘之机,内外夹杂加剧病态,缩短患者生存时间。
1.2 阴火附着,癌毒凝聚
“真阳不发于渊源,则总属无根之火矣,火而无根,即病气也,非元气也”,相火为生化元气的动力,藏于坎中,以“实生生之本”。但“相火易起”,相火离位,则阴火作祟,寄于三焦通道或脏腑经脉之间,无法正常发挥生发元气的功能,为“元气之贼”。“以位者,其化实,故相火之病,能焚能燎……化实者,有形者也,故其为热为寒,必著于血气”,阴火附着于胞宫内病理产物,则成燔灼之势,使得胞宫内的癥瘕不断增生,从而形成癌毒[12]。因此,王秀霞教授认为,阴火作为异位的能量源,不断鼓动卵巢中的癥瘕积聚恶性生长,称为卵巢癌毒,这就是OC 的病理本质,也是OC 与妇科良性肿瘤的根本区别。
王秀霞教授认为,阴火在卵巢处成为一种能量源,使得癌毒具有猛烈性和顽固性,主要体现在3 个方面。一者,因坚积之中有阴火附着,肿块病灶表现出阳亢的状态,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虽能减灭癌毒大势,但未能消减阴火,残留的癌毒仍可潜伏于体内,故极易复发萌生。再者阴火易动、易流窜的性质,使得癌毒具有迁移性,“癌毒传舍”,癌毒随经络气血运行至全身,阻滞气、血、津、液,酿痰生瘀,形成“流毒”,即新的肿块病灶[13-14]。三者,“阳亢则火壮而生气反衰”,“壮火食气”,阴火在卵巢亢盛,则反噬相火,故而“癌毒致虚”[13]。“癌毒致虚”不仅体现在对在位的相火的耗损,还消耗病灶周围气血以自养,并流注走窜,迁徙蔓延,继生流毒,加重对气、血、津、液的消耗。如此恶性循环,形成虚实夹杂之态。
癌症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是一种具有自我分化、增殖能力的癌细胞亚群,被认为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和复发的重要原因[16]。2005 年,人类首次从晚期OC 患者腹水中发现OC 干细胞(ovarian cancer stem cells,OCSC),继而发现其可能来源于卵巢表面上皮细胞、输卵管上皮细胞及周围组织中的干细胞[17]。在女性排卵期间,干细胞发挥增生、分化为新的卵巢上皮细胞的功能。卵巢干细胞与相火的功能类似,均有促使机体生长、发展,推动生命生生不息的功能。由于肿瘤微环境、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卵巢干细胞突变为OCSC,无法分化为正常的卵巢上皮细胞,而无限增殖,由此形成OC[18-20]。因此,王秀霞教授认为,现代医学关于OCSC 的理论发现与“相火以位”学说互相适配:OCSC 类似阴火,其作为异位的能量团无法将幼稚细胞分化为成熟的卵巢上皮细胞,加剧幼稚细胞的增生,促使卵巢局部实邪无限增殖、蔓延,是癌毒之根,正是相火离位所呈现妄动的阳亢病理状态。
2 治则治法
2.1 引火归元,攻痰逐瘀
相火离位,不仅导致元阳虚弱,元阳不足,而且导致阴火裹邪,不见其功,反见其害。王秀霞教授运用“引火归元”之法,以补相火之药,同气相求,引阴火下行,在多年实践经验中归纳出验方理冲生髓饮。该方中以鹿角霜为君药,既可温补相火,又是血肉有情之品,填补肾精、封髓潜阳以安相火。相火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动力因素,其作用方式不仅表现在妄动的阳亢状态,也表现在细胞失去相火的温煦,难以成熟,出现大量的幼稚细胞,无以为机体所用,继而出现元气不足的低水平状态[21]。因此,该方中以淫羊藿为臣药,补益相火,充实元阳,又以人参、黄芪等佐助,益气扶正,巩固元气。无阴火附着,则癌症病灶减小,癌毒的迁徙性、浸润性减弱。OC 的病灶肿块,多为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故以三棱、莪术、水蛭、浙贝母等药物佐助,攻痰逐瘀,祛除癥瘕实邪,畅通局部的经络脉道,恢复局部气、血、津液的运行。
理冲生髓饮攻补兼施,扶正以祛邪,消癥以生新。本课题团队研究发现,理冲生髓饮可以促进顺铂对SKOV3 细胞凋亡,调控细胞周期阻滞,减少OCSC 数量,具有减毒增效作用。其有效组分还可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实现逆转OCSC 的化疗耐药[22-23]。
2.2 顾护中焦,身心并调
女子“五七”“阳明脉衰”,脾胃运化失职,气血虚弱,后天无以供养先天之精,致坎中水火不安,相火失位。王秀霞教授在临床诊治中重视后天之本,多以茯苓、白术、苍术等药物培土固中,以后天气血资先天阴精。研究发现,脾胃具有护卫机体、防御外邪的功能,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健运脾胃,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肿瘤微环境[24-25]。《金匮要略》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王秀霞教授强调中焦肝脏与脾胃之间的生理机制。肝宜冲和条达,不宜亢逆,不宜郁结。由于对OC 高死亡率的恐惧和疾病复发所带来的挫败感,临床患者常出现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肝失条达,则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横逆犯胃,或见木不疏土,或见木旺乘土。合以逍遥丸、疏肝解郁胶囊或柴胡疏肝散等枢转中焦气机以通利三焦脉道,使向上者可升浮,向下者可沉降,以此畅通气血。《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重视患者的情志变化,对患者进行情绪疏导,身心并调,以期临床治疗达到最佳疗效。
3 验案举隅
患者,58 岁,因“卵巢恶性肿瘤术后1 年余,不规则下腹痛5 d”于2016 年10 月20 日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就诊。患者2014 年10 月29日无明显诱因出现不规则下腹部疼痛,于当地医院就诊,彩色超声提示盆腔肿物,建议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遂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查妇科超声提示“双侧附件区实性肿块,左下腹腹腔网膜实性肿块,腹腔中-大量积液”“糖类抗原125>1 000 U/ml”,行新辅助化疗一疗程。2014 年12 月17 日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广泛粘连松解术”,术后病理示“(左、右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伴化疗后改变,另送膀胱前、直肠上、左输尿管旁、右输尿管旁内可见癌(+)”,术后行化疗4 次方案(紫杉醇+卡铂)。刻下症:神志清,精神疲倦,下腹部不规则隐痛,喜暖喜按,胸闷气短,手脚冰凉,饮食欠性,嗜睡,大便质软,舌质淡暗,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癥瘕。证型:阳气虚损,痰瘀阻滞。治则治法:温阳扶正,攻痰逐瘀。西医诊断: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并化疗后。拟理冲生髓饮加减,处方:黄芪30 g、太子参15 g、三棱10 g、莪术10 g、丹皮15 g、茯苓20 g、苍术20 g、荔枝核15 g、炒川楝子15 g、水蛭3 g(冲服)、鹿角霜15 g、山萸肉15 g、鸡内金15 g、白术15 g、甘草10 g。共7剂,水煎服。二诊:2016 年10 月28 日,患者精神较前好转,饮食改善,胸闷气短、手脚冰凉较前减轻,仍有不规则下腹痛,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处方:于上方基础上去苍术、鸡内金,加枸杞子15 g、附子10 g,共10 剂,水煎服。三诊:2016 年11 月17日,胸闷气短、手脚冰凉大体好转,现仅偶有下腹不适,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处方:前方去附子,加半枝莲15 g、桃仁10 g,共10 剂,水煎服。此后患者连续随诊3 个月,期间处方在该治疗原则基础上稍有调整。3 个月后复查肿瘤标志物与血常规已正常,诸症显著减轻,未再复诊。
按语:患者初诊时见手脚冰凉、饮食欠性、嗜睡一派元阳不足之证,又因病程日久,出现气阴不足。结合患者OC 术后及化疗状态,将其病机归纳为元阳不足,癌毒凝聚,故整体以引火归元,攻痰逐瘀为治疗大法,兼顾补气养阴。首诊处方中以鹿角霜为君药,温补肾阳;黄芪、太子参、白术、苍术、茯苓、山萸肉为臣药,补益气阴、顾护中焦;三棱、莪术、丹皮、荔枝核、鸡内金、炒川楝子、水蛭攻痰逐瘀,祛除病邪;甘草调和诸药。二诊时患者大部分症状较前改善,但仍出现下腹部隐痛,疑为虽有相火来复,但元阳仍有不足,故加附子扶助元阳、温煦下焦,另加枸杞子滋养肾精,调和阴阳以免助阳太过。三诊中时患者诸症基本缓解,加半枝莲、桃仁活血化瘀以消胞宫阴聚之瘤,巩固治疗,以防病灶来复。
4 小结
OC 是国际范围内的妇科疑难病,常规西医治疗方法仍有局限性。王秀霞教授认为“相火以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离位的相火成为异位的能量源,附着于机体的痰湿、瘀血中,由此形成癌毒。因此相火失位、元阳不足,是OC 发病的重要条件,而阴火附着,癌毒凝聚,是OC 病机所在。在此观点基础上提出以引火归元、攻痰逐瘀为治疗大法,临床应用以王秀霞教授自拟方理冲生髓饮加减。同时重视患者中焦肝脾的生理功能,健运脾气,调畅情志,以此优化中医药个体化治疗方案,延长患者生命周期,提高生存质量。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