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经验
2024-04-25徐海祥江天琪
徐海祥,江天琪
(1.齐齐哈尔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2.中山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1]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聚焦青年群体卓有成效地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点燃了青年爱国情、激发了强国志、实践了报国行,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最终取得了革命事业的伟大胜利。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事业,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血液,将报国之行付诸实践,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痕。总结延安时期党对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经验,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能够为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守正创新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与现实路径的启迪。
一、围绕中心工作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定向领航
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关键在于厘清思路,把握主要任务、主要矛盾,从而破解时代课题。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国际状况和国内发展形势,瞄准中心任务加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青年的豪情壮志,凝聚了共同御敌的磅礴伟力。为了保证党的中心任务顺利推进,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阶段的中心任务调整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青年矢志不渝地服从党的领导,以国家利益至上为价值归属,为保卫国家领土作出巨大贡献。
抗战初期,物资匮乏、生活困苦,大批青年胸怀坚定的革命信仰和抗日救国理想,毅然奔赴延安走上革命道路。由于青年群体背景的复杂性,部分青年对统一战线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帮助青年认清革命形势和革命任务。《新中华报》常设副刊《青年呼声》刊登的《一九三六年》以简洁的语言书写1936年抗战大事,并提出“全国同胞联合起,中华解放在眼前”[2]的号召,呼吁全体中华儿女联合起来,团结抗战、共同御敌,帮助青年认清了当前的革命形势和革命任务,唤醒了广大青年的思想觉悟,厚植了爱国情怀,提振了革命信心,鼓励了一大批青年积极参与抗战。
抗战防御阶段,为团结各界青年一致抗日,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建立各级青年救国会,创办《青年战线》来宣传抗战理论;同时,成立安吴青训班,向青年讲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普及抗日军事常识。青年在青救会中通过学习抗战知识,不断转变思想,增强抗战信心,纷纷奔赴抗战前线,以饱满的爱国热情投入抗战中去。抗战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开始把目标转移到革命根据地,加上自然灾害频发,导致根据地军民在经济上陷入了困境。这一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围绕劳动教育展开,鼓励青年在生产活动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国家生存发展作出贡献。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根据地情况,制定适宜本地发展的生产计划,组织青年成立劳动队和互助组,对表现优异的青年进行物质奖励,激发了青年参与生产劳动的热情。
战略反攻阶段,随着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抗战胜利的前景日渐明晰,为使青年在党的号召下,更加满怀信心、团结一致,以早日赢得抗战的胜利,陕甘宁边区青救会、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陕甘宁边区学联会于1945年3月成立了解放区青年运动联合会,广泛团结、动员青年,促进了青年运动的蓬勃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伴随着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的节节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振奋人心的口号。因此,引导青年认清一切反动势力,认清革命形势是至关重要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建立青年团组织的热潮,引导广大青年认清革命形势、明确斗争方向、高举党的伟大旗帜,为新中国的建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流。
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因时而变、因势而新,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航向。青年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不断增长才干、锻炼本领、提高境界,积极投身于中国革命事业的广阔实践,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砥柱和动力源泉。
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培根铸魂
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9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领悟这一理论真谛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凝聚青年意志、提升青年素质能力的强大引擎,保证了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正如1939年7月25日中央军委发布的《关于抗大工作的指示》中强调的那样:“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因此,教育应当是中心。”[4]
一是创办学校,系统地宣传和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指出:“增加抗战力量的工作和方法很多,然而其中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是办学校。”[5]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多所学校,普遍开设相关理论课程来供青年学习。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课堂上讲解“辩证唯物论”,使青年深入理解了唯物论的核心内容,帮助广大青年纠正了理论上的偏差,树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办事原则,大大提高了青年思想觉悟水平。鲁迅艺术学院以艺术为宣传突破口,开设音乐、美术、戏剧等课程,通过文艺作品宣传马克思主义,服从于中国革命的需要。
二是创办报刊,系统解读与集中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成果。为了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得到更好地宣传,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党人》《边区群众报》《解放日报》等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行径和侵略本质,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张闻天的《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提倡朴素与切实的工作作风》等系列文章,分别聚焦求实意识、党风、党性、学习马列主义等实际问题有力地宣传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1940年创办的《边区群众报》,用简明朴实的语言反映边区群众的生活,大众化宣传方式策划新闻报道,切实增强报纸的吸引力和宣传效果,获得青年读者的热情支持和高度关注。而《解放日报》的社论《掌握马列主义的锁钥》(1942年1月21日)更是着重强调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才能够实现马列主义所指的改造世界的任务,这不是一部分人的责任,而是全党的责任,进一步深化了群众思想上的认识。
三是组织多种实践活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化于行。党中央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成立研究会、读书会等。在研究会上,毛泽东组织青年集中学习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振奋青年的心灵,掀起了青年学习的热潮。在读书会上,青年共读一本书,不仅提高了青年的认知能力和理论水平,而且解决了一部分青年读不起书的问题。
回首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过的辉煌岁月,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引领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熠熠生辉的思想火炬,坚定了青年的革命信仰,使中国革命在百折千回中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在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篇章的新时代,我们仍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不断汲取精神养分,把稳思想之舵,掌握历史主动,回答时代课题,再创民族辉煌。
三、突出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教育,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正本清源
理想信念是激励广大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火炬。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6]习近平高度重视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反复强调:“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7]在那个风雨如磐的艰苦岁月,为了统一意志、号召革命青年,尤其需要将理想信念教育置于首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展生产,凝心聚力共渡难关。
延安时期面临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的反革命战争压迫,必须在思想上掌握主动,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一是创办学校,开展基础理论教育。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了抗大、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等多所学校,设有辩证唯物主义、马列主义、中国革命运动史等课程普及基础理论知识,帮助青年筑牢理论根基,不断改造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之成为革命理想坚定的战士。二是开展理论学习,突出抓好思想教育。中国共产党号召青年同志深入学习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整顿党的作风》《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等著作文章,在学习中紧密结合革命斗争实践,深入挖掘其理论精髓,汲取思想伟力,同时把参加社会实践作为理论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系统深入的理论知识学习,使青年错误的思想观念得到纠正,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三是开展大生产运动,进行劳动教育。1941-194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敌后抗日根据地面临着十分困难和复杂的局面,根据地的财政经济进入抗战最为困难的时期,为寻找新的出路,中国共产党组织青年开展大生产运动。广大青年从学校走向田间,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他们可以拿笔写出激昂的文字,也可以扛锄头垦荒种地。白天劳作,晚上学习,磨炼了他们的意志,坚定了他们为革命、为人民不懈奋斗的决心。同时他们也在劳动的过程中纠正了原有的小资产阶级思想、自由主义思想,在实践锻炼中进一步增强了革命理想与信念。四是深入农村,进行文艺创作。中国共产党号召广大青年投身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到乡村走访调研,通过亲眼所见、亲身体会战争的残酷和人民大众的疾苦,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故事创作出贴近现实的文艺作品;用大众化的宣传方式在工农群众和部队中开展各类宣传活动。青年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经历了战争的残酷、炮火的洗礼、斗争的锻炼,不断开阔视野,净化思想,塑造灵魂,消灭了小资产阶级作风,筑牢了理想信念的堡垒。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百余年光辉历史征程,历经艰辛而不断奋起,历尽磨难而生生不息,依靠的就是理想信念的内在驱动。当前,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我们仍要将党的理想信念恪守在心、不断叩问初心,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补足“精神之钙”。要引导青年深切体悟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精准把握其理论外延,在党的历史长河和峥嵘岁月中去体悟,弄清楚其中蕴含的道理、学理和哲理,真正让理想信念在心中扎根生长、坚定信仰,不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崭新篇章。
四、发挥榜样先锋作用,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树标引领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人们的向往和追求,更是崇高精神的象征。借助榜样的力量来教育青年是一种生动而有效的方法,比空洞的说教更有说服力,能够达到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召青年,更大限度团结和凝聚广大青年。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先进模范的带头作用,在青年中传播榜样先锋力量,引起青年思想和行为的共鸣,达成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树标引领的良好效果。
一是领袖人物率先垂范。在1941年到1943年间,边区生活异常艰难。毛泽东率先组织开展大生产运动,带头缴纳公粮、开荒种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行胜于言的箴言。朱德年近60,还带领人民奋斗在生产的第一线;周恩来抽时间在纺纱前线学习,纺纱学习能力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称赞,被称为“纺纱能手”。中央领导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出表率,他们既是领导者也是参与者,更是鲜活的榜样,号召一批又一批青年积极参与到革命事业中来。
二是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陕甘宁边区工人赵占魁,他在高达两千摄氏度的熔炉旁作业,埋头苦干,毫无怨言,经常把“冲锋在前,退却在后”的口号挂在嘴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克己奉公,以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群众的一致称赞。张思德是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他始终以国家利益至上为价值归属,时刻将无私奉献作为矢志不渝的行动准则,甘心在烧炭的平凡岗位上一生默默无闻、不求索取忘我奉献,直至光荣殉职。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了一批又一批青年扎根平凡的岗位,为国家的发展倾情奉献。
三是抗日英雄的无上光荣。杨靖宇在抗日战场上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计得失、不图名利,在陷入日军重围、只身一人的情况下也毫不畏惧,以坚强的毅力和勇赴国难的爱国情怀与敌人顽强斗争,用生命捍卫了人间正义。赵一曼在敌人高度强刑的威逼和残忍酷刑下,始终坚定革命信仰,宁死不屈,守口如瓶保守党的秘密,真正诠释了抗击日寇、御侮杀敌、保家卫国的铮铮誓言,用自己的满腔鲜血谱写了一部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抗日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革命理想坚定、对党忠诚的崇高精神。
四是国际友人的无私奉献。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不顾恶劣的条件,毅然决然地奔赴晋察冀边区救死扶伤,在为病人救治中不幸感染后逝世,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家倾情奉献。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陕甘宁边区,用犀利的文笔写下了许多优秀的新闻报道,传播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促进了群众思想意识的觉醒。中国共产党通过榜样先锋力量,用身边最鲜活的事例,用最平易近人的话语,让广大青年通过眼睛去发现,用身体去体会,用情感去感悟,产生了巨大的精神渲染力量,极大地鼓舞了一批又一批青年致力于中国伟大革命事业,不断增强抗日救亡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在历史舞台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五、注重体验式践履,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强基蓄力
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9爱国主义教育不仅需要感性的情感陶冶,也需要理性的理论灌输,更要在实践中践行落实。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关注青年的知识理论水平,而且注重在实践体验中夯实理论根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体验式践履中激励一批又一批青年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鲜血和生命奉献给革命事业,真正地诠释了青年一代不负韶华、不辱使命的责任担当。
一是青年积极参与生产劳动,磨炼坚强意志。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的本质性活动,“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8]。延安时期条件异常艰苦,多个青年挤在一个土窑洞,共用一张炕、一张桌子,共看一本书;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粮食匮乏,小米成了奢侈品,只能以高粱、荞麦作为生存的主食。毛泽东号召青年要融入人民群众中去,投身生产运动,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丰衣足食,在实践中体验生活,锻炼能力,增强意志,坚定信念。他还让自己的儿子毛岸英进入“劳动大学”同群众一起学习生活,了解社会的真实面貌,体悟群众的疾苦,理解群众的需求,解决群众的困难。在实践体验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报国志向,统一意志和行动,以饱满的激情投入中国的革命事业,为此奋斗终身。
二是青年深入群众,自觉走上革命的道路。青年深入群众参加实践活动,在深入群众的过程中,从刚开始对群众们不屑一顾,到后来和群众同吃同住,和群众打成一片,同群众一起纺织、一起耕地,和群众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青年在实践过程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实践能力,在劳动中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开始主动地向工农群众学习,在实践体验中改造自己的精神世界,自觉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三是青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服务于革命的需要。在陕甘宁边区艰苦的环境中,青年始终以爱国主义为主旨、以艰苦奋斗为旗帜、以积极奉献为底色,彰显了踔厉奋发、昂扬豁达的精神风貌;在艰难险阻面前,他们恪守责任担当,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在促进边区建设的过程中,一头保障边区经济安全,一头挑起国家社会之重任,实现了物质财富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跨越,促进了边区经济建设发展,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生活保障。
理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延安时期教育的一大特色,将生产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中了解生产劳动知识,课堂之余经常组织、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参与生产实践活动,理论知识在实践体验中得到贯彻落实。通过参加生产劳动,青年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锻炼本领,丰富学识,不仅解决了物质困难,而且提高了思想觉悟,磨炼了勇毅坚强的意志,真正理解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睿智的眼光、超人的智慧、扎实的行动,广泛动员青年,深入教育青年,聚精会神教育引导青年,锻造出一代青年的豪迈的志气、凛然的骨气和浑厚的底气,为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提供了最有力的智力支持。回望那段如诗般的艰难岁月,我们在实践中创造了辉煌业绩;眺望充满希望的漫漫前路,我们还要在实践中开辟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