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企”协同创新视角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
2024-04-24■杨星
■杨 星
(哈尔滨华德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新时期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促进我国教育与科技、文化、经济有机融合,教育部于2011 年4 月制定了“高等教育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 计划”),即自2012 年启动实施,每四年为一个周期,旨在建立一批“2011 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1]。2011 计划中进一步明确了“以高校为主、多类型主体共参与、网络化协同发展”政策[2],并提出了“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主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面对当前高校和企业等创新主体各自为阵,造成了资源分散、效率不高的局面[3],提出构建“政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地方政府、高校及企业协同育人新途径,培养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一、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
近年来,高水平、高标准环境设计人才成为行业发展的需要,为满足社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国内高校围绕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实践。有的高校针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过程评价、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优化[4];有的高校探索性地提出了学校、企业、行业协会三方相互作用的协同育人模式[5];还有一些高校提出“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之间优势互补,从而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高素质人才培养[6]。这些实践与探索为国内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借鉴。
(二)国外研究
国外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发展较早,已形成较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架构与运行机制。例如,美国以产业为向导,将专业人才培养学校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训练相结合。法国重视吸引政府机关参与,培养具有多种知识和能力、精深的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7]。德国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采用“双元制”人才培养体系,以学校为主体,协同企业承担育人任务。澳大利亚高校采用集培训、职业资格认证、继续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培养体系。日本高校强调“产学研合作”,通过与企业合作,将招聘、课程共同开发、实习等有机结合,致力于“培养业界切实需要的人才”。总而言之,国外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大多从市场需求出发,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联合多主体协同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政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一)“政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内涵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高校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模式,在国家的引导下,促进高校、企业、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
“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中的“政”一般是指地方政府组织(机关)和事业单位,统称为“政”;“校”一般是指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本文研究范围为普通高校);“企”是指公司企业组织。“政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是指高校通过与企业、地方政府部门协同合作,使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模式的优化和培养方法的创新等方面能够综合利用多种资源,并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多元主体协同育人,培育符合新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二)“政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优势
“政校企”协同创新育人相较于传统的校企合作具有巨大优势。首先,协同创新育人加强了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深度,实现了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互补,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也改善高校师资力量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其次,有了当地政府部门的介入,使校企合作从“民间活动”升华到有保障的“官方”合作,且政府部门的经济与政策支持,有效提高人才培养机制的顺利进行。最后,政校企协同合作,能够长期有效地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学习交流平台和成长环境,是促进知识创新与能力创新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三、“政校企”协同创新育人路径研究
以“政校企”协同育人为基准,构建校内协同、校际协同、校企协同、校政协同的开放、集合、高效的多维度协同创新路径[8],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育人共赢。
(一)校内协同
校内协同采用校内协作与共享机制,包括多学科协同、多部门协同,多学科协同指不同学科进行教师、资源共享及授课支持,如环境设计专业选修的建筑设计课程,由建筑学科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并提供课程资源,实现学科交叉融合的多元化教育;多部门协同指校内(宣传部、组织部、后勤部等)各部门发挥各自能动性参与人才培养协作,为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经济、资源、技术支持。校内协同是促进各学科、专业和部门之间协作发展的协同创新。
(二)校际协同
校际协同即多所高校建立协同育人平台,开展校际之间协同创新人才培养。首先,联合2~3 所同类院校定期进行人才培养交流、研讨,互学互补的同时开拓视野,启发创新;其次,各院校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包括专家资源、项目资源及行业发展资源;最后,院校联合,以实践实训课程为依托,组成团队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各校特色优势,攻关企业重大项目。校际协同平台的搭建,不仅实现资源共享、团队互助,还能在交流研讨过程中提高教师团队的教学能力,启发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与学生的能力提升。
(三)校企协同
校企协同作为多维度协同创新平台的主要部分,除了上述的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面、共同建立师资队伍及实践实训平台以外,高校与企业定期进行人才培养研讨、共同构建一体化教学资源库、企业资深设计师定期进校园开展讲座和培训,企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实习机会,高校为企业不断输送优秀人才,实现互利互助。
(四)校政协同
高校发挥人才培养优势,通过地方特色文化传承思想引导与人才培养目标导向,加强人才的区域性汇聚,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地方政府加强协助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进行宏观规划和政策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关注高校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供协同育人保障。
四、环境设计专业“政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校政企”协同创新育人模式下,发挥环境设计专业优势与特色,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实训基地和“双师双能”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如图1 所示),以期培养高水平、高标准、高素质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图1 “政校企”协同创新视角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一)瞄准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环境设计专业是适应现代经济建设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新型设计专业,本着高起点、高水平、高要求、创特色的原则,经过教学实践和研究探索,明确以培养室内外环境设计人才为重点的发展方向,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学校育人方向、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企业人才需求、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瞄准专业定位,加强内涵建设,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培养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素养的环境设计人才为目标。
(二)统筹开展,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在“政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地方政府、高校、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撰写核心课程教学大纲、联合开发教材,并定期进行总结研讨。高校、企业与政府三方各指派专门负责人共同组建人才培养调研组以跟踪、访谈及问卷等形式进行用人需求大调研,根据就业校友及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反馈意见,校方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企业部门负责人及公司资深设计师、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与联络员三方主体进行人才培养研讨,并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三)靶向发力,构建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的课程体系
为实现“多元需求”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与优化课程体系,开发协同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拓展拔尖人才培养的学科格局[9]。课程体系分三大模块:专能模块、综能模块及特色模块(如图2 所示)。
图2 “政校企”协同创新视角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1.专能模块
专能模块即培养专业知识及技能模块,强化理论知识与技能,分为“识”“研”“践”“拓”四个递升阶段,“识”即通过设计素描、构成艺术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实现专业基础理论的初认识,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研”即通过室内空间设计、室内陈设设计等专业核心理论课学习实现专业理论知识钻研,使学生打下夯实的理论基础;“践”即以室内空间课程设计、综合课程设计等实训课程进行实训项目实践,增强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拓”即进行岗位认识实习、就业实习等课程,实现岗位实践能力强化、拓展。专业课程的四个阶段成阶梯式上升,不断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合,实现学生专业能力的纵向发展,从而培养具备较强专业能力及专业素养的环境设计人才。
2.综能模块
综能模块中,设置环境设计边缘学科课程及通识教育课程以选修课形式进行,边缘学科课程可拓展环境设计相关边缘专业的知识,如建筑设计方法、产品设计等,有效打破专业壁垒,提高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通识教育课程如沟通与表达、法社会学、经济管理学等,涵盖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及素质的知识和能力。综能模块通过多元、多学科知识延伸,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多元化教育,拓展学生学习思维,有效提高非专业素养。
3.特色模块
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地域特色文化和产业[10],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模块,设置地域文化特色课程,如“冰雪雕塑设计”“陶瓷艺术”“民间美术”“民族图案与装饰”等课程[11],以地域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地域经济发展为先导,创建多元的、富于特色的课程模块。既使地域文化得以传承,又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充分体现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服务宗旨。
专能模块、综能模块、特色模块三大模块中专能模块为专业能力纵向发展,综能为学生能力横向扩展,特色模块侧重培养特色文化素养,三大模块三路并行,共同形成专业素养与非专业素养有机融合、专业素养与特色文化素养嵌入结合的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的课程体系。
(四)精准施策,创新教学模式
高校联合政府及企业,协同促教,创新教学改革,综合运用课题制、教赛结合、PBL 等创新教学模式,在育人方向上实现全方位立体化协同创新。
1.课题制教学
课题制教学以企业导师指导为主,根据课程内容,导师进行相应课题设置,课题是企业承接的实际项目[12],在企业导师的带领指导下走出校园,走进公司实际项目,让学生体会“真枪实战”,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提前了解工作的具体实践流程,实现校园与企业的无缝衔接[12]。
2.以赛促教、以赛优教
地方政府部门与企业联合设置专业技能竞赛,可以以行业前端理念或地域特色文化为相关主题,如冰雪雕塑设计大赛等,教师将大赛融入到课程中,以赛事作为教学课题,下发任务书,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并以课程作品参与比赛,同时地方政府给予经济支持,设置奖金,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13]。教赛结合的形式,既能以大赛促进教学、优化教学,又能有效锻炼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良性竞争的学习环境。
3.PBL 教学
为适应行业多向发展及岗位综合能力的需求,政校企协同创新育人采用PBL 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并以学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进行PBL 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教学,包括四个环节。第一,课堂上根据教学导纲,创设学习情境,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第二,设置学习小组,3~5 人为一组,小组针对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第三,教师进行思想引导,协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重点知识,本环节中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进行多向讨论,深化知识理解。第四,各小组汇报成果,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保持互动,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促进教与学双向融合,实现教学质量提升(如图3 所示)。
图3 PBL 教学模式应用
(五)强化举措,构建协同育人实践实训基地
高校与企业共同建立“校内+校外”的协同育人实践实训基地,校内设置环境设计工作室、机房等实训基地,可以有效推行课题制教学,为开展实践类课程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及完备的设施。校外依托企业建设实训基地,一方面,可以承载由企业导师指导的实训课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作为寒暑假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平台,让学生提前深入企业了解岗位工作。高校、企业都配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日常联系与接洽沟通,保障实践实训基地日常运行。
(六)全面深入,建设“双师双能”教师队伍
校内教师理论知识扎实,授课技巧娴熟,而校外专家实践经验丰富,所以将两者结合,组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作用。高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授课,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通力合作,将理论环节和实践项目环节有机结合,以商业空间设计课程为例,理论课时以校内教师为主,主攻商业空间设计原理的理论知识,打好理论基础;实践课时以企业导师为主,以企业导师将实际项目带进课堂,加强学生实战练习,拔高实践能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导师可将课堂搬到公司,带学生现场教学。“双师”授课实现“双能”互补,从而强化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双师双能”教师队伍,有效打造高校教师参与企业项目设计及企业设计师参与教学活动的双向融入路径,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五、“政校企”协同育人保障机制
(一)“政校企”协同创新育人成效保障
为保障“政校企”协同育人成效,政府部门、高校及企业建立专门领导组织机构、专人负责三方合作有关事项,建立地方政府、高校与企业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教学监督和教学评价一体化的跟踪运行制度,采取全方位、全过程的评教、评学,并建立有效的反馈和改进机制,对教学过程进行动态调整,保障“政校企”协同创新育人成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政校企”协同创新育人合作保障制度
1.建立互赢的长久协同合作制度
在提高协同创新育人意识,增添政校企协同创新氛围的基础上,建立互赢的长久协同合作机制,制定一系列校企合作规章制度(如《政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实践实训基地制度协议》《企业实践实习教学环节要求与规范》《应用型教师聘任协议》等),明确各方责任与利益,以规范推进三方协同合作。
2.建立有内驱力的激励制度
第一,政府发动行业协会、媒体等机构为高校和企业做宣传,并给予其一定的政策支持[14];第二,校方要给予校内联系负责人、指导教师及企业专家兼职授课或做讲座一定的津贴奖励;第三,企业给予承接实际案例项目的学生奖金奖励;第四,高校培养人才传承当地特色文化与技能,促进地方发展建设。“政校企”三方发挥优势形成内驱力,有效激励全面融合,形成协同创新培养合力。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人才培养关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因此,进入新时代以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时代主题。高校、政府与企业协同创新,开展深度合作,建设了“政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培育综合素质人才的创新路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人才培养实践经验。